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
新晉十大「鎮館之寶」為:
1.曾侯乙編鐘
2.越王勾踐劍
3.曾侯乙尊盤
4.雲夢睡虎地秦簡
5.虎座鳥架鼓
6.鄖縣人頭骨化石
7.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8.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
9.石家河玉人像
10.崇陽銅鼓
本次評選今年11月份啟動,共吸引200多萬公眾投票,最終採用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的方式,從選出20件候選文物中,產生了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新當選的十大「鎮館之寶」,不僅類型豐富、器物精美,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也充分體現湖北省博物館館藏特色。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新晉「鎮館之寶」基本上以考古發掘出土為主,是長江文明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比如有一百萬年的鄖縣人頭蓋骨化石,石家河的玉人像,商代的崇陽銅鼓,曾侯乙編鐘、曾盤這些青銅器,還有代表楚國文化的車馬出行圖、虎座鳥架鼓(漆木器)。湖北省博物館新館開放後,希望遊客們來觀賞文物珍品,領略荊楚文化的魅力和長江文明的燦爛輝煌。
作為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八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殿堂,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達16件(套)。近年來,湖北的文物考古碩果纍纍,重大發現也不斷豐富館藏。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將得到重點展示,以發揮文物瑰寶代言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作者 佘利霞 王波濤
流程編輯:u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