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地15.65平方公裡的三聖花鄉,是成都人買花的好去處,也是成都主城區的一大綠肺,被稱為「成都後花園」。
近年來,成都的城市格局迎來千年之變,建設公園城市的步伐進一步加快,自2003年起便「出道走紅」的三聖花鄉片區站上了時代風口——作為錦城公園、成都環城生態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聖花鄉將從成都的「後花園」逐步走向「中心公園」,持續擦亮「來成都到錦江,推門就是美好生活」的城市品牌。
2021年初,歷經兩年的升級打造,三聖花鄉在整體提升的基礎上,即將捧出「首朵金花」——花鄉農居。
格局之變
迭代升級 花鄉邁向品質化高端化
在成都,三聖花鄉的成長故事,為人津津樂道。它輝煌過。2003年四川省首屆花博會在此舉辦後,錦江區創造性打造了三聖花鄉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包括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東籬菊園、荷塘月色、江家菜地五大主題景區,被稱為「五朵金花」。
在這片自然山水圍合的寬闊花鄉中,頂峰期有500多家農家樂,帶動3萬多人就業,年旅遊收入約8億元,是成都城鄉統籌發展的示範區。
它也迷茫過。隨著時代發展,三聖花鄉有著產業層次不高、消費結構不優、業態類型單一等問題,原有的花卉、農業觀光、旅遊等產業出現瓶頸。
彼時的三聖花鄉面臨著「成長的困惑」:如何從無序的快速增長轉向有序的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道關乎花鄉未來的命題。
「危機」中孕育著新機。伴隨著成都「東進」的號角,城市格局迎來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千年之變,三聖花鄉的產業經濟地理得以重塑。從更廣闊的城市版圖來看,處於中心城區東南部的三聖花鄉作為錦城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傳統的城市近郊區轉向城市腹地,是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的重要陣地。
因勢利導,錦江區以「都市田園鄉愁」為總體定位,以「來成都到錦江,推門就是美好生活」的工作願景,以「花鄉農居」轉型升級為起點,將三聖花鄉打造成為雅俗共賞、近悅遠來、老少皆宜的旅遊目的地,富民強區的高品質公共空間。
如今,沿著成龍大道一路驅車前往,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花鄉」——
地鐵13號線站點正打圍施工,機器的轟鳴傳遞出發展的脈動。「這裡一舉從地鐵真空地帶『逆襲』為軌道交通重要節點。」轄區居民道出心聲。
規劃建設中的嬌子立交、幸福梅林、三聖鄉3個站點將貫通南北,串聯三聖花鄉的發展動脈,重塑區域經濟地理格局。
沿途,永輝、卓錦曼購、華熙528、伊藤洋華堂等相繼開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優質名校等相繼入駐,這裡不再是郊野,而是美好生活的詩意棲息地。
伴隨著「首朵金花」花鄉農居的盛開
在不久的將來
「五朵金花」將次第開放
場景之變
多元合力營造可進入可感知可欣賞
可參與可消費場景
三聖花鄉一直成長在「聚光燈」之下,寄託著成都人的都市田園鄉愁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蝶變升級,三聖花鄉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商業化邏輯」,發揮出源源不斷的聚合效應。
聚人——
「聽到老家要升級改造,我們選擇回鄉發展。」作為紅砂村原住民,林紅剛拉上好友,一起開辦四川厚裡餐飲娛樂有限公司,以自家祖宅為原點,流轉周邊幾戶村民土地,投資4000餘萬元打造了6000平方米的餐飲娛樂場所。「兜兜轉轉,還是回家舒心。」他坦言,這一次,自己不想也不能錯過花鄉農居的全新亮相。
原住民回來了,投資者也接踵而至。
停在、白澤……多家店鋪迅速走紅。這些店主在業界都小有名氣,因看中這裡的潛力,不約而同把投資的目光放在了花鄉農居。
聚文——
