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系列報導 | 陳雙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系列報導

青山綠水中的陳雙村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陳雙村

小河繞村潺潺穿行,果園成片橘子飄香,苗族、瑤族、毛南族新居聯排矗立,風格各異,寬敞的水泥大道將各屯串在一起,十多輛小轎車錯落停放在各家門口,各民族文藝隊在村頭廣場緊張排練節目迎接新年,民族特色生態休閒娛樂旅遊點開門迎客……

隆冬時節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陳雙村宛如一幅民族團結幸福畫卷,壯、毛南、苗、水、瑤、漢、阿昌、布依等12個民族在這裡交往交流交融,通過開展屯務聯管、生產聯營、文藝聯演、婚嫁聯姻、治安聯防、品牌聯創,本地村民和移民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包容互助親如一家,凝心聚力共奔小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裡持續踐行,匯聚起各民族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陳雙村雙樂苗寨嶄新的移民新居

01

黨建引領產業先行

移民來了住得穩能致富

陳雙村是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內一個多民族雜居的移民大村,全村27個自然屯有18個是移民屯,3285名村民中有移民1900人,佔全村總人口的57.8%;少數民族人口3134人,佔全村人口95.4%。「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移民搬得來、住得下、有發展,能致富,村裡的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了關鍵作用。」村黨總支書記韋炳錄說。

20世紀90年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馴樂苗族鄉、下南鄉等石山地區貧困群眾和庫區移民響應黨的號召,移民搬遷到了陳雙村。移民來了沒錢發展產業,韋炳旺和村裡的4名黨員一合計,挨家挨戶發動本地漢族村民把移民徵地補償款轉存到信用社,為移民貸款發展生產儲備充足資金。「全村一起存了300多萬移民徵地補償款到信用社,信用社馬上發放了差不多200萬貸款,這筆貸款讓各民族的移民們趕著農時種上了甘蔗。」產業有保障,移民從此在陳雙村住得安穩,紮下了根。

村裡27個屯,村民居住分散,組織開展黨日活動相對困難,為了加強屯級黨組織的建設,2013年9月陳雙村成立了村黨總支部,又創新下設了2個屯級黨支部和1個老年人協會黨支部,村裡91名黨員凝聚成一支強有力的隊伍,在帶動移民致富方面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

「2010年,村黨總支部發動我們種水果,我第一個響應號召種植了15畝砂糖橘,2014年第一筆收入就得了6萬元,嘗到甜頭後,苗族同胞都跟著我種,現在帶動了全村發展。」韋玉榮作為毛苗瑤片區黨支部書記,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頭發展砂糖橘產業,2018年,韋玉榮賣果的收入達到20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富起來的韋玉榮帶頭搞起了生產聯營,砂糖橘種植技術經驗迅速在當地村民中廣泛傳播。

在「黨委搭臺、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先鋒驅動——產業帶富」新模式帶動下,陳雙村各族群眾通過生產聯營,創建了環江花山果海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種植有砂糖橘、沃柑、紅心香柚等特色水果6431畝。產業日漸壯大,2019年全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8700元,其中毛南、苗、瑤三個移民點的少數民族群眾年人均純收入從1995年的不足500元增長到了15000元,個別苗族群眾家庭人均純收入還達到了2萬元以上。通過成功建立「支部+能人+基地(合作社)+公司」的發展模式,各族移民群眾不僅在陳雙村住得下來,還富了起來。

「凡是村裡有大事,在黨總支的號召下,各族群眾都是一呼百應,我們村真辦成了不少實實在在的事。」韋炳錄說。為解決全村飲水安全保障問題,2019年村黨總支發動各族群眾義務投工投勞,積極參與建設集中供水工程,經過60天的齊心奮戰,當年7月山泉水通到了每家每戶。

「今年初的疫情防控,黨員都衝鋒在前,沒有害怕的,個個嚴防死守盡職盡責。」韋炳錄表示,「全村91個黨員,有10人是漢族,其餘的是少數民族。黨員就是一桿旗,大事急事,苦活累活,黨員先上。」

帶動全村增收致富,帶領大家共建家園,疫情來時挺身守護……一樁樁,一件件,陳雙村的黨員贏得了移民群眾的心,有力夯實了民族團結的群眾基礎。心齊了,產業興旺起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村裡有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和物質基礎。

02

共享共樂交融匯聚

建設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一路發展,我們改變了很多,生活富裕了,我們本民族的文化也要發揚壯大。」1998年,雙樂苗族屯的韋金固開始動員全屯組建蘆笙隊。「如今,120多人的苗寨,60多人可以去表演蘆笙,最遠我們把蘆笙藝術帶到了德國。」

