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已從《中國藥典》「除名」,專家:其藥用功效可被替代

2020-12-15 臺海網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馬兜鈴、天仙藤的基源均為馬兜鈴同屬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未收載的原因或是由於其存在腎毒性。而黃連羊肝丸未收載的原因,是因為處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類動物的糞便)。

保護提級是大勢所趨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穿山甲調整保護級別的公告(2020年第12號):為加強穿山甲保護,經國務院批准,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提升穿山甲保護級別、制定保護計劃、加強對非法獵殺和交易的打擊,被呼籲多年。

「穿山甲保護級別提升是形勢所迫,也是大勢所趨。」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高級科學顧問孫全輝博士表示,穿山甲已由CITES附錄Ⅱ升至附錄Ⅰ,意味著所有穿山甲的活體、死體及製品的國際商業性貿易均被禁止,即國際商業性貿易實行「零配額」;而中國將穿山甲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利於加大保護力度,對瀕危物種是利好消息,並且對於升級保護後的穿山甲,國家有望加大棲息地保護力度,同時對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處罰也會更加嚴厲,這對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穿山甲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

或因資源枯竭不再入藥

穿山甲,是全球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的數據顯示,它也被認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

「對於野生資源枯竭、商品匱乏、存在明顯安全性、倫理等問題(如化石類、人類胎盤類、動物糞便類等),以及基礎研究薄弱的品種從藥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藥典。」《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中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為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

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詩寶曾表示,國內穿山甲的種群數量自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經下降了90%,甚至還多,這意味著穿山甲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少見的,距離滅絕僅有一步之遙。從保護的角度講,穿甲山不入藥對我國乃至全球穿山甲保護都是有好處的。

藥用功效可被替代

取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藥用標準此前也有先例。1993年,國務院《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提出,禁止進行犀牛角和虎骨相關的一切貿易活動。禁令施行後,多用水牛角和豹骨代替。

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分會第二屆、第三屆主任委員王承德曾指出,在風溼治療中,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藥其實很多,不一定要用穿山甲片,他在臨床上現在經常用蠍子、蜈蚣、地龍等。目前也已經有臨床實驗證明,豬蹄甲在消癰、抗炎、催乳等方面可以取代穿山甲的功效。

