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創業,沒有小資|界面新聞 · JMedia

2020-12-21 界面新聞

文 | 螳螂財經 白草

「等賺到錢後,我想開一家自己的咖啡店,平日裡曬曬太陽、喝喝咖啡,過自己的小日子。」

現實中,還有不少人抱著這種愜意的想法,給老闆打工打累了,攢夠錢就立馬辭職開家咖啡店,從此詩與遠方。我一些朋友,就沒少吹過類似的小資情調。

下面幾個故事,或許會讓他們對咖啡創業改觀。喜好,絕非賴以任性的資本。

一、熬店太難了

其實我一直保持著危機意識

Tony,28歲,做咖啡8年,新店店長

如果要開店,我一定會先保證自己是盈利的。市場、產品、店鋪定位、宣傳,各方面都要到位,這些都會影響到收入。

今年4月份,我剛從普通吧檯長變成這家新店的店長。8年咖啡生涯第一次當咖啡店主理人,我本來躍躍欲試,不巧疫情剛結束,新店生意非常不好。

剛經營時,店裡收入比店租還少,加上員工費材料費,每天都在倒貼錢,倒貼率高達40%-50%,兩個月虧損近10萬。因人手不夠,我必須暫代吧檯長,很難抽出時間打理店鋪,最讓我崩潰的是,老闆在新店開張兩個月後完全放手不管了!

這段時間,我既要照顧店裡日常生意,又要抽空分析店鋪運營數據,思考為什麼生意差、客流少,又要怎麼去調整。因為疫情導致前2個月虧損嚴重可以理解,但第3個月還是這個鬼樣子,就是我的責任。

其實我也想過做宣傳,可是老闆不關心不跟我對接,宣傳預算我不可能自己填,最多自己設計海報列印出來。這幾個月我真的是靠自己口口宣傳,放低姿態去跟客人溝通、打哈哈,再力所能及的給點小好處,就求著維護好關係,順帶有點宣傳效果。

想要做的得不到落實,我只能佛系開店,一個人熬了半年,才熬到店鋪現在完全盈利。熬店期間,我幾乎沒跟別人說過難處,只有通過玩遊戲和遛狗解壓。

現在店裡是有起色了,老闆前幾天終於過來管店了,但我其實一直沒有底氣。店鋪運營成本非常高,沒有危機意識的話,一放鬆可能就馬上垮掉,說不定下個季度就會掉。

二、我想開咖啡店,但賺不到錢

只賣咖啡生存不下去,方法要變

劉先生,33歲,文娛創業人

我一直想開家咖啡店,但現在還是停留在想法上。

前些天我還剛跟兩個朋友吃個飯,他們都是開咖啡店的老闆。原來兩人關係挺不錯,自從都在廣電邊上開店後,老死不願相往來,就因為要搶廣電周邊那點生意。市場是固定的,如果今天他店裡能賣出100份咖啡,另一家就賣不到一半。

而且開咖啡店其實賺不到錢,實體店租那麼貴,運營成本太高。一家百平店面,算上材料費、人工費、店租,光靠一杯咖啡的利潤,有大量消費者購買都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我認識的一個老闆月入30萬,但員工幾乎不可能有五位數。

那種幾平小店能賺到錢,店租不貴,一臺咖啡機一個員工,這樣走量銷運營模式就不怕賠本。如果像三頓半那樣在線上賣咖啡,節約的成本會更多。

我還認識一個朋友,她不僅賣咖啡,還在店裡賣衣服,這種體驗式運營搞下來,賺的錢更多一點。

當前餐飲市場所流行,恰恰就是重體驗的顏值經濟。人們買咖啡,其實不單純是為了喝,有時是為了一種體驗,比如星巴克,國際大牌會讓人覺得自己低成本接觸了高大上。如果咖啡店設計精美,是能夠吸引人主動進來並自願成為常客的,他們還會拍美照發朋友圈,相當於免費為咖啡店做宣傳推廣。

