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在保山,這句話應該是反過來的
豬肉一直是保山人最重要的食材
所以豬的「死法」非常非常多
心疼它們1秒鐘,好了,時間到
第一種死法:烤死
烤 豬 蹄
這種死法很煎熬,但烤出來的豬蹄色香味俱全,撒上花生碎等配料,吃起來粘粘的,柔軟有彈性。
烤 豬 肉 串
切成小塊,用籤子一塊塊串起來,豬肉串肥瘦相間,香而不膩,一不小心就會冒油星子。
第二種死法:烀死
烀 豬 頭 肉
這種死法很有奉獻精神,豬頭是「智慧」的發電機,豬頭肉則取其精華,切成的肉色澤紅潤、口感香糯、鹹甜適中,吃貨們的口水忍不住的淌。
第三種死法:燒死
紅 燒 肉
這種死法很罪惡,肥瘦相間的三層肉,在砂鍋的幫助下,最大程度保留了肉的香味,香甜鬆軟,入口即化,但是吃多了特容易胖。
第四種死法:凍死
皮 凍
這種死法很性感,裸露的「肉體」,白亮透明的「肌膚」,在嘴裡嫩嫩滑滑的,還有一點涼爽的感覺。
第五種死法:煎死
香 酥
香酥不僅可以下過橋米線吃,還能當零食吃呢。
第六種死法:煮死
煮 餃 子
這種死法很花心,豬肉和各種蔬菜都有過一段過去,很短暫,它們被緊緊地包在一起下鍋煮,熟了以後放一些蒜醬,以飽滿多汁的狀態結束。
第七種死法:笨死
這種死法很普通,笨死的豬一生一定沒有遺憾,拱過白菜撞過樹,睡醒覺了起來吃,醉生夢死,笨點又算什麼呢?
第八種死法:滷死
滷 肘 子
這種死法很體面,作為全身上下肉最多最好吃的部位,展現在吃貨面前是一種「榮譽」,肘子完整地出現,肉特別實在,都是大塊的,肥而不膩、解饞過癮。
涼 拌 豬 耳 朵
這種死法很丟人,就因為耳朵大你們就給我切了?我看你們臉還挺大呢!涼拌的豬耳朵又柔韌又脆、鮮香不膩,也是很好的下酒菜。
第九種死法:身體被掏空至死
這種死法很空虛,體內各種器官都被寫進菜單裡,好像身體被掏空。
手 撕 豬 心
愛情、友情、親情,在心被掏空的那一刻全都不見了。反覆衝洗乾淨,經歷花椒佐料等「鹽」酷考驗,變成色澤豔麗的絲狀,味辣鮮美。
豬 肝 切 片
豬肝切成了片,被保山人當成了常備的下酒菜,味道甘苦,厚片有彈性,打蘸水吃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血 腸
帶走了我的心肝,讓我不再像個豬樣。灌好的血腸腸體飽滿,切片以後趁熱吃。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鮮美細嫩。
滷 豬 大 腸
這一輩子也沒怎麼「任性」過,如今靠自己的器官實現了夢想,豬大腸的口感實在是韌性,一般菜比不了。
第十種死法:炸死
軟炸裡脊
這種死法很有價值,有生之年沒想過會登上「豬生巔峰」,死後卻成了保山名菜,以外酥裡嫩的口感流傳多年。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吧
在我們保山,豬竟然有這麼多「死法」
死的光榮,死得其所,就為了餵飽我們
此時此刻我想說:
豬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本刊部分文章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保山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就有機會獲得由保山廣播電視臺送出的精美禮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