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製造獨角獸|界面新聞 · JMedia

2020-12-10 界面新聞

文|FN商業

或許京東不只需要更多的京東,而是需要一個新的京東。

2020年是京東的「大年」。只不過這一次撕下熱搜位的終於不再是「社會性死亡」的劉強東夫婦,而是堪稱獨角獸製造機的京東集團。

12月8日,京東旗下獨角獸「京東健康」赴港上市,開盤漲超40%,該股發行價70.58港元/股,截至發稿已漲至108.1港元/股;總市值近3396億港元。

京東健康表示,本次集資所得資金約40%在未來36至60個月將用於業務擴張;約30%在未來24至36個月將用於研發;約20%將用於潛在投資及收購或戰略聯盟;約10%將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今年9月,京東數科剛剛向上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而京東集團本體也已在6月18日完成了回港二次上市。

除此之外,網傳京東物流也將在今年開啟資本化之路,畢竟在6月初,達達配送已經作為京東物流業務的一支先頭部隊率先登陸納斯達克試水。

至此,劉強東已經坐擁京東、京東健康和達達三大上市公司,併集齊了京東物流、京東數科兩隻獨角獸,可謂富貴逼人。

1.京東健康:再造一個京東

「再造一個XX」一直是各大網際網路廠商的願景,而「再造京東」這句話,劉強東只對京東健康一家說過。

早在2011年,京東就和九州通合資成立「京東好藥師」,進軍醫藥電子商務領域。兩年後,京東收購青島安吉堂大藥房並將其更名為京東大藥房,藉此發力藥品零售業務。此後,京東又相繼涉足醫藥B2B批發平臺、在線診療和健康管理服務。

2019年,劉強東把當時已經加入京東7年餘,此前一直在京東商場業務部任職的老兵辛利軍叫到京郊,問他「到底要搞一個健康產品的零售,還是要深耕去幹網際網路醫療的事?」當時辛利軍選擇了後者。

於是不久之後,京東健康正式從集團拆分獨立運營,辛利軍受命出任京東健康CEO,負責整合公司的網際網路業務線以及發展戰略、組織管理等諸多工作。

京東健康業務包括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療、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健康服務等四大板塊。數據顯示,京東健康的線上零售平臺有超過1000萬種商品(SKU),入駐超過9000家第三方商家。

這是京東發展歷史上的第三次業務板塊拆分,京東健康也曾是繼京東物流和京東數科之後,京東孵化培育的第三隻獨角獸。

招股書顯示,京東健康2017年至2019年的總收入分別為56億元、82億元、108億元,2020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的總收入為88億元。剔除公允價值變動和非經常損益項目,京東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為2.1億元、2.5億元、3.4億元和3.7億元。

據辛利軍透露,2019上半年僅京東大藥房的營收已超越已超過一心堂、老百姓、大參林和益豐四大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的總和,京東健康的全年業務收入則超過100億元並且已經實現了盈利。而同期,阿里大健康還處於虧損狀態。

和其他行業在2020年受疫情衝擊導致業績下滑不同,身處醫藥領域的京東健康反而「幸運」的搭上了疫情帶來的發展窗口期。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健康在疫情期間主推在線診療業務與O2O購藥服務「藥急送」。前者在1月26日至3月1日期間,日均問診量高達10萬單,累計服務用戶數量超過350萬。後者則在2月至3月實現用戶數量和訂單量的雙增長,其中新用戶佔比高達八成。

受多重利好影響,京東健康於2020年8月17日與高瓴資本就京東健康B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籤訂了最終協議,協議約定高瓴資本預期投資額超過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

赴港上市完成後,總市值隱隱超過阿里健康的京東健康,或許是曾經三隻京東系獨角獸裡最能打的一個。

2.京東物流:連虧1000億,估值2000億

2016年之前,京東一直在同阿里鏖戰,在此之後,拼多多又以恐怖的增長率強勢插足,讓京東成了這場三人電影裡險些沒有名字的那個。

京東在電商戰線上的閃光點,大概只剩一個物流。

據說物流是劉強東2004年決定做京東商城時就規劃好的「配套服務」,按照劉強東本人的說法,選擇自己做配送「主要是因為當時京東商城合作的第三方快遞公司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

