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往美國的貨物也開始嚴查「Made in China」標籤了!
繼川普政府發布公告稱,原產自香港的貨物出口到美國必須標明來源地是「中國」,而不能再貼「香港製造」標籤後,從中國發往美國的貨物,「中國製造」的標籤也要嚴查了。
據了解,這兩天很多賣家收到貨代對此的通知。航貿朋友圈都收到如下通知:
按照美國海關邊境要求,即日起通過所有渠道發往美國的貨物,外箱以及產品上都需貼上「Made in China」標籤,否則當地不允許進口!否則可能面臨退貨、沒收貨物或者罰款等風險!
沒有貼上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標籤的貨物:
①當地不允許進口;
②當地將會把貨物退回原始地;
③美國政府可能會沒收這些貨物或者對這些貨物進行罰款。
跨境電商的產品也不例外!
日前,美國海關發出通知稱:近期嚴查亞馬遜、ebay、速賣通平臺的貨物,要求每件貨、每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都需要貼上「MADE IN CHINA」的標籤(特別注意:是每個產品)。
如貨物未貼標籤,將導致貨物被當地海關扣留或被退回,中間所產生的全部費用將全部由寄件人支付,賣家發貨前務必嚴格執行。
首先可以在產品本身或包裝上直接表明made in China,其次在列印product Label時,用標籤編輯器把條碼下面的文本欄加上made in China字樣即可。
事實上,這不是什麼新規,早在2016年8月,美國海關對沒有標識原產地標籤的產品實行退回、扣押等多種措施,許多企業遭受巨額損失。
根據美國消費品安全法案(CPSIA),所有出口到美國的消費品都需要有2個溯源標籤:
①標註「MADE IN CHINA」;
②標註具體的產地和批號以便和其他產品分開,出現問題後可以溯源追蹤。
原產地標籤必須為英文字樣,必須顯而易見、易於識別,標註原產地標籤的方式需合理,且符合美國海關標準。美國洛杉磯口岸海關尤其嚴格,對不符合要求的貨件經常有扣關現象。一旦因為原產地標籤問題被扣關,只有兩種處理方式:退運或銷毀。
2019年底某貨主的提醒
2019年發了幾十票快遞去美國,終於在12月還是翻車了,產品上沒有貼「made in china」標籤;代理2019年發了幾千票貨到美國,其是第一個被扣貨的。
當時,事主熬夜到凌晨三點,跟客戶、海關還有ups的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結果還是沒轍,退回或者銷毀,不讓補標籤。幾萬塊錢就這麼打水漂了,退回估計運費加關稅都超過貨值了,所以九成會去銷毀。
真是慘痛的教訓,在此給廣大貨代貨主一個提醒:去美國的貨一定要在每個產品上有」MADE IN CHINA」標籤。不要有僥倖心理,其實政策早就有了。只不過扣貨的少,最多警告,所以很多貨主就跟我一樣沒去管他,只覺得箱子上有」MADE IN CHINA」就可以了。
為何要貼「MADE IN CHINA」標籤?
貼原產地標籤是常識,正常外貿的產品都是要寫產地的。這個規定海關一直有,美國清關一直有這個要求,只不過查的時緊時松。
所以有一段時間沒有貼MADE IN CHINA的貨物也是享受了非常理想的時效籤收,那是因為海關沒有查驗到,所以沒有出問題。
如果海關抽查到貨沒貼「MADE IN CHINA標籤」會導致美國海關扣留,導致原先承諾給客戶的時效延誤,客戶怨聲不斷。
已經有人碰到這樣的情況,外箱上沒有,每個產品上也沒有,被海關退回。貼就貼吧,大家按要求做就好了,不要嫌麻煩。
貼「MADE IN CHINA」標籤具體要求
三個重點:
1、無論是到亞馬遜倉,海外倉,私人地址,都需要貼;
2、無論是走快遞,還是專線,都需要貼;
3、無論是產品還是外箱,都需要貼,建議客戶在打SKU產品條形碼時一起打上MADE IN CHINA。通常來說,絕大部分賣家,都會在產品的SKU條碼上,打上MADE IN CHINA,但是也有部分賣家會忽略這個信息,如果被美國海關查到,在補貼MADE IN CHINA的標籤之後,方能進入美國,而在美國查驗場的保稅倉庫,貼一個MADE IN CHINA的標籤,基本上都是USD1/個產品起跳,費錢又費時。
特別是針對沒有貼原產地標識或者品牌侵權高發的產品,諸如鞋子、服裝、玩具,兒童用品等。美國海關的查驗率又有了上升的趨勢,對原產地標識的要求更為嚴格。
出口至美國的產品主要有6種「原產地標籤」的標識方式,包括縫製、印刷、印刻、噴印、粘貼式標籤、吊牌,根據貨物類型的不同,會匹配不同的標籤方式。
如果碰到查驗,CBP要求補貼MADE IN CHINA 標籤,在補貼之後,還需要將貼好之後完整的照片發送給CBP,得到確認後,方可安排轉運,進入市場銷售,這無疑增加賣家的成本,無論是經濟上的還是時間上的。
再次提醒各位外貿人,在SKU條碼下方,打上MADE IN CHINA,這個操作至關重要,相當於給你的產品加上了一道護身符,即使海關查驗率提高,只要貨物沒有問題,也可以在美國海關查驗的標準時間內放行,無需為貨物安全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