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文薈丨午讀丨敬畏語言中的能量!我們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2020-12-15 上遊新聞

語言是有聲的思想,它具有強大的能量!我們怎麼才能開始「好好說話」?只因:真,自然能生善。

善人,懂得好好說話。

思想具有能量,語言是有聲的思想,所以語言具有很強的能量。

有些人喜歡罵人,或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他可沒想到

——聽到每一句壞話的那個人,是他自己!

當口出惡言成為習慣後,經由自己的耳朵日以繼夜的聆聽、灌輸,久而久之,這種語言就成了心田的種子,早晚會給自己創造惡運的果實。

罵人的聲音,就像魔音一樣,聽得最多的人,傷得也最深。

當我們說一些不中聽、不吉祥的話時,常會聽到人們說:

「快閉上你的烏鴉嘴!」因為當「負能量」的語言一出,你已經在發出振波,更明白說,你是在吸引「同頻道」的事件上門,這也就是為什麼烏鴉嘴會特別靈驗。

尤其是在忿怒和怨恨時所說的話,額外帶有很強的情緒能量,極大地強化了負向的振波,它吸引來的結果往往讓人意想不到。

你一定也聽說過,某些人因為一時氣憤,說出了重話,後來真的發生嚴重的後果。

這種事情在醫院的急診室屢見不鮮——比方說:夫妻吵架,然後妻子氣憤的對先生罵道:「你去死啦!」結果先生真的就死了;父親氣呼呼的對孩子叫罵著:「有本事你就永遠不要回來!」

結果孩子真的因為一場意外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有人或許會問:「我只是說說而已,又不是真的,有什麼關係?」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過的一句話: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中國古人也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話能給他人帶來美好的體驗,成就一個人;一句話也能給他人帶來痛苦,造成深深的傷害。

好好說話是世上最低成本的善良

說話往往反映一個人的素養,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懂得好好說話的人,總是會在說話之前過過腦子,想想對方聽了是什麼感受。

而不會好好說話的人,總喜歡打著「口直心快」的旗號,光明正大地傷害別人。

造成傷害後,還希望當事人能體諒他的坦率和個性。

蔡康永說過:「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人性最大的善良就是換位思考,心地善良的人既能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又能把對方放在心上,照顧對方的感受,讓彼此都舒服。

《小王子》中說:「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情跌入低谷,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語言的試金石:當你面對親近的人

有的人對外人總是彬彬有禮、客客氣氣、得理饒人,而對身邊的親人說話卻毫無顧忌,特別是在自己佔理的情況下,更是不講分寸,什麼難聽話都說得出來,絲毫不考慮家人的感受。

你最親近的人,是你能否駕馭語言能量的「試金石」!有一句話說得好:「幸福的家庭,需要好好對待愛你與你愛的人,因為有愛,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幸福的家庭,往往是一個能夠彼此好好說話的家庭。

我們不能把最好的態度留給陌生人,而把最壞的態度留給親近的人,親人之間同樣應該表達善意。

言語的能量

語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備了創造和毀損的能力。詩人安琪洛也談到過言語的力量。

她說:「言辭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彈,射入肉眼所不能見的生命領域。我們雖看不見言辭,它們卻成為一種能量,充滿在房間、家庭、環境和我們心裡」。

她相信,身邊的言辭會滲透我們的生命。語言就是發出聲音,這聲音一天少說也要講上幾百句到幾千句,不知不覺地就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心態和命運。

察覺並揀選你所慣用的詞語。

一般人處理情緒的中心是右腦,語言中心在左腦。當右腦認知一個負面的情緒時,會越過並底體傳遞到語言中心,說出相應的字。

同樣的,當我們左腦在接收到負面的字眼時,也會傳到右腦,反應相應的情緒。

意思相近的不同詞彙,常常攜帶著完全不同的能量。所以,你選擇用什麼字眼來表達你的思想就顯得相當的重要。

比方,如果有人觸怒了你,你可以用「困擾」或「遺憾」的字眼來取代「氣憤」或「忿怒」。後者帶有明顯的憤怒的情緒能量,而當你改以「遺憾」二字來表達時,你還會火冒三丈嗎?

敏銳察覺並揀選日常生活中說出的詞語,能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能量的「魔法師」。

你可以用言語對別人「下咒」,也可以用它來幫助別人。更重要的是,你所下的每個咒語最後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因為咒語是發自於你,你就是整個振波的中心!