相關焦點

  • 穿山甲被《中國藥典》除名,並提升為一級保護動物,這是好事嗎?
    除了動畫片,筆者小時候也見過串有穿山甲片的鑰匙扣,據說用穿山甲片輕刮被蚊蟲叮咬處能起到止癢的作用。回到現在,據澎湃新聞的報導,在最新的2020版的《中國藥典》裡,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品種並未出現。換句話來說,穿山甲被《中國藥典》除名了。你對穿山甲知多少?
  • 從「藥典除名穿山甲」說開去(養生雜談)
    6月對於穿山甲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幸運月。先是月初,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接著,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包括穿山甲在內的4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
  • 穿山甲、蝙蝠糞便將不再入藥!2020版藥典已將其刪除!
    繼6月5日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後,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與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多個品種,均未被繼續收載。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穿山甲:放過我,我不是靈丹妙藥
    若將穿山甲從藥典的「除名」理解為「禁用」,那麼是否應該也禁用這些將穿山甲作為原料的藥品製劑,或將其作為原料的穿山甲進行替代呢?這個疑點總的來說,是一個關於時間差的「邏輯陷阱」。簡單來說,2020年版《中國藥典》與2015年版不屬於完全替代關係,即在穿山甲等四個品種未被收錄進2020年版《中國藥典》的情況下,企業仍可以參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進行相應藥品生產,而這些藥品仍包含穿山甲成分。
  • 穿山甲被藥典"除名",並升為一級保護動物!它們的自白沒人能笑著看完…
    最近我們又登上了人類的熱搜,是因為近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而在今年6月5日,我們穿山甲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今天,就給你們人類講講,我們穿山甲家族的過去和現狀。
  • 珍·古道爾博士來信表達對穿山甲保護隱憂,綠會穿山甲工作組有話說
    24日,全球最受歡迎的環境科學和環境保護資訊網站之一Mongabay發表文章道:經英國「環境調查署」(EIA)核實,在最新2020年版的藥典中,即使穿山甲在原材料的部份已被刪除,其甲片仍在專利藥方的成分中繼續被入藥,意味著藥用穿山甲片將繼續受到推廣和合法化;同時,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稱,目前政府持有的穿山甲鱗片庫存仍可在約
  • 為中醫所害的穿山甲
    在中國,雖然穿山甲早已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關部門已明令禁止捕殺,但其保護力度仍極其不足。穿山甲鱗片還可合法的加工成中成藥、中藥飲片,穿山甲肉被當作奢侈食品送上餐桌供炫富異食癖人士享用。據報導中國每年實際消費穿山甲數量在20萬隻,過去10年間,野外被偷獵者抓走的穿山甲超過100萬隻。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不能再讓中華白海豚重蹈...
    健康時報記者登錄該委員會官網注意到,文件中有關白海豚藥用研究表述已消失。將「針對白海豚、中華鱉等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修改表述為「立足於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在缺少科學證據的情況下,將其冒然列入藥用動物,有可能會加劇其生存的威脅。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也專門就此事呼籲:我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甲,就因為入藥和非法食用,導致其所有3屬8種均出現全球性瀕危,而且在國內的所謂馴養繁殖、可持續利用,結果往往是屢養屢死、屢救屢死,教訓深刻。
  • 廣西藥用植物園向寮國衛生部交付《寮國草藥典》書稿
    黃媛 攝中新網南寧1月4日電(黃媛 劉凡 楊陳)記者4日從廣西藥用植物園獲悉,正在寮國進行訪問的該園代表團一行,已向寮國衛生部正式交付受該國政府委託編寫的《寮國草藥典》書稿,該書也是寮國首部草藥典。1月3日至4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率領的代表團訪問寮國,並與寮國衛生部、寮國傳統醫藥研究院等相關負責人一同參加了《寮國草藥典》書稿交稿儀式。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左)向寮國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卡馮?弗塔沃(右)交付《寮國草藥典》書稿。
  • 比熊貓還瀕危的穿山甲:鱗片是鎧甲,也是軟肋
    再到了2008年,其數量繼續降至25100-49450隻。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在2018年發布的數據,中華穿山甲在過去20年裡數量減少了90%。 據《中國環境報》報導,穿山甲的鱗甲只是角質化的皮膚附屬物,主要成分是β-角蛋白,和毛髮、指甲等成分沒有本質區別。穿山甲鱗片的功效,只是古人們樸素的觀察聯想而來。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旭東曾回應質疑,「我也注意到,很多監測成果稱,穿山甲鱗片與其他動物鱗片成分沒區別。
  • 寮國衛生部官員到訪中國廣西藥用植物園 將編研寮國藥典
    寮國衛生部官員到訪中國廣西藥用植物園 將編研寮國藥典 2018-03-14 16:43: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保護需提高到國家層面
    受訪者供圖  6月8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稱綠會)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功能性滅絕」。  功能性滅絕的概念涉及兩方面,一方面某一物種已經不能滿足其生態系統中承擔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該物種的種群數量已難以恢復,甚至難以在自然狀態下維持繁衍。
  • 穿山甲的典故與功效
    穿山甲的典故與功效穿山甲的典故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
  • 何首烏的肝損傷那麼大,為何還不踢出《中國藥典》?
    最新出版的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被除名,其中馬兜鈴和天仙藤未被收錄的原因是存在腎毒性。 但在「藥典」中,除了馬兜鈴和天仙藤,還有一個常用中藥——何首烏,越來越多的關於其肝毒性的報導也應引起警惕。
  • 保護最後的穿山甲—新聞—科學網
    這隻學名為白腹長尾穿山甲的小傢伙無疑是幸運的。近日,烏幹達野生動物管理局獲悉它可能在附近森林被捕獲的消息後及時營救了它。在顛簸的車輛中經歷了一段漫長又塵土飛揚的旅途後,這隻穿山甲被放生,回到了某國家公園的野生環境裡。 作為地球上鱗甲目哺乳動物的唯一後代,這種本應「養尊處優」的動物卻已面臨瀕危的處境,保護穿山甲之路緣何如此困難?
  • 不好吃的穿山甲,快被中國人吃光了
    穿山甲主要的用處,一為食用,二為藥用。其實,又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範疇。穿山甲肉不好吃——至少我認識的不少食用過穿山甲的「食客」都這麼說。即便好吃我也不一定會吃。穿山甲是病毒和寄生蟲比較嚴重的野生動物之一。雖然因為工作的便利,曾經嘗過不少野味,但大學實習時,有一次解剖了野外捕捉的姬鼠,看到其體內大量寄生蟲,即使重口味如我,也忍不住現場嘔了一口。
  • 環保組織呼籲:將穿山甲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禁止藥用
    3月2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稱「中國綠髮會」)獲悉,該組織呼籲將穿山甲保護等級提升為國家一級,進行重點保護。
  • 穿山甲為什麼不能吃?專家告訴你→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評估,全球8種穿山甲都處於瀕危或極度瀕危狀態,野外已很難見到,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據估計我國穿山甲種群數量已經下降了90%,種群密度低到了雌雄很難有見面的機會,局部地區可能已經絕跡了。
  • 「穿山甲」爬上頭條 野生動物保護受網民關注
    騰訊指數監測全網公開場景數據,發現不少網民高度關注穿山甲保護,並就食用穿山甲的功效展開延伸討論。更是關注食用野生動物穿山甲涉及行政案件,並就穿山甲的藥用價值展開爭議性討論。來自果殼網的科普文《為什麼中國專家不研究穿山甲?因為,早被吃沒了》或大量轉發,閱讀量10萬+,獲贊1526個。
  • 濟寧一醫生走私26公斤穿山甲鱗片,獲刑4年並處罰金4萬元
    公訴機關認為,王某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禁止珍貴動物及其製品進出口的規定,攜帶穿山甲鱗片入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51條的規定,應當以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王某經電話通知主動到案,到案後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構成自首,可以減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