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月:李白眼中的月是怎樣的呢?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出來

2020-12-17 阿清說文學與詩詞

月是李白詩中經常出現的字,那麼,李白的月是怎樣的月呢?今天,小編便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李白的月。

李白的月:是童真的月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小時候的李白,對月還處於未知階段,因此把月當作白玉盤或者瑤臺的仙境。體現了李白的天真。

李白的月:是家鄉的月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長大後的李白,有了自己的雄心、有了自己的理想,因此想闖蕩一番,這首詩是李白青年出川遠遊闖蕩的時候作的詩。此時的李白,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而此時的月就是家鄉。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是李白出川遠遊一段時間後寫的,我們從詩中可以讀出李白的濃濃的思鄉之情。此時李白的月,是家鄉的月。

李白的月:是孤獨的月

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全世界唯有一月,因此月是孤獨的,寂寞的。而此詩中的詩人,也是孤獨的。本無交情的一人一月,在酒的催化下,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李白的月:是黏人的月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月亮照耀著大地,不管我們走到哪裡,抬頭都可以看見月亮。但是正因為這樣的現象,在李白的筆下,卻是一個黏人的月。詩中詩人說「山月隨人歸」,正是體現了李白的月是黏人的月。

李白的月:是長久的月

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我們雖然不知道古時月是怎樣的,但是我們卻知道,今天的月是曾經照古人的。古人已逝,但是古之月,仍照耀著今人。月是不老月,是永恆之月。

