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採訪獲悉,從橋梁吊裝到隧道施工,從電力配套到質量檢測……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我市一批企業貢獻了自己的「南京力量」。
南化:吊裝纜繩僅髮絲1/10粗,卻比鋼還強
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離不開橋面吊裝。其吊裝合龍等施工中所用的高性能吊裝纜繩,是中國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耗時10多年才研發成功的。
記者在南京化工研究院的展廳內看到,用於製作這種吊裝纜繩的原材料按卷擺放著,就像釣魚線一樣。「它的專業全稱叫『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幹法紡絲』,非常細,大概只有頭髮絲的1/10粗,但做成纜繩後比鋼索強度還高,而且非常柔軟,防彈衣、防切割手套、降落傘、海洋纜繩等很多產品都用它,現在市場供不應求。」南京化工研究院負責研發該材料的高級工程師孔凡敏介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世界三大高新材料之一,以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國防、軍工及民用領域。
南瑞:140個變壓器,防火功能達國外室內標準
南瑞集團的施聞博密切關注著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思緒又回到了2016年的夏天。
那一年,施聞博時任南瑞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上海置信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通過兩年的跟進,從承接港珠澳大橋交通工程的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手中拿到了總價值1685萬元的地埋式變壓器訂單。所有變壓器是為大橋量身定製的,同類變壓器一般寬度為1.2-1.3米,港珠澳大橋要求設計為寬度1米。
「安裝時是夏天,140個變壓器,每隔一公裡就要埋一個,我們派去的安裝團隊幹了一個多月。這些變壓器將為大橋照明等供電提供保障。」施聞博說。記者了解到,地埋式變壓器是南瑞集團的高科技產品,不僅耐腐蝕、防水,而且防火功能達到了國外室內安裝標準。
這是一次超常規的安裝經歷,按照傳統經驗,140個變壓器幾天就裝好了,而港珠澳大橋變壓器的安裝,每天只能裝2-3臺。「一個原因是每臺間隔距離太長,另一個原因是對施工要求高。」施聞博說。
蘇交科:用毫米級「標尺」,守護大橋質量
視頻:世紀工程 百年夢想 ——探訪蘇交科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試驗檢測中心
「檢測數據驗證,港珠澳大橋使用120年絕無問題!」蘇交科集團檢測研究院、港珠澳主體工程試驗檢測中心負責人擲地有聲。
2011年到2018年,蘇交科團隊在港珠澳大橋工程上一待就是八年,小到進場的材料、實驗室結構性能實驗,大到施工管理……他們用青春見證了這座大橋的崛起。
據介紹,2010年投標時,蘇交科已參與了20多項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的編制,憑藉豐富的經驗,最終和廣東一企業共同拿下港珠澳大橋的主體工程質量控制任務。
港珠澳大橋路要求極高,以水泥混凝土耐久性技術來說,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年限達120年,這是國內首次,國際罕見,對混凝土耐久性提出極高要求。蘇交科結合國內外標準,開展氯離子擴散係數檢測方法對比研究,通過室內檢測準確反映混凝土工程實體的抗氯離子滲透性能。
設計使用壽命120年,還要求墩臺、沉管隧道等構件鋼筋保護層厚度要大於60毫米,最大厚度可達120毫米,遠超常規。就此問題,蘇交科總結出適合超厚保護層的高精度檢測技術。
蘇博特:院士牽頭,百餘次性能實驗讓混凝土更耐久
在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人工島等工程中,蘇博特公司的聚羧酸減水劑產品為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穩定提供保障。
掐指一算,蘇博特公司繆昌文院士領航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團隊,為港珠澳大橋建設默默奉獻了7年,期間開展了數十次專項研討,百餘次性能比對和檢測實驗。
據介紹,蘇博特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計定製化產品的同時,還配合港珠澳大橋施工單位全程提供技術服務與支持。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空間跨度大,混凝土施工和服役環境複雜,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耐久性都提出了很高要求,蘇博特團隊重點解決了混凝土材料施工性能調控、抗裂性能優化、外觀質量優化等方面的關鍵難題。
盼來大橋正式開通,繆昌文院士動情地說:「港珠澳大橋是大國重器、世紀工程,它的建成通車意味著我國向超級工程建設強國邁進了一大步,希望未來我們的研發團隊能為更多的國家重點工程提供技術服務!」
本報通訊員 郭芳 葉迎春 陳斌 歐昶 李蓉 姜永飛
本報記者 張希 鄒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