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河區公布4條城中村改造進展 潭村村民最快今年回遷

2020-12-15 央廣網

改造前的天河區新塘城中村。   (資料圖片)

 

天河大觀路新塘城中村改造項目安置區E、F地塊首期復建房成功封頂。

 

  廣州日報訊   5月11日,天河區召開城市更新改造新聞發布會,公布正在推進的新塘新合公司、冼村、潭村和棠下新墟等4條城中村的改造進度。

  據了解,天河的城中村改造體量在全市名列前茅,上述4條村佔全市正在改造村的25%,改造完成後,可讓約2.5萬名村民喬遷新居,敞亮的新房一改過去昏暗的「握手樓」景象,可約為5萬人提供全新的租房。

  據了解,目前上述4條城中村最快能回遷的是潭村村民,復建房全部封頂並進入裝修階段,最快今年內回遷;新塘新合公司有6棟回遷房已封頂,明年或可回遷。冼村於4月27日已舉行三期回遷房奠基儀式。

 

  新塘新合公司

  啟動時間:2010年8月

  改造總成本:約68億元

  6棟回遷房已封頂

  2009年,天河新塘就被列入廣州市首批啟動改造的城中村之一。它與奧體中心、廣州科學城、天河軟體園相鄰,是天河與黃埔區連接的「走廊」區域,位置顯然十分重要。而且作為深入天河智慧城核心區域的一條村,因天河智慧城內部並無住宅供應,新塘的改造因此被寄予厚望,提供大量的現代化出租房。

  2010年,穗舊改函[2010]19號文批覆同意由新塘、新合公司作為實施主體啟動全面改造工作。當年8月18日啟動第一期改造工程,僅用1個多月時間,完成了大觀路沿路30~50米的拆遷工作,將現場移交給政府綠化。但其後,由於改造方式變更和後續資金缺乏等原因,新塘城中村改造的進展緩慢。

  為解決資金、專業人員不足等問題,2015年8月,廣州市國營新塘農工商聯合公司、廣州市新合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招標引入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合作企業,改造工作得以重啟。

  根據規劃方案,新塘、新合公司改造用地面積66.84萬平方米,淨用地面積43.62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67.11萬平方米。工程原址復建 50 棟地上 16~32 層地下 2~3 層住宅樓、14 棟地上 1~24 層地下 2~3 層集體物業(商業、酒店、辦公)、公建設施以及道路等。

  發布會透露,目前新塘、新合公司村民房屋籤約率超98%、拆除率近99%。復建安置區D、E、F、J地塊復建安置房相關建設工作已全面展開,E、F地塊首期復建房已封頂。6棟回遷房已封頂,明年或可回遷。

 

  潭  村

  啟動時間:2012年8月

  改造總成本:約8.4億元

  全面進入裝修階段

  在眾多城中村中,潭村的改造面積算是比較「迷你」,但位置卻相當重要。它在珠江新城的東邊,又與廣州國際金融城相近。2012年,穗舊改復[2012]10號文正式批覆同意啟動潭村改造,當年8月改造啟動。當年12月3日,村民房屋籤約率達到92.47%,啟動拆卸工作。

  歷時多年建設,目前最新消息是2016年1月復建安置房主體建設完工,現全面進入裝修階段,復建房約有1700多套,最快今年可回遷。

  根據批覆,改造總用地面積8.34公頃,淨用地6.39公頃(扣除規劃確定的花城大道1.95公頃)。改造範圍內現狀總建築面積17.62萬㎡,其中村民住宅14.96萬㎡,集體物業2.63萬㎡。規劃復建安置地塊淨用地5.48公頃,復建安置建築面積27.34萬㎡(公建配套0.9萬㎡),平均淨容積率5.0,其中復建村民住宅18.16萬㎡,容積率4.57。融資區淨用地0.91公頃,平均淨容積率5.0。

  潭村改造前後的對比將相當明顯。改造前,一個20平方米的大單間租金為350元~400元/月,兩房單位月租約是800元~1000元。改造後,潭村回遷房的戶型有35平方米、62平方米、77平方米、96平方米、136平方米、156平方米。參照潭村附近的高層電梯樓,兩房的租金可達到四五千元/月。

 

