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建設蘊含「南京力量」

2020-12-17 南報網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採訪獲悉,從橋梁吊裝到隧道施工,從電力配套到質量檢測……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我市一批企業貢獻了自己的「南京力量」。

南化:吊裝纜繩僅髮絲1/10粗,卻比鋼還強

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離不開橋面吊裝。其吊裝合龍等施工中所用的高性能吊裝纜繩,是中國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耗時10多年才研發成功的。

記者在南京化工研究院的展廳內看到,用於製作這種吊裝纜繩的原材料按卷擺放著,就像釣魚線一樣。「它的專業全稱叫『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幹法紡絲』,非常細,大概只有頭髮絲的1/10粗,但做成纜繩後比鋼索強度還高,而且非常柔軟,防彈衣、防切割手套、降落傘、海洋纜繩等很多產品都用它,現在市場供不應求。」南京化工研究院負責研發該材料的高級工程師孔凡敏介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世界三大高新材料之一,以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國防、軍工及民用領域。

南瑞:140個變壓器,防火功能達國外室內標準

南瑞集團的施聞博密切關注著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思緒又回到了2016年的夏天。

那一年,施聞博時任南瑞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上海置信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通過兩年的跟進,從承接港珠澳大橋交通工程的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手中拿到了總價值1685萬元的地埋式變壓器訂單。所有變壓器是為大橋量身定製的,同類變壓器一般寬度為1.2-1.3米,港珠澳大橋要求設計為寬度1米。

「安裝時是夏天,140個變壓器,每隔一公裡就要埋一個,我們派去的安裝團隊幹了一個多月。這些變壓器將為大橋照明等供電提供保障。」施聞博說。記者了解到,地埋式變壓器是南瑞集團的高科技產品,不僅耐腐蝕、防水,而且防火功能達到了國外室內安裝標準。

這是一次超常規的安裝經歷,按照傳統經驗,140個變壓器幾天就裝好了,而港珠澳大橋變壓器的安裝,每天只能裝2-3臺。「一個原因是每臺間隔距離太長,另一個原因是對施工要求高。」施聞博說。

蘇交科:用毫米級「標尺」,守護大橋質量

視頻:世紀工程 百年夢想 ——探訪蘇交科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試驗檢測中心

「檢測數據驗證,港珠澳大橋使用120年絕無問題!」蘇交科集團檢測研究院、港珠澳主體工程試驗檢測中心負責人擲地有聲。

2011年到2018年,蘇交科團隊在港珠澳大橋工程上一待就是八年,小到進場的材料、實驗室結構性能實驗,大到施工管理……他們用青春見證了這座大橋的崛起。

據介紹,2010年投標時,蘇交科已參與了20多項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的編制,憑藉豐富的經驗,最終和廣東一企業共同拿下港珠澳大橋的主體工程質量控制任務。

港珠澳大橋路要求極高,以水泥混凝土耐久性技術來說,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年限達120年,這是國內首次,國際罕見,對混凝土耐久性提出極高要求。蘇交科結合國內外標準,開展氯離子擴散係數檢測方法對比研究,通過室內檢測準確反映混凝土工程實體的抗氯離子滲透性能。

設計使用壽命120年,還要求墩臺、沉管隧道等構件鋼筋保護層厚度要大於60毫米,最大厚度可達120毫米,遠超常規。就此問題,蘇交科總結出適合超厚保護層的高精度檢測技術。

蘇博特:院士牽頭,百餘次性能實驗讓混凝土更耐久

在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人工島等工程中,蘇博特公司的聚羧酸減水劑產品為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穩定提供保障。

掐指一算,蘇博特公司繆昌文院士領航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團隊,為港珠澳大橋建設默默奉獻了7年,期間開展了數十次專項研討,百餘次性能比對和檢測實驗。

據介紹,蘇博特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計定製化產品的同時,還配合港珠澳大橋施工單位全程提供技術服務與支持。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空間跨度大,混凝土施工和服役環境複雜,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耐久性都提出了很高要求,蘇博特團隊重點解決了混凝土材料施工性能調控、抗裂性能優化、外觀質量優化等方面的關鍵難題。

盼來大橋正式開通,繆昌文院士動情地說:「港珠澳大橋是大國重器、世紀工程,它的建成通車意味著我國向超級工程建設強國邁進了一大步,希望未來我們的研發團隊能為更多的國家重點工程提供技術服務!」