客戶進店買咖啡,買的不僅僅是一個飲品,更多的是那15分鐘體驗。

所以實體店更適合賣場景,發展多邊業務,只靠賣咖啡來賺錢太難了。

三、明天我的店就可能倒閉

現在開咖啡店,比以前難太多

時光拾荒者,34歲,做咖啡13年,名下3家店

咖啡行業變化很快,我又屬於很笨的那類人,也許明天我的咖啡店就會倒閉。

我05年大學畢業,專業是美術,07年開始做咖啡。當時人生沒有規劃,畫室也沒做了,正好大學旁有家咖啡店要轉讓,既能歇腳,又方便朋友聚會,店租也便宜,我就借錢湊了5萬把店接下來,每一年都往店裡加新東西,想打造成一個充滿想法和個性的空間。

開始時真的什麼都沒有,沒生意也沒客戶,更沒錢僱員工,我自己洗杯子就洗了七八年。通過慢慢積累,和客戶交朋友,進入各種圈子,我的店像深夜食堂一樣,開始漸漸盈利。幸好當時房租低,忙時就請學生兼職,周邊也沒有競爭,能夠勉強維生。

2014年,我在市中心的商業老街盤下一個二樓店面,傾注收集三年之久的大學建築廢料,在毛坯房裡沒日沒夜搞設計和裝修,早出晚歸三個月,終於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店。

另外兩家店,我也是這樣捯飭的,畢竟自己的咖啡店,只有自己才能設計出個性來。很幸運,不少朋友喜歡這種風格,逐漸就有了一大波熟客,還有很多跨界的朋友與我們店進行合作。

但即使有這麼多人支持,難題依舊很多。其實咖啡本身不賺錢,是個非常難做的生意,消費群體比奶茶小太多,商業區租金又太高,一個月都不一定能賺回本。幸好有星巴克、瑞幸等大品牌慢慢培養出了國人喝咖啡的習慣,年輕人也喜歡喝咖啡了,今年店裡剛增加西餐,一起都在向好的方面走。

我的店目前還處於初始階段,店鋪管理、品牌運營、咖啡銷售等方面都不成熟,很多同行用時比我短上幾年,成績卻比我高很多倍。因此有時候,我會非常焦慮,甚至想過放棄,不知道能幹成什麼樣子。

但是,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幹這個字。沒有才華,笨拙的努力也要繼續往前走,實幹一點不整虛的,努力提高執行力,努力去學習行業新知識新模式才行。所以我一直督促自己,明天我的店鋪就可能倒閉。

四、關鍵在於用心和懂商業邏輯

做咖啡不能是純愛好

阿信,32歲,2年咖啡,重新創業

咖啡只是一個載體,更重要的是往裡加入文化,可以加音樂、藝術、文學等等,這是我覺得咖啡最有魅力的地方。所以我兜兜轉轉那麼久,還是做回了咖啡,因為它最包容,我身邊很多朋友也都是做咖啡的。

但做咖啡又不能是純愛好,需要懂其中的商業邏輯。畢竟咖啡是一門生意,想要生意可持續,就得懂商業懂市場。

比如咖啡館的菜單組合,我一直覺得自己店裡產品很單一,只有飲品,這樣無法吸引更多客戶。因此,我花費大半年時間走訪了全國近百家餐飲店,包括上海、深圳的咖啡、奶茶、西餐店,最後在菜單上增加輕食、小吃、下午茶等產品,效果還不錯。

遇到瓶頸時,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客戶需求是什麼,去走訪學習。跟客戶聊天自然能收到反饋,我們前期後期工作做的好不好,也只有客戶用嘴和腳投票出結果。

最讓我驕傲的就是當年興趣所致的失戀音樂會,居然辦了四年。每年都會有一大批老朋友到現場支持我們,這真的很不容易,每個人都有事要忙,但那一天老熟人會排除萬難,甚至從千裡之外趕來參加,這讓我們很感動。畢竟第四年差點就辦不成了,主辦人一個在海外,一個忙於工作。

或許,是我們的真誠打動了他們,因為每一個環節我們都會用心去做,去想各種辦法探索、滿足、拓展大家的共性,比如在請音樂人、選歌、選合作方上面精挑細選,也有朋友每年都會貢獻獎品。

