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蛋糕(燙麵法+水浴法)

2021-02-16 剪刀手衝哥

在臺灣,有一種蛋糕叫「古早味蛋糕」。古早味,在閩南人眼中意味著古舊味道,也可翻譯為「懷念的味道」。它是戚風蛋糕的改良版,自前些年進入大陸市場後,一直深受大眾歡迎。

幾年前去崑山看一位老友,她向我推薦了所謂的古早味,柔軟綿密的風格,深得我心,絕對是早餐的不二選擇。與戚風蛋糕相比有4個明顯的優勢:

與戚風不同的是,古早味採用的是水浴法(也叫坐浴法)。另外,戚風需要打發至乾性發泡,而古早味只需要打發至溼性發泡即可。

食材新鮮,慢火烘烤,才能烤出好蛋糕

總體上而言,戚風蛋糕的失敗率較高,而古早味蛋糕可以統統屏蔽掉這些問題,成功率100%哦! 下面,跟著衝哥小廚走近美味古早味蛋糕的詳細製作過程吧~

古早味蛋糕(6寸版)

蛋黃3顆 41g     檸   檬 1個

蛋白3顆105g    細砂糖40g

低   粉 50g    玉米澱粉20g

玉米油 30g     牛     奶40g

古早味蛋糕(8寸版)

蛋黃6顆82g     檸   檬2個

蛋白6顆210g    細砂糖80g

低  粉100g    玉米澱粉40g

玉米油 60g     牛    奶80g

【如果想要嘗試可可味蛋糕,則將其中50%的玉米澱粉替換成可可粉】

圖為2017年歲末製作的可可古早味蛋糕(六蛋版)

Step1:準備工具和所需食材。取出蛋糕模具(活底或固定的均可),然後剪一塊長方形的圍邊油紙和一塊圓底油紙鋪在模具上。同時,準備好所需食材,分別稱重備用。


Step2:燙麵。玉米油加熱至溫而不開、略微燙手的狀態(即鍋底出現細紋),然後將熱油倒入操作盆中,再將粉類(低粉、玉米澱粉)篩入油中,攪拌均勻。

step3:攪拌蛋黃糊。在操作盆中依次倒入牛奶、蛋黃、半個檸檬汁攪拌均勻。麵糊完成後,震幾下去除大氣泡【溫馨提示:攪拌時,最好用劃Z字的形式進行,以免攪入過多空氣】。

Step4:打發蛋白。蛋清加入半個檸檬汁,開始打發。打發過程中分3次加入白糖,直至為溼性發泡狀態,即:提起打蛋器,有較穩定的大彎鉤【溫馨提示:打發蛋白,適宜先低速、再高速、最後低速的方式,最後一階段的低速打發,可使蛋白霜更為綿密】。


Step5:混合蛋白霜與蛋黃糊。先將1/3的蛋白霜加入蛋黃糊中,翻拌均勻,再將混合後的液體全部倒入蛋白霜中,再次翻拌均勻【溫馨提示:翻拌的手法類似於炒飯,不能用畫圈的方式進行,否則會導致消泡哦】。

Step6:烤箱預熱、倒入模具。現將烤箱調為上下火130度,預熱10分鐘。預熱期間,將混合完成的液體倒入模具中,震幾次去除大氣泡【溫馨提示:混合好的液體,在倒入時會呈飄帶狀,層層摺疊,最後會緩慢融合】。

Step7:烘烤(水浴法)。先將模具底部和側邊用錫紙包起來,然後放入烤盤,同時,在烤盤中加入適量涼水,再送入烤箱中。上下火烘烤7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注意觀察表面上色的情況)。

Step8:晾涼。蛋糕出鍋後倒扣、晾涼、揭去底部油紙。出鍋時,只需拎起四周的油紙,就可輕輕鬆鬆脫模了,完全不沾、不塌陷、不開裂,perfect!

