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馬鞍藤的夢

2020-12-25 海南日報數字報
  ■ 顏小煙

  海邊的沙地上總是會鋪開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馬鞍藤,它們那麼肆無忌憚地向前生長,仿佛一直在努力抵達一場遙不可及的夢。那一根根長長的藤上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會開出一朵喇叭狀的紫紅色的花,那撐開的花朵在海風的吹拂下,在日日夜夜的潮漲潮落間,靜靜地看盡了人世間的所有荒涼與繁華。

  從家門口向海邊出發,隨處可見馬鞍藤匍匐前進的身影,它們擎著紫紅色的喇叭在海風中齊聲歡唱,處處顯示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偷偷給它們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海喇叭。每當去鹽田幫父母鏟鹽的時候,我都要路過好多片馬鞍藤鋪成的地毯,有時我會從它們身上跳過去,有時我又會用腳把它們掰向路的兩邊,可過一段時間它們又會順著你掰開的方向長去,而且越長越好。即使你嫌它多餘,隨手把它連根拔起,任意丟在一旁,過段時間,你會驚奇地發現,那些被你隨手一丟的傢伙不知什麼時候又開始變得綠意盎然了起來。

  我喜歡成片盛開的野花,每次趕海,我都喜歡提前從家裡出來,早早地坐在開滿馬鞍藤花的沙地上等潮水退去。一漲潮,紅樹林就變成了一座美麗的海上森林。我坐在柔軟的沙地上,看海鷗在大海的上空自由地盤旋,聽潮水汩汩地退去。

  有很多時候,從馬鞍藤地下的沙地裡,突然會冒出好多紅紅的可愛至極的招潮蟹,你稍一抬腳,它們又會瞬間消失,警覺性超高。可能是因為體態輕盈,顏色紅豔,嬌小玲瓏的它們被漁村的人們叫做「新娘蟹」,我們也喜歡叫它們「新娘蟹」,感覺這種稱呼本身就無比美好。我特別喜歡看它們偷偷摸摸地從洞穴裡鑽出,在開滿馬鞍藤花的沙地上肆無忌憚地橫行,可只要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它們就如潮水一般轉瞬就沒了蹤影。

  漁村的女孩子最愛抓招潮蟹來玩,要是沒有出海任務,大夥就會帶著瓶子拿著木棍往長滿馬鞍藤的海邊沙地走去。沙地上,紅樹林裡,紅豔豔的招潮蟹鋪滿了整片海灘,一聽到我們走動的聲響,它們立馬隱退,我們急忙拿木棍堵住它們的洞穴,無所遁逃的它們只好束手就擒。抓完一批,我們又趴在馬鞍藤旁,在紫紅花朵的掩映下靜等第二批招潮蟹傾巢而出。

  很快,招潮蟹擠滿了小小的瓶子,它們火紅的大螯在互相踩踏下全部掉落。玩膩之後的我們,把瓶蓋一開,斷螯的招潮蟹又迅速跑出,轉眼就遁入了馬鞍藤下的洞穴之中,一切又回歸到了漲潮之後的寧靜。等潮水一退,這些小傢伙又會舉著火紅的大螯從洞穴裡爬出,瞬間星星點點地布滿了整片沙地。

  上中學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曾經一起騎著自行車從冠南向清瀾出發,到了南海墟的時候,全部路程都轉成了海邊沙地。整條路的沙地上都鋪滿了綠瑩瑩的馬鞍藤,紫紅色的花朵在海風的吹拂下齊刷刷地唱著歌。騎到累的時候,我們就把自行車停在海灘上,光著腳在馬鞍藤旁的沙地上追逐、嬉戲,直到累趴在地。當我低頭再一次與馬鞍藤花對視的時候,才發現它們一直在向著前方生長,從沒有想要停歇的意思。

  後來我偷偷寫了一篇小說,也可以說是自己的處女作,題目好像就叫做《海喇叭的夢》,小說中的那個漁家少女長著一顆紫紅色的心,每當她在長滿「海喇叭」的沙地上一坐,她就會掉進潮水一樣的夢境中,那場夢裡有著一個長長的仿佛沒有盡頭的階梯,少女在階梯上行前行,一直往高處走著,……這或許真的是馬鞍藤的一場夢,也或許是我常年所做的一個重複的夢,它們常常交織在一起,即使被時光慢慢地洇染開去,也不曾停息。

