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3月9日電 (記者梁小琴)從放棄休假主動請纓奔赴崗位到連續30餘天沒有休息,從數次經歷退票買票到輾轉37小時回到項目部……面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重壓力,中鐵八局建築公司西昌棚改項目部正值花樣年華的何奕晨、張藝瀜、範蘭心、施慧慧、朱菲這「五朵金花」,毫不猶豫、衝鋒在前,忙碌的身影成為料峭寒春裡一道美麗的風景。淡雅從容的「百合」——何奕晨
何奕晨有著7年工作經驗,是一個三歲半女兒的年輕母親。她的身上,有著百合般的淡然氣質,更有著對待工作堅韌的定力和付出。在接到項目準備復工的消息後,她顧不上照顧年幼的女兒,主動請纓回到項目,她既是監督員又是宣傳員,向班組工人科普防疫知識,耐心解釋項目防疫措施,對有疑慮的班組工人進行細緻勸導,工地上總是有她來回穿梭的身影,憑一己之力照料著項目上每一位的員工。在她的協助下,防控措施進班組、進一線的部署得到有力落實。
剛正不阿的「劍蘭」——張藝瀜
張藝瀜是項目團支部書記,她的身上,有著劍蘭般的堅強勇敢。在接到項目的號召後,歷經兩天時間的輾轉,她才最終抵達項目部。來不及休息,她立即組織成立青年突擊隊,協助項目開展防疫物資採購、應急預案編制等工作。她還發揮女生特有的細緻與認真,堅持每天編輯《項目疫情防控簡報》,準確填報各類信息。對於疫情防控期間的宣傳報導工作,她也主動參與其中,加班熬夜、毫無怨言,項目的報導先後被工人日報、人民網等多個中央級媒體刊發。「辦法總比困難多」,是這名爽朗的東北女孩的口頭禪,更是行動準則。
蕙質石堅的「蘭花」——範蘭心
人如其名,蕙質蘭心,是對範蘭心的最好詮釋。面對疫情導致項目全體員工被困駐地的現狀,她想盡辦法為大家疏解煩悶。認真做好圖書室、活動室的預約開放管理,讓項目員工在安全的前提下,徜徉書海,放鬆身心。此外,她還還一絲不苟地做好每日兩次的圖書室、活動室消毒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員工身體健康。當了解到項目防疫物資短缺時,她主動將家裡的洗手液、口罩等物資貢獻給項目,同事們向她表示謝意時,她只是淡淡的說「我們是一個集體」,樸實的話語卻如蘭花的香味般沁人心脾。
百折不撓的「臘梅」——施慧慧
機票多次被退、大巴班次取消,本可以在家安然躲避疫情的項目財務部部員施慧慧,卻如百折不撓的臘梅,無懼嚴寒、獨自開放。在得知項目復工時間後,家住安徽省的她毅然選擇「逆行」,輾轉兩班火車,用時37小時才抵達項目部,到達後她主動自我隔離,在隔離期間不忘通過網絡辦公協助部門開展工作,有力保證了資金對接、款項支付等財務工作的有序推進。隔離期滿後,她立刻加入項目青年突擊隊,用行動踐行著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她就像那顆螺絲釘,總是堅持不懈的做著不起眼的「小事」,默默堅守,從無怨言。
頑強熱情的「雛菊」——朱菲
雛菊盛開在最為熱情奔放的夏天,正如「五朵金花」中年紀最小的97後女孩兒朱菲,她有著新奇的想法、古靈精怪的性格,總是能給大家帶來歡樂。性格開朗的她做起事來一點也不馬虎,作為工經部部員的她,及時協助編制《疫情期間項目部申請政策激勵的情況報告》,向駐地政府申請補貼,積極挽回疫情對項目產生的不利影響。疫情防控期間,她利用空閒時間當起「炊管員」,每日餐前對食堂角落進行消毒,並配合食堂師傅做好配飯及發放工作。年齡雖小,能量卻大,朱菲用她的幽默和活潑,讓項目在緊張焦慮的抗疫情、抓生產的緊張節奏中充滿歡聲笑語。
一線抗疫情,巾幗展風採。綻放在中鐵八局建築公司西昌棚改項目疫「戰」中的「五朵金花」,用認真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不平凡,用他們的愛築成安全屏障,用積極的心態撐起了疫情防控戰線的「半邊天」,為這個不一樣的春天注入了融融暖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