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中村改造不會照搬獵德模式

2020-12-20 騰訊房產

■獵德村是廣州改造的第一條城中村。圖為獵德村新貌。黃劍/攝

6月25日是第22個全國「土地日」。昨日,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就廣州耕地保護和「三舊」改造工作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陳如桂透露,目前廣州「三舊」改造已審批「三舊」改造項目158個約16.86平方公裡,63%的已批舊廠土地納入儲備,可進入土地公開市場。他表示,獵德村改造是成功的,但不可以照搬,未來將進一步積極探索多種改造方式使城中村獲得新生。

六成以上舊廠土地可入市

陳如桂向記者表示,從2009年啟動「三舊」改造至今,廣州已審批「三舊」改造項目158個約16.86平方公裡,相當於近三個珠江新城的面積。已批覆的舊村改造中,花地村、文衝村等已初顯成效,琶洲村、茶滘村、橫沙村、林和村等正抓緊建設;舊城改造中,南華西一期已竣工、寶盛沙二期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舊廠改造中,聯合交易園等一批舊廠已成功轉型升級,63%的已批舊廠土地納入儲備,可進入土地公開市場。

陳如桂透露,上述「三舊」改造項目的實施,吸納社會投資近1000億元,拉動固定資產投資近1500億元,繳交土地出讓金30億元;調整產業項目82個、引進現代服務業項目51個;平均節地率達48%,改造區域綠地率從5%提高到35%,改造受惠市民逾4.2萬戶約12萬人。

未批覆改造項目適用新政策

前不久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三舊改造工作的補充意見》(穗府[2012]20號)(下稱《補充意見》),其中不少內容引人關注。陳如桂向記者表示,廣州「三舊」改造政策實施已三年,《補充意見》就是針對新情況及時對我市的「三舊」改造政策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其中特別強調了「三舊」改造過程中的公共利益保障和歷史文化地區的保護問題,並提高了城中村改造徵求意見的門檻,需要90%以上村集體成員同意才能啟動改造。

陳如桂說,《補充意見》出臺後,將按照「老案老辦法、新案新政策」做好兩個政策銜接,對已批覆的改造項目繼續按原政策執行;其他尚未批覆項目按照《補充意見》執行。

對話

「獵德村改造,零上訪零投訴零強拆」

新快報:廣州下一步推進「三舊」改造有哪些具體的工作安排?

陳如桂:下一步廣州的「三舊」改造,一是結合重點功能區建設和新區開發,集中力量推進事關城市發展戰略布局區域的「三舊」改造。加快推進中軸線區域「三舊」改造,確保新中軸線整體形態和面貌早日完整呈現;加快推進白鵝潭、海珠湖周邊、白雲新城、白雲湖周邊、蘿崗區(東部山水新城)、黃埔中心區、火車南站等地區的「三舊」改造,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推進具有文化創意產業功能的舊廠房改造;結合國際金融中心、總部經濟區、空港經濟區等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區域內改造,為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供載體支持。

二是結合歷史文化的保護,以改善環境和抽疏人口為目的,按照成熟一個穩步推進一個的原則推進老城區改造。穩步推進大小馬站書院群、長堤金融街、東濠湧二期、大坦沙島、花都郎頭等項目,打造保護和弘揚歷史文化、改善人居環境、完善配套設施的亮點工程。

三是繼續抓好完善歷史手續這個重點,確保在政策時限內完成完善歷史用地手續工作任務。新快報:您如何看獵德村改造,今後是否繼續採用「獵德」的改造方式?

陳如桂:獵德村是廣州市第一條全面改造的城中村,是成功的。獵德村改造的主要經驗是堅持政府主導,以村為實施主體,按市場化運作。

在獵德村改造中,通過政府規劃,精心設計,使村民居住環境和城市景觀得到改善,嶺南古村落文化得到保護和延續;通過市政配套設施優先落實,使區域內的新光快速幹線、兩條市政路、獵德湧整治同步完成,學校、衛生服務中心、肉菜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按照標準配置,獵德村完全融入珠江新城商務區。通過市場運作,主要解決了改造資金來源。獵德村通過融資地塊公開出讓引入開發商,所得土地收益全部用於改造,政府財政零投入。

以村為實施主體,可以化解改造中的矛盾,實現和諧改造。村民對改不改,怎麼改等重要事項有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這使得獵德村改造實現了零上訪、零投訴和零強拆,和諧改造。

獵德村的實踐證明「政府主導、村為實施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改造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但獵德村的模式也不是每條村改造都可以照搬的,因為各條村的地處環境和面對的主要問題都不完全一樣。下一步我們將在總結獵德村改造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積極探索多種改造方式,分類有序推進我市「城中村」改造。

新快報:近一段時間,有人認為「三舊」改造推進緩慢,您怎麼看?