「在轉型升級中,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轉化生態價值、營造新場景的同時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高地,引領新的生活方式。」三聖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曾經的三聖花鄉只是人們喝茶賞花遊玩的地方,如今已然成了成都的文藝聚集地。隨著許燎源、周春芽、何多苓等當代藝術家的進駐,三聖花鄉已吸引300多名藝術家紛至沓來。
2020年7月,「三聖藝術聯盟」成立,上百位聯盟成員聚在一起梳理區域文化脈絡、開展藝術交流、謀劃文創產業。
從線下延伸到線上,舉辦藝術沙龍、書畫展、書畫拍賣等,提振文化產業能級,提升文化藝術氛圍,一大批文創產業拔地而起,讓三聖花鄉不僅有「顏值」,更有「內涵」。
聚勢——
三聖花鄉轉型升級工作指揮部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以花鄉農居為例,1.64億元的政府財政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撬動社會資本約10億元參與,新引進文化創意、精品餐飲等業態90餘家企業入駐,180餘家個體戶全部轉為公司化經營,產業層次全面提升,區域年度稅收將增長80%以上。
這也意味著,三聖花鄉不僅實現外在的改變,更是內在的重塑。
從「無序生長」到「精緻長成」,其背後是權責分工的明確,專業化的運營管理。
做強機制保障:錦江區打破區級部門、街道、社區、國有平臺公司壁壘,組成「轉型升級工作指揮部」一線辦公,有力有序推動景區轉型升級。
策劃規劃先行: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景區產業規劃導則》《景區形態導則》《景區總體策劃方案》,促進形態、業態、生態、文態有機融合。
引入專業團隊:引入熹微視界文化傳播公司,從「網際網路+」的思路出發,統籌實施公共空間維護管理、線上品牌營銷、商戶運營管理等。「一部手機遊花鄉」小程序即將上線,直擊交通短板,通過智慧交通、智慧導覽便利遊客,同時對商家建立評級規則,把好景區質量關。
凝聚各級合力:建立街道、社區、商管公司、行業協會四級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機制,打破社區行政邊界,由6個涉農社區組建商管公司,盤活景區集體資產資源,帶動村民就近就業,壯大集體經濟組織。
內核不變
守住生態本底 持續做強「花」IP
形成獨特調性
如今,漫步在花鄉農居,「花」元素處處可見:景區入口處的玻璃花卉大棚,商家店鋪房前屋後的微花園,正在打造中的花卉主題園……
從茉莉花、梔子花,到七裡香,再到玫瑰花,成都人與三聖花鄉「因花結緣」,三聖花鄉「因花起勢」。
「無論三聖花鄉如何變化,『花』始終是貫穿其中的主題,也是三聖花鄉最大的辨識度和顯示度。」三聖花鄉花卉協會會長劉勝躍說。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歷史上的成都常與花香為伴,花香簇擁的「三聖花鄉」是獨特的城市名片。
以「花」冠名的花鄉農居如何持續打造「花」IP?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三聖花鄉的「花香」不再是傳統的鮮花種植基地,而是滲透肌理,成為三聖花鄉的獨特調性。
守護良好生態本底,是三聖花鄉「萬變」中的「不變」。花鄉農居通過「兩拆一增」行動,新增開敞綠地5萬平方米,各類生態空間佔比80%以上。
打造精品花卉綜合體項目。劉勝躍介紹說,8家三聖花鄉的龍頭花卉企業共同出資,流轉上百畝土地,打造以精品花卉為主題,串聯吃喝玩娛購的綜合體項目。
三聖花鄉的「花香」也將從線下「飄香」線上。
「以後足不出戶就可購買三聖花鄉的花。」熹微視界文化傳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三聖花鄉商家將上線「一部手機遊花鄉」小程序,市民遊客既可欣賞三聖花鄉的花藝展示,還可訂購送花上門服務。
此外,以花鄉農居為主陣地,將帶動整個三聖花鄉開展節會活動、藝術巡展等,打造一年四季、永不落幕的花鄉節慶活動。
據透露,花鄉農居的「花市」作為錦江區「十二月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將在春節期間開放。
寒冬時節
我們在三聖花鄉嗅到了春天芬芳的味道
這不禁讓人期待——
三聖花鄉從生態價值轉化的
「拓荒者」走向「引領者」
來源:四川日報
圖:遊鍇 謝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