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農貨節」裡 上海顯超一線城市消費能力

2020-12-20 同花順財經

「12天帶動超1.1億單農貨上行,這僅是參加『農貨節』大促活動2萬商家的銷售單量。南方的水果、北方的大米等,成為非常鮮明的當季農產特色。」8月26日,拼多多「農貨節」相關負責人宣布了本次主題活動的成績單。他介紹說,在「農貨節」中,一線城市對農特產品消費熱情高漲,總消費量佔比近四成;從省域消費角度來看,廣東排名第一,浙江、江蘇緊隨其後,而上海憑藉超一線城市的強勁消費能力,位居第四。

在此次「農貨節」中,拼多多聯合商家對消費者進行補貼,以極高的性價比推動全國500個農產區農貨上行,河南、山東、陝西、四川、安徽位列發貨單量前五。活動中的「秒殺萬人團」產品頻頻售罄,19.9元30個的貴州六盤水紅心獼猴桃在7分鐘內售出3萬餘枚、11.9元2.5千克的四川會理甜石榴在7小時內被搶購了1萬單。

「農特產品大部分是非標品,與智慧型手機等標品的可比價性不一樣。但拼多多的超高性價比還是突破了消費者心理閾值,產生了非常明顯的消費刺激。廣東月餅、新疆吐魯番葡萄乾、四川攀枝花芒果、黑龍江五常大米……在『農貨節』的12天內,各地都湧現了單一商品連結銷售額超百萬的爆款單品。」拼多多農貨節負責人說,「做『腿上有泥』的新電商,聽起來有點土;但在平臺上,像枸杞、百香果、雪蓮果、石榴、大閘蟹等品類的消費,超80%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農特產品正成為一種帶有娛樂性的時尚和綠色消費,一種新的農產品消費觀念正在年輕人和中等收入群體中形成。」

農產品進入信息化消費新節奏

「農貨節」期間,廣西海鴨蛋、東北大米、寧夏枸杞、湖南零食大禮包、月餅、貴州紅心獼猴桃,四川會理石榴、廣西百香果等多個「萬人團」迎來熱情的消費者,1萬單大涼山會理石榴更是在清晨就被消費者「秒殺」,不少消費者一覺醒來想搶購時,頁面顯示「已結束」。

「『拼』的模式可以短時間大量歸集訂單,使得平臺新農人商家能現摘現分揀,產地直發。由於極致壓縮中間環節,不僅更便宜,也往往更新鮮。」拼多多「農貨節」負責人介紹說。

他還認為,農產品消費正深度融入信息化的新節奏,「農產品本身是特別時令化的,以前都是家庭主婦或老人家起早去超市『買新鮮的』,現在變成了年輕人熬夜『拼新鮮的』。」在這次「農貨節」中,拼多多平臺大規模出現單筆大額訂單,批髮式訂單屢見不鮮。「我們主要是2C的業務,但因為領先的分布式人工智慧技術與拼購等創新的商業模式,使平臺運營成本相對低很多,這產生了很大的價格優勢,2B的業務也在迅猛增長。」他進一步分析。

拼多多作為新電商平臺的自身特質也決定了「拼」的優勢。在8月21日拼多多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創始人兼執行長黃崢公布了正在開發的「新物流」平臺,表示將通過包括人工智慧路線規劃、物聯網設備、自動化倉儲風險管控、實時定位等技術,進一步優化物流行業整體效率。

「時尚農產」正在興起

在「農貨節」期間,上海小白領陳宇幾乎「秒殺」了每一個「萬人團」,有獼猴桃、百香果、枸杞、大閘蟹等各種特色農產品。這幾天,他「秒殺」的獼猴桃和百香果都已送達,陳宇對產品品質很滿意。

陳宇只是「農貨節」中一線城市的消費者之一。拼多多相關人士表示,他們從數據看,在「農貨節」中,大城市的消費者熱情很高,「比如百香果的訂單超過一半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從整體看,一線城市的農產品訂單佔到了四成,而上海憑藉一座城市的消費實力躋身全國所有省級行政區的第四名,也充分體現了上海強大的消費市場。」