然而這個自建物流的決策甫一公布,就遭到了公司內部高管的一致反對,原因同樣顯而易見——

自建物流屬於重資產運營,需要投入龐大的人力財力物力;一旦物流業務在建造過程中無法得到持續輸血,便會頃刻間把京東拖向倒閉的深淵。

即便如此,在2007年引入第一輪投資後,劉強東還是力排眾議成立了京東物流部門。就這樣,當時融資不到2000萬美元的京東,啟動了這個價值10億美元的物流項目。

幾乎沒有懸念,京東物流一開始發展的並不順利。

僅過了一年,京東的錢就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燒光了。不僅京東物流難以為繼,就連京東本體也一度退到了破產邊緣,當初高管的預言應驗了。

正當劉強東自己也打算放棄時,A輪資方今日資本及時追加800萬美元,還引來了雄牛資本及梁伯韜個人合計1300萬美元的B輪投資。有了這筆救錢,起死回生的京東物流開始一路狂奔。

2010年,京東推出「211」限時達服務(用戶在晚上11點前下單可在第二天下午3點前收貨、在中午11點前下訂單可在當天收貨)。苦心經營一年時間,京東物流累計訂單量突破了1個億。

2012年,京東物流成立運營公司,並在此後5年先後開發建設青龍系統、物流網絡、智能物流中心和自動化分揀中心。其中,僅京東全國運營的大型倉庫就從4年前的256個增加到去年底的超700個,總面積則從560萬平方米增加到1690萬平方米。

2017年,發展10年的京東物流宣布獨立,彼時的它已經成為領域內唯一一個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跨境、B2B、眾包的物流企業。

2018年初,京東物流完成了中國物流史上最大的一筆單輪融資,高瓴、紅杉、騰訊等10家頂級投資機構入局,融資總額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億元)。交易完成後,京東物流的估值達到13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10億元)。

當然,強大的輸出能力必然伴隨著不計成本的投入。

從大規模投入設備和系統的思路可以看出,京東物流走的是一條和業內多數玩家背道而馳的中心化建設思路,因此,格外捨得花錢的京東物流幾乎以一己之力推高了京東的履約成本。財務數據顯示,僅在2016年到2018年,京東的履約成本就從186飆升到320億元,幾近翻倍。

為了削減成本,一向「講義氣」的劉強東選擇了向自己人下手。

2019年4月15日凌晨,劉強東發布內部郵件《致全體配送兄弟的一封信》,核心主旨不過兩個字:降薪。而這次降薪事件的背後,是京東物流自成立到獨立連虧12年、燒光近1000億人民幣的事實。

不過正如格雷厄姆所說,「市場先生」一向是個瘋狂的樂觀主義者。

目前,燒光1000億的京東物流依然擁有不低於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84億元)的估值,距離頭把交椅順豐只差一個中通而已。

3.京東數科:用科技的經幡,招金融的魂

2018年11月20日,京東推出的「豬臉識別」黑科技讓市場記住了「京東數科」這個名字。根據官方口徑,京東希望能借京東數科將數位技術(包括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IoT等)與實體產業相結合,打造一家迎合「產業網際網路」潮流的科技服務公司。

但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其實誰都沒忘記,這個京東數科的前身正是當時已經運營了6年之久的京東金融。

2012年7月,劉強東給他在中歐讀EMBA時的同學、原華貿中心執行董事趙國慶騰出了「京東首席戰略官」的位置。入職當年,趙國慶即代表京東與中國銀行北京分行達成供應鏈金融合作。以此為契機,做金融的想法在劉強東腦中萌生。

2013年,劉強東決定將「金融事業部」獨立運作,在挑選能扛起京東金融大旗的人時,趙國慶第一個舉手,時任京東集團CFO的陳生強則是第二個舉手的人。不過最後,還是慢一拍的陳生強出任了京東金融CEO。

京東金融之初就推出了面向供應商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京保貝」,2014年又上線了意在刺激消費的消費貸產品「京東白條」。而作為對標的螞蟻借唄和螞蟻花唄在2015年4月才正式上線,從這個角度來說,京東在金融領域難得比阿里領先了一小步。

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各式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在2015年前後都迎來了上升期,然而監管政策也在此時悄悄變換臉色。

2015年年中,一道「禁止第三方支付做P2P資金託管業務」的意見,讓不少從業者意識到互金的好日子到頭了。

以此為發端,政策對於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的認證要求、支付限額、業務範圍等方面的限定越來越多,導致不少金融業務開始向傳統金融機構回流,以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金公司開始變得束手束腳。

進入2017年,金融業務已經退到極限空間的螞蟻金服率先宣稱以後只做技術。不久後,京東金融也做了類似表態:京東金融將堅持數字科技戰略,在數據和技術上加大投入,任何與數據和技術無關的業務都不做。