  冼  村

  啟動時間:2010年2月

  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

  三期回遷房已奠基

  位於珠江新城的核心位置,冼村改造進展備受關注。2010年2月24日,冼村「城中村」改造全面啟動。按照穗舊改函[2010]11號文,冼村改造範圍用地面積18.49萬平方米。

  總體規劃以規劃的興國路、海安路為界,分為A、B、C三個區:A區為復建安置區,總建築面積為45000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為425000平方米,用於村民住宅回遷安置,25000平方米用於公建配套;B區給村建設酒店並安置部分村民公寓,總建築面積為170000平方米,其中公寓為140000平方米,用於置換村民住宅;酒店為30000平方米;C區是融資區,總建築面積為457000平方米。

  復建回遷,成為冼村村民共同的心聲。目前最新情況是,三期復建房奠基儀式已於4月27號舉行,近千名冼村村民趕來參加。嶄新的一期回遷房已建成,共計558套,於2015年3月舉行開工儀式,現已經基本完工,預計今年8月全部完工交付。二期496套回遷房項目已啟動建設並順利推進。另外,目前拆除已籤約村民房屋400多棟。

  籤約工作也有了較大突破,新增了100多戶村民籤約。冼村回遷樣板房在2016年6月已經正式開放,共包含5個戶型,展示了回遷房交付的裝修標準。

 

  棠下新墟

  啟動時間:2013年3月

  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

  安置房正在建設中

  棠下新墟位於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2012年6月,棠下新墟徵拆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啟動。根據市有關批文,棠下新墟復建安置區規劃與建築設計指標為:規劃總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22萬平方米,商業38萬平方米。

  復建區配套建設大量公共綠地以及近萬平方米的公共服務設施,營造優美宜居環境。包括2100平方米的商業服務設施(含肉菜市場)、700平方米的社區居委會(含社區警務室和社區服務站)、2160平方米的幼兒園、1426平方米的居民健身場所、1000平方米的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800平方米的託兒所、600平方米的文化室、300平方米的社區衛生站、120平方米的老年人服務站點等。

  據了解,棠下新墟徵拆過程實現「零投訴、零信訪、零強拆、零事故」。針對村民白天上班、不方便籤約的困難,要求村公司將籤約時間延長到夜間10時甚至更晚,帶著補償安置方案和協議登門拜訪,直到村民清晰明了,痛快籤約,爽手交樓。

  2013年8月31日,棠下新墟最後一棟村民房屋順利拆卸,標誌著由天河區承擔的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集體土地和房屋改造前期籤約和房屋拆除工作圓滿完成。至此,共拆卸房屋44.3萬平方米,包含村集體物業19.19萬平方米、村民住宅392棟25.11萬平方米。

  目前正在全面推進復建安置房建設工作。

 

  天河城中村概況

  天河區共有25條「城中村」(經濟聯社)、234個經濟社,目前已啟動全面改造的城中村6條,佔全市已啟動和已完成改造20條的30%;已經完成的有獵德、林和兩個村,佔全市已完成改造4條的50%。總計投入資金超400億元。

  現正推進的有新塘新合公司、冼村、潭村和棠下新墟等4條村,佔全市16條正在改造城中村的25%,均在全市名列前茅。

  改造完成後,可建成安置房面積約250萬平方米,不僅讓約2.5萬村民喬遷新居,還有約170萬平方米用於租賃,可以為約5萬人提供居住用房。

  增加學校、幼兒園、文化活動中心、衛生服務中心、肉菜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近50公頃。