相關焦點

  • 李白的詩中對樂府古題是怎樣運用的呢?
    李白的組詩 《長相思》 也是樂府舊題 ,屬於樂府 《雜曲歌辭》 ,「長相思」 本漢代詩中語 。在 《古詩十九首》 中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 , 下言久離別」 ,六朝詩人也多有名篇 ,現存歌辭多寫思婦之怨 。李白的二首詩 擬其格而別有寄寓 ,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創新 。
  • 李白為何獨愛峨眉山月?為了看它一眼居然連夜下渝州
    大家都知道大詩人李白,生性灑脫,喜歡到處旅遊,一生遊覽了無數名勝風景。但是有一處風景,在他心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峨眉山月!為了看它一眼,李白可以不遠千裡,連夜下渝州!詩人李白這件事情,還要從李白的一首古詩來說起。在這首古詩中,峨眉山的月亮已經不僅僅是一道風景,它更像是李白的一位故人,或者親人。那我們就來看一看,李白到底是怎樣描寫峨眉山月的。
  • 李白的詩與月:回不去的故鄉,就像月亮|周末讀詩
    我們甚至可以走得更遠一點,逼問此一瞬間,張三是否等同李四,杯弓可否就是蛇影?這兩句詩還存在一個懸案,即「床」的問題。今天的讀者會想,床能有什麼問題,床難道不是床?腦補這首詩的畫面大致如此:李白在床上,或坐或倚,看到床前明月光。很多書上也是這樣配圖的。乍看合情合理,細思很有問題。一是室內的地上不會結霜,即使李白可以天馬行空地說「白髮三千丈」,但不能說室內結霜。
  • 李白入贅宰相家,每日遊山玩水醉也不歸,卻寫了首詩給妻子
    酒仙酒仙,讀到詩便能從詩中聞到難以控制的酒氣,這醉醺醺的詩人還這麼狂,想必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寫下這句詩的詩人到底是誰了——對,他就是唐代的「詩圈偶像」李白。 李白的詩歌,我們從小學的時候就能從課本上學習到,不得不說一首「床前明月光」寫得的確挺有韻味,也很適合詩歌的初學者誦讀。
  • 從李白的詩看千古文人俠客夢
    從李白的詩看千古文人俠客夢  說起中國最著名的文人,估計很多人會脫口而出:李白。這位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詩人,「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詩),猶如歷史長河裡最璀璨的星辰,永遠照耀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在我們的印象裡,他天賦異稟灑脫不凡,猶如一位笑傲江湖的超級俠客。
  •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
    《望廬山瀑布》詩中李白,形容瀑布「美輪美奐」,讓人流連忘返,這首詩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讀過吧,它的意思是香爐峰上的陽光照在山上,像是升起了紫色的煙霞,從遠處望去可以看到瀑布在懸崖上面,從高崖上飛奔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那麼高,讓人有一種錯覺像是銀河從天上掉落到了人間。
  •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暗示了怎樣的人生態度
    李白一生活了61歲,總體來說,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過得是比較快樂的,這些快樂在他那些充滿豪情壯志、積極樂觀、氣勢如虹的詩歌裡完全能看出來,這類詩歌在李白所有詩歌裡佔據大多數。701年,李白出生在四川境內,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商人,家底比較厚實,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從小不缺錢花,有資本遊山玩水,是李白真實的生活狀態。
  • 李白最美的一首詩,每一個字都讓人驚豔!
    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夜下徵虜亭》,便是李白的一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自然風光的經典五絕。李白在詩中以流暢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形象地描繪出了從徵虜亭(今南京)到廣陵(今揚州)一帶的江中夜景,意境如畫,每一個字都讓人驚豔。《夜下徵虜亭》船下廣陵去,月明徵虜亭。
  • 李白同學不簡單,用思維導圖解讀李白的詩
    李白出生於約公元701年,這個時期,正是唐朝興盛的時期,當時的皇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代女皇帝武則天。不過在李白五歲的時候,也就是公元705年唐中宗李顯復位,那一年年底,武則天便與世長辭了,所以李白和武則天的生活圈子是沒有交集的。李白是哪裡人呢?
  • 千年酒文化:李白與酒,瘋子與詩
    唐朝盛世距今有一千多年了,再把大詩人李白挖出來寫顯得多不好,為了不讓李白晚上找我談話,這裡尊稱李白為:李白老爺爺。當然,唐代歷史上,喝酒最有名的,就屬李白爺爺了,沒有「之一」。杜甫《飲中八仙》裡寫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李白寫嶗山詩
    歷朝歷代文人墨客詠嶗山的詩歌多如繁星,這些詩歌中影響力最大的可能是李白的這首《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了。在朝堂受挫的李白,寄情於山水之間,一生遊遍名山大川,但是將遊山、觀海與尋仙三者結合為一體者,想必唯有嶗山。  李白的詩讓嶗山出了名  據平度市原文化館副館長、民間文學學會會長陳傳瑜介紹,古人常把嶗山寫為「勞山」。相傳古帝王欲求長生不老之藥,派人登攀此山尋仙覓藥。
  • 「詩仙」佩劍殺人,除了詩酒與月,作為「俠客」,李白還有另一面
    這樣的事一般的文人是碰不到的,只有像李白這樣,身上具有任俠之氣的人,才會跟這些所謂的「豪傑」結交,才有可能發生這樣的衝突。當然從這件事裡也可以看出,李白作為「俠客」並不高明,他的所作所為並非都是排憂解難、大義凜然的俠義行為。除李白自己的介紹外,當時的人對李白的任俠之氣,也多有記載。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連蘇軾都說:這首詩,只有李白能寫出來!
    其中,作為喜好遊山玩水的李白,更是嚮往著心中的桃花源,時常去深山裡尋找不為人知的景色。今天要說的,就是一首霸氣側漏的詩,這首詩在古代深得蘇軾蘇東破的讚賞,且看下文。詩文是李白在五十歲左右,於廬山隱居世外的時候,有感而發所寫。這首詩通過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的描繪出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表達了李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極度喜愛之情,和自己心中雄渾的氣概。
  • 唐詩鑑賞 :李白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李白·七言絕句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小帆課堂:李白 · 峨眉山月歌愛上古詩: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語文大師)峨眉山月歌李白·七言絕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 李白《月下獨酌》詩中的「對影成三人」,也許遠遠不止3個人
    導讀:「詩仙」李白一生,寫過很多的詩詞歌賦,據傳有1000餘首,經後人編冊真正留存下來的卻只有600餘首,這一點從《全唐詩》中第161卷到第185卷共25卷中可以算出來。等到了現在,我連續在單位值班十多日沒有回家,當然我沒有喝酒更不能喝酒,只是一抬頭看見天空中月明星稀,腦海中就浮現出了這首詩,更差一點脫口而出。故此,我覺得李白寫這首詩時,心中所想並不止上述「三人」,可能還有另外「2人」,分別是酒杯中的「李白影子和遠方也在看月亮的親人」。
  • 自古聖賢皆寂寞,詩仙李白最消極的詩,從中能看透人生
    李白有自己狂妄清高的一面,同時他又是世俗的,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情感,敢於將自己對天子的不滿說出來,不屑與時間的黑暗同流合汙,所以他的理想和追求,只能在山林中尋求,只能通過想像得到實現,這些精神都體現在他的詩歌中。鬥酒詩百篇的李白,對著月亮就能抒發自己的情感,也被楊貴妃的美貌所折服,在江水滔滔中述說自己的壯志凌雲。
  • 李白的詩和酒,不是一般的醉人,盡顯李白風骨的4首詩!
    詩和詞,是我國傳統的文學體裁,詩歌以唐詩為盛,詞賦則以宋詞為宗。如果說唐詩是一首韻律優美的歌謠,那麼李白的詩就是這首歌謠裡不可或缺的音符。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的詩和酒,不是一般的醉人,盡顯李白風骨的4首詩!
  • 李白《月下獨酌》:酒、月意象下詩人的浪漫與孤獨
    通過這些膾炙人口的詩篇,李白營造出一種既不乏浪漫又帶有些許悲涼孤獨的意境,而把這種酒月情結髮揮到極致的,就是這首《月下獨酌》了。要鑑賞本詩首先就要從意象入手,深入認識「明月」和「酒」這兩個意象在詩中所處的重要地位。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探秘李白、杜甫詩中的萬州
    「驚回曉夢不成眠,起看江行欲曙天。水氣嵐光分不出,鳥聲啼破萬峰煙。」 古時萬州是啥樣?清代詩人百保曾在詩歌《萬縣曉起》中描述了其破曉時的美景——山間霧氣經日光照射發出的光彩與水汽混合,鳥兒的聲音衝破煙霧繚繞的重山。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這首詩,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便學過,但似乎當時只有前四句,因為老師要求背誦,所以到現在記憶猶新,後來長大後,看到了全詩,也看到了一些關於此詩的評論,仔細品味之下,卻發現這並非一首單純的寫月之詩。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安史之亂前夕,很多人都指出,這是一首諷刺、隱喻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