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資訊:慈濟南京推廣素食 美味健康令人耳目一新
烹飪示範品嘗美味,您可別以為來到了美食展,其實這是南京國際佛事用品展的會場,志工持續四天推廣素食,從介紹素食的好處到直接教授如何烹煮,希望改變南京民眾對素食的刻板印象。志工盧葳詡:「在還沒有接觸素食之前,我會覺得素菜可能味道都會比較淡一點,後來接觸了慈濟的一些素食的書籍,還有課程之後發現它(素食)不但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幫助,然後對於每個人的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沒錯,現代的素食兼具美味和健康,為了大力推廣,慈濟志工劉富還特地從臺灣前來支援。臺灣慈濟志工劉富:「很多的地方就災難來了,包括像我們臺灣、日本、中國大陸,都是災難頻傳嘛!
-
全球疫情,證嚴上人倡導茹素,市長帶領民眾響應素食防疫
因為她的一句話,民眾陸續開始資源回收分類。到了2006年,臺灣環保部門才循此足跡,強制實行垃圾分類,成就一座乾淨島嶼。 她究竟是誰?為什麼能在環保意識不普及的年代,可以前瞻性地聚集八方力量做一件對人類發展有利的事?
-
認識慈濟:護元宵 百位門神淨燈會
元宵節即將到來,在燈會會場有許多慈濟志工積極地向賞燈的民眾倡導環保理念。 「白馬王子的幸福城堡」為主燈秀,整體寬二十公尺、高十六公尺,搭配象徵臺中意象的燈光妝點,宛若萬馬奔騰於大臺中的動態場景,吸睛效果好,雖然當天晚上下雨特別的冷,還伴隨著陣陣寒風,仍然吸引不少民眾攜家帶眷來觀賞。臺灣文創會特別邀請慈濟來做環保倡導,中區慈濟志工動員一百二十九人,做環保倡導,希望能帶動大家隨手做環保,達到「垃圾不落地」的目標。
-
慈濟基金會啟動防疫機制 證嚴上人倡導茹素
花蓮慈院大廳看診區、掛號區的民眾也就地祈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花蓮慈院供圖)臺北雙和靜思堂環保志工中午用餐後虔誠祈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林秀綢)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慈濟基金會日前已正式啟動全球防疫機制,呼籲人人做好自我防護,對於室內聚會活動討論延後辦理,更針對海內外分會調度防護資源
-
人文資訊:香港志工全體總動員 街頭巷尾宣導吃素
香港一直以來都有美食天堂的稱號,每年總是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觀光客到當地大啖美食。最近香港慈濟志工,積極在推廣茹素的運動,他們先從校園開始推動「周一無肉日」的活動,繼而又走上街頭和人潮聚集的廣場,宣導吃素愛地球的觀念,希望帶動更多香港市民改變飲食習慣。
-
大陸慈濟:慈濟參展上海臺商廟會 促進兩岸人文交流
慈濟志工在臺商廟會,以實際行動倡導環保。佛音歌手桑吉平措先生此次應邀到廟會大舞臺獻演,他帶著一位法師一起來到了靜思書軒,慈濟志工趙亞上前邀請法師和桑吉平措先生各抽了一張靜思語小籤;兩人打開靜思語,都不由點頭稱讚。歐陽樾小朋友今年才八歲,穿上了志工圍裙,請來往的民眾抽取靜思語。她甜美可愛的面孔,引來不少民眾掏出相機為她拍照,她總不忘請來人抽取靜思語。她說:「感覺今天很有意義。
-
臺北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倡導健康環保理念
新華社臺北5月6日電(記者陳鍵興章利新)第12屆臺北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6日在此間開幕,倡導人們減少肉食、多食用健康蔬果,以減緩全球暖化趨勢、保護地球環境。 由臺灣《人間福報》舉辦的本屆博覽會設有500多個攤位,與會廠商近300家,分為「有機主題館」「健康素食美味區」「原汁原味有機區」「養生保健體驗區」「臺灣市縣農特產主題館」等。博覽會還設有「海峽兩岸館」,邀請了浙江杭州、江蘇宜興參會。
-
臺北慈濟舉辦骨髓捐贈倡導活動:救人一命 無損己身
救人一命 無損己身——臺北慈濟舉辦骨髓捐贈倡導活動側記本報記者 孫立極 陳曉星「救人一命、無損己身!」9月16日下午,慈濟志工穿著倡導背心在人潮如湧的臺北信義商圈,宣傳骨髓捐贈,並現場為志願者驗血建檔。
-
不可思議的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人間竟然還有這樣的組織!47張圖帶你領略慈濟的偉大
慈濟的志工繞道香港及時為西安陸軍醫院送來了救命的配型骨髓。作為亞洲目前最大的骨髓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臺灣花蓮市佛教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捐贈骨髓已超過八百五十例,其中向大陸捐贈三百一十八例為最多。
-
救人一命 無損己身——臺北慈濟舉辦骨髓捐贈倡導活動側記
9月16日下午,慈濟志工穿著倡導背心在人潮如湧的臺北信義商圈,宣傳骨髓捐贈,並現場為志願者驗血建檔。全世界每3分鐘就有一個人患上血癌,世界骨髓庫協會2015年宣布每年9月的第3個星期六為「世界骨髓捐贈者日」。9月16日,臺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慈濟基金會在全臺舉辦了22場骨髓捐贈倡導活動。其中臺北場由慈濟與臺北市信義區公所合辦。45歲的臺北市信義區區長遊竹萍率先報名。
-
垃圾不落地,琴島更美麗——慈濟廈門志工鼓浪嶼環保愛灑活動
公園裡還有穿著同樣制服的十幾位志工,手拿著環保宣傳頁正與遊人分享環保知識。認識他們的本地人說:「看,慈濟人來講環保了!」10月30日下午,30名慈濟志工渡海到鼓浪嶼推廣環保。本次環保愛灑的主辦方有:廈門市思明區委文明辦、鼓浪嶼街道辦、廈門慈濟慈善志業中心和廈門優湃文化傳媒公司(FM94私家車調頻)。
-
2019年第一天 慈濟用關懷和環保理念迎「心」年!