  原來低端的集體物業全部規劃商業、辦公、酒店等,產業實現全面升級;建成商業面積180萬平方米,可以貢獻約320億元的GDP,佔全區GDP約8%。

相關焦點

  • 白雲頭個城中村改造,今年還有哪些土豪村改造?
    (開拆儀式現場)這標誌著歷經5年之後,白雲區頭個全面改造的城中村項目進入實施階段,村民預計3年後可回遷安置。截至2016年底,廣州已批覆實施改造的城中村項目42個、用地面積21平方公裡。而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廣州市推進城市更新規模85平方公裡。眼下廣州有哪些城市更新項目有實質性的進展或動工?據了解,目前正在改造的城中村項目主要集中在黃埔區、天河區、荔灣區等。
  • 廣州11區舊改大盤點!156個舊村有新進展!黃埔最受房企歡迎
    2018年可謂是廣州的舊改大年,足足156個城中村有舊改新進展!其中番禺區舊改成果最為豐碩,共有29個城中村有新動作;天河區最壕氣,包下體育場發慰問金;而最受房企喜愛的是黃埔區,幾大房企頻頻出手,攬下多個村的合作。合作企業方面,當屬保利收穫最多,已介入了8個城中村。
  • 天河吉山城中村改造全面啟動
    今年以來,天河深化城市更新工作,將23條村28個項目納入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目前有11個項目正在推進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項目全面啟動 創造「吉山速度」作為廣州市傳統古村落之一的吉山村,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 天河區潭村改造:將建12棟住宅和商業辦公樓
    原標題:天河區潭村改造:將建12棟住宅和商業辦公樓   潭村改造 將建40層高樓控規示意圖  總共將建設12棟住宅和商業辦公樓,最高樓層達到40層。  控規開始公示 300年祠堂原址保留 花城大道村中通過  本報訊 (記者杜娟) 潭村是目前珠江新城內少有的城中村,儘管面積不大,但改造一直備受關注。記者昨日獲悉,潭村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詳細規劃開始在市規劃局網站上公示,總共將建設12棟住宅和商業辦公樓,最高樓層達到40層。此外,村裡的百年祠堂將得到原址保護,而一直未能打通的花城大道東延線也將從村中通過。
  • 建設鐵路公園打造嶺南山街水巷 天河吉山城中村改造全面啟動
    今年以來,天河深化城市更新工作,將23條村28個項目納入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目前有11個項目正在推進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項目全面啟動 創造「吉山速度」作為廣州市傳統古村落之一的吉山村,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 廣州五眼橋村將進行城中村改造
    廣州五眼橋村將進行城中村改造   被稱為「廣佛門戶」、「花卉之鄉」的芳村五眼橋村將進行城中村改造,其規劃昨日起在市規劃局網站「規劃在線」上進行批前公示。
  • 廣州又有一批全新土豪村即將誕生!272個舊村改造出爐
    繼獵德、楊箕、林和、琶洲等城中村相繼拆遷後,廣州城中村改造腳步越來越快了,尤其是今年,多個城中村的全面更新改造進入快車道。 與2017年相比,2018年廣州全面更新項目、面積同比大幅增加。可見,2018年更新推進力度為近年罕見。 目前廣州全市已完成獵德村、林和村、潭村、楊箕村、琶洲村、黃埔村、西塱村、永泰村、蕭崗村、線坑村10條城中村改造。
  • 城中村改造拆一補一 花地村改造可全部回遷
    花地城中村更新改造規劃方案已獲廣州市政府審批,作為全市城中村改造試點之一,預計今年上半年啟動首個地塊拆建。記者昨天從荔灣區獲悉,花地村改造首嘗「搬積木」式做法,分19個地塊進行,先拆後建,首批需安置村民給予臨遷補償,此後依次把所有村民安置到前一批改造建成的高層住宅中。
  • 廣州三年內將推進83條城中村改造
    各村在1公裡範圍內均已建設或規劃地鐵站 新快報訊 記者王彤 通訊員穗建報導 9月25日,廣州舉行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政策培訓暨引進知名設計機構參與廣州城市建設合作交流大會
  • 新增9棟回遷樓,黃埔這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又迎來重大進展
    7月28日上午,黃埔區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項目又迎來了重大進展——項目西華片區二期復建安置房正式動工。本次動工儀式,是繼5月份首期樣板房盛大開放參觀後,項目再次攻克改造過程中重大節點,不僅為今年底首批村民回遷創造有利條件,還將為茅崗村民新增9棟復建樓。