  小說的底稿我已遍尋不著,時間的流逝我也無法阻止,可不管過去了多少年,故鄉的馬鞍藤還在海邊的沙地上盡情地搖曳著它那喇叭狀的花朵,風一吹來,它們就晃動著腦袋,齊刷刷地唱起動聽的歌謠,仿佛那一場遙不可及的夢還一直在引領著它們,在潮漲潮落中,匍匐向前。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冬裡織綠的馬鞍藤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荒野維生野菜系列——馬鞍藤
    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臺灣等海濱大部分地區均有廣泛分布。【採集】採摘厚藤的嫩莖葉。【形狀】多年生常綠匍匐草本植物,根莖呈匍匐狀平臥,有時纏繞;莖葉有白色乳汁,莖紫紅色,光滑、細瘦極長,基部木質化,節上生不定根。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梁昆 實習生張元元)記者日前獲悉,為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周年,國內新銳詞作家蔣平創作了200餘首歌曲讚譽海南。  「常常牽掛 /海南老家 /椰風海韻 /綠樹繁花 /雨打芭蕉說不完的情話 /愛人送我在椰子樹下 /夢裡常回 /海南老家 陽光沙灘/ 海角天涯 /春光四季喝不夠老爸茶 /愛人等我在椰子樹下。」一首《海南老家》的歌詞,充滿了對海南的認同感。這首歌的歌詞,並不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海南人所作,而是出自於一位國內資深策劃人、新銳詞作家蔣平之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西沙洲的綠島夢指日可待
    新種植的苗木包括以椰子樹、抗風桐為主的喬木31743株;以草海桐為主的灌木114318株;以蜘蛛蘭、馬鞍藤為主的地被32500株。  植樹新技術也在被三沙人不斷探索。今年5月,三沙市國土資源局和省農科院專家到沙土環境類似的內蒙古鄂爾多斯考察、學習種樹技術,並將「瓶裝植樹法」引入。史國寧介紹,「瓶裝植樹法」已經應用到永興島汙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旁邊的綠化工程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暑期親子遊 海南準備好了!
    作為國內最具知名度的親子遊目的地之一,海南在2019暑期旅遊推廣和消費活動中,專門為暑期親子出遊、家庭出遊推出了多樣化的個性產品,無論是注重孩子研學的還是希望帶著孩子輕鬆度假的,都能夠在海南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度假模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當代海南論壇'2014冬季峰會徵文公告
    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擬於今年12月中上旬召開當代海南論壇冬季峰會,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海南建設,為此特組織徵文。有關事項如下:  1、徵文主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法治海南建設。  2、論文要求:所寫論文(對策建議)應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每篇3000—5000字。論文末尾註明作者所在單位、職務、職稱和聯繫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顏值有擔當的海漂植物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漂植物是濱海植物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海南大學園林園藝學院院長宋希強說,海漂植物可以廣泛地應用於園林景觀營造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葉好題詩 再度喜團圓
    文\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實習生 鍾圓圓  近日,4K戲曲數字電影瓊劇《喜團圓》的殺青讓人想起54年前,海南第一部瓊劇電影《紅葉題詩》拍攝並上映的人與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編者按  12月14日,由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副總會長、檳城海南會館主席林秋雅拿督帶隊,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團一行36人,在海南大學舉行了學術交流、文藝演出等活動。此後,來賓們還將趕赴三亞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包括探訪三亞回輝村。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早春茶今「開採」
    同時,海南早春茶比內地產茶區早上市3個月左右,春節前後便可喝到當年新茶,這是國內其他茶區不具備區域和生態優勢,素有「華夏第一早春茶」美譽。  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早春茶開採節系列活動,既可以充分展示海南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茶區的優勢,又可以展現海南優良的生態環境,讓早春茶成為海南的一張亮麗名片。
  • 《民族日報》數字報全新改版上線
    《民族日報》數字報全新改版上線每日甘肅網  發布時間:2020-05-28 17:41:59  編輯:蘇燕平  為了讓讀者更快速、便捷地獲取當地新聞資訊,《民族日報》全新改版的數字報於5月26日正式上線。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的無價瑰寶
    文\本刊特約撰稿 溫波  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所長陳宏宣稱發現新的珊瑚物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曼谷街頭的海南味
    泰國,在這個51.3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生活的6800多萬人口中,有600多萬華人華僑,其中祖籍海南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上千年來,他們乘坐船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泰國紮下了根。  在曼谷生活的瓊籍華人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與生活中時,也帶來了不少海南文化,兩種文化互相融合,衍生出一派散發著「泰香」的海南味。「泰籍海南味」,是曼谷不少街巷中真實的一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昌銅鼓嶺國際生態化旅遊區雲梯寶陵河區域...
    海南億興城建投資有限公司擬建海石灘安置區項目位於龍樓鎮銅鼓嶺國際化生態旅遊區鑽石大道北側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