本報通訊員 郭芳 葉迎春 陳斌 歐昶  李蓉  姜永飛

本報記者 張希 鄒偉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鋼筋_2020年港珠澳大橋鋼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全程採用隔減震措施,在國內外都是沒有的。」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開通在即 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被稱為"世界奇蹟"的 港珠澳大橋究竟多壯觀? 真容終於全面亮相了!  ▼   ▲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為港珠澳大橋「痴狂」15年
    孟凡超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2004年介入港珠澳大橋可行性研究至今,長達15年的耕耘與澆築,是參與到港珠澳大橋時間最長的設計者之一。
  • 「湖南製造」撐起「鋼筋鐵骨」 看港珠澳大橋的湖南力量
    朱永靈是最早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成員之一。2004年3月,他被粵港澳三地政府聘為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橋開工。2010年7月,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成立,全面負責大橋主體工程的建設、運營和維護管理工作,朱永靈擔任局長。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大橋是澳門發展的「新引擎」 大灣區...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突破重重困難的「世界之最」作為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面臨眾多世界級難題總的來說,伶仃洋珠江口複雜的自然條件給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此外,港珠澳大橋連通的是「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三地,香港、澳門和內地在建設領域的技術法規以及管理要求上都存在著不同,三地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程度也不一樣,各有各的訴求。」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建設團隊經過研究,確定了全新的「四化」建設理念,即大型化、工廠化、標準化、裝配化。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傑出校友孟凡超遂中行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傑出校友孟凡超遂中行  人物名片孟凡超,四川遂寧人,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孟凡超是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的總設計師。2004年初,孟凡超開始主持港珠澳大橋的可行性研究,於2009年12月完成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的初步設計。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孟凡超又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橋深水區橋梁工程施工圖設計。港珠澳大橋設計、建設的15年裡,孟凡超全程參與其中。
  • 港珠澳大橋全部詳細資料(建設意義必要性及資金籌措)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特區政府為振興香港經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認為有必要儘快建設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跨海陸路通道,以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的優勢,並於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橋的建議。  2003年7月,內地與香港有關方面共同委託研究機構完成了《香港與珠江西岸交通聯繫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修建港珠澳大橋連通三地具有重大的政治及經濟意義,需要儘早安排建設。
  • 攻克港珠澳大橋建設難題,南京水科院榮獲「集體特等功」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據水利部官方微信公眾號,南京水科院在港珠澳大橋橋島隧工程E15沉管回淤專題攻關中,榮獲集體特等功。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大橋被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籌備6年,建設9年,創下了多項「世界之最」的紀錄。伶仃洋河口灣「四口入海」和「三灘兩槽」的動力地貌格局,水沙運動環境極其複雜。大橋建設面臨橋位選址、主通航區設置、人工島平面優化、橋孔合理跨距等一系列問題,工程對伶仃洋水沙環境和港口航道影響的研究尤為關鍵。
  • 港珠澳大橋總投資多少錢?能收回成本嗎?建設多少年?
    從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資本金以外部分建設資金由項目法人(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根據內地適用法律通過銀行貸款解決。  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 一道綿延56公裡的難題》一文顯示,大橋工程全部投資約為1100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世界跨海大橋投資最大的工程。
  • 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超級工程國企力量(附參建單位名單)
    原標:港珠澳大橋今正式開通 盤點超級工程中的國企力量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高考地理熱點|聚焦港珠澳大橋
    1.港珠澳大橋簡介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於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
  • 港珠澳大橋奇蹟背後的高校力量
    而國內高校在大橋的建設上也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港珠澳大橋背後的高校實力。  清華大學  王牌專業:土木工程  作為國內頂尖,同時也是工學第一的學府,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的土木水利工程學院在此次工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分享]港珠澳大橋非通航段資料下載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實行24小時通車、通關。 港珠澳大橋是我國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之後又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凝聚了廣大國企建設者的智慧與心血。
  • [分享]港珠澳大橋合同管理資料下載
    今天,我國的港珠澳大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聲令下,正式通車了。可喜可賀!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  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籌備6年,建設9年,港珠澳大橋歷時足足15年。
  • 廣東省:伶仃洋上建設「世界第一橋」港珠澳大橋
    伶仃洋上建設「世界第一橋」港珠澳大橋     珠三角西岸轉型升級「天塹變通途」         在建「世界第一橋」——用鋼量相當於11個鳥巢    近日記者實地採訪獲知,作為整體大橋的「起步工程    縱深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使港澳之間出現了「第一條陸路快速通道」    港珠澳三地融入「半小時經濟圈」    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80年代以來,香港、澳門與廣東之間的運輸通道、特別是香港與珠三角東岸地區的陸路通道取得了明顯進展
  • ...大灣區建設加速器——香港各界人士積極評價港珠澳大橋通車
    新華社香港10月25日電(記者 郜婕)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受到香港社會高度關注。香港各界人士認為,港珠澳大橋便利三地交通,不僅為香港運輸、旅遊等諸多行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更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港珠澳大橋體驗遊 正式啟航
    港珠澳大橋體驗遊 正式啟航 遊客準備出發,近距離感受港珠澳大橋  1月16日,「港珠澳大橋體驗遊啟航儀式」於港珠澳大橋珠海
  •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中國奮鬥者——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像
    新華社廣州10月26日電 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中國奮鬥者——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像  新華社記者周強  歷經6年前期設計、9年建設,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於10月23日宣布正式開通。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
  •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戰略意義何在
    圖片來源網絡港珠澳大橋是一條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通道,作為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港珠澳大橋自2009年開工以來就備受關注。這個計劃中長達29公裡的大橋估計耗資20億美元,約127.3億人民幣,建成後將成為僅次於龐恰特雷恩湖橋和寧波杭州灣大橋、膠州灣大橋的世界第四長橋。建成通車後,預計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將由3個多小時大大縮減為半個多小時。
  • 港珠澳大橋將啟動東人工島旅遊開發
    新華社廣州6月13日電(記者荊淮僑 王豐)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到,12日至13日期間,大橋管理部門正在對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工作進行評標,並將於近期公布中標團隊。這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的旅遊開發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