學者:臺灣對大陸貿易量陡升,蔡英文想兩岸經貿「脫鉤」很難

2020-12-13 騰訊網

針對後疫時代臺灣的貿易發展,臺灣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教授17日在研討會中表示,當前蔡「政府」訴求貿易與中國大陸脫鉤,且不斷對外塑造臺美有望談成經貿協定。不過事實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對陸的貿易量非但未減,反而陡升,ECFA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認為,與其盼望臺美經貿,不如維繫好兩岸經貿,否則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臺北論壇基金會邀請產官學界齊聚一堂,17日在東海大學召開「COVID-19衝擊下臺灣產經的關鍵解析」研討會,探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臺灣產經發展趨勢,邀請包括臺當局前行政機構負責人陳衝、前行政機構副負責人杜紫軍、臺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臺中市經發局長張峰源等34名專家代表與談。

臺灣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陳建良以「兩岸與區域經貿的鑑往與知來」為題,對臺灣在後疫情時代的外貿發展發表看法。他指出,近期美國官員接連訪臺,民進黨「政府」向外表示,臺美之間創造近年來最緊密的關係,對外釋出臺美間有望達成BTA甚至是FTA的訊號,同時強調,臺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要逐步脫鉤,但蔡「政府」的主張卻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事實上,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額節節攀升,甚至在近年民進黨「執政」以來,不減反增。陳建良展示近年兩岸貿易額度曲線圖,從2002年起,兩岸貿易額度呈現陡升趨勢,到2019年更創造新臺幣6兆的貿易額,此外,今年1至8月的貿易額以達到4.76兆元,在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今年仍有可能突破去年紀錄。如此情況,蔡「政府」在沒有其他外貿管道的情況下,宣稱臺灣要與大陸經貿脫鉤,幾乎不可能。也代表,兩岸經貿脫鉤,說得容易、做得困難。

陳建良認為,中國大陸已是臺灣長期以來最大的貿易夥伴,更是對外貿易順差的最主要來源,臺灣與其盼望對美籤訂貿易協定,不如設法與大陸進一步談判貿易合作,才是在後疫情世代振興經濟,合理的經濟決策。兩岸經貿既是近30年來臺灣的外貿重心,對於ECFA的政策效果評估,理應長期投入嚴密檢視,以為後續政策推動之依據。

陳建良指出,臺當局現任行政機構副負責人沈榮津在擔任經濟部門負責人時時曾說,ECFA早收清單只佔臺灣整體貿易量的5%,影響有限,該說法就是片面之言,以平均值忽略ECFA佔臺灣對全球出口8%、進口2%的事實。這也是之所以,蔡「政府」在先前ECFA屆臨十年前夕,表態希望ECFA可以延續執行,不要牽涉政治幹擾,代表蔡「政府」其實明白相關利害得失,假若ECFA中止,可能帶來諸多不利後果。

陳建良感嘆,ECFA的情況就是受民粹阻礙良善政策實施,最終是以全民福祉為代價,若民粹真是對外經貿開放的最大阻力,民粹的溫床主要是訊息不對稱,由此誤導民眾對政策認知受限乃至扭曲,但從比例原則來看,「政府」政策推動受限,固然可以歸罪媒體操弄、民粹當道、民眾認知不清,最大的責任還是在於「政府」自己。

展望未來,陳建良呼籲蔡「政府」,此波疫情對經濟模式將不可避免帶來全面性衝擊,從生產要素涵蓋的土地、資本和人才,到消費模式對應的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需因應調整。在經歷、摸索並適應此轉變所面臨的諸多不確定中,更需要以開闊心態正視兩岸經貿合作互利的機遇,由此延伸積極參與區域經貿整合的雄心,才是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正確方向。