我覺得,創業還是要有夢想的,生活已經那麼辛苦,沒點信心還怎麼活啊。不盈利的時候有,但是要想辦法扛過去,多想怎麼做到賺錢,為什麼能賺錢。

五、咖啡賽道小資難活

誠然,咖啡創業可以是一門基於興趣愛好的生意,也是一門很有賺頭的生意。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近幾年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而世界僅為2%,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更會突破2171億元。

但這絕非咖啡創業沒有門檻的證明,反而說明門檻很高,畢竟賺錢的活最不缺人氣,人多就意味著競爭激烈。

一方面,星巴克、瑞幸、COSTA COFFEE、太平洋等大品牌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

中國咖啡消費15%的年增速固然與國民人均消費咖啡數遠低於發達國家有關,但大品牌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地培養國民習慣,開拓中國市場,有目共睹。它們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是「網際網路+咖啡」模式的領頭羊,主導線上新零售。

早在2018年,瑞幸咖啡牽手騰訊跨界營銷,開設 「這一杯,QQ愛」AI咖啡快閃店,隨後兩者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助力建設瑞幸咖啡「智慧零售」。同年,星巴克喝阿里巴巴正式宣布達成新零售全面合作。

另一方面,咖啡賽道的玩家,並不局限於咖啡品牌,而且花樣頻出。

截至目前,擁有麥咖啡的麥當勞門店在全國已突破3200家,更晚推出「K Coffee」的肯德基門店數量已達6534家,僅次於瑞幸和星巴克,且去年售出咖啡1.37億杯。

2018年末,新式茶飲奈雪率先推出咖啡類奶茶,喜茶、蜜雪冰城緊隨其後。2020年10月,長沙兩大網紅——茶顏悅色與三頓半聯名開店,新式中國茶與新式中國線上精品咖啡強強聯合。

2019年9月,中石油旗下易捷便利店和連咖啡一起,推出了全新的咖啡品牌——易捷咖啡,小程序同步跟進。今年年中,百年中藥店同仁堂瞄準年輕人健康焦慮,推出知嘛健康咖啡館,集餐飲體驗、商品售賣、看病抓藥、健康諮詢為一體。

由此看來,咖啡賽道不僅人員方面水深,咖啡品牌、餐飲零售、新茶飲、傳統大企等玩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玩法也涉及門店零售、多重體驗、線上新零售,阿里、騰訊、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早已插足。不熟悉遊戲規則的小資,憑什麼「初來乍到」?

目前中國咖啡市場遠未完全開發,仍有不少紅利可挖,新創業者或許覺得既看到機會,又能滿足喜好,但還是很難繞開死循環:賣咖啡需要綁定高人流與中高消費群體,對應的,門店運營成本必定高昂,而單賣咖啡賺不到錢,增加多邊業務極其考驗創業者的跨界能力,更別提做品牌得先做產業鏈。

公開數據,2020年咖啡服務行業的閉店率達到83.3%。就在今年,一度瘋狂開店的瑞幸咖啡撤掉北京門店80家,相當於北京門店關了近1/5。連鎖咖啡品牌漫咖啡連續關店,9年前韓商辛子相放出豪言,未來10年內中國會有超過3000家的漫咖啡門店,去年只有190家,如今已然末路。