「一開始就覺得做金融企業沒前途。」為了彰顯公司「去金融化」的決心,陳生強甚至不惜一鍵清除長達6年的金融往事。

就這樣,京東金融被迫完成了向京東數科的轉型。

沿著科技這條線,京東數科近年來在大數據、雲服務、人工智慧乃至智慧城市等領域頻頻發聲、時刻樹立公司作為技術服務商的人設。不得不說,這種公關口徑的轉換也的確磨掉了京東數科曾是一家「放貸大戶」的歷史印記。

直到今年9月11日京東數科遞交招股書時,市場才有幸一窺這家科技企業的真容。

從規模來看,京東數科在2017年到2019年,公司營收分別是91億元、136億元、182億元,相當於螞蟻集團的六分之一。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8億元、1.3億元、7.9億元和-6.8億元,而螞蟻集團的利潤規模達到百億,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

從業務結構來看,京東數科詳細披露的只有京東金條和京東白條兩項金融業務,二者在報告期內的合計營收分別達到24億元、48億元、69億元和54億元,撐起了京東數科營收的半壁江山。

2000億估值的風光之下,或許京東數科仍然無法擺脫對「京東金融」的依賴。

4.新世界

一如阿里拆分出螞蟻集團、阿里健康等子公司獨立上市,京東推動京東物流、京東數科、京東健康資本化,也是出於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考慮。

據統計,上市前三隻獨角獸的估值已經超過6000億元,加上達達目前362億元的市值,「京東系」的身價折算成美元已經高達932億,接近京東集團當前1130.9億美元的市值。

伴隨物流、數科、健康等業務正在具備獨立造血能力,京東的版圖外延不斷擴大,財務狀況也趨於好轉。2019年,京東首度扭虧,在錄得營收5769億元的同時實現淨利潤118.9億元。

與此同時,在締造獨角獸的過程中,京東也逐步完成了管理層的更替。在京東物流誕生的7年前,京東還以劉強東為核心。2018年明尼蘇達州事件之後,劉強東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退居幕後,同時將京東集團CMO徐雷冠以輪值CEO的職銜推向臺前。

今年4月,劉強東正式卸任了其在京東運營主體的法人、執行董事及總經理職務,如今京東體系內的高管團隊變成了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京東數科CEO陳生強和京東健康CEO辛利軍。

支線業務怒刷存在感,市場似乎已經不願再回憶那個始終沒有擊破阿里,還要被後浪拼多多壓上半頭的京東本體。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Q2,阿里的活躍賣家人數已經達到7.42億,而京東該數據僅有4.18億,不僅只有阿里的60%,還比拼多多的6.83億遜色得不少。

從財務指標來看,阿里巴巴今年Q2營收1537.5億元,不及京東的2011億元;但淨利潤方面,阿里卻以394.7億元的戰績強勢碾壓京東的59億元。

但京東不能退。

從京東數科的財報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向京東集團提供服務取得的收入分別為 26.75 億元、39.60 億元、53.12 億元及 30.86 億元,佔同期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29.50%、29.08%、29.18%及 29.89%,京東集團在報告期各期均為公司第一大客戶。