來源:中評社

相關焦點

  • 兩岸經貿不能脫鉤 臺灣搞「新南向」一敗塗地
    作者 朱穗怡  兩岸貿易,誰依賴誰?去年1月至11月,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對此,臺當局陸委會竟聲稱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其言下之意,即「大陸經濟依賴臺灣」。這真是好笑。如果在兩岸經貿往來中,大陸依賴臺灣,那民進黨當局蔡英文為何還要搞所謂「經濟脫中」?為何還要搞以疏遠大陸為目的的「新南向」政策?
  • 生聊|兩岸脫鉤?若沒大陸,臺灣貿易瞬間逆差 出口馬上轉負數
    蔡英文當局整天喊著「減少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甚至還叫囂「兩岸經濟脫鉤」,可實際上,她被經濟數據狠狠「打臉」。今天,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廈門舉行。有學者談及今年臺灣經濟表現時指出,臺灣今年1至10月的貨品出口成長3.4%,貿易順差達478億美元。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或許,這就是蔡英文口中的「兩岸經濟脫鉤」?
    導讀:近日,我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針對臺灣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數字發表言論稱,那是一組「令人感到興奮的數字」。據悉,臺灣地區2020經濟最新增長預測由臺灣「主計總處」做出,該機構在最新的預測之中大幅上調了相關數值。
  • 臺海觀瀾|三大原因,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升至44.9%
    今年5月,臺灣向東協國家的出口出現了4年半來的最大衰退,出口額僅38.2億美元,佔比落到14.1%。累計前5月對東協出口207.77億美元,佔出口比重15.9%,也是10年來的新低。在兩岸政治關係更加複雜敏感、島內政壇民進黨一黨獨大、「臺獨」思潮甚囂塵上的當下,為什麼兩岸經貿關係反而更加緊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佔比不斷攀升呢?
  • 抱歉,讓蔡英文失望了!重要數據出爐,事實證明臺灣離不開大陸
    為給兩岸交流合作使絆子,蔡當局早前曾提出個所謂的「新向南」政策,鼓勵臺商臺企前往東南亞、南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區投資建廠,目的就是想通過加強與這些地區的經貿往來,切割臺灣與大陸的經濟聯繫。然而近期兩岸經貿數據的出爐,讓蔡英文失望了。
  • 要和大陸脫鉤?臺美討論「重組供應鏈」,專家:想脫鉤「是萬萬難做到...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近段時間,臺灣地區為了加快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及產業脫鉤,進一步抱緊美國大腿,可謂動作頻頻。9月4日,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外交部」「經濟部」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合辦的「重組供應鏈」論壇在臺北召開。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美臺在臺北叫囂與大陸「脫鉤」!美國圖謀難得逞
    兩岸專家表示,蔡英文當局對臺灣經濟進行「去中國化」的政治操作,違背了市場規律和企業生存法則,最終傷害的是廣大臺商的利益和臺灣民眾福祉。學者這麼說:  「大陸市場優勢不可取代」  對於臺當局的「脫鉤論」,臺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坦承,與印度和越南等國家相比,中國大陸的優勢在短期內難以取代,「大陸還是有稅制等無可取代的優勢,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這一塊。」
  • 臺灣經濟無法與大陸「脫鉤」
    導語:臺灣地區對大陸有著極強的依賴性,臺灣地區極其依賴出口貿易,而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出口地。毫不誇張地說,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貢獻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始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斷地呼籲「兩岸經濟脫鉤」,想要謀求經濟上的「獨立」。
  • 臺灣也和大陸「脫鉤」?它知道有多危險嗎?
    但當天傍晚「教育部」負責人接受媒體聯訪時,中途被幕僚請出,回來就改口說,因兩岸事務主管機關有不同的意見,陸生還是先開放到應屆畢業生。02民進黨當局想搞與大陸「脫鉤」,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而無知的選擇,也是一種危險的選擇。
  • 臺灣學者:大陸限縮對臺經貿,對島內中南部影響大
    南臺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8日下午在臺灣成功大學舉辦前瞻520後兩岸關係座談會。
  • 煽動文在寅政府與大陸脫鉤,韓媒竟給出藥方:向臺灣學習?
    報導截圖報導截圖社論全篇都在煽動文在寅政府要與大陸經濟脫鉤,並在標題上就定下臺灣「完勝」韓國的總基調。社論中,《朝鮮日報》直接援引民進黨當局此前公布的預測數據,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韓國和大陸的預測數據,稱「如果臺灣的預測順利成真」,臺灣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大幅超過韓國和大陸,在人口2000萬以上的經濟實體中也將登頂世界第一。
  • 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加上兩岸之間分工密切、大陸市場巨大、以及各種惠企政策出臺等因素,這對支持臺灣出口貿易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臺灣對大陸外貿出口額實現新一輪高增長的重要原因。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後,為了避免美國對華高關稅等限制,有相當多的臺商回流臺灣或將生產基地遷回臺灣,這使得臺灣對美國出口開始顯著增長態勢。
  • 蔡英文失敗了,「出口」大陸創下新高
    導讀:2016年,蔡英文在臺灣本土鼓吹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對民眾的解釋是臺灣地區不能過度依賴大陸的經濟。當時蔡英文把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宣傳得天花亂墜,幾乎成為了臺灣經濟的「救星」。但是最新的數據顯示,蔡英文所謂的「新南向」已經失敗。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
  • 臺灣經濟沒有本錢和大陸「脫鉤」
    換句話說,兩岸經貿發展左右臺灣外貿競爭力,也牽動著臺灣經濟成長。上半年臺灣出口在疫情衝擊下沒有拖累經濟表現,也透露出同樣的訊息。從「財政部」提供的數據來看,上半年臺灣出口得以維持成長,主要是來自於大陸訂單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