「用感恩的心送走過去、用虔誠的心迎接未來」,2019年1月1日,慈濟以投入關懷、倡導環保理念迎「心」年!包含64位成員的「慈濟青年志工隊」,前往花蓮關懷與陪伴榮民老伯伯,儘管有些語言不同、但帶著滿滿的愛與關懷,用陪伴讓榮民老伯伯感受溫馨、用關懷讓榮家長者感受溫暖、用歌聲讓年輕人與長者之間不分年齡感受人間有愛。
-
來馬泉聆聽妙法佛音 享受免費素食午餐
來馬泉,聆聽妙法佛音,享受免費素食午餐佛家的素食飲食觀念,符合現代營養學的理論。人體所必需的營養,都可以從素食中獲得。懂得搭配,不偏食,素食者就可以獲得更均衡的營養,
-
新店慈濟醫院 小吃街全素食
新店慈濟醫院小吃街,由營養師吳晶惠規劃,她表示,各家供應的都是低鹽、低油的健康素食。 華夏經緯網11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縣新店慈濟醫院最近成立小吃街,19家飲食店供應的料理不論是小火鍋、披薩、壽司等都是素食,並以香椿、九層塔等取代被許多素食者視為葷菜的蔥、蒜等物。
-
【華西慈濟】攜家帶眷聚遊園 國慶假期齊歡樂
聽聞慈濟舉辦遊園會,青年志工崔靜帶著爸爸一起前來參加,在志工的陪伴下為爸爸奉上一杯溫暖的茶,祝願爸爸身體健康。環保是現今社會的熱門話題,也是慈濟志工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遊園會內也特別設計環保內容分享區域,讓前來的民眾朋友們可以透過遊戲、導覽及聆聽分享等不同方式來提升生活環保的興趣。
-
【靜思.淨斯】慈濟香積飯
為了因應受災民眾熱食所需,靜思精舍常住眾自8月8日下午開始緊急趕製香積飯,陸續以四十呎貨櫃,連夜送往中南部受災地區;及至8月20日為止共送出三十四噸(乾燥)香積飯,及五萬七千多盒衝泡式的「福慧湯品」,及時解決受災民三餐問題。災難時刻發揮功效,香積飯的研發者德晗師父卻笑不出來,語重心長地他說:「這場災難,讓更多人認識香積飯,卻也是我不忍看到的一件事。」
-
臺灣大甲媽祖繞境 慈濟四縣市志工醫護沿途提供服務
臺灣大甲媽祖繞境 慈濟四縣市志工醫護沿途提供服務(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臺灣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繞境,臺中部地區包括臺中、彰化、雲林、嘉義四縣市慈濟志工與慈濟醫療體系伴隨著媽祖信徒,提供的醫療服務為了讓民眾感受到媽祖過境後的莊嚴,3月25日清晨四點,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率領百餘名同仁,從潭子出發到大甲,很多員工上完小夜班沒有歇息就加入掃街活動,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指出,這次的報名踴躍,顯示員工融入在地文化,對社會的關懷面越來越提升。大甲媽祖繞境活動,3月27日抵達嘉義新港奉天宮,許多信徒長途跋涉,腳底起水泡、筋骨酸痛,加上睡眠質量不佳,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
-
泰國舉辦九皇齋節慶祝儀式倡導素食
原標題:泰國舉辦九皇齋節慶祝儀式倡導素食 新華網曼谷10月5日電(記者楊雲燕 高健鈞)泰國首都曼谷5日在唐人街舉辦了隆重的九皇齋節慶祝儀式,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和各式各樣的美味素食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客前來觀看品嘗。 慶祝儀式上,鑼鼓齊鳴,氣氛熱烈。中國傳統的舞龍和舞獅表演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
ⓥ臺灣素食文化
素食文化在臺灣的發展與演變 臺灣的素食文化形成經歷了兩個階段,分別是宗教影響階段和西方素食觀影響階段。上世紀80年代以前,民眾對素食的印象都和宗教連在一起,特別是部分佛教、道教徒和大部分的一貫道信徒都是長期的素食主義者。在臺灣光復以前,「吃菜」或「吃齋」是在家佛教信徒的代名詞。
-
不可思議的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52張圖帶你領略慈濟的偉大!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總部——靜思堂 靜思精舍位於臺灣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是佛教慈濟功德會所在地慈濟會眾稱靜思精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