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最後一個城中村——冼村,舊改規劃最終敲定!
近日,廣州(樓盤)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冼村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通告(以下簡稱規劃)。
通告顯示冼村舊改有諸多調整,那麼冼村最終會改造成怎麼樣?
規劃300米高樓
舊改完成後將一改破敗面貌
九年,珠江新城已經從郊區變成廣州最繁華的地方。
而東側的冼村相比於周邊鱗次櫛比的寫字樓,更像是一片「廢墟」。
(圖源:呆在廣州)
冼村現階段更新改造工作有81%的村民住宅與外單位住宅已籤約,尚有262棟村民房屋與143戶外單位住宅未籤約。
已籤約村民住宅基本拆除完畢,舊村內部較為混亂。
(圖源:呆在廣州)
為了更好地與珠江新城的城市風貌相融合、此次規劃適當放寬了融資區的建築高度,將形成100米~300米錯落有致的建築序列。
同時在建築風格上,西側融資商務辦公區立面將採用簡約現代的公共建築風格,與花城廣場中軸的辦公樓形象互相交融;
東側居住附件區則以簡潔明快的體量分割與周邊相容的顏色搭配。
(圖源:廣州日報)
值得一提的是,冼村為了更好的融入天河中央商務區,還將打造「冼村綠廊」。
聯繫「花城水鏡」「興盛綠街」「獵德水岸」「中軸互通計劃」四大景觀提升行動計劃,營造珠江新城「綠廊環」,作為近期CBD建設提升亮點之一。
大改的同時還保留傳統文化。村內現有的6個祠堂、1個大廟以及碑刻等會整體遷移至地塊中央。
同時在旁邊形成社區廣場,承載村民祭祖、婚嫁等傳統活動。
將形成CBD中的傳統文化傳承與展示空間。
(改造後示意圖,圖源:新冼村新生活)
增加增加20處公服設施
擴增中小學用地
此次規劃主要優化範圍包括西邊冼村地塊(23.35公頃)與東邊冼村小學擴建地塊(1.63公頃)。
居住人口從原控規的1.6萬人增加到2.2萬人。
↓
按新增居住建築量11%的比例配套公服設施,較原更新改造方案新增20處共2.93萬平方米公服設施。
此外,合理規劃了酒店、商鋪、肉菜市場公共廁所、停車位等冼村集體物業,村內業態及配套豐富。
西側地塊由村用地分別調整為二類居住用地70167㎡/居住混合用地30196㎡、商辦居住混合用地36846㎡、商業商務混合用地13764㎡、市政設施用地3057㎡。
東側地塊則均調整為中小學用地,冼村小學從原來的18班擴大到30班,擴建後的小學用地從8961平方米增加到13965平方米,容積率與建設量按照相關學校建設標準執行。
片區內還增加9班幼兒園。
新增兩條道路,冼村站進程加快
將緩解珠江新城交通壓力
規劃新增西北側與南側兩條非定位道路,以進一步優化區域交通組織。
整合連通地下停車場,實現停車共享,總共規劃8838個停車位。
同時加快建設地鐵13、18號線換乘站冼村站。
(圖源:新冼村新生活)
冼村站建成後可緩解現有地鐵線及路面交通壓力,為珠江新城的上班族提供便利。
冼村居民周末市區到郊區出遊、或郊區到市區逛街購物,是便捷的綠色途徑。
預計將為交匯點冼村站帶來巨大的人流量、帶旺商業氛圍,推進冼村融入珠江新城。
目前周邊房價已經超過10萬元/平。
(圖源:安居客)
文中信息來源:南方+、廣州日報、新冼村新生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廣州PLUS。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