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街景區是為配合謝晉導演拍攝歷史巨片《鴉片戰爭》而興建的,是橫店影視城的發祥地。後擴建香港街,古道縱橫交錯,珠江穿城而過,兩街在橫店接壤而處。廣州街形象地再現了鴉片戰爭前後廣州的市井風貌,是觀賞清代時期廣州城市社會街景的「風俗畫」。可以看到「19世紀南粵廣州城市街景」;代表「珠江」及「廣州市內小河」的人工湖泊;還有重現當年的「十三夷館」和「天字碼頭」等景觀。香港街則分布著皇后大道、香港總督府、維多利亞兵營、滙豐銀行、上海公館、和翰園等十九世紀香港中心城區的眾多街景。這裡30多座象徵英國殖民統治的歐式建築,構成了當時香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維多利亞城」。許多新婚燕爾也被吸引來此拍攝取景。
廣州街香港街相比其它景區要小些,但全程步行的話慢慢逛也要4個多小時。景區的表演比其它景區的表演要遜色些,看《怒海爭風》時要坐到進口左側靠近放大炮哪個看臺上,全場看的清無遮擋。
在廣州街主要還是看了表演,一進門就聽到槍聲,原來在表演節目。人山人海圍在一起。後來又去看了個黃飛鴻的節目,也不錯。周圍很多人在拍婚紗照。
這應該是橫店的幾個景點裡面面積最小的一個吧,面積貌似就只有明清宮苑的一個零頭。裡面廣州街的老風格建築很有情調,拍戲的劇組特別多,很多地方拉起了警戒線無法進去,不過也可以遠遠偷窺一下~香港街上拍婚紗照的情侶也多,這種歐式風格的建築還是比較吸引人~但是我最不解的是景區的鐘樓一直能夠遠遠地看到就是繞不過去,有種被鬼打牆支配的恐懼。
廣州街/香港街(其實長得一樣,裡面有免費的表演可以看;建築外觀都很不錯。但是房子裡面都是空的,拍戲時才會布景。跟團一日遊還是值得一去的,很多經典都很熟悉,都在電視上看過。
廣州街佔地300多畝,香港街佔地120畝。古樸的街巷點綴著「花城」,透出滄桑的鐵軌上臥著老式機車,交錯的河汊流入「珠江」,「十三夷館」宛如萬國建築博覽會,天下第一茶樓「天瀾閣」則集亭臺樓榭之大全,盡顯華夏建築風流。
就風景而言,一般般,主要是為拍戲建設的一些場景。有兩場演出,大話飛鴻比較搞笑,怒海爭風現場感不錯,個人感覺到橫店來就是以看演出為主。
廣州街香港街是橫店影視城最早建成的景區,為拍攝電影《鴉片戰爭》而設,可說是橫店影視城的第一景區。
整個行程最後走的一個景點,去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了,景區內幾乎沒有什麼人,覺得景點很小,真的是一個小時就夠了,不過在裡面看到兩個劇組在拍戲。雖然都不認識。
裡面還有拍攝婚紗照的,有一些教堂之類的建築,比較復古。裡面有一個大型的水上節目,還有一個黃飛鴻的表演也挺好看的,還有熱氣球哦,還遇到劇組拍戲,不過沒看到主角
相對而言,覺得廣州街香港街在橫店的景點中算最弱的一環,不論是景觀還是表演。而且原本期待在這兒品嘗正宗地道粵菜的希望也是粉碎成了渣渣。
比起秦王宮那種古代的感覺,廣州街更像是民國時期的房子,地方不大。歐式建築很多,還有看見有人拍婚紗照的,有熱氣球等遊樂東西。還可以小湖泛船.
老廣州那個街區挺好的,建築都挺古樸,我們早上去的很早,幾乎沒什麼人,特別適合拍照。香港街那邊就顯得山寨多了,近距離看還是挺粗糙的。
據說是偽裝者的拍攝地~大話飛鴻還不錯,挺好笑的,不過觀眾席的頭幾排會因為舞臺效果被噴溼……這邊拍攝還挺開放的,我看到好多拍攝現場,有一次因為躲避不及還就站在現場導演助手旁邊……那個助手也很客氣,還因為我的配合謝謝我~心情還蠻好的!
相比秦王宮,個人覺得廣州街香港街更加值得一看。完美複製了舊時代的廣州和香港面貌,無論是觀光還是拍照都很有味道,尤其很多場景是電影電視劇裡的熟悉畫面。
廣州街香港街是拍民國戲的劇組的出沒地,就位於明清宮苑邊上,門口也有幾家麵館什麼的店,逛完景區出來剛好能吃點東西。廣州街香港街的景區不大,1小時足夠逛完一遍,不過加看表演和拍照什麼的就要一個上午或下午咯,一般很多人將其和明清宮苑這兩個景點放在一天參觀。我們去的時候是淡季,景區內只有一個表演:魔幻風情。其實就是魔術表演,內容蠻精彩的,只是時間有點短,讓人意猶未盡。大概是因為常常拍戰爭戲的原因,有些巷子中的房子都灰濛濛的,我們去的時候就看見有劇組再拍巷戰,這才知道,原來電視中的槍戰的黑煙什麼的都是在燒木頭製造出來的,哈哈,期間我的小夥伴一腳踩到地上的一塊磚居然發現這塊磚是泡沫做的。。。。。。心裡頓時就醉醉的,不過看演員開槍的時候還真是蠻恐怖的,雖然沒有子彈飛出來但是槍聲是一點沒小,至少我是被嚇到了,我們在邊上看他們拍戲看了很久,覺得演員在面對旁邊這麼多的觀眾的時候,還能鎮定自若的拍戲真的是很不容易,更別說他們穿衣多少了,尤其是群演,向他們致敬!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