陳如桂:我市「三舊」改造工作一直在有序推進。今年上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是總結和評估,我們主要是制定《補充意見》,目的是鞏固成果,進一步用好、用活、用足「三舊」改造政策。《補充意見》實施後,改造工作會更加注重政府主導、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優先和市政配套設施的完善,更加注重歷史文化保護,下一步,我們將按照《補充意見》,充分調動各方主體的積極性,在政府主導下穩步、有序推進。

(新快報)

相關焦點

  • 廣州改革城中村改造模式 三巨頭共建獵德村地王
    廣州市僅原八區就有138條城中村,城中村改造是廣州城市發展過程中繞不過的一個「結」。一直以來,「大拆大建」是主要的改造模式,但像獵德村一樣,僅靠賣地就能拿到46億元改造資金,這對於大多數城中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 廣州:138條城中村改造將推遲8年時間完成
    4月16日廣州市人大於「吹風會」上透露,廣州市政府稱已初步形成「村改居」的相關方案,下一步將通過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等8方面舉措推進城中村改制,包括提高農轉居人員社會保障水平、探索引入物管模式等。同時138條城中村改制完成時間也由原定的2012年推遲至2020年。
  • 廣州已批舊村改造項目57個
    大源模式、火村速度、獵德樣板……城中村改造遍地開花  近日,廣州市召開「城中村」改造工作現場會,亮出了廣州市舊村改造的成績單。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已批舊村改造項目57個、24.9平方公裡。今年1-6月,全市城市更新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9億元,同比增長28%。
  • 廣州亮舊改成績單,已批舊村改造項目57個
    廣州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同時也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老城,面臨著大城市常見的「老問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州市城市更新和人居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其中,城中村改造,就是廣州城市更新中重要的一環。
  • 廣州52條「城中村」整體拆除重建
    為加快推進「三舊」改造,相關實施意見還提出了稅費減免和返還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舊城區  拆(成片重建模式)  改(零散改造模式)  留(歷史文化保護性整治模式)  實行多種補償安置方式,先安置、後改造。
  • 廣州獵德村「神話」:年收租五十萬不算多
    當租房者向中介李姨抱怨近年獵德的房子頻頻漲租時,她橫眉一瞪:「你還以為這裡是城中村?」  獵德村,曾經是廣州天河最窮的城中村,借珠江新城興建的東風,2007年拆遷興建37棟復建房,一舉晉身CBD地段新貴。  作為廣州整體改造第一村,獵德的成功給了其他城中村無限的鼓舞,但隨後的拆遷改造證明,「獵德模式」不可複製。
  • 廣州500萬㎡舊改棋局 傳保利接盤碧桂園參與紅衛村改造
    說起獵德村,這個廣州首個整體改造的城中村項目,人們總是難掩對獵德村民的羨慕之情。   從獵德村經獵德大橋跨江而過,道路兩邊印入眼帘的卻是一片片低矮房屋組成的村屋,這裡便是紅衛村。   一橋之隔,兩番景象。   對於早在2009年啟動舊改的紅衛村來講,在與碧桂園無緣之後,終於又迎來了好消息:保利地產正式洽談舊村全面改造工作。
  • 廣州歷史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來了
    廣州歷史最大的城中村改造來了此前,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則公告顯示,海珠區鳳陽街道鳳和(康樂村、鷺江村)更新改造項目要公開選擇合作企業,此次城中村改造,是廣州歷史上投資最多,涉及面積最大的,包括西至瑞康路、東至墩和路、南至逸景路、北至新港路,
  • 廣州舊城改造將事前徵詢 九成居民同意方可改造
    記者最近獲悉,廣州將在最新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三舊」改造工作的意見》、《關於廣州市推進舊城更新改造的實施意見》、《關於廣州市推進「城中村」(舊村)整治改造的實施意見》等「一攬子」意見的指導下,力爭用10年時間基本完成全市「三舊」改造工作;用3-5年時間基本完成城市重點功能區的舊城成片重建改造工作、「城中村」全面改造工作及不符合城鄉規劃的舊廠房搬遷改造工作。
  • 土地盛宴下的城中村側影,廣州鑽石村——冼村,千萬富豪不易做