上海等一線城市消費者對「農貨節」的追捧,證明了新電商的價值,尤其在推動農貨上行、幫助農產品特色產區上。黃崢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也透露,今年1月,拼多多平臺一二線城市用戶的GMV佔比達到37%,6月更是提升至48%,「618」營銷期間,農產品訂單中來自一二線城市的佔到七成。

如果看一下「農貨節」的榜單,還能發現,城市消費者對農貨的熱情也催生了一批「時尚農產」。

從整體榜單數據看,陝西和四川作為國內最靠前的水果大省,這兩個省份的果類佔據「水果生鮮榜」的半壁江山;糧食主產區之一的東北則在「糧油衝飲榜」中獨佔三席。排行榜鮮明反映出全國約500個農產區「南果北糧」的產品特徵。

同時,一系列特色農產品出現在榜單中。比如,來自湖南長沙的豆乾在堅果小吃類熱銷排行榜中拔得頭籌;新疆吐魯番葡萄乾和若羌紅棗、福建龍巖花生、湖南長沙鴨脖緊隨其後;內蒙古牛肉乾、新疆核桃、連雲港海苔昆明鮮花餅、福建龍海糕點等農產品也都上榜。

此外,寧夏中寧的枸杞因為顆粒飽滿、價格實惠,深受消費者青睞,以突破百萬的銷售額取得滋補保健熱銷排行榜的第一位。數據還顯示,購買枸杞的消費者中,35歲以下的佔80%左右。

事實上,不僅寧夏枸杞,很多農產品的主要消費者都是年輕人。他們對「吃」有講究,偏愛各地最有特色的產品,採購「時尚農產」是與捐步、健身房並列的養生「三大法寶」;但他們又因為工作忙碌,偏愛電子商務。這些變化也促成了拼多多平臺的消費群體特徵。根據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5月29日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35歲以下用戶佔拼多多總用戶數的83%;第三方調查機構QuestMobile的信息則顯示,拼多多已成為80後女性用戶最常用的網購平臺。

新電商助力「新農業」

「2018年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了653億元,但上線『農貨節』,我們主要不是為了GMV,而是希望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參與並探索一條適合中國的新農業之路。因為拼多多是三大電商平臺中唯一一家做農產品起家的,從終端的購買與交付、中間的物流、到前端的種植生產,拼多多都全程參與,也希望由此建立起更好的農產品上行通路。」拼多多新農業事業部高級總監東原說。

在「農貨節」期間,很多小眾的農產品正是通過拼多多的農貨上行通路,變成了「網紅」產品,當地農戶直接受益。

比如,8月14日是廣西北海海鴨蛋參與「萬人團」的日子。當天,10枚經過醃製、烘烤加工的海鴨蛋定價13.1元,總量1.6萬件海鴨蛋剛過中午就被搶購一空。整個「農貨節」期間,海鴨蛋的累計銷量突破3000萬枚,其中大部分銷往東北和西北地區。

其實,海鴨蛋的銷售商戶之前就已在拼多多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隨著北海海鴨蛋知名度的全面提升,平臺訂單穩步增長,當地相關產業得到跨躍式發展。今年以來,北海海鴨蛋的收購價格攀升至15元/公斤,為歷年來最好價格。同時,上網銷售海鴨蛋的商家也參股了當地最大的幾家海鴨蛋製作工廠,開始「由商及工」,往行業上遊發展。

貴州六盤水的紅心獼猴桃種植戶也是受益者。「農貨節」期間,紅心獼猴桃也上線了「萬人團」,9小時賣光30萬隻,使得藏在烏蒙山區腹地的高原山區特色農產品迅速打響品牌。當然,這背後是拼多多從售價到物流的全年補貼。

