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買樓 發布時間:2018-01-24
昨天,彩帶飛舞鑼鼓震天,白雲區頭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田心村改造項目首期拆卸復建工作正式啟動!
(開拆儀式現場)
這標誌著歷經5年之後,白雲區頭個全面改造的城中村項目進入實施階段,村民預計3年後可回遷安置。作為同德圍「突圍」的南大門,田心村的成功改造也將使同德圍面貌發生極大改變,為同德圍「突圍」打開重要突破口。
【田心村改造項目】
田心村舊村全面改造項目位於白雲區同德街,西臨西槎路,北靠環城高速。改造範圍總用地面積15.84公頃,計容總建面38.99萬平方米,項目復建區20.85萬平方米、融資區18.14萬平方米。
(改造後的田心村效果示意圖,資料圖)
雖然相對於琶洲村改造後185萬平方米的總建築面積,以及楊箕村改造後64.8萬平方米的總建築面積,本次田心村改造總的體量不算大。但田心村毗鄰廣州市核心發展的白雲新城,是構建「幸福同德圍」的重要內容。
長期以來關注同德圍問題的同德圍公諮委主任韓 志鵬表示:「高架橋架起來了、地鐵通了、學校也有了,田心村改造是同德圍綜合整治的較後一塊硬骨頭,標誌著同德圍綜合整治名列前茅階段進入尾聲。白雲區城中村數量眾多,田心村的改造很有示範意義。」
22日上午,在鑼鼓喧天、彩帶飛舞和醒獅採青的熱鬧氛圍中,與會嘉賓為儀式共同推動啟動杆,標誌著田心村改造項目首期拆卸復建工作正式啟動。
(開拆儀式現場)
一大早,村民們就聚在現場圍觀和慶賀。60多歲的林叔告訴記者,「想到有電梯房住了,就好激動。」他表示,早在2017年3月的改造籤約活動時,他就積極前去籤約。現在看到啟動儀式,感覺看到了早日回遷安置的曙光。林叔早早就已盤算好,回遷後,除了自己一家四口住的一套房外,還可以出租,租金肯定要比現在翻幾番。
「回遷房環境比現在靚,醫院、幼兒園小學配套也很優質,很期待!」另一位村民則表示,曾經世代耕田的他們在幾十年前洗腳上田,現在就盼著改造,真正實現洗腳入城。
(眾多村民前來圍觀)
村民激動心情,與5年之久的等待分不開。據了解,早在2012年,田心村改造正式提上議程。直至2017年的12月25日,白雲區政府正式發布田心村城中村改造的通告,田心村改造才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田心村改造大事記:
2012年,田心村改造正式啟動;
2015年11月,田心村項目通過政府公開平臺選擇合作企業,由廣州萬科公司競得該項目;
2017年3月,啟動頭次改造籤約工作;
2017年11月,村民籤約率已達到90%以上,且交樓率到達99%;
2017年12月,白雲區政府發布了《關於同德街田心村城中村改造的通告》,標誌著田心村改造項目全面進入實施階段。
2018年1月22日,田心村改造項目首期拆卸復建工作正式啟動。
田心村未來將稱變啥樣?
根據規劃批覆顯示,田心村改造用地15.84公頃,計容總建築面積38.99萬平方米。其中,主要分為「復建安置區」和「融資區」兩大區域,在改造範圍內將配套小學、幼兒園,還有綠地、廣場、水域、老人服務*、郵局、垃圾站、公廁等市政公用設施。
(田心村「城中村」改造範圍示意圖,資料圖)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田心村將成為白雲區宜居宜業的新名片」,廣州萬科助理總經理喻敏鋒表示,田心村改造也是改善居民條件的民心工程。
改造後的田心村建築密度將整體下降35%,公建配套面積增加9倍,寬敞明亮的現代化高檔住宅小區將取代原有的「一線天」「握手樓」。 喻敏鋒還透露,計劃3年後可回遷安置,以復建安置區為先,優先保障村民的居住安置。
(廣州萬科助理總經理喻敏鋒在開拆儀式上發言)
隨著土地開發度趨於飽和,存量土地的改造和提升成為特大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截至2016年底,廣州已批覆實施改造的城中村項目42個、用地面積21平方公裡。而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廣州市推進城市更新規模85平方公裡。
眼下廣州有哪些城市更新項目有實質性的進展或動工?
