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認離開中國?4年關閉74家門店,家樂福已離開,沃爾瑪還在堅持

2020-12-18 聚富財經

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也直接促進了我國消費市場的增長。如今我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還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而未來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我國居民消費能力不斷上漲之際,也吸引了很多外資品牌的注意,它們紛紛進駐到中國市場中,想要搶佔我國消費市場,從中分一杯羹。尤其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左右,大量外資開始湧入到我國市場中。

告訴大家一件事,就是很多外資在我國「紮根」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時間,不少我國熟知的品牌,其實很有可能是外資品牌,甚至還有人一直以為它們是國貨。這些外資品牌,在我國幾十年,每年都能賺走不少錢。

但並不是所有外資品牌,在我國都過的非常「舒坦」的。隨著我國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我國本土品牌的崛起,我國各大行業的競爭壓力也隨之變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甚至不少外資品牌也「撐不住」,最後選擇離開中國市場了。尤其是很多外資服裝品牌,近年都逐步退出中國市場了。事實上,如今除了服裝市場外,我國零售行業也經歷「巨變」。很多國際零售巨頭,在中國「撐不下去」了,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我國零售行業「大變動」

在曾經一段時間中,我國的零售行業,都被外資品牌「承包」了。那段時間中,我國各地區都有著,外資零售巨頭的身影。

不過如今,一個接一個的國際零售巨頭,縮減在華規模,甚至是離開中國市場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國際零售巨頭「敗走」中國呢?難道真的是,我國居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改變?還是被我國本土品牌,「趕走」的呢?

可以說我國零售行業,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同行」,而是電商。在受到電商的衝擊下,我國零售行業的業績,開始逐漸下滑。2010年左右時,我國不少零售「巨頭」都開始受到電商,所帶來的影響。

那段時間中,我國電商行業大火,零售行業卻遭遇了寒冬。不少在中國的國際零售巨頭,也在「節衣縮食」的過日子。在苦苦支撐後,國際零售巨頭,也選擇離開中國市場了。

沃爾瑪回應「無出售計劃」

上面說到一些國際零售巨頭,近年來紛紛縮減了在華投資規模,以及門店數量,用來節約成本。其中也包括,全球最為著名的零售巨頭沃爾瑪。

光是在2019年時,沃爾瑪就關閉了在中國的十幾家店鋪。這不在近日,又有消息傳出,沃爾瑪打算出售