  • 廣州又要誕生一批土豪村!今年272個舊村改造,周邊房價直飈……
    尤其是今年,多個城中村的全面更新改造進入快車道……2月,海珠區新市頭村更新改造方案獲批覆;4月底,黃埔區筆村舊村改造項目安置區二期動工;7月底,番禺南浦村舉行「三舊」改造項目引入合作企業股民代表投票會;
  • 廣州今年至少全面改造17條村,哪些區域與板塊將獲益?
    近日,廣州市城市更新局公布2018年城市更新年度計劃(第一批),除了將對165個老舊小區進行微改造外,還有17條舊村將進行全面改造。記者注意到,中心城區的荔灣、天河、黃埔共有4個改造項目在列,但更多的舊村改造項目位於花都、番禺、南沙、增城等外圍城區,包括番禺石壁、南沙金州、增城官湖等城中村都被列入。
  • 17條村將納入全面改造!探營藏在城中村裡的寶地
    近日,廣州市城市更新局公布《廣州市2018年城市更新年度計劃(第一批)》,全市有17條村納入全面改造。《家天下》記者巡城探村,了解這17條村周邊的樓市情況。納入全面改造的17條村,除了荔灣區的山村,其餘都是位於傳統意義上的「郊區」,如花都、黃埔九龍鎮、番禺、增城、南沙等。
  • 廣州改革城中村改造模式 三巨頭共建獵德村地王
    廣州市僅原八區就有138條城中村,城中村改造是廣州城市發展過程中繞不過的一個「結」。一直以來,「大拆大建」是主要的改造模式,但像獵德村一樣,僅靠賣地就能拿到46億元改造資金,這對於大多數城中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 2019年荔灣舊改20村最新進展!鶴洞村最高補償5層回遷!
    早在2018年8月10日,廣州市國規委公布南漖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公示。南漖村西臨花地河,一線望江,東靠沙洛村,北接西塱與東塱村,臨近廣鋼,與南海三山隔江相望,臨近10號線地鐵廣鋼新城站(車輛段)。南漖村改造面積約73.91公頃,今年主要任務是舊村改造的前期工作,包括改造範圍、房屋等基礎數據的整理。
  • 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項目:十年舊改「巨無霸」按下快進鍵
    9月20日,茅崗西華村村民起了個大早,乘坐項目公司安排的大巴到達東圃一家五星級酒店。迎接他們的,是改造項目西華片首期的917套回遷房。這一天,距離茅崗路以西城中村開啟改造之路,已經過去了十年時間。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項目是廣州市第一批全面改造的52條城中村之一。
  • 今年首次交付回遷房!黃埔文衝年內將有超500戶村民回遷
    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村民兮姐一邊清點著自己家回遷房的鑰匙,一邊對記者說到。10月31日上午,文衝城中村改造項目回遷安置房H4棟正式交付村民。155戶村民的翹首以盼,今日得以實現。這是今年文衝石化路以西改造範圍內的首次交付,根據計劃,今年將有超過500戶村民回遷新家。
  • 廣州一城中村改造擺千桌宴慶賀 村民坐擁千萬房產
    記者發 現,由於房價大漲,按目前的市場價估算,楊箕村的村民們戶均都坐擁1000萬資產。現場萬人食大餐本次回遷入夥宴沒有去酒店擺而是直接設在了改造後的楊箕小區。昨日下午4時40分左右,記者便來到現場,場內已有不少居民進來了,隨後,陸續有人入場。記者發現,現場設置了兩個入口,各設置兩個安檢門,入場物品需接受安檢。
  • 廣州舊改︱各區未來三年改造項目大計劃
    在未來的三年實施計劃中,除了提到上圖涉及到7條村之外,還有據傳是番禺第一個城中村改造目的地——東郊村(該村2015年改造方案獲批准,2016年7月拆解舊城區的挖掘機開進了市橋街)。在荔灣區未來的三年實施計劃中,一共涉及19條村。大部分處於基礎數據調查的情況,小部分已經到了啟動徵地拆遷,村民局部回遷的階段。
  • 泰安市泰山區城中村改造照亮村民「小康夢」
    去年以來,隨著棚戶區改造在泰山區鋪開,村民們頓時炸開了鍋,人們的眼睛裡寫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魏家莊村委搶抓城中村改造兩年窗口期的政策機遇,開始全力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  「打鐵先要自身硬,只要清清爽爽做事,心碰心和百姓溝通,就沒有辦不好的事。」魏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徐峰說,登門講政策,算細帳,亮底子,全村一把尺子量到底,該給百姓的不少一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