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和詞,是我國傳統的文學體裁,詩歌以唐詩為盛,詞賦則以宋詞為宗。
如果說唐詩是一首韻律優美的歌謠,那麼李白的詩就是這首歌謠裡不可或缺的音符。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李白的詩和酒,不是一般的醉人,盡顯李白風骨的4首詩!
李白的詩和酒·第一首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解】
在花叢中擺上一壺好酒,沒有人作陪,我獨自斟飲。
我舉起酒杯,邀請月亮與我小酌一杯,我、月亮還有影子,我們湊成三人。
月亮不會飲酒,影子也只能隨我而動,但有它們作陪,我很知足,趁著春光大好要及時行樂。
我歌唱,有月亮傾聽;我起舞,有影子相隨。酒醉時我們交相歡樂,清醒後我們各奔東西。
今晚的忘情遊樂永世難忘,我們約好了,下次會在天上的銀河相會。
【背景】
這首詩寫成於天寶三年的春天,當時李白在翰林院任職。但是這時候的唐玄宗荒廢政事,李白不能在事業上有所作為,於是整日沉迷在花前月下裡、推杯換盞間。
李白的詩和酒·第二首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詩解】
春風吹來滿店揚花,吳地女兒壓榨出美酒,勸酒客們品嘗。
金陵的年輕朋友們,都來為我送行了。
臨走之前,行者與送行者,我們一起盡情暢飲。
請你們問問那濤濤東流的江水吧,這為我送別的情誼,與它相比,誰短誰長?
【背景】
李白號青蓮居士,他是在四川省的青蓮鄉長大的,李白出蜀後曾在金陵(南京)逗留了有大半年的時間。開元一十四年,李白決定離開金陵前往揚州,臨行前友人與他飲酒作別,他寫下這首作別詩。
李白的詩和酒·第三首
《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詩解】
金色的酒杯裡盛放著美酒,玉質的餐盤上裝點著佳餚。
我停下杯盞扔掉碗筷,不思飲食;我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中茫然。
想要渡過黃河,冰凌卻堵塞了河川;想要登上太山,大雪卻封閉了山崖。
聽聞:呂尚閒居時,曾在碧溪上垂釣;伊尹受聘前,曾在夢裡乘舟路過太陽。
行路難啊!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哪呢?
總有一天,我會乘著長風破巨浪!高掛航帆濟滄海!
【背景】
李白奉詔入京後曾任職翰林院,但他的一腔抱負與才情並未受到重視。兩年後還因為奸臣的讒言與排擠,被玄宗「賜金放還」。被逼出京、前途無望,李白把滿腔悲憤化作詩篇《行路難》。
李白的詩和酒·第四首
《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詩解】
看到天空中縹緲的雲彩,人們就聯想起貴妃飄逸的衣裳;
看到庭院中盛開的牡丹,大家就聯想到貴妃嬌美的容顏。
春風輕輕拂過欄杆,牡丹花在露水的滋潤下,越發豔麗透亮。
這麼出眾的美人,如果不是在傳說中神仙居住地方能看見,那就只有在王母娘娘的宮殿裡才能遇到了。
【背景】
《清平調》共有三首,這是其中之一。天寶二年春天,唐玄宗與楊貴妃在庭園裡觀賞牡丹花,貴妃想看歌舞,玄宗想聽新樂府,於是詔李白進宮寫下三篇樂章,作為伶人舞蹈的伴奏。
(文章編寫:國學史記;文獻依據:《唐詩鑑賞辭典》;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