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扇窗,除了自己,沒人能從外部打開。鋼筋水泥的城市,與金錢等價的時間,來往匆匆的人們沒時間去自省和享受生活。我們在忙碌、奔波中和生命的美好擦肩而過,寧靜的心與喧譁的世界總是格格不入,如何找回到我們從前的精神家園呢?或許只有從各自的內心與生命的哲思中找尋。
今天和大家分享2個哲理故事,希望能讓我們在欲望的鋼筋水泥森林中,找到一絲寧靜和平和。
乞丐與露珠
一個乞丐上路了,他把米袋從右手換到左手,又從左手換到右手,當他再次輪換時,一顆大而晶瑩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會,把手掌遞到唇邊,對露珠說:「你知道我將做什麼嗎?」
「你將把我吞下去。」
乞丐說:「看來你比我更可憐,生命全操縱在別人的手中。」
露珠回答乞丐:「你錯了,我還不懂什麼是可憐。我曾滋潤過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並讓她美麗的開放。現在我又將滋潤另一個生命,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運,能做到這些我此生無悔了。」
哲理啟示: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去做露珠,在經過生命的洗滌和生活的考驗後,他們很多都選擇寧願做乞丐,也不做露珠,真的是人世的一大悲哀。露珠雖然小,還會被太陽蒸發,化為一縷水汽,但是只要他活著,他就會滋潤別的生命,哪怕是一顆小草,一朵小花,他的價值就得到了升華,臨了也就做到了無悔人生。我們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以小我的犧牲換取更大的發展,換來更加美好的未來,這種犧牲是作為一個人所能獲得的最大也是最永恆的美。
馬鞍藤與馬蹄蘭
馬鞍藤是南海邊常見的植物,它的花介於牽牛花與番薯花之間,但比它們都更美、更大,氣勢也更雄渾。因此,它盛開時就像開大型運動會,而牽牛花與番薯花在這方面就明顯不行了。
馬鞍藤的生命力也很強,在海邊的沙灘上暴曬風吹,甚至給它灌溉海水都能存活,有的根莖看起來已經枯萎,但到了第二年雨季,卻又可以冒出芽來。這又美又強盛的花,在海邊,竟得不到世人的欣賞和讚譽。
與馬鞍藤相對的是馬蹄蘭,這種話的莖葉很飽滿,能開出純白的恍若馬蹄的花朵。它必須種在氣溫合適、多雨多水的田裡,但又怕大風大雨,大雨一下就會淋爛它的花瓣,大風一吹就使它的肥莖摧折。
這兩種花名很相近的花,卻表現出了完全相反的特質,當然因為這種特質,它們的命運也出現了很大的不同。馬鞍藤被看作是輕賤的花,順其自然生長或凋落,沒有人去欣賞和採摘。馬蹄蘭則被看作珍貴的花,被很多人供養著,而它最大的用途就是被人們用在葬禮上,看成是無常的象徵。
哲理啟示:人生,就像馬鞍藤與馬蹄蘭一樣,有時會陷入兩難之地,最主要的是我們去如何做選擇,現代人很少去選擇馬鞍藤的生活,他們往往短視而愚蠢的選擇做溫室內的馬蹄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