拼多多「農貨節」負責人介紹說,拼多多已經成功地將百香果、雪蓮果等多款小眾水果變身「國民水果」,以雪蓮果為例,本來很多消費者不了解這一農作物,但去年拼多多平臺售出超過1800萬公斤雪蓮果,帶動雲南雪蓮果種植面積由2016年底的6萬畝激增至2018年底的逾9萬畝,雪蓮果也成為「拼」出來的新產業。而在「農貨節」中,熱銷的人參果有機會成為新一代「新國民水果」。

拼多多相關人士解釋說,從小眾產品到「國民網紅」的過程中,除了價格補貼和深入產區的技術扶持、物流扶持外,拼多多更通過分布式人工智慧對消費者的理解,將百香果、雪蓮果、人參果等原本不為人知的小眾水果主動呈現在潛在消費人群面前,後者通過「拼單」的方式迅速擴大需求量,從而帶動產業實現快速增長。

「中國農業的主體還是小規模、分散化的種植,但在新疆、東北乃至中原地區,也不乏可以成規模耕作的土地。如何推動生產端既保持東亞農業精耕細作的優點,又獲取適度的規模優勢,是我們深入產業鏈前端後在探索解決的新課題。」東原介紹說,除了推出直連全國近5億消費者的「農貨節」這種運營創新,拼多多還在線上通過不斷完善分布式人工智慧技術,推動新物流算法提速農產品上行。同時,拼多多在線下通過直連更多農產區、推進「多多農園」、與中國農大聯合培養1萬名新農商人才等方式,進一步推動新農業發展。(李飛)

