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種花賣花到「五朵金花」,從農家樂到藝家樂。
三聖鄉以"花文化"為媒,巧妙運用農業資源,深度挖掘文化內涵,打造了鄉村旅遊發展的典範—五朵金花。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五朵金花」,看這五朵金花到底是哪五朵,她還有什麼特色值得我們借鑑。
一、五朵金花都是哪五朵?
「五朵金花」,位於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街道(原三聖鄉),三聖鄉已有有300多年種花歷史。"五朵金花"其實就是三聖鄉的5個村子,面積1.5萬畝,聯合打造成集休閒度假、觀光旅遊、餐飲娛樂、商務會議等於一體的城市近郊生態休閒度假勝地。
總體定位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地和都市鄉村旅遊目的地
形象定位 三聖花鄉——天府金花,鄉村旅遊
這五個村子,各有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業」產業:
花鄉農居紅砂村主要發展小盆、鮮切花和旅遊產業;
幸福梅林幸福村圍繞梅花文化和梅花產業鏈,發展旅遊觀光農業;
江家菜地 江家堰村以認種的方式,將土地給城裡人認種,把傳統種植業變為體驗式休閒農業,實現城鄉互動;
東籬菊園駙馬村突出菊花的多種類和菊園的大規模,形成「環境、人文、菊韻、花海」的交融;
荷塘月色 萬福村優美的田園風光,成為了藝術創作、音樂開發的藝術村。
二、五個村子如何變成五朵金花?
1 窮田變花田
成都三聖鄉,原本是一個貧瘠的村莊。不適合糧油作物,卻很適合種花。上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種花買花。2002年後,政府開始發力,依託三聖花鄉花卉種植傳統優勢,在紅砂村打造「花鄉農居」,率先探索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等產業。2006年被評為全國首個鄉村旅遊AAAA級風景旅遊區。
2 農家到藝家
經歷10年高速發展,由「五朵金花」領銜的成都都市近郊休閒旅遊業進入了平臺期。景區農家樂300多家,主要是吃飯喝茶打麻將,為了改變現狀,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藍頂藝術中心、畫意村等文化創意基地先後成立,農家樂升級為「藝家樂」。
三、五朵金花的五大特色
1 理念領先,規劃先行
理念領先"五朵金花"的發展理念最根本最核心就是創新務實,"規劃就是財富,環境就是資本,結構就是效益"。
規劃領先 在規劃"五朵金花"建設規模時,成都市政府提出了"農房改造景觀化、基礎設施城市化、配套設施現代化、景觀打造生態化、土地開發集約化"高起點的科學規劃思路,用景區模式打造國家級品牌休閒觀光農業的大平臺。
科學可行對市政府的規劃建設方案,多次舉行由社會各界和規劃區農民參加的聽證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確定的規劃方案,政府、企業和農戶一張藍圖幹到底,從而打造了國家 4星級風景旅遊區"五朵金花"的知名品牌。
2 瞄準市場,規模經營
瞄準市場打造 "五朵金花",關鍵在於瞄準和追蹤市場需求,突出本地特色,走出了一條既有利於農民就業增收致富,又有利於市民觀光休閒旅遊的新路子。
規模經營"五朵金花"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規模化經營,用連片聯戶開發,共同擴大發展的市場空間,破解農民單家獨戶闖市場的風險,走出了一條專業化、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之路。
一村一品 在產業布局上,圍繞共同做大做強休閒觀光農業這一主導產業,五個景區實現一區一景一業錯位發展的格局,注重突出蜀文化民居風格,形成「一村一品一業」產業特色。
4 文化內涵,提升品味
文化品味融入於發展觀光休閒農業之中,增加其文化和人文價值,是成都「五朵金花」不斷創新發展模式的不竭動力。諸如「花香農居」的休閒餐飲文化,「幸福梅林」的傳統花卉文化,「荷塘月色」的音樂、繪畫藝術文化,「江家菜地」的農耕文化,「東籬菊園」的環境人文文化,無一不是錦江人精心挖掘打造的符合當地民俗風情的傑作珍品。
同時,錦江人注重改變單一的農業生產為吸引市民體驗、休閒的文化活動,使文化產業與農業產業相得益彰,以文化支撐產業,以品牌塑造形象,按照「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不斷推出和延伸新的品牌項目,使其接連不斷的萌發出新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5 以旅帶農,農旅互補
"五朵金花"走的是一條以旅遊業為龍頭,不斷完善"公司+農戶"的獨特的經營和贏利模式。
以旅帶農他們首先營造環境,先把最基礎的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做完,再進行文化和旅遊項目要素的包裝,引進專業公司對生態觀光區域內的農房進行整體策劃包裝,打造具有獨特風格和文化品位的鄉村酒店,實現了旅遊和農業的完美結合。
農旅互補 將旅遊產業巧妙地與農業生產嫁接,引導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都市休閒農業。
四、地道之見
了解完"五朵金花",地道農旅地道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1 政府統籌,企業助力,共同發展
發揮政府在鄉村振興中的主導地位,圍繞頂層設計、設施建設、人才資源建設、資金投入等諸多方面給予全力支持。
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氛圍,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進行上位規劃和開發利用,實現周邊連片,產業聯動發展。
2 文化為魂,藝術助力,創建品牌
對於農旅項目,文化是靈魂。著力挖掘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優勢,利用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人文和自然風光優勢,發展休閒觀光農業。
注入藝術因子,延伸文化產業鏈條,用獨有的文化特色,提升農旅項目的底蘊和內涵,給遊客提供更豐富、更高尚的休閒觀光新景致。打破 "小而散"的舊格局,做大做強做優文化品牌。
3 以旅促農,產城互動,規模發展
因地制宜、整合資源,不斷提升旅遊發展水平,吸引人流帶動農業產業的在地消費發展。
如果村子離城市比較近,可將村子的鄉村振興策劃融合城市規劃,打造一村一品,推進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走專業化、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之路。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