每個源自內心深處的念頭,就像一顆種籽。

在種籽裡面,你無法看到大樹,但只要你在泥土中播下它,並持續澆水灌溉,種籽自然會吸收自己所需的東西,成長茁壯。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

不要輕忽你的惡念。

有時我們會找藉口:「我只是無聊亂想,我只是說說而已,應該沒什麼關係把!」要知道,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火花,也可能燒掉整座森林。

不要小看你的善念,說:「那只是一件小事,做不做都無所謂。」因為,即使是小水滴,最後都可以注滿整個大池子。

人們為善、為惡,都在一念之間,就在一個小小的念頭上。

不要忽視小惡;火花儘管再小,都會燒掉像山那麼高的乾草堆;不要忽視小善,以為它們沒有什麼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後都可以注滿大容器。

正如《法句經》所說:「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莫輕小惡,以為無罪,  小惡所積,足以滅身。」

生活本就是由小事所組成的,沒什麼大事。但小事累積起來就成了大事。

一個小小的善念並不起眼,但其愛的質地,與任何宏偉的事業並無二致

「善護念」從說出的每句話開始

我們已經知道:物質的本質是能量,我們的思想和念頭也是能量,我們通過表達思想和念頭,將共振/吸引相似頻率的物質能量,來到我們身邊。

所以,不管你現在過得是什麼樣的生活,是落破潦倒,是病痛悲苦,是一無所有,都沒有關係——更重要的是你的意念。

所以,在生活中修行的核心,就是「善護念」——在真正體悟到自我的真實本性之後,每分每秒地,經由心念、思想、語言、行為,一致而連貫地活出來。

於是,你內在的本質,越來越真實地成為你所經驗的現實。

王陽明稱之為:「致良知」、「知行合一」——良好地知曉自我的本性,然後在認識、語言和行動層面一以貫之從而無往不利!

