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2020-12-13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據《大公報》報導 民進黨當局「新南向」政策接連潰敗,今年對東協出口將難逃負增長,創下連續三年衰退紀錄。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自2016年底實施所謂「新南向」政策,在「新南向」18個地區中,東協和臺灣貿易往來度最高,是臺灣第2大出口市場。不過除實施首年外,臺灣對東協出口是連年衰退,其中今年前10月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出口佔比由2013年的高點19.0%,下滑至15.4%;但對大陸的出口佔比,從2016年的40.1%,累計今年前10月已上升至43.6%。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10月,大陸對臺灣出口482.12億美元,自臺灣進口1613.43億美元。亦即今年前十個月,臺灣對大陸享有的貿易順差就高達1131.31億美元。

臺財政部門對此解釋稱,因為近年來受全球貿易爭端幹擾等影響,導致對東協出口連續2年下降。今年因疫情衝擊,才使累計今年前10月對東協出口創同期新低。此外,臺灣今年前10月對整體「新南向」地區的出口也衰退6.4%。然而,島內網友對此解釋顯然不接受,紛紛批評「疫情影響?那為何對大陸出口卻一直攀升?」「假博士(蔡英文)的謊言再一次被無情拆穿!」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副院長李振廣教授表示,當前臺灣經濟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實際上與兩岸經濟的高度相互依存有著密切關係。如果沒有大陸市場及大陸給臺灣帶來的巨額順差,臺灣經濟狀況將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從臺灣當局「新南向」效果可以看出,試圖與大陸脫鉤,離開大陸市場,對於臺灣經濟而言前景並不美妙。

他進一步指出,今天的亞太地區正在通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進行新一輪的經貿秩序整合。如果臺當局繼續升高兩岸對抗,並試圖在經濟上與大陸脫鉤,可以肯定的是,臺灣經濟將被孤立。對於臺灣經濟民生而言,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趨勢。何去何從,請民進黨當局三思。

國民黨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表示,民進黨當局推動「新南向」純粹是意識形態作祟,只是為了「反中」。這種違反經濟規律的舉措必然招致潰敗,此路根本行不通。事實也證明,「新南向」無法取代大陸對臺灣經濟的貢獻。他指出,出口貿易是臺灣地區生存發展的命脈,蔡當局若一意孤行抱美國大腿,甘當「印太戰略」馬前卒,導致兩岸經貿反轉向下,臺灣經濟將面臨一個非常危險的困境。他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為了一黨之私將臺灣老百姓推向險境。