除了一部分外出表演,蘆笙隊更多的活動是和村裡以及毗鄰村屯的其他民族文藝隊進行文藝聯演。村民趙成行就非常喜歡參加聯演:「如今村中苗族的苗年、瑤族的盤王節、毛南族的分龍節、壯族的『三月三』、漢族的『六月六』豐收節等民族重大節慶,我們都聚在一起聯演歡慶,每年都要歡鬧個六七場。」

聯演活動上,苗族的「蘆笙踩堂舞」、毛南族的「儺戲舞」、壯族的「羅嗨山歌」等民間「族寶」輪番上演,重放異彩,民族文化在歡歌笑語中交匯交融,傳承發展。如今,這些文化「族寶」,成為了村裡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促進、相互尊重和溝通融合的精神紐帶。

村民韋炳錄說:「除了各民族的節慶進行聯演,村裡還開辦廣場舞大賽、砂糖橘節,各屯兄弟姐妹經常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文藝聯演不僅豐富了村裡的文化生活,增進了大家的感情交流,還通過文化上的相互欣賞、彼此認同,在村裡構建起各民族群眾共有的精神家園。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陳雙村十分注重少數民族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傳承,除了走出國門的蘆笙隊,陳雙村還有一個「金字招牌」——金牌龍舟隊。在2018年自治區第十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毛南、苗、瑤族群眾組成的龍舟代表隊一舉包攬女子組200米、500米以及男女混合200米、500米4個比賽項目的所有金牌。品牌聯創提升了各族群眾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民族凝聚力也得到了極大增強。

通過文藝連演,品牌聯創,12個民族的文化在陳雙村互鑑融通,交相輝映,不斷豐富和發展;12個民族的群眾在陳雙村共樂共享,交融匯聚,夯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

03

共管共治親如一家

文明新風浸潤美麗鄉村

陳雙村80後毛南族小夥子譚孟超,勤勞踏實,活潑開朗,贏得了同村雙樂屯苗妹韋美英的青睞。從馴樂苗族鄉移民到陳雙村的苗族,之前有著「有女莫嫁外族郎」的習俗。被問起當初嫁給毛南族小夥子家裡是否反對,韋美英大笑說:「大家住得近,感覺都像一家人,我們家人不反對。」

韋美英是苗族移民中第一個嫁給其他民族的女孩,如今,雙樂屯苗寨裡已經有4個女孩和別的民族通婚,村裡不同民族喜結連理的姑娘小夥有10多對。從「族內婚」到「族際通婚」,通過婚嫁聯姻,陳雙村移民逐步轉變了近親通婚、早婚等傳統習俗,一步步搭建起村民和移民相親相愛、深度交融的廣闊平臺。

「凡與周邊群眾有矛盾糾紛,本村民一概『禮讓三分』、一概『主動迴避』、一概『主動報告』」。這是陳雙村村民長期以來共同堅守的 「約法三章」。多年來,陳雙村始終把建設團結、務實、和諧村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不斷健全村民自治組織制度和村規民約,通過完善制度、開展村與村、屯與屯的治安聯防,村裡一派穩定安寧。

「各村屯、各民族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都能在村務聯管小組的介入下及時得到化解,二十多年來,村裡沒有一件上訪案件、刑事案件。」韋炳錄說。村裡通過強化共商共治傳統民風協商鄰裡糾紛,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把「小事不出門、中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的村風民約融入鄉村治理當中。此外,村裡強化鄉村社會治理,打擊非法宗教迷信、「黃、賭、毒」等影響社會穩定的違法行為,積極培育農村良好的鄉風民風家風,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村屯落細落小落地。

穩定和諧的環境,讓全村各民族群眾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共同實施新農村建設項目,執行統一規劃、對接實施、統一管理,各項基礎設施和資源共享共用,注重與周邊村屯聯防聯控,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共商共享共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裡有了紮實的社會基礎。

走進陳雙村,一眼就看到村頭牌坊上寫著大大的「民族團結示範村」,這個榮譽稱號讓村民倍感自豪

04

站上新起點

團結奮進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都是一家人,無論哪個民族來,我們陳雙村民都歡迎。」20多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陽光的照耀下,昔日住在貧困偏遠山區的毛南族、瑤族、苗族、漢族、布依族、水族等群眾通過移民搬遷,與當地壯族群眾組成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大家庭,通過開展「六聯六促」活動,實現了由「居住聯結」「人員聯繫」「產業聯營」到「血緣相親」「文化融合」「人心融合」「經濟融合」的歷史性轉變,各民族在陳雙村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民族團結碩果纍纍:

2013年12月,陳雙村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2015年11月,陳雙村雙樂屯被自治區授予「美麗廣西·清潔鄉村」百佳村屯和廣西首批「綠色村屯」稱號;2017年3月,陳雙村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12月,陳雙村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2020年,陳雙村被農業農村部授予「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稱號。從毫無名氣到備受關注,陳雙村完成了一個偏僻村落的美麗蝶變。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整族脫貧做出重要指示,居住在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陳雙村的村民一片沸騰。村民李華葉對未來的好日子充滿嚮往:「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讓我備受鼓舞,感謝黨對我們少數民族特別的關心關愛。現在我們有基礎了,這是我們各民族在一起團結奮進才有的好日子,未來有黨和政府做後盾,更好的日子在前頭!」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核心,以『六聯六促』為載體,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向縱深發展。」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黃榮彪說,環江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進一步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同時統籌規劃,全力抓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推進「六聯六促」提檔升級,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再上新臺階,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如今,陳雙村各民族群眾正如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民族團結融合,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裡持續踐行。陳雙村,未來可期!

來源:廣西民族報 | 記者:梁 晴

原標題:《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系列報導 | 陳雙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裡持續踐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報: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加強新時代民族學...
    要加強民族領域基礎理論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族理論政策的話語體系。在新時代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進程中,民族學學科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守正創新,推動學科建設和發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學研究的時代命題  恩格斯指出,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 莫蘭:在歷史前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  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係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這一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探索,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堅實根基。  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肩負起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使命。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 堅持「兩個結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堅持「兩個結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10-26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內蒙古財經大學: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內蒙古財經大學: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各族青年 2020-09-26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創刊70載 《草原》用文學鑄牢中華民族...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創刊70載 《草原》用文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09-19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白玉剛: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始終保持「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生動局面,是保證各族人民共享中華民族新的光榮與夢想的思想基礎,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內蒙古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工作的主線,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工作的主線。」
  • ​國家民委研究部署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
    巴特爾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鮮明主線和戰略任務。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精神,進一步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抓緊抓細抓好。巴特爾強調,要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學習進行時|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談到「八個堅持」,其中之一是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為此,會議強調要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將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升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水城區第二小學以開展系列活動為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元旦前夕,水城區第二小學嚴家寨校區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二次代表大會在《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的奏唱聲中拉開帷幕,這是該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之一。其中,嚴家寨校區、紅山校區的學生大多來自水城區的米蘿、阿戛、雞場、營盤、都格等10多個鄉鎮,為易扶搬遷農戶的子女,且絕大多數是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等各少數民族學生。 為了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搬遷農戶子女享有讀書上學的機會,黨和政府在建好區二小本部的同時,組建了區二小教育集團,又在紅山社區及魚塘社區兩個易扶搬遷點建立了分校,讓易扶搬遷的農民子女就近入學讀書。
  • 「石榴籽」工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座在內蒙古財經大學...
    為深入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日前,內蒙古財經大學「石榴籽」工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課堂之第一講如期開講。內蒙古財經大學黨委書記侯晨曦作了首期主講。近百名師生到課聽講。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大力推廣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高度關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保護、促進民族事業發展,採取了許多傾斜、支持民族事業發展和民族人才培養的措施。中華民族56個家庭成員各有其名,但所有民族都共屬中華民族。因此,在以現代民族為標誌的世界民族之林中,中華民族是代表中國現代民族的共同體名稱。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南寧市 中華中路社區實踐」理論研討會...
    12月3日,由民族團結雜誌社、自治區民宗委、廣西民族大學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與南寧市委統戰部主辦,西鄉塘區、南寧市民宗委承辦單位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實踐」理論研討會在南寧舉行。圖為會議現場。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愛從草原來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愛從草原來 2020-11-23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準確把握雲南民族工作新的時代特徵 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準確把握雲南民族工作新的目標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把握經驗、規律和形勢,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對民族工作規律認識的歷史性飛躍,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
  • 從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看我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要性
    2、承認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差異,反對種族和民族歧視,提倡相互尊重。3、各民族都有權參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同時發展和享用自己的文化傳統。在我國,十九大報告強調:「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丨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保護少數...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丨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化並行不悖 2020-12-18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09-08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 是實現...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2020-11-14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修班開班 白玉剛出席開班式並作專題...
    11月28日上午,全區烏蘭牧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修班在呼和浩特開班。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出席開班式並作專題輔導。他指出,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凝聚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 ...團隊組織常態化開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實踐活動
    近期,團市委組織我市各基層團組織和少先隊組織廣泛開展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主題團隊日活動。  市蒙古族中學開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團日活動,市蒙古族小學開展了「禮潤夢想,國旗下成長」主題隊日活動,磴口縣第三小學開展了「讓民族團結之花開滿校園」主題升旗儀式,臨河第一職業中專學校舉行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教育暨民族團結進步活動……  截至目前,全市149個少先大隊、52個學校團委、2189個少先中隊、1360個團支部,近11.5萬餘名學生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