大品牌尚且如此,83.3%的閉店中有多少小資埋骨,不必多言。

現在一時興起,貿然想開咖啡店的人,沒有對咖啡行業透徹的理解,不懂當前遊戲規則,或許是去體驗血本無歸。

相關焦點

  • 咖啡創業,沒有小資
    我一些朋友,就沒少吹過類似的小資情調。下面幾個故事,或許會讓他們對咖啡創業改觀。喜好,絕非賴以任性的資本。我覺得,創業還是要有夢想的,生活已經那麼辛苦,沒點信心還怎麼活啊。不盈利的時候有,但是要想辦法扛過去,多想怎麼做到賺錢,為什麼能賺錢。五、咖啡賽道小資難活誠然,咖啡創業可以是一門基於興趣愛好的生意,也是一門很有賺頭的生意。
  • 攜程下一程|界面新聞 · JMedia
    但那時,Booking還沒有注意到這個東方新秀。創始人「四君子」之一沈南鵬回憶,攜程在上市之前就已經開始實現盈利,但2003年9月進行C輪融資時還是艱難。當時在網際網路破泡沫下很少有風險投資機構願意加碼網際網路企業。再加上當時恰逢「非典」,整體機酒業務不景氣。在這樣的情況下,攜程堅持咬牙上市開始全球化之路。上市後的三年內,攜程穩坐國內在線旅遊市場第一寶座,業績節節攀升。
  • 哇唧唧哇的風水|界面新聞 · JMedia
    但這樣的成功安利,恐怕沒有哪家粉絲樂見。遭遇連環塌房的粉絲心痛之餘,不斷將公司哇唧唧哇討伐上熱搜,順帶讓選秀教母龍丹妮也再紅了一把。夾在視頻平臺、原生經紀公司之間,既沒有絕對管理權,還要左右斡旋、權衡各方利益,這就造成了其日常被粉絲罵「不作為」的情況。龍丹妮創辦的哇唧唧哇情況更特殊。相比和愛奇藝合作的愛豆世紀,它除了運營騰訊的限定團火箭少女101、R1SE、硬糖少女303外,旗下現已籤約不下40位藝人。
  • 京東:製造獨角獸|界面新聞 · JMedia
    2.京東物流:連虧1000億,估值2000億2016年之前,京東一直在同阿里鏖戰,在此之後,拼多多又以恐怖的增長率強勢插足,讓京東成了這場三人電影裡險些沒有名字的那個。京東在電商戰線上的閃光點,大概只剩一個物流。
  • 樸實優衣庫的野心|界面新聞 · JMedia
    儘管沒有出現赤字,但這是迅銷2017年以來首次全年業績下降。而疫情控制較好的國家就成為了優衣庫的回春市場,畢竟在部分國家門店營業額大幅度縮減之時,利用發展較好的門店來填補損失也是人之常情,因此提高單價也是不二之選。
  • 尋找避暑天堂|界面新聞 · JMedia
  • 特色民宿的PMS出路|界面新聞 · JMedia
    2.民宿預定的現狀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各大OTA在民宿的銷售佔比也越來越大,而且又有很多新型的預訂平臺出現(境外Booking、Agoda、Expedia等主流旅行住宿預訂平臺,以及國內主流的攜程、去哪兒、淘寶旅行、螞蜂窩、藝龍旅行及其他中小型網站)會造成民宿的房間數都會少於就合作的OTA的數量,沒有辦像酒店一樣做保留房都形式,同時管理N多個OTA的Ebooking後臺,操作繁瑣
  • 天朝紳士裝逼指南|界面新聞 · JMedia
    那究竟有沒有適合天朝紳士的套裝?且毋需特別訂製,只要有適合自己的尺碼就行。有啊,就是如今的改良中山裝,還有個更拗口的規範名詞——中西式立領男套裝。它是島國男生校服和西裝的完美結合,最是適合中國紳士。為毛?因為亞洲男性的身板兒缺陷,一來高度不夠,二來肩不夠寬,三來不習慣收腹,四來天生就不太愛挺直腰板兒。
  • 加拿大究竟多有趣|界面新聞 · JMedia
  • 咖啡=小資?我們對它是不是有些誤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咖啡就被人貼上了「小資」「情調」這樣的類似標籤,年輕人小聚片刻首選它,連潮人裝X寶典裡夜一定有某個知名或不知名的咖啡店。如你所見,咖啡就等於小資了嗎 ?再看看市面上最常見到的咖啡飲料,無論是在街頭小巷,還是在CBD辦公區,精緻的咖啡小店無處不在,他們各有各的特色,卻無一不裝置的浪漫而溫馨,處處透露著精緻的生活氣息。裝修乾淨明亮的咖啡大廳,或明或暗的店面燈光,文藝小資或是簡約大方,風格自成一派,卻總有能吸引用戶眼球的亮點。
  • 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沒有涼
    這個生態不僅匯聚了大量的國際國內資源,還通過「四個服務」,連結起優秀創新創業資源。   一走進創業大街,筆者就看到坐落於大街東側的3W咖啡,這是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眾籌咖啡館。   咖啡店內客流湧動,一面貼著知名天使投資人照片的牆壁將這個空間一分為二。這裡一邊是喝咖啡聊天的顧客,一邊是助力創業的工位。這個非同尋常的科技孵化器是投資人「尋找項目的好地方」。