蛋糕倒扣後

如果不想吃純蛋糕,那就動動小手,給它畫個淡妝吧!家裡沒有剩餘的淡奶油和水果,只剩下巧克力、奧利奧餅乾,索性就地取材、簡單裝飾一下吧~

Step1:準備食材。①黑色甘那許:清水5g、牛奶20g、白糖5克(可不加)、70%含量的黑巧25克、黃油15克、吉利丁片0.5g;②清水5g、牛奶20g、白糖5克(可不加)、20%含量的白巧55克、黃油20克、吉利丁片0.5g

Step2:製作兩種巧克力甘那許。準備兩隻碗,分別將清水、牛奶、白糖、巧克力、黃油、軟化後的吉利丁片裝入兩個碗中,隔水加熱、攪拌至完全融化。製作完成的甘那許,用勺子舀起後滴落呈流線狀。

Step3:開始淋面。待巧克力甘那許溶液冷卻至29度左右,開始淋面。淋面過程中,用勺子操作比較方便,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淋上去的巧克力甘那許會自動流淌平整,不平整的地方也可以用勺背抹平【溫馨提示:溫度控制相當重要,而且淋面過程要求快、準、穩,一氣呵成】。

Step4:簡單裝飾。淋面完成後,將白巧克力甘那許淋在奧利奧餅乾上,變成白色奧利奧,待冷卻後,再布置上幾顆彩色糖珠,點綴到蛋糕上。最後,撒上些許椰蓉即可。

這個蛋糕只是用來當做早餐的,沒有使用專門的蛋糕切割工具,看起來會比較粗糙。如果想要製作更漂亮、更完美的蛋糕,建議使用專用工具進行切割哦!

1.食用油的選擇上,建議用味道較淡的玉米油or葵花籽油。

2.蛋糕烘焙中加入檸檬,既可以幫助打發,也能增加蛋糕的清香,一舉兩得。

3.在有淡奶油的情況下,最好先用淡奶油抹平後再淋面,這樣操作會更美觀、更平滑哦!具體方子可參考衝哥小廚之淋面蛋糕的製作方法(點擊可連接前往)。

4.製作甘那許有多種方子,完全可以自由調配:可用黃油與巧克力搭配,也可用淡奶油與巧克力搭配;喜歡淡一些可多加牛奶或淡奶油,喜歡濃一些可多加巧克力或可可粉;不喜太甜的可不加糖.主要原則是保證調製好的甘那許舀起後滴落,呈流線狀即可。

微信公眾號or下廚房搜索「衝哥小廚」,可查詢更多菜譜哦!

