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剛傳入的時候,並不怎麼受歡迎,
佛法的確很奧妙,佛學的確很高深,然而毫無卵用,洋和尚們根本搞不懂中國人的國情。
皇帝們問:信佛能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嗎?
和尚們說:不能,佛祖連自己的皇位都不要了,眾生平等。
皇帝們想想還是算了吧,人家道教神仙能呼風喚雨呢。
士族官員們問:信佛能保佑財源廣進官運亨通嗎?
和尚們說:不能,佛祖也得端著破碗到處乞食。
官員們想想也算了吧,學好黃老道學才是正確的上升渠道。
人民群眾問:信佛能長生不老包治百病嗎?
和尚們說:不能,佛祖自己都是病死的。
人民群眾想都不想,趕緊走,那邊老道們免費發符水呢。
和尚們一聲長嘆,我們的佛法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哲學好吧,這些人咋都不識貨呢~
不識貨的東漢人倒是挺厚道,反正來都來了,留著自己玩吧,於是佛祖被安排到道觀裡,和尚們也住進了道觀裡。
看著老道們吃香喝辣的,和尚們恨的啊,天天嘬著牙花子冥思苦想。要不說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呢,辦法還真不是沒有。
既然自己掛牌上市的可能性不大,那捆綁銷售也行啊,於是和尚們開始套近乎。
道友請留步,你看你們的老子不是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下落不明了嗎?其實他是到了我們印度那旮旯,我們這佛法就是老子傳下的。你看你們老子講無,我們佛法講空,其實是一樣樣的。
老道們不領這個情,趕緊哪涼快哪呆著去,別打擾道爺我日進鬥金,不對是白日飛升。我們道家講的不是空空如也的無,我們講的是智慧,智慧你懂嗎!
有啊,智慧我們也有啊!
有個叫支婁迦讖的阿富汗和尚恍然大悟,在漢靈帝時期他一口氣譯經十四部,主要側重於要收錢的大乘佛教方面,率先提出了般若的概念,走出了佛教本土化的第一步!
般若念做bo(一聲)re(三聲),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意為智慧。
這個智慧和我們凡人的智慧不是一個當量的東西,所謂妙智妙慧,它有聲色能見,無聲色也能聞,能產一切善法,就像一盞能照亮一切的明燈,非常的牛逼。
我願為十方人做橋,悉令踏我得渡。
這句話就出自支婁迦讖翻譯的《道行般若經》,他之前的洋和尚們,比如白馬寺的攝摩騰和竺法蘭連中國話都說不利索,翻譯佛教也都是沿用古印度語的概念和詞彙自說自話,中國人根本聽不懂。
支婁迦讖的翻譯中採用了大量的道家術語,這些洋和尚們終於明白了想要在中國弘揚佛法,首先得學會說中國話。
換句話說,你想給中國人解釋佛經與佛法,就必須得使用老莊、周易等等這些中國人聽得明白的語言來比附,這在文學修辭上被稱為格義。
然而只講智慧還遠遠不夠,洋和尚們依然沒搞明白中國的老百姓們到底想要什麼,所以佛教始終沒多大起色。
同樣是在《道行般若經》中,還提到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說是有一次佛陀講法的時候突然打了個噴嚏,可能是怕傳染感冒病毒吧,有些信徒按風俗習慣祝他長壽,另一些信徒卻認為長不長壽都是命數,祝福有個屁用。
眼看兩邊吵鬧著就快打起來了,佛陀這才和稀泥說確實不應該這樣做,但祝福的本意也沒啥錯。
支婁迦讖的出發點很好,他的意思是你看我們的佛陀也是和大家一樣會打噴嚏的凡人。大家只要開動智慧,按照佛陀的教導修行,肯定也能達到佛陀的境界。
聽起來很美,但是老百姓等不了,五胡亂華那是人過的日子嗎?能活著都算奇蹟,小命天天都危在旦夕。
再說大多數人也不認字啊,剃個大光頭,跟著再上一遍掃盲班只怕死的更快,等不了等不了!
面對黑暗恐怖的天災人禍和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精神文明需求,洋和尚們束手無策。
為了挽救佛教的生死存亡,本土和尚們決定撒一個大大的謊,中國人自己發明的彌勒淨土信仰粉墨登場!
他們首先拿出了一套佛教早期的三世三劫理論,就是說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有一位佛住世。
過去佛叫燃燈古佛,不提也罷。
我們熟悉的佛陀釋迦摩尼是現在佛,而他早就涅槃了,等於說我們現在生活在漫長的、無佛的末法時代。
而在遙遠的未來,會有一位未來佛降生人間、弘揚佛法,這就是彌勒佛。
從法統上來說,彌勒佛是佛陀的接班人,合法的繼承者,佛陀他老人家搞不定的,彌勒佛統統搞得定,他才是重建人間的救世主!