來源: 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拼多多聯手500農產區上線「農貨節」
    農貨節負責人介紹,此次大促活動將持續到8月25日,12天之間,拼多多將深度聯合全國20000多名商家,推出超過20萬款全網極致性價比的全國農特產尖貨,通過「萬人團秒殺」、多多果園等現象級入口,直連「城市小區」與「田間地頭」,推動農貨特產高速上行,滿足全國消費者舌尖上的需求,「預計本次農貨節大促成交將超過1億單」。
  • 拼多多上線「農貨節」,攜2萬商家提升農業供應鏈
    8月14日,做生鮮農產品起家的拼多多聯手全國約500個農產區,上線匯聚農特產品尖貨的「農貨節」。農貨節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將持續到8月25日,12天之間,通過「萬人團秒殺」、多多果園等現象級入口,直連「城市小區」與「田間地頭」,推動農貨特產高速上行,滿足全國消費者舌尖上的需求。
  • 拼多多把農貨玩出新花樣,造了個「農貨節」,10斤東北大米24塊
    8月14日,素有「農貨第一平臺」的拼多多幹了件大事,宣布聯合約500個農產區,上線「農貨節」,將各地特色「山珍」以最實惠的價格,帶到廣大消費者面前,推動農產品上行!眾所周知,農貨產區大多在田野鄉間,可其主要銷售市場卻是繁華都市,在原先農民力有不逮時,便將農貨賣於收購商,由他們將產品運往全國各地商超。湖北秭歸便是此種情形,當地柑橘產業極其發達,是我國唯一一個全年都有鮮橙供應的產區。
  • 拼多多年貨節,年味更濃,新消費解鎖農業新變化
    例如一個在一線城市上班的白領,偶爾可以為了一個價值幾千的包包節衣縮食,但是面對車釐子,還是不得不低頭。 眼看著12月份也進入倒計時了,拼多多年貨節大促銷正式啟動,平臺代表作生鮮水果類產品勢頭正猛。尤其是來自智利的車釐子,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物美價廉,向來是不可分割的。消費者在追求實惠的同時,對於產品的生產標準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消費帶領下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拉高農產品專業化,間接促進了農業的升級。
  • 拼多多「年貨節」,河北賣貨數量位列全國第四位
    「自(2019年)12月20日零時至(2020年)1月15日24時,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60%,GMV超千萬的爆款單品近200種。」1月16日,拼多多年貨節負責人公布大促數據稱,年貨節啟動以來,僅活動商家的農(副)產品訂單總量即超過2.1億單。
  • 拼多多農貨節12天帶動超1.1億單農貨上行
    「12天帶動超1.1億單農貨上行,這僅是參加農貨節大促活動2萬商家的銷售單量。南方的水果,北方的大米等糧食,成為非常鮮明的當季農產特色」,8月26日,拼多多農貨節負責人宣布。據其介紹,超一線及一線城市農特產品消費高達近四成,從省域消費角度來看,廣東排名第一,長三角的浙江、江蘇緊隨其後,上海以一市之力,也躋身前四。
  • 拼多多年貨節:訂單同比增260%,百億補貼激發城鄉消費強對流
    「拼」出超實惠大年,激發年俗新消費拼多多大促數據顯示,有趣便捷的年貨集市、百億補貼與40億紅包的超級實惠,激發了超4億人參與持續27天的年貨節,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一站式「備齊年貨」。除了「土味消費」,「洋貨」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今年春節,進口車釐子成為消費熱點。拼多多聯手華盛綠能等一批有強大供應鏈和精細運營能力的農業龍頭企業,敏感捕捉消費者需求變化,持續推出系列萬人團。「年貨節期間,我們的車釐子訂單達到3萬單,水果總銷售金額接近2000萬」,華盛綠能旗艦店負責人王寧稱。
  • 拼多多聯手郵政讓4億用戶春節放心拼!
    剛剛,拼多多牽手百萬商家和中國郵政開啟「春節不打烊」活動,保證消費者的春節購物像平時一樣便捷!在不少的物流點,郵政依舊保持24小時運轉,十幾輛物流車隨時待命,即使是邊遠地區也有辦法能享用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貨產品。
  • 拼多多年貨節訂單同比增長260%
    新京報訊(記者 陸一夫)1月16日,拼多多年貨節負責人公布大促數據稱,自2019年12月20日零點至2020年1月15日24點,整體訂單同比增長260%,GMV超千萬的爆款單品近200種。「區域與城鄉消費趨同明顯,『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強對流趨勢持續擴展。」拼多多年貨節負責人稱。農副產品一直是拼多多的重要品類,今年年貨節啟動以來,僅活動商家的農(副)產品訂單總量即超過2.1億單。2019年,拼多多訂單超過10萬+的農貨單品高達1500種,同比2018年增長近230%。
  • 拼多多2萬商家12天賣出1.1億單 湖南豆乾獲堅果小吃熱銷榜首