與此同時,京東集團還是京東數科的第一大供應商。

以此類推,京東集團無疑是其所有外延業務的根基,京東商城的成色決定了京東系獨角獸的增長性。

或許京東不只需要更多的京東,而是需要一個新的京東。

相關焦點

  • 樸實優衣庫的野心|界面新聞 · JMedia
  • 尋找避暑天堂|界面新聞 · JMedia
  • 攜程下一程|界面新聞 · JMedia
  • 哇唧唧哇的風水|界面新聞 · JMedia
    剛解約的劉允澈留下一個哇唧唧哇殺人公司的梗,最新《明日之子》第三季中多次傳出選手暴走、反抗賽制的新聞。現在選秀的孩子有多野,基本可以感知。這兩年,越來越多愛豆喜歡立富二代人設。雖不至於人均富二代,但自費的練習生確實越來越多,學藝術的孩子家庭條件一定不差。
  • 獨角獸名單刷屏之後,國內應該有什麼樣的獨角獸?
    資料顯示,證監會對新經濟領域的IPO企業開啟快速通道,監管層罕見表態,對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在內的「獨角獸」企業,發現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這在在一級市場及二級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 咖啡創業,沒有小資|界面新聞 · JMedia
  • 加拿大究竟多有趣|界面新聞 · JMedia
  • 天朝紳士裝逼指南|界面新聞 · JMedia
  • 特色民宿的PMS出路|界面新聞 · JMedia
  • 馬雲旗下又一獨角獸誕生,百億估值超越京東,網友:騰訊要扎心了
    馬雲旗下又一獨角獸誕生,百億估值超越京東,網友:騰訊要扎心了說起馬雲就一定會想起他的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在中國的市值位居第二,全球前六,在我國僅次於騰訊。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但是卻都還沒有上市的獨角獸。有外界估計,支付寶、菜鳥物流、釘釘等業務,每一個單獨拿出來的市值都是幾百億美元,秒殺京東毫無壓力。不過阿里巴巴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明星產品之外,還有一個一直默默無聞,沒什麼用戶關注的產品,但是,華爾街卻在不斷上調對它的估值,目前已經達到了670億美元之多,甩了京東一條街。
  • 超3000億「獨角獸」誕生,這次京東贏了阿里,劉強東的堅持是對的
    於是,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崛地而起,而作為後起之秀的京東成為了電商行業的佼佼者。有一種說法是,京東是最有實力超越阿里巴巴的存在,而且外界一度看好。外界之所這樣看好京東,很大一部分原因跟劉強東有關。因為自劉強東親手創建京東開始,就朝著超越阿里巴巴這個既定的目標努力,而且在劉強東成功後還不忘鄉村父老並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 經濟變革下京東多個獨角獸上市的意義
    今年,京東到家在美成功上市,日前,京東數科也提交了上市招股書,傳言京東健康近日也將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有媒體披露,京東物流也在為上市積極準備。京東集團孵化的這些企業,都已經成為行業數一數二的獨角獸,不僅奠定了京東集團未來強大的發展基礎,也將為行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國內相關行業的大型企業必將有所作為。
  • BATJ夢是什麼意思?「獨角獸」IPO將走綠色通道的意義
    百度、網易、搜狗等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希望回歸A股上市的消息在周末引發了市場熱議。  相關新聞:「獨角獸」潛質股一覽 什麼是新經濟企業「獨角獸」股票?  近日,先是360正式回歸A股,同時富士康A股IPO獲得特批,此後監管層又傳出對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這四個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實施IPO「即報即審」消息。對此,中概股反應積極。出席全國兩會的網易董事局主席丁磊、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搜狗總裁王小川均表示,考慮回到國內股市。  由此,天風證券分析師沈海兵、繆欣君預計,「獨角獸」回歸潮將全面開啟。
  • 界面新聞2020中國頂級風險投資機構揭曉,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
    IDG資本重點關注網際網路與高科技(TMT)、新型消費及服務、文化娛樂、醫療健康、先進位造及清潔能源等領域的領先企業,投資範圍覆蓋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及併購重組等各個階段。其投資的小鵬汽車、鋒尚世紀、安克創新、奇安信等均在2020年成功完成IPO。
  • 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名單有 獨角獸公司分布與特質揭秘
    ­  所謂「獨角獸」企業,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有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於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服務、大數據等行業。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獵雲網雖然網際網路醫療前景可觀,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網際網路醫療市場依然處在孵化期,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京東健康,作為京東旗下成長最快、最年輕的獨角獸公司,其成長速度甚至在全球都可以放在前列。而京東健康再造一個京東的想法如果實現,那麼其未來也將不可限量。
  • 中國物流獨角獸排名出爐:京東物流排第二,榜首的估值快趕上順豐
    近日,得到最新的科技消息:2019年5月初,胡潤研究院正式發布 了《2019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新發現獨角獸企業中,來自人工智慧和物流服務行業的最多。報告中寫到兩百多家上榜獨角獸企業平均成立7.4年,其中七十家上榜潛力獨角獸企業平均成立只有5.2年。
  • 用戶註冊協議_界面新聞
    一、服務條款的確認和接納界面(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界面網絡")涉及到的界面網絡產品的所有權以及相關軟體的智慧財產權歸界面網絡所有。界面網絡所提供的服務必須按照其發布的章程,服務條款和操作規則嚴格執行。
  • 又一京東獨角獸申請上市,估值15個月漲4倍,一年收入破百億
    最近幾年,京東集團養大了不少獨角獸,例如京東數科。9月12日,京東數科已經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一旦成功上市,其將成為科創板的「數字科技第一股」。而繼京東數科之後,近日又一京東獨角獸申請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健康在2019年5月份才開始獨立運營,相較於京東物流和京東數科,雖然其獨立時間晚,存在感也不強,但在短短15個月內,京東健康的估值就漲了4倍。根據京東半年報,京東健康在獲得高瓴資本8.3億美元的B輪融資後,估值由此前的70億美元上升至300億美元。
  • 這裡有一張「家→世界」的機票,請領取|界面新聞 · J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