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闊別160年 馬首終回家
馬首銅像即日起在圓明園公展 為首件回歸圓明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昨天(1日)9時,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標誌著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 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昨天上午,「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馬首銅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回到原屬地,為馬首銅像的160年漂泊之路畫上了圓滿句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
儀式結束後,《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在正覺寺開幕。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出文物、照片共約100組件,它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公眾可在此近距離觀賞馬首銅像。在文殊亭內,馬首銅像融合東西方藝術理念與設計風格,以紅銅為材料,色彩深沉厚重、神態栩栩如生、鬃毛纖毫畢現、面部肌肉緊實飽滿,歷經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圓明園馬首銅像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清乾隆年間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是一件非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馬首銅像內為一空腔,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利用可攜式X螢光光譜儀等專業設備對馬首進行了分析檢測。X光照相結果顯示,馬首除了頸部下方可見數個鋦釘外,其他各個部位都無明顯分鑄焊接痕跡,由此可知馬首系渾鑄而成,頸部和臉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頭都為一體鑄造。
分析結果還表明,馬首使用的材質為紅銅。銅含量達到98%左右,鉛含量為1%左右,此外還有微量的鐵和鋅。馬首由失蠟法一次鑄造而成,使用紅銅則是為了讓馬首呈現紫紅色的效果。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視頻/本報記者 郭謙 常偉琦
對話
馬首曾在法國、美國、英國出現
對話人: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
北青報:圓明園馬首銅像,原先所處的具體位置是哪裡?
劉陽:馬首銅像,為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當時這十二生肖獸首按照12個時辰吐水
北青報:馬首銅像的材料,您搜集到多少?
劉陽:我第一次見到馬首銅像照片,是在一份1989年的倫敦蘇富比拍賣圖錄上,當時馬首被一位臺灣同胞買下。
此後,我又發現一位中文名叫謝滿祿的法國人1884年拍攝的一系列影像中,出現了馬首銅像的影像特寫,是一張8×10英寸的玻璃底板。這也是迄今為止,已知最早的圓明園馬首銅像照片。
北青報:您能否梳理一下馬首銅像流失、回歸的軌跡?
劉陽: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按照現在普遍的說法,馬首是在這個時間點遺失,但具體細節還有待考證。參照目前得到的線索,1884年馬首出現在法國,1985年在美國出現,1989年出現在英國倫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
2007年馬首出現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何鴻燊先生出資購買,此後馬首銅像一直在港澳地區公開展出。2019年11月,何鴻燊先生決定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應該說從1884年到1985年的百餘年,馬首的信息是個空白,還有待調查研究。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背景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7尊已歸國
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除雞首、狗首、羊首、蛇首下落不明外,已有7尊獸首通過不同方式回到祖國。2018年12月曾有疑似圓明園龍首銅像現身海外拍賣會,但其真偽仍存疑。
2000年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斥資3300萬港幣購得虎首、牛首和猴首銅像。這三件圓明園獸首銅像現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3年年初
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尋訪到豬首的下落。經過努力爭取,美國藏家同意將豬首轉讓給該基金。2003年9月,何鴻燊先生向該基金捐款人民幣600餘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其後轉贈保利集團,現由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這也是目前唯一以公益方式回歸的圓明園獸首銅像。
2007年
何鴻燊先生斥資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並宣布捐贈國家。該獸首銅像將回歸原屬地,由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2013年4月26日
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現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原標題:闊別160年 馬首終回家
馬首銅像即日起在圓明園公展 為首件回歸圓明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昨天(1日)9時,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標誌著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 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昨天上午,「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馬首銅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回到原屬地,為馬首銅像的160年漂泊之路畫上了圓滿句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
儀式結束後,《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在正覺寺開幕。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展出文物、照片共約100組件,它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公眾可在此近距離觀賞馬首銅像。在文殊亭內,馬首銅像融合東西方藝術理念與設計風格,以紅銅為材料,色彩深沉厚重、神態栩栩如生、鬃毛纖毫畢現、面部肌肉緊實飽滿,歷經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圓明園馬首銅像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清乾隆年間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是一件非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馬首銅像內為一空腔,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利用可攜式X螢光光譜儀等專業設備對馬首進行了分析檢測。X光照相結果顯示,馬首除了頸部下方可見數個鋦釘外,其他各個部位都無明顯分鑄焊接痕跡,由此可知馬首系渾鑄而成,頸部和臉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頭都為一體鑄造。
分析結果還表明,馬首使用的材質為紅銅。銅含量達到98%左右,鉛含量為1%左右,此外還有微量的鐵和鋅。馬首由失蠟法一次鑄造而成,使用紅銅則是為了讓馬首呈現紫紅色的效果。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視頻/本報記者 郭謙 常偉琦
對話
馬首曾在法國、美國、英國出現
對話人: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
北青報:圓明園馬首銅像,原先所處的具體位置是哪裡?
劉陽:馬首銅像,為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當時這十二生肖獸首按照12個時辰吐水
北青報:馬首銅像的材料,您搜集到多少?
劉陽:我第一次見到馬首銅像照片,是在一份1989年的倫敦蘇富比拍賣圖錄上,當時馬首被一位臺灣同胞買下。
此後,我又發現一位中文名叫謝滿祿的法國人1884年拍攝的一系列影像中,出現了馬首銅像的影像特寫,是一張8×10英寸的玻璃底板。這也是迄今為止,已知最早的圓明園馬首銅像照片。
北青報:您能否梳理一下馬首銅像流失、回歸的軌跡?
劉陽: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按照現在普遍的說法,馬首是在這個時間點遺失,但具體細節還有待考證。參照目前得到的線索,1884年馬首出現在法國,1985年在美國出現,1989年出現在英國倫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
2007年馬首出現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何鴻燊先生出資購買,此後馬首銅像一直在港澳地區公開展出。2019年11月,何鴻燊先生決定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應該說從1884年到1985年的百餘年,馬首的信息是個空白,還有待調查研究。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背景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7尊已歸國
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除雞首、狗首、羊首、蛇首下落不明外,已有7尊獸首通過不同方式回到祖國。2018年12月曾有疑似圓明園龍首銅像現身海外拍賣會,但其真偽仍存疑。
2000年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斥資3300萬港幣購得虎首、牛首和猴首銅像。這三件圓明園獸首銅像現藏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3年年初
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尋訪到豬首的下落。經過努力爭取,美國藏家同意將豬首轉讓給該基金。2003年9月,何鴻燊先生向該基金捐款人民幣600餘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其後轉贈保利集團,現由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這也是目前唯一以公益方式回歸的圓明園獸首銅像。
2007年
何鴻燊先生斥資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並宣布捐贈國家。該獸首銅像將回歸原屬地,由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2013年4月26日
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現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