由此,語言和行為經常呈現出一系列的改變。

比如:不說假話、不說空話、不臆測、不仇視,真,自然能生善。善人,自然懂得好好說話。

真實而自然的善,並非做給別人看的刻板教條,只是因為在內心深處已經知道:我的言行舉止再也不願違背自己所親證的「真實」。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敬畏語言的力量 | 好好說話是世上最低成本的善良
    好好說話是世上最低成本的善良 說話往往反映一個人的素養,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懂得好好說話的人,總是會在說話之前過過腦子,想想對方聽了是什麼感受。而不會好好說話的人,總喜歡打著「口直心快」的旗號,光明正大地傷害別人。造成傷害後,還希望當事人能體諒他的坦率和個性。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微信上,人品好的人,都會這樣回你消息
    人品好的人,善於換位思考,照顧他人的感受,所以都很會說話,從不讓他人難堪。 與這樣的人交往,我們的生活都是愜意的。生活中,有的人與我們關係一般,很少往來,卻總會給我們發求助消息。 事成之後,我們不僅得不到一聲感謝,還會有源源不斷的索求。 不懂感恩的人,最擅長把別人的好認為是理所當然。 別人幫了他一把,他轉眼就忘;別人拒絕他一次,他便耿耿於懷。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這九首詩詞,說盡中年滋味
    《歸家》唐代:杜牧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人到中年,我們終於明白,歡聚是幸運,離別是常態。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相聚時,大聲歡笑,離開後,彼此懷念。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找不到人傾訴是常態,不被理解也正常,所以我們才要學會自我平衡,自我調節。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讀懂這10句古語,提高你的人生境界
    言語能傳達信息,我們也在不斷交流中了解彼此,表達信任。所以說,「信」是社會交往的基本道德。現實中,我們碰到不少人,好為浮言高論,卻不能取信於人,不能落到實處,這些漂亮話越多,越是透支信任。02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再高的情商,也不必說話讓所有人舒服
    但是,在若干次掉坑之後,我越來越體會到「情商」是個綜合維度,語言的技巧也不僅是說話舒服,在很多矛盾尖銳的場合,「說明白」比「說舒服」更重要。01 未必所有場合,都要說漂亮話 我參加過一個特別尷尬的商務聚餐。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古人六則拆字小笑話,逗人一笑,又引人深思
    」詩詞君:生活中,很多時候都不怎麼盡人意,每個人都有令自己煩惱的事情,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我們在請求別人幫忙時,也要多為他人著想,切不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損害他人的利益上。唯有心中有尺,才能在這繁雜的世間遊刃有餘,才能在人情世故中保持內心的方正。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蘇軾:總有一場雪,為你而來
    每讀一部經典,他都從頭抄到尾。    不必懷疑努力是否有用,人生沒有白走的路,哪怕是彎路,也比原地踏步強。所有的差距,皆因逆水行舟時,放棄了努力。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在漫長的歲月中,你堅定邁出的每一步,都會讓你離夢想更近一些。時光如雪,童話了世界。你的人生,也終將變得美好而閃耀。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詩詞中的這些雅稱,真是太美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所有壞情緒,最後買單的都是自己
    只有當你學會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放下一些壞情緒,你的福氣才能慢慢靠近你。不僅在人際關係中消耗自己,更折損自己的健康。如果你常常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我有幾點小建議與你分享:1.深呼吸在負面情緒湧上來時,先給自己緩和的時間,深呼吸15次,減慢心跳速度,減少神經張力。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道家十層境界,你在第幾層?
    如果我們能把外在的錢財、權利、都放下,也許就會體會到生活中真正的快樂了。4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都稱讚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全世界的人都反對他,他也不會因此而灰心喪氣。一個人如果深陷慾海、貪婪無度,就會失去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錯過人生中許多好的機緣與福報。一個人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就會比較豐富,就會得到人生中許多好的機緣與福報。6絕跡易,無行地難。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成語奇奇怪怪,網友大呼:漢字可可愛愛
    幼時初學啟蒙,我們都學過「守株待兔」「掩耳盜鈴」「刻舟求劍」「揠苗助長」等等趣味無窮、發人深省的故事成語。其他的諸如「親密無間」「間不容髮」「發指眥裂」「裂土分茅」「茅塞頓開」「開路先鋒」「鋒芒所向」等還可以接龍的成語。但是,你知道「破馬張飛」「油漬麻花」「喝西北風」「又弱一個」「風吹馬耳」是成語嗎?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貴氣的人,都有這六個特點
    古人告誡我們,要樂於吃虧,多為別人著想,才能成就事業。同時,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厚德之人,往往能用雅量容人。一個人要想創造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恢宏的氣度,能容天下的人才能為天下人所容。《道德經》: 「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有一種尊重,叫衣著得體
    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言論:雖然我外表亂糟糟,但是我靈魂有趣啊;雖然我不修邊幅,但我腹有詩書呀。王爾德曾說,只有淺薄的人,才不以貌取人。衣如其人,一個人的形象,就是他的名片。後來,郭婉瑩經歷了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時期。她從豪宅搬到閣樓亭子間,從出門前呼後擁的千金小姐,變成了吃8分錢一碗陽春麵的日子,再後來每天打掃廁所,十個手指頭都變了形。但是,只要她見人,永遠要化好妝,換上乾乾淨淨的衣服。別人不理解,她已經困苦如此,為什麼還有閒心打扮?她卻回答說:「因為這才是人活著的樣子。」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28幅「秋天」漫畫打油詩,太生動了,讓人拍案...
    當風趣的打油詩,配上別具一格的漫畫,讀起來更有趣味!恰逢近日,大曾畫畫出了一期關於秋季的漫畫和打油詩,無傷大雅之處,詼諧幽默之語,看完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接下來就跟詩詞君一起來欣賞這些漫畫打油詩吧!01一夜秋風起,滿山黃葉飛。
  • 上遊•文薈丨早讀丨轉身,遇見夏天
    06 《夏夜追涼》宋·楊萬裡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晚上,可以到田邊聽青蛙的賽歌會,看螢火蟲提著燈籠在草叢中遊行。生活本是有趣,只是我們自己無趣,多用點心,去發現夏天的美好,讓生活的顏色越來越五彩斑斕。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你只知道雙十一,卻遺忘了今天是中國人的下元節
    要讓水官聽到自己的心聲用竹枝扎船、再糊上彩紙放到河中船要夠結實才能飄到水官的仙船邊顏色夠鮮豔才會被水官挑中父母看著我我望著紙船隨水漸行嘴裡碎碎念著夙願眼看船消失了才肯安心回家。>看著我們努力、給予我們關心他們留下的記憶讓我們不再感到孤單。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秋色漸濃: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人們在繁華中追逐名利,在澹泊中尋找自我。我們要先去行過很多路,然後回到秋天寧靜悠揚的韻律裡,把一切看得更通透一些。秋天適宜遠眺,秋天也適合內省。藍色,通往深邃的內心,也連接著壯闊的遠方。秋天仿佛是一個寬闊的道場,讓我們去認識自己與周遭的世界。
  • 上遊•文薈丨早讀丨每天,給自己一個開心的理由
    發現你的特點,比如會彈多種樂器、寫一手好字等,在和他人分享中會共同成長。▌每天看會兒書網絡並不能取代經典書籍,捧上一本書,安靜地讀幾頁,有助於提高記憶力,讓靈魂得到洗滌和淨化。▌早上出門前鼓勵自己保持積極的心態,要明白這個世界存在著無數不可思議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點鼓勵,一天開始前,不妨握下拳頭,說句「給力」的話。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四大名著中的六十個金句,句句直擊你的心靈
    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進不了的前程,回不去的故鄉。15、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就算對世間汙濁無能為力,也還能幹乾淨淨地走。16、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曲終人散,如夢無痕。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三心二意」
    01修一顆平常心不因外物動搖心性狄仁傑在《宦經》中寫:「多恕人,少容己,心安則福至。」意思是說,做人要學會豁達一些,多寬恕、多容納,心安了,福氣才能來。過了一會兒,醫生開始站起來走動,他問道:「你是只蘑菇,怎麼能站起來走動?」醫生說:「蘑菇也可以站起來走啊。」又過了一會兒,醫生開始吃東西,他又指著醫生說:「蘑菇怎麼能吃東西呢?」醫生又說:「誰說蘑菇就不能吃東西了?」至此他才明白,即使自己作為一隻蘑菇,也可以像人一樣,站起來任意走動,一日三餐一頓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