本土和尚們說的天花亂墜,只要聽彌勒佛的話,死後就能往生到沒有煩惱的莊嚴淨土兜率天,脫離現世苦海。將來有一天還可以追隨著他重新降臨人間,建立穀食豐樂的人間淨土。
厭離穢土,欣求淨土,這種救世度人的美好願景,與當時的苦難現實形成了鮮明對比,於是飽受煎熬的老百姓被深深得打動了!
要不說還是中國人最懂中國人呢,
不想出家?沒關係,拿錢來,和尚幫你供養佛像!
不想學習?沒關係,拿錢來,和尚幫你印刷經文!
啥,你說你又不認字又沒錢?也沒關係!只要你會念阿彌陀佛就行。
有這麼個小故事:說有個高僧外出修行的時候,看到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佛光萬丈。他知道這肯定是有虔誠的信徒,說不定還能吃頓好的,再弄點路費啥的。
山村裡就三四戶人家,只有個瞎眼的老太太供養了他,老太太根本不懂佛法,只說很久很久之前有人教了她阿(e)彌陀佛四個字,她就翻來覆去的一直念叨。
高僧啞然失笑:老太太,你念錯了,應該是阿(a)彌陀佛,阿要發開口音,嘴要張的圓圓的,體現佛法的生生不息。
老太太倒也聽話,當場就改正過來了。高僧離開山村後越想越不對,回頭一看,山村裡的佛光萬丈一點都沒有了。
他頓時明白是自己錯了,人家心誠則靈比啥都強。於是趕緊回去告訴老太太說你還按你以前的念就行,肯定能往生極樂淨土。
其實佛陀活著的時候根本沒有念佛這種說法,是東晉的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創立了淨土宗後才創立了念佛法門。
這其實也沒啥好不好的,淨土宗貌似解答了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之類的終極問題,為愚昧無知的人們帶來安全感,苦難的人生不再迷茫和惶恐。
至於念佛法門更是解決了高深奧妙的佛法沒法向下兼容的根本問題,讓大家理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多難啊,理解極樂世界和六道輪迴那就簡單多了。
天水也有淨土寺,沒事去燒個香再念一念,保佑你身強體健升官發財,說白了就是對神行賄,或者說去神那買了一注彩票,這都屬於古往今來的流行元素,完全可以接受。
真正可怕的是彌勒信仰,佛陀可絕對沒說過有什麼阿彌陀佛、彌勒佛之類的玩意,本土和尚們不明白他們大開腦洞釋放出來的是怎樣的洪水猛獸。
早在佛陀之前的時代,世界各地曾經遍布著各種各樣的宗教和信仰,其中的絕大多數已經被歷史的輪迴淘汰的無影無蹤。
昔日無所不能的神靈不再被人們稱頌,信徒盈門的神殿也埋沒在大漠黃沙之下,只留下一點蛛絲馬跡供後人追思。
誰都知道每年的12月25日是聖誕節,可是翻遍《聖經》和各種福音書也找不到耶穌的生日具體是哪一天。
耶穌誕生的聖城伯利恆和洛陽的緯度差不多,從那天夜裡有人牧羊和聖母在馬廄產子的記錄來看,確實不太可能會是嚴寒的冬天。
當然也有人研究過這個問題,有人認為耶穌出生於3月28日,有人認為是4月24日,還有人說是5月20日,總之暖和的月份都曾經被人選中過。
有個叫亞歷山大的克萊門特的著名神學家對一群凡人竟然膽敢隨便給耶穌指定生日感到出離的憤怒,按照他的說法只有罪人才慶祝自己的生日。
到了公元二世紀,為了能夠更好的和羅馬文化結合,教會決定把聖誕節就定在12月25日,和羅馬人的光明神密特拉同一天過生日,大家一起手拉手歡度羅馬春節。
光明神密特拉(Mithra)就是彌勒(Maitreya),起源於中亞地區最古老的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稱之為祆教,因為信眾崇拜聖火也被稱為拜火教。
金庸也不知道是咋想的,他在《倚天屠龍記》裡非說張無忌的明教就是拜火教,真實歷史中的明教是摩尼教,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拜火教首創了二元對立的觀點,認為這個世界分為光明和黑暗兩面,最高神阿胡拉馬茲達最終將會在審判之日戰勝黑暗,而具體執行審判的就是密特拉。
拜火教的信徒幾乎全是男性,在傳入羅馬帝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甚至比基督教更加盛行。
當然歷史最終選擇了基督教,可深受羅馬人喜愛的密特拉並沒有消失,它被改稱為彌賽亞,成為基督教中的救世主,還有人說大天使米迦勒的名字也來自於密特拉。
現存密特拉的形象大同小異,左上方都有個散發著光芒象徵太陽的男神,右上方都有個帶著月冠象徵月亮的女神。兩邊有時還有一隻烏鴉、一個瓶子、一隻獅子,以及兩個舉著火炬的人。
他的的披風繪滿了繁星,帽子、鞋,還有使用的匕首,和古希臘神話裡的英雄珀爾修斯一模一樣。牛脖子的傷處刻畫有一串葡萄,在牛尾處則長出了稻穗。下方還有狗、蛇和蠍子都在瘋狂撕咬著公牛。
整個造型的意思是密特拉用殺死公牛的辦法,重建了宇宙的秩序,因此他的神力要得到教徒的供奉。