相關焦點

  • 燙麵水浴法的抹茶古早味蛋糕,細膩鬆軟,誰不愛!
    抹茶古早味蛋糕 「古早味」閩南語「懷念的味道」,使用最原始的材料,做出最原始的味道。 是的,古早味蛋糕材料就幾樣,雞蛋、牛奶、糖、麵粉,正因為沒有任何的添加劑,更受大家的歡迎。 記得古早蛋糕剛上市的時候,大家都是排隊買買買買的,真的是從一線城市紅到十八線城市去了。雖然門店越開越多,熱度慢慢褪去,但私房的招牌蛋糕一直在。
  • 古早味雞蛋糕,燙麵法+水浴法,質地綿密,就是愛這濃濃的蛋香味
    就是愛這濃濃的蛋香味,古早味蛋糕其實就是戚風蛋糕,只是這次採用燙麵法+水浴法,所以蛋糕質地更綿密了。再利用四方烤模,切成長條狀,就與外面賣的古早味蛋糕一模模一樣樣了。重點是,真的就是外面賣的古早味蛋糕的味道。
  • 這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古早味蛋糕? | 古早味蛋糕
    「古早味蛋糕」這個關鍵詞經常在後臺看見很多同學搜索開始我以為它是一種蛋糕的名字後來知道它其實是個形容詞,意指「懷念的味道」我也很好奇到底大家懷念的是什麼味道>實在不知此蛋糕原版在哪裡呀?做完以後發現貌似是一個燙麵戚風的過程又加上了水浴法的蒸烤模式所以做出來的口感比戚風更溼潤雖然雞蛋量比較多,但並不會覺得腥蛋糕的韌性也非常好
  • 細膩古早味蛋糕全靠水浴法
    將蛋糕切塊。古早味蛋糕古早味就是古舊的味道,古早味蛋糕鬆軟,其秘訣在於使用水浴法。水浴法簡單說就是隔水加熱。用水浴法可持續調節烤箱內的溼度,保持蛋糕的含水量,使蛋糕口感更加細膩。動手前請注意。1.做古早味蛋糕千萬不要把蛋白打硬了(乾性發泡)。2.燙熟的麵糊最好冷卻後再放入牛奶,在沒有冷卻的情況下倒入牛奶,麵糊就會更濃。3.火候一定要時刻注意,做古早味蛋糕火候不宜太高。4.古早味蛋糕主要製作方法是水浴法,在放水時要一次性放夠。
  • DUANG DUANG | 古早味蛋糕
    下面款用長盤做的古早味蛋糕;,兩個主鍋都保持乾燥、無油無水;取出第一個主鍋,倒入油,3分鐘/80度/速度1,加熱;加熱油是為了在下一步使麵粉糊化,增強濃稠感,這就是傳說中的「燙麵法」。在製作手法上,古早味蛋糕有以下特點。 第一,採用燙麵的方法。說到燙麵,目前經常採用的燙麵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開水,一種就是用熱油。
  • 燙麵版古早味蛋糕,細膩柔軟溼潤,我一連做了好幾個
    古早味蛋糕這古早味蛋糕也叫燙麵戚風蛋糕,非常細膩柔軟溼潤,我一連做了好幾個。原料:蛋白、白糖、蛋黃、玉米油、牛奶、普通麵粉、鹽。第10步、放入預熱好的烤箱,水浴法,華氏320度(攝氏160度)烤70分鐘。第11步、很漂亮的蛋糕。第12步、細膩柔軟,值得一試。第13步、之前做了千葉紋的也很漂亮。
  • 比戚風柔軟好吃,不縮不塌的古早味蛋糕,掌握訣竅,一次成功
    我以前喜歡做戚風蛋糕,細膩柔軟,好吃極了。不過自從學會了做古早味蛋糕,戚風就做得少了。古早味蛋糕以質樸純粹的老味道,細膩溼潤、輕盈綿密,徵服了許多人的味蕾。對於這款古早味蛋糕,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古老低調卻火爆整個東南亞,被稱為甜品界的勞斯萊斯。
  • 網紅古早味蛋糕超詳細做法,打發調糊一站式解決,戀愛的味道
    古早味蛋糕不似戚風蛋糕,又總給人一種戚風蛋糕嬌嫩懵懂的影子。與戚風蛋糕相比,古早味蛋糕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油燙麵」、「水浴法」,這是與戚風蛋糕最大的不同之處。燙麵法與水浴烘烤法的加入,讓蛋糕的保水性更強烈,所以,這也決定了古早味蛋糕細膩水潤的質地。蛋白的打發與戚風蛋糕大同小異,區別只是在打發程度上要略微滑嫩一點,達到溼性發泡即可。
  • 好評百分百 比戚風好吃 不縮不塌古早味蛋糕 新手拔草一次成功!
    古早味是臺灣俚語,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古早味的甜點方大多都來自於臺灣,在蛋糕類裡最受歡迎的就是一款古早味的蛋糕了,使用燙麵+水浴法,成品出來鮮嫩Q彈,蛋香濃鬱,親測比戚風好吃太多,難怪成了很多蛋糕店招牌蛋糕,甚至能創造了出爐五分鐘就被搶光的記錄,無論男女老少即使在風中凌亂排隊都覺得超值哦!