    「12天帶動超1.1億單農貨上行,這僅是參加農貨節大促活動2萬商家的銷售單量。南方的水果,北方的大米等糧食,成為非常鮮明的當季農產特色」,8月26日,隨著拼多多「農貨節」落下帷幕,平臺農貨熱銷排行榜新鮮出爐。在拼多多「農貨節」堅果小吃類熱銷排行榜中,來自湖南長沙的豆乾就拔得了頭籌。湖南全省的銷售訂單量和銷售訂單金額均列全國前十名。
  • 拼多多「農貨節」,天上飛的地上遊的都有,萬人搶活王八夠奇葩
    拼多多表示,作為寶藏APP這個時候就是展現真正實力的時刻了,這些沒見過或者聽都沒聽過的美食這裡都有,畢竟應有盡有的「寶藏」APP的名號不是白得的。此次拼多多「農貨節」三亞現摘野生仙人掌果、東北燈籠果等等「奇葩」水果也在瘋搶行列中。
  • 拼多多「年貨節」開幕 逛年貨大街,分億元紅包
    拼多多「年貨節」開幕 逛年貨大街,分億元紅包來源:聯商網2019-01-04 15:25聯商網消息:1月4日凌晨,拼多多「年貨節」正式開幕。期間,來自全國的百萬商家將全力備戰,以滿足消費者「實惠過大年」的需求。百家品牌推出拼多多聯名特惠禮盒據悉,「年貨節」期間,拼多多將針對全品類開展補貼與大促活動。
  • 拼多多「年貨節」,新消費帶來農業新玩法
    一線城市的白領在社交網絡上感嘆,即使月收入過萬,偶爾可以節衣縮食入手一個價值兩千的包包,卻享用不起春節期間的車釐子。2020年春節即將到來,消費者卻驚奇地發現,在拼多多上實現車釐子自由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兒。自拼多多年貨節大促啟動以來,平臺生鮮水果類產品銷量快速飆升,特別是以智利車釐子為代表的進口水果深受消費者喜愛。
  • 拼多多辦農貨節,農民賣貨不用趕山路了
    夏末秋初向來是我國農作物成熟的時節,這個時候全國各地都會有很多農貨湧向市場。拼多多作為「農貨上行第一平臺」,自然不會缺席這場大秀!8月14日,拼多多推出「農貨節」,聯合全國約500個農貨產區、超過20000名商家,共同奉獻了20萬款頂尖農貨,堪稱吃貨盛宴。在這次「農貨節」當中,華東、華南、東北、西南、華北等全國各區域的尖貨產品都會出現,從水果生鮮到堅果小吃,再到茶葉酒水各種品類,可以說只要是能吃的東西都在這了。
  • 上海五五購物節歐萊雅、特斯拉、拼多多等二十企業發券提振消費
    來源:新浪財經5月4日19時30分,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全球推介大會暨「五五購物節」啟動儀式正式舉行。(圖片來源:上海發布)「在這疫情蔓延,急需重振消費的關鍵時刻,我們決定舉辦五五購物節,以覆蓋全城的線上線下活動,激活城市的每一個商業細胞,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提振消費信心」,龔正在致辭中表示,「上海有最強勁的消費動力,一大批資源配置能力強的在線新經濟領軍企業茁壯成長,主要電商直播平臺用戶數量全國第一」。
  • 25億補貼助力上海「五五購物節」:拼多多與魔都相互成就
    在內需與外貿均因為疫情受到重大衝擊的非常時刻,上海果斷推出「五五購物節」,激活消費需求,釋放內需潛力。「五五購物節」對於提振地方經濟、助力復工、復產、復市意義非凡。拼多多,作為誕生於上海的新電商平臺,宣布將投入總計25億元現金及消費券,全力參與購物節。
  • 拼多多與39塊9的鐵觀音,不得不說的故事
    當最傳統的、最三四線城市的業態,與一線城市的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發生了互動,就形成了當代中國經濟的新模式。1月12日,安溪鐵觀音加入了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首批近10家當地龍頭茶企與拼多多結成「新品牌聯盟」。
  • 拼多多與上海的五五購物節花火,相互賦能的主流表達方式
    所以,拼多多基於上海,將服務能力向江浙滬經濟圈,以及全國輸出,並得到消費者的信任與認可,總的來說,還是上海在消費潮流上形式了趨勢,拼多多順勢成為新零售巨頭。在我看來,拼多多是感恩上海的,根植上海是上海的驚喜,也是拼多多的驚喜。另外一個就是,在拼多多的崛起中,和五五購物節中,也可以看到上海經濟與創業環境的活力。
  • 拼多多上的農產品,真的只有便宜那麼簡單?
    早期拼多多的用戶大多來自三四線以下的城市及農村,他們「消費觀更傾向於折扣類、性價比高的商品,喜歡通過通過好友砍價、分享紅包、熟人拼團等多變的優惠方式進行消費」的購物傾向不僅與拼多多早期的發展模式相契合,更是讓拼多多得以在創立依始就確立了那個時候巨頭們還看不上的「農產品電商」的優勢。
  • 擊穿城鄉壁壘,拼多多40億紅包掀起農貨潮!
    電商行業向來是逢年過節中最積極的一個,眼下年關將至,不少平臺都陸續推出了"年貨節"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新電商拼多多。12月20日拼多多正式開啟"年貨節"活動,聯合平臺上三十萬商家推出近千個農貨品牌,同時平臺怒砸40億給消費者發放紅包,一直持續到明年的1月15號。這次拼多多的活動規模非常大,很多消費者耳熟能詳的老品牌都會亮相。比如百年老字號"東來順"羊肉、二十年多品牌歷史的"真心瓜子"等等,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新農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