密特拉傳入古印度後的音譯就是彌勒,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被稱為契約與光明之神。後來又被佛教吸收,但也絕對不是什麼世界的保護神,而是未來法滅之後重新弘揚佛法的智者。
本土和尚們給彌勒信仰加入了越來越多的救世思想,老百姓愛聽什麼就說什麼,什麼光明與黑暗啊,邪惡在人間蔓延而正義最終戰勝邪惡啊,等等諸如此類的觀念直接把彌勒變成了一位用暴力手段終結邪惡的兇神惡煞。
從兩晉到清朝這漫長的一千多年裡,每當百姓們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揭竿而起,無一例外的也都利用過彌勒救世的形象。
北魏末年,冀州僧人法慶打著新佛出世去除眾魔的旗號開始造反,很快就被北魏十萬大軍迅速鎮壓。
南朝時,傅大士創立了彌勒教,自稱彌勒在世廣收門徒,追隨者甚多。
隋朝時,宋子賢自稱彌勒出世,謀殺隋煬帝未遂。向海明也自稱彌勒出世,舉兵後被滅。
這些都是失敗案例,當然也有成功的,那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離開黃覺寺後投奔的紅巾軍就是以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為口號,等於說他的大明朝也是打著彌勒的大旗發家的。
他深知彌勒佛在民間的影響力,以及這種影響力對於皇權的威脅。
所以在革命成功後,朱元璋立刻下令全面禁止彌勒教等民間宗教,宣布其為非法組織,不惜一切代價破除迷信。
不止是底層群眾,高層的篡位者同樣也喜歡利用彌勒佛,比如武則天。
公元689年7月,有九個僧侶合作寫了本《大雲經疏》,大概就是說李唐的天下不行了,武則天是降生人間的彌勒佛,是天下的新主人。
兩個月後,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並自封為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這裡的慈氏,就是梵文中彌勒maitreya的意譯。
我們現在常見的慈眉善目抱著大元寶的彌勒佛,實際上是布袋和尚。
傳說五代時期的後梁國,有位叫做契此的遊方僧人,大腹便便,憨態可掬,每日出門乞討。人們發現他的布袋只進不出,所以也被當做財神。
據說他臨死前做了首詩: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意思是說我就是彌勒佛的化身,雖然時時處處顯示給你們看,但你們卻渾然未覺。人們恍然大悟,認定這個胖和尚就是彌勒佛的化身,於是開始塑像供奉。
長的越胖越安全,相比起那些自稱要革命的彌勒佛化身,布袋和尚樂觀豁達與世無爭,絕無造反的企圖。
和尚們也利用了這個機會,堅決的與民間流行的反賊形象劃清界線,正本清源,還彌勒佛一個清白。
此後一千年裡,兩個彌勒佛的形象在民間同時流傳,比如說專注造反幾百年的白蓮教,到了清朝依然打著彌勒佛的旗號起事。
而寺廟裡的彌勒佛像,則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開口常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
對了,武則天代表中國人把彌勒的生日定到了正月初一,其實跟12月25號密特拉過生日是一個道理,慶祝一元復始,新輪迴的使者下凡拯救人間。
冬至,一陽生是也。
以前的人們把冬至當成12月25而不是12月22,只是因為當時曆法不準確而已。
同樣面目全非的,還有聖母信仰。
觀世音菩薩最早都是男人的形象,然而到了中國,卻逐漸固定為慈祥的女性形象,甚至開發出了非常特色的送子觀音。
送子觀音的原型源於印度神話裡的訶利帝母,訶利帝母本來是個普通的孕婦,流產後精神出了問題,於是瘋狂的吃別人的孩子報復社會。
按照佛教故事的基本套路,訶利帝母遇到了佛祖,佛祖也自然度化她成為護法諸天。
中國人也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反正都是女人,也都和生孩子有關係,於是訶利帝母開始與救苦救難的觀世音信仰融合,給菩薩增添了一項重要工作,成了廣大不孕不育醫院的形象代言人!
看來洋和尚們念不好的經,還得咱們本土的歪嘴和尚們自己來念。
漢傳佛教和佛陀的佛教絕對不是一回事,很多都是我們自己鼓搗出來的發明創造。
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管它佛陀經彌勒經,能解決問題的就是好經!
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二維碼,
關注我的公眾號:捕風捉影者說
讀書,給你主宰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