相關焦點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 兩岸經貿不能脫鉤 臺灣搞「新南向」一敗塗地
    作者 朱穗怡  兩岸貿易,誰依賴誰?去年1月至11月,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對此,臺當局陸委會竟聲稱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其言下之意,即「大陸經濟依賴臺灣」。這真是好笑。如果在兩岸經貿往來中,大陸依賴臺灣,那民進黨當局蔡英文為何還要搞所謂「經濟脫中」?為何還要搞以疏遠大陸為目的的「新南向」政策?
  • 兩岸「經濟脫鉤」?笑話
    比如說「美國在臺協會」、「歐洲駐臺經貿辦事處」及「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等等,臺灣真能夠在經濟上與大陸「脫鉤」嗎?甚至川普在國內三番四次號召美國要與中國經濟「脫鉤」,若是讓自己連任美國總統,立馬將會與中國斷交。這些都是川普為了選舉而做的努力,日本以及歐盟自然不會跟隨美國,來與中國實現經濟「脫鉤」,這根本不現實,他們在經濟上面依舊保持著足夠的理性。
  • 臺企紛紛登陸上市,蔡英文還想搞「兩岸脫鉤」?
    臺商臺企看好大陸前景不只體現在資本領域,也同樣反應在其他指標上。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8月,兩岸貿易額1589.28億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大陸對臺出口377.33億美元,同比增長8.11%;大陸自臺進口12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0.6%。
  • 臺企紛紛登陸上市,民進黨還想搞「兩岸脫鉤」?
    臺商臺企看好大陸前景不只體現在資本領域,也同樣反應在其他指標上。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8月,兩岸貿易額1589.28億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大陸對臺出口377.33億美元,同比增長8.11%;大陸自臺進口121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0.6%。
  • 「臺美合作」拼「新南向」,發展契機還是新「錢坑」?
    9月4日,臺灣方面與「美國在臺協會」共同舉辦「重組供應鏈:促進理念相近夥伴間之韌性論壇」。民進黨當局近日又宣布成立「臺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平臺,目的在尋找所謂「臺美公私部門在美洲和新南向國家基礎建設合作的機會」。從中不難看出,民進黨當局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就是以為臺灣有本事參與「去中國化」供應鏈的打造,讓臺灣的產業發展和經貿往來逐步與大陸「脫鉤」。
  • 臺灣離不開大陸市場,民進黨「兩岸脫鉤」註定失敗
    【兩岸快評第970期】伴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島內有人藉機喊出兩岸經濟「脫鉤」。近日,臺當局盯上了愛奇藝與「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接連出臺規定封殺大陸流媒體及處罰阿里巴巴,以此在中美貿易摩擦中選邊。有媒體分析,民進黨當局此舉,實質是在向圍堵中國大陸的美國表態,將和美國緊密靠攏,加入美國「印太戰略」,和中國大陸進行「脫鉤」。但經濟規律不會因為政治操弄而轉彎,數據告訴臺灣:臺灣離不開大陸市場。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唐永紅:兩岸經濟不可能脫鉤 除非發生戰爭
    臺經濟部門日前認定「淘寶臺灣」是被阿里巴巴集團實質控制的陸資公司,限期於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兩岸經濟脫鉤論甚囂塵上。對此,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接受臺灣《聯合報》採訪時表示,民進黨當局並不畏懼兩岸經濟往來會損及其臺獨目標,所以並無所謂的經濟脫鉤政策,事實上,兩岸經濟也已經無法脫鉤,除非發生戰爭。
  • 與大陸「脫鉤」? 民進黨自尋末路
    與大陸「脫鉤」? 民進黨自尋末路(日月談)  處心積慮鼓吹「兩岸脫鉤」的民進黨當局,最近又搞小動作。臺經濟和外事部門近日攛掇美國在臺協會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討論「重組供應鏈」,意欲「擺脫對其他國家的過度依賴」。有臺灣媒體稱,這是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  那麼問題來了。兩岸「經濟脫鉤」,可能嗎?
  • 與大陸「脫鉤」? 民進黨自尋末路
    處心積慮鼓吹「兩岸脫鉤」的民進黨當局,最近又搞小動作。臺經濟和外事部門近日攛掇美國在臺協會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討論「重組供應鏈」,意欲「擺脫對其他國家的過度依賴」。有臺灣媒體稱,這是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那麼問題來了。兩岸「經濟脫鉤」,可能嗎?
  • 與大陸「脫鉤」?民進黨自尋末路
    圖片來源於臺媒處心積慮鼓吹「兩岸脫鉤」的民進黨當局,近期又在搞小動作。9月4日,臺經濟和外事部門攛掇美國在臺協會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討論「重組供應鏈」,意欲「擺脫對其他國家的過度依賴」。有臺灣媒體稱,該論壇將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那麼問題來了。兩岸「經濟脫鉤」,可能嗎?臺灣的要素資源結構決定了經濟發展必然與大陸緊密聯結,試圖與大陸「脫鉤」無疑是「瘋狂而危險」的自殺行徑。
  • 蔡英文「脫鉤」大陸沒用,大陸經濟帶動臺灣經濟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民進黨當局鼓吹臺灣應該進行「去中國化」,並且提出「新南向政策」在經濟領域興風作浪。民進黨當局一直妄圖阻止兩岸往來,將兩岸的經濟鏈狠狠斬斷,形成所謂的「脫鉤」。只有依靠大陸,才能儘快擺脫疫情導致的經濟緊張。兩岸學者表示,從各方面分析,兩岸合作都是最佳選擇。出口大陸使臺灣經濟得以緩和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同比上升9.8%,並且出口大陸佔臺灣出口比重的42.3%。
  • 臺灣經濟無法與大陸「脫鉤」
    毫不誇張地說,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貢獻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始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不斷地呼籲「兩岸經濟脫鉤」,想要謀求經濟上的「獨立」。臺灣地區GDP增長創新高,大陸的貢獻顯而易見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臺灣地區第三季度的GDP創下了近兩年的新高,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 要和大陸脫鉤?臺美討論「重組供應鏈」,專家:想脫鉤「是萬萬難做到的」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近段時間,臺灣地區為了加快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及產業脫鉤,進一步抱緊美國大腿,可謂動作頻頻。9月4日,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外交部」「經濟部」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合辦的「重組供應鏈」論壇在臺北召開。臺「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重組供應鏈就是要擺脫對其他國家的過度依賴。
  • 與大陸「脫鉤」? 民進黨自尋末路(日月談)
    處心積慮鼓吹「兩岸脫鉤」的民進黨當局,最近又搞小動作。臺經濟和外事部門近日攛掇美國在臺協會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討論「重組供應鏈」,意欲「擺脫對其他國家的過度依賴」。有臺灣媒體稱,這是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那麼問題來了。兩岸「經濟脫鉤」,可能嗎?
  • 美臺在臺北叫囂與大陸「脫鉤」!美國圖謀難得逞
    圖片來源於臺媒  民進黨當局近期動作頻頻,妄圖加快與中國大陸經濟「脫鉤」,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這次也走到臺前。9月4日,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當局外事、經濟主管部門以及日本、歐洲駐臺代表合辦的「重組供應鏈」論壇在臺北召開,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