  • 古早味蛋糕
    「古早味」,其實就是老味道的意思,最近特別火的一款蛋糕,其實讓我起名字就是「燙麵厚蛋糕」,為了顯得自己洋氣一點
  • 古早味蛋糕,口感鬆軟,綿密溼潤,新手也可以做
    古早味蛋糕(燙麵水浴法)輕輕鬆鬆做零失敗古早味蛋糕,口感鬆軟,綿密,溼潤。新手也可以做哦。原料:低筋麵粉、雞蛋、植物油、白糖、白醋、牛奶。第2步、玉米油小火熱一會,起泡了立馬關火,過篩倒入麵粉,迅速攪拌成燙麵糊,倒入分離好的蛋黃碗裡第3步、最後倒入牛奶,攪拌均勻,攪拌不能過度,否則麵粉會起筋第4步、打發蛋清,白糖分三次加入,首先蛋清加入三分之一白糖打發第5步、打至細膩時再倒入三分之一白糖打發
  • 比戚風更簡單,不凹不塌的古早味蛋糕,柔軟細膩超好吃
    不過,當你拿一塊戚風蛋糕和古早味蛋糕細細研究時,你就會發現它們的外形和口感上會有一些差異。古早味蛋糕的膨脹程度較小,從切面看組織更加細膩,口感則較為柔軟溼潤。造成這種細微差別的原因是它們的原料與製作手法稍有不同。在原料上,古早味蛋糕添加的油比例會比較高,通常烘焙百分比在70%以上。
  • 「燙麵法」古早味蛋糕,比戚風要好吃很多,值得烘焙迷們一試身手
    由於使用水浴法,所以更適合固底模具。如果你使用活底模具,一定要包2層錫紙,以免漏水!還有縮小配方,使用不同模具,要靈活掌握時間與溫度,使用金盤減量後會很薄怎麼還可能用60分鐘呢,使用小的模具減量後,可是厚度還在就不能減時間再有比較集中的問題:油溫絕對不能高了,高了會燙稠麵粉裂了的話是因為蛋白打硬了,回縮的話是因為蛋白打軟了!
  • 烘焙圈子:古早味蛋糕製作~~想念的滋味、懷念的味道!
    「古早味」,閩南語「懷念的味道」使用最原始的材料做出最原始的味道
  • 古早味蛋糕居然這麼簡單,綿軟而Q彈,好吃的沒朋友!
    「古早味」,閩南語「懷念的味道」使用最原始的材料做出最原始的味道  這款蛋糕的做法其實介於海綿和戚風之間  但步驟和小細節的不同味道和成品也大不同  細膩的組織不失彈性的口感,真的很喜歡  燙麵、蛋白狀態軟,水浴蒸烤成就如果美好的組織和外貌  當做茶點或早餐都不錯啊,不華麗,很踏實~食譜為6寸,做8寸的請將所有食材翻倍模具方形 圓形都可以!
  • 都說古早味蛋糕失敗率太高?你沒用對方子,試試我這個百分百成功
    古早味蛋糕從前年開始,在各大網站、各大私房開始流行起來。什麼是古早味?其實是閩南或臺灣常用於描述傳統食物或者習俗的一種最原始最傳統的做法。用最簡單的材料與烹飪手法,製作出來的食物卻總能超出期待的味道,讓品嘗者留下難以忘卻印象。
  • 古早味蛋糕,質感Q彈,口感綿密細緻
    古早味蛋糕By 個性勝過姿色古早蛋糕屬於一種承載記憶的傳統蛋糕,沒有多餘的奶油和複雜的餡料去點綴,有的只是一成不變的味道,淡淡的雞蛋香味,口感綿柔不會太甜,不添加任何香精,返璞歸真的古早味這款蛋糕成功率比戚風高,只要蛋白打發到溼性發泡即可,口感比戚風、海綿蛋糕還要好!  小夥伴們在製作過程中只需掌握兩個重要的小竅門,就能做出超級溼潤柔軟的古早蛋糕,今天就把詳細做法分享給大家(想要一次成功的小夥伴,請認真看好文末的小貼士)原料:低筋粉、雞蛋、牛奶、玉米油、白糖。
  • 燙麵法棉花蛋糕,軟綿綿的入口即化,比戚風的口感更加濃鬱香醇
    今天晨光為大家帶來的是利用「燙麵法」和「水浴法」製作的一款蛋糕,它的口比戚風更加柔軟、綿密,那種入口即化的口感、香醇濃鬱的味道,不甜也不膩,讓你每一口都吃得意猶未盡!
  • 比戚風蛋糕更好吃的古早味蛋糕,柔軟細膩,入口即化!
    戚風蛋糕柔軟細膩,很多人都喜歡吃,也是不少烘焙愛好者喜歡做的一款蛋糕。但是,今天小編要分享的這種蛋糕,既然比戚風蛋糕更好吃,像雲朵一般柔軟細嫩,入口即化。而且蛋糕表面絕不開裂,對於追求完美蛋糕的人來說,這種蛋糕肯定適合你,它就是採用燙麵+水浴法的古早味蛋糕。
  • 細膩柔軟的古早蛋糕,蛋白打發和水浴法是關鍵,掌握好準成功
    很多人不明白「古早」是什麼意思,「古早」也稱「古早味」,意思是沒有多餘的增加物,用古老的方法還原其本真的味道。如今這古早味在很多食物上都這麼稱呼,也是人們追求天然食物的一種體現。 古早味蛋糕聽著很高深,其實只要掌握了戚風蛋糕的手法,就沒啥可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