  • 用戶註冊協議_界面新聞
    一、服務條款的確認和接納界面(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界面網絡")涉及到的界面網絡產品的所有權以及相關軟體的智慧財產權歸界面網絡所有。界面網絡所提供的服務必須按照其發布的章程,服務條款和操作規則嚴格執行。
  • 這裡有一張「家→世界」的機票,請領取|界面新聞 · JMedia
    國慶長假轉眼就要過半,大家的行程有沒有順利展開呢?不過今天小編給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出去浪的盆友們準備了「國慶豪華遊機票」,在家也要帶你飛~很多樂手都喜歡在唱片封面下功夫,除了宣洩自我和展示個性,還有下面這組,來自世界各地的風景。
  • 咖啡之翼明星創始人攜手共築創業夢
    作為中國咖啡輕餐行業第一家公眾公司、資本市場掛牌第一股品牌創始人尹峰,在節目中攜咖啡之翼旗下自助現磨智能咖啡機「自由翼」驚豔亮相,憑藉其精彩的演說以及龐大的咖啡市場需求,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等更是圈粉無數。更有湖南衛視主持人何炅隔空打CALL,講述合伙人暖心創業故事,吸引了現場大咖評委與眾多創業人士的高度關注和濃厚興趣。
  • 咖啡館裡的眾創空間 左手咖啡右手創業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咖啡館裡的眾創空間左手咖啡右手創業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19-01-22 11:07 字號:
  • 進入3.0時代 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沒有涼
    原標題:進入3.0時代 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沒有涼 進入3.0時代 發布「翼」計劃 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沒有涼 能跳舞拍照的智慧機器人、敏捷優雅的相撲機器人、大排長龍的「霸蠻」快閃店……這是近期舉行的
  • 泰國「最小資」的城市:到處是咖啡館,當地人一天不喝咖啡就難受
    #90後旅行#泰國「最小資不管走到清邁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人們品嘗咖啡的情景,就算你隨意逛家小型商店,也能聞到咖啡濃濃的香氣。在中國想喝一杯咖啡,價格很高,對於泰國人的這種「小資」情調,在中國根本就感受不到。也只有一些大城市,才能看到咖啡的身影。到了泰國清邁就不一樣了,一杯咖啡的售價僅在十元左右,比中國咖啡便宜很多。因此泰國人喝咖啡,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 連咖啡硬重啟,一個中國的咖啡創業故事
    「你們看到了許多關於「連咖啡關店」的新聞,都是真的。說實話,這個過程非常艱難。萬幸,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們又回來了。」9月3日,連咖啡的微信公眾號「連咖啡微服務」發布了署名為「硬重啟中的」的文章《消失100多天後,我回來了》。
  • 娘倆野餐時光,小資一回,咖啡配甜點,簡單愜意,滿滿幸福味道!
    導語:娘倆野餐時光,小資一回,咖啡配甜點,簡單愜意,滿滿幸福味道!暑假裡,女兒完成作業,就會追兩集以前沒看過的熱劇,我只要有空就會陪她一起看,看完還會跟她討論下劇情,這是增進母女感情的大好機會,當然不能錯過。
  • 泰國「最小資」的城市,到處是咖啡館,當地人一天不喝咖啡就難受
    ,仿佛咖啡就是清邁的一張特殊名片一樣。當你去清邁的時候,你會發現清邁人非常喜歡喝咖啡,而且當地的咖啡館數量相當大,據估計,許多中國遊客從未見過這種情況,無論你去清邁哪裡,都能看到人們品嘗咖啡,即使你隨意逛一家小商店,你也能聞到濃濃的咖啡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