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獸首馬首銅像即將回到圓明園 完成首秀

2020-12-25 金投網

2019年11月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博舉辦,流失國外百餘年、在2007年由企業家賭王何鴻燊拍下,並在澳門公開展示多年的馬首銅像被捐贈給國家文物局。雙方協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後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而如今,這件珍貴文物將返回圓明園,並進行首次亮相。

「目前,北京市正在積極進行展覽準備,馬首今年內將完成在圓明園內的首展。」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透露。

此外,圓明園正覺寺舉行馬首展出。

圓明園馬首銅像,為清朝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古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音樂噴泉關鍵構件之一。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遭遇搶掠燒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國外。

馬首銅像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結合了東西方藝術理念與設計風格,清乾隆年間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以精煉紅銅為材,色彩深沉厚重,以失蠟法一體鑄造成型,神態栩栩如生,毛髮分毫畢現,歷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是一件非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

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還有四個下落不明
    01、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馬首銅像在2007年被「賭王」何鴻燊買走了,之後一直被收藏,在2019年11月13日時何鴻燊將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最後決定將馬首銅像送回圓明園。但是由於一些原因當時馬首銅像還未能直接回到圓明園中,11月17日有媒體報導馬首銅像將會在今年年內重新回到圓明園內,這將會是馬首銅像的首次展覽。02、仍有四座下路不明。
  • 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馬首正式回歸,其他的獸首銅像又在何方?
    在經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聯軍的一把大火將我國古代最大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給燒了。除了被大火燒毀之外,園內的眾多奇珍異寶也相繼被搶掠消失,而其中最讓國人熟知的就是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其實圓明園噴水池當中的噴頭,圓明園的西洋樓前有個中西合璧的十二生肖抱石噴泉,叫大水法。義大利畫匠郎世寧以十二生肖的形象設計為水池的噴頭,十二生肖噴頭主要是用來記錄時間,帶報一天的十二個時辰,每天按時依次向水池中央噴水,到了中午十二時的時候,十二生肖會同時向水池中心噴泉,場面十分壯觀。
  • 圓明園馬首銅像終於回家了! 其餘獸首何在?
    「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圓明園馬首銅像回家!
    百年飄零 落葉歸根11月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在「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亮相。新華社發圓明園馬首銅像,為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築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馬首銅像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融合了東西方藝術理念與設計風格,清乾隆年間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以精煉紅銅為材,色彩深沉厚重,以失蠟法一體鑄造成型,神態栩栩如生,毛髮分毫畢現,歷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是一件非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
  • 馬首銅像終回家 即日起在圓明園公展
    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昨天上午,「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馬首銅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回到原屬地,為馬首銅像的160年漂泊之路畫上了圓滿句號,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
  • 圓明園十二獸首身上的歷史訊息
    國家博物館的圓明園獸首展陳。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將園中精品掠往海外,至今已經160年。
  • 圓明園十二獸首如何做到既是噴泉又能報時?
    12月1日,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之一馬首終於「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這是160年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現安放在圓明園正覺寺中。 在中國,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是知名度很高的重要文物。經歷了榮光、炮火、多番易主,除了馬首,目前鼠首、牛首、虎首、兔首、猴首、豬首6尊獸首也都已經回歸。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仍有五尊下落不明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仍有五尊下落不明 時政新聞
  • 圓明園十二獸首,價值幾何?
    圓明園獸首從星散到重聚,輾轉走過的,是一條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之路,也是中國不斷崛起的壯大之路。
  • 圓明園獸首銅像何在? 蛇、羊、雞、狗首下落不明
    猴、牛、虎、豬、馬五尊銅首已經回歸祖國。(資料圖片)  法國皮諾家族26日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  圓明園獸首銅像今何在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清朝乾隆年間由歐洲傳教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設計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成為中國文物流失的一個縮影。
  • 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 馬首價值高在何處
    一念在茲,萬山無阻,歷經160年顛沛流離,圓明園馬首銅像終於「歸家」。在圓明園正覺寺,為了給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接風」,「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精彩上演,約100組件珍貴文物與照片一同亮相,將百餘年回歸路上的故事娓娓道來。
  • 百年夢圓:馬首銅像重回圓明園
    在清乾隆時期文物建築——圓明園正覺寺文殊亭內,色彩深沉的馬首銅像靜靜佇立、栩栩如生,毛髮分毫畢現,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精煉紅銅的材質使得它歷數百年風雨而不鏽蝕。  據介紹,馬首銅像系乾隆年間鑄造,為清代圓明園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
  • 圓明園馬首銅像今日回家
    「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圓明園12獸首的回歸之路
    十二獸首仿製品二、圓明園景點十二生肖水力鍾圓明園內有一處大水法是一大景觀,所謂的水法就是現在的噴泉,但在當時沒有電力,製作噴泉可不容易。不得不佩服中國人民的智慧,雖說這十二獸首是宮廷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的,但製作還是中國的工匠。其實這十二獸首本來是有獸身的,因為是用紅銅一次鑄造成型,獸首比較重,體積也比較大,非常的不容易攜帶,而獸首是噴頭裡面是空的,比較輕,所以只有這獸首被他們用麻袋裝走了。
  • 圓明園迎回首尊獸首銅像
    導讀曾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馬首銅像,今天被捐贈給國家文物局,未來將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首隻回歸圓明園的獸首。2007年,港澳知名企業家、愛國人士何鴻燊以6910萬港元競拍成功,流失海外近一個半世紀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祖國。如今,何鴻燊將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回歸國家永久收藏。
  • 圓明園「馬首」今天回家了!五尊獸首銅像仍下落不明
    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經歷百年流離 「馬首」如何回家?
  • 「馬首」回歸圓明園!什麼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相關閱讀: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截至2019年11月,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祖國 。其中,豬首銅像和馬首銅像由何鴻燊先生分別於2003年和2019年出資購買後送歸國家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向中國無償捐贈鼠首和兔首 。2019年11月13日,何鴻燊將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回歸圓明園永久收藏。 剩餘四尊仍下落不明。
  • 以圓明園十二獸首中的羊首為原型 「生肖羊首」玉掛件亮相
    2015年1月30日訊,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奇石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迎羊年珠寶展」今天開幕,展會上一款由工藝美術大師雕刻的「生肖羊首」玉掛件格外引人注目。據介紹,這款以樓蘭漠玉雕刻的玉飾,以圓明園十二獸首中的羊首為原型,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 圓明園十二生肖牛、虎、猴、豬獸首銅像首在魯展出
    圓明園十二生肖牛、虎、猴、豬獸首銅像首在魯展出 2014-12-30 15:29: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圖為,數字展示廳中展出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 離家160年「駿馬」歸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亮相圓明園
    12月1日,北京圓明園正覺寺,參觀者在展廳內觀看馬首銅像。  圖/新華社160年前,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十二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至此,十二獸首不僅是一套古代藝術珍品,更成了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2007年,何鴻燊先生出資購回十二獸首中的馬首銅像,結束了馬首銅像一百多年的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