據了解,目前正在改造的城中村項目主要集中在黃埔區、天河區、荔灣區等。
車陂村(天河區)
車陂村位於廣州第2CBD天河片區的核心地段,目前,車陂十二社的村民已經搬離。正在進行拆遷工作,土地移交後,將提供土地面積約0.3平方公裡。
冼村一期回遷房在去年八月已全部完工交付,二期正推進地下室建設,三期正開展前期報建,現已全面展開村民籤約和已籤約房屋的拆遷工作。
棠下新墟規劃總建築面積60萬平米,目前正全面推進復建安置房建設工作,將配套2100平方米商業服務設施、700平方米社區居委會、2160平方米幼兒園、1426平方米居民健身場所。
新塘城中村改造總面積66.8萬平米,目前,村民復建安置區已拆卸99%。復建區B、D、E、F、J地塊已全面開工,其中E地塊首期復建安置房6棟已全部封頂,D地塊有4棟封頂,F地塊有1棟封頂。
新塘城中村回遷房封頂
鶴洞村改造面積達23.89萬平米,因涉及《廣鋼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白鵝潭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兩個規劃,一直備受關注。去年1月,改造方案歷經多輪修改已基本成熟,獲得了9成以上村民的支持,但之後並無太大進展。
不過,在廣東旅控集團官網上,項目在去年12月還專門召開了專題推進會。據了解,鶴洞舊改項目是由白天鵝房產在2007年12月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得。
作為荔灣區首批改造的城中村之一,東漖村城中村改造項目一直備受關注。其改造總面積60.9萬平米,復建安置房工程共分三期實施建設。一期復建房在2017年順利完成分房、交樓,並在去年12月舉辦了回遷慶典宴會,有村民一口氣分得十多套房現場設宴1200多桌,被邀請的已回遷村民和待回遷村民及嘉賓等超過12000人!
如今二期復建房已全面封頂,計劃於2018年9月正式交樓,三期工程正在推進。
東漖村二期封頂
西郊村復建工程已全面啟動,名列前茅期商業大樓已建成並開始招商,第2期復建物業也正在建設,預計可在2019年投入使用。第三期復建正辦理規劃用地報批手續,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
荔灣區西部的河沙村,改造總面積239.3萬平米,2017年7月出臺了安置補償方案。至目前,整體表決同意率已超過70%,12月,啟動首期復建安置房地塊房屋拆卸工作。
大坦沙島更新改造項目復建安置房展示*
坦尾村已進行了房屋入 戶測量,提交複測成果,對雙橋路以北租期屆滿的集體物業
摸查工作已完成。
坦尾村改造效果圖
筆村改造總面積61.25萬平米,已開工總建築面積14.3萬平米,已竣工建築面積8.95萬平米,筆村路網工程安置房1179套已竣工,正在開展拆遷補償協議籤訂工作。
橫沙城中村是黃埔區在2017年開工的,第6個改造項目,也是廣州市目前開工的城中村建設項目中為數不多的「整村」改造項目,相比其他城中村改造較大的特色是可用住宅換商鋪獲長期受益。
項目一期1641套安置房於2015年竣工並完成搖珠分房已全部交付村民使用。項目二期已全面開工建設,用地面積7.5公頃,建築面積45萬平米。據了解,將建安置房11棟33層住宅樓可安置居民2202戶,計劃2019年12月竣工,將新建2202套安置房。
橫沙城中村規劃圖
火村項目改造總面積61.5平米,2017年4月,舉行村民復建安置房建設啟動儀式,標誌著火村改造進入新階段。目前正在開展拆遷補償協議籤約工作,據了解,截止去年11月,籤約率已經近4成!
火村舊改效果圖
暹崗社區2017年7月30日舉行開工儀式,目前首期安置區以及融資區規劃設計要點已核發,修詳規已獲批,正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暹崗村改造開工儀式
位於茅崗路以西的茅崗村是廣州市內較大一個「三舊」改造項目,體量相當於三個楊箕
改造總面積79.5萬平米,首批覆建安置房於2017年3月破土動工,預計2019年完工。
茅崗首批安置房開工儀式
簡村是增城舊改中「名列前茅個吃螃蟹」的村落,涉及改造範圍約1308畝。在改造實施方案表決率已超過80%後,力爭近期動工首期安置區。
簡村舊改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