    廣州天河區冼村位於號稱「花城城市會客廳」的珠江新城核心商務區,屬於廣州新城市CBD區域,這裡可謂寸土寸金,摩天大樓、甲級寫字樓眾多,也是中國300米以上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方。作為廣州珠江新城最後一個城中村,土地價值尤其金貴,村民們總愛提起:「村子邊上有塊地,一平方米賣到過25萬。」村民的住戶也有一絲傷感:「因為城市改造項目,一下子致富的感覺很好,但是看到祖先留下的房子被賣了也難過,我們住到了那些高樓裡面以後,幾代人的世交很快變成陌生人。
  • 廣州城中村造千萬富翁 廣州百年冼村全貌看完你就知道了
    冼村,一個有宗族祠堂的村落。這裡原有1900多戶人,在城中村改造的過程中漸漸剩下不到幾百戶人家。 廣州百年冼村全貌。冼村在珠江新城3條村中最早啟動改造,自2010年就拉開序幕,卻因改造資金、改造方式等諸多問題一直未落實。
  • 廣州又有一批全新土豪村即將誕生!272個舊村改造出爐
    繼獵德、楊箕、林和、琶洲等城中村相繼拆遷後,廣州城中村改造腳步越來越快了,尤其是今年,多個城中村的全面更新改造進入快車道。 與2017年相比,2018年廣州全面更新項目、面積同比大幅增加。可見,2018年更新推進力度為近年罕見。 目前廣州全市已完成獵德村、林和村、潭村、楊箕村、琶洲村、黃埔村、西塱村、永泰村、蕭崗村、線坑村10條城中村改造。
  • 廣州天河區公布4條城中村改造進展 潭村村民最快今年回遷
    廣州日報訊   5月11日,天河區召開城市更新改造新聞發布會,公布正在推進的新塘新合公司、冼村、潭村和棠下新墟等4條城中村的改造進度。  據了解,天河的城中村改造體量在全市名列前茅,上述4條村佔全市正在改造村的25%,改造完成後,可讓約2.5萬名村民喬遷新居,敞亮的新房一改過去昏暗的「握手樓」景象,可約為5萬人提供全新的租房。
  • 天河吉山城中村改造全面啟動
    項目地塊緊鄰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龍頭節點天河智谷,項目改造範圍總用地面積約為134.76公頃,項目投資約206億元。據了解,吉山村是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後天河區啟動全面改造的第一個村,也是繼獵德、林和、新塘新合、冼村、潭村、棠下新墟、車陂十二社之後,天河區第8個啟動全面改造的城中村。
  • 廣州獵德「天匯廣場」綜合體項目首期「天鑾」入市
    雖然還未公布首期推售的數量和價格,但廣州業內大多預計,天鑾的定價應該不會低於5萬元/平米。  10月28日,廣州首個舊改項目獵德村的住宅部分「天鑾」正式發布。按照此前公布的消息,獵德綜合體項目正式定名為「天匯廣場」,首期「CBD行宮」產品定名為「天鑾」。
  • 廣州五眼橋村將進行城中村改造
    廣州五眼橋村將進行城中村改造   被稱為「廣佛門戶」、「花卉之鄉」的芳村五眼橋村將進行城中村改造,其規劃昨日起在市規劃局網站「規劃在線」上進行批前公示。
  • 廣州夜景拍攝的絕佳地——獵德大橋!
    回顧廣州解放前唯一的一座海珠橋,也被潰敗的國民黨臨走前炸毀了。後來在幾十年的城市建設中,連接珠江的廣州市區段前航道上總共建成了14座橋梁。(圖片來自東方IC)廣州獵德大橋於2009年7月建成通車,獵德大橋系統工程南起海珠區江海大道與新光快速路接順,向北沿江海大道高架橋跨越新港路、雙塔路、閱江路後接獵德大橋跨越珠江、臨江大道,在獵德大道下地後以隧道形式下穿花城大道至天河區金穗路以南止,線路全長約4.3公裡。
  • 廣州最大城中村,七條地鐵線路從中穿越,未來將成為海珠創意園!
    文/嚮導(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世界上最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條路來到廣州打工的人大多,都居住在環境並不好的城中村裡。凡是在廣州呆過一年以上的小夥伴,肯定能隨口說出來一些城中村的名字,比如新市、石牌、獵德、員村等等。因為這些村子,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他們拼搏的痕跡。在廣州這一個城中村也接納了不少異鄉人,這個村子的名字就叫做瀝滘村。有些人認識它,是從地鐵三號線的一個檸檬黃的站牌上,甚至有些人還不知道這兩個字的讀法。
  • 荔灣區17個城中村改造將啟動
    核心提示:荔灣區是全市城中村改造實施最早、覆蓋面最廣、模式最多的城區,五年內,該區將確保完成花地、茶滘、東漖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並全面啟動其他17個城中村改造。  昨天,荔灣區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記者在會議上了解到,今後五年,荔灣將確保完成花地、茶滘、東漖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並全面啟動其他17個城中村改造。
  • 廣州三年內將推進83條城中村改造
    各村在1公裡範圍內均已建設或規劃地鐵站 新快報訊 記者王彤 通訊員穗建報導 9月25日,廣州舉行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政策培訓暨引進知名設計機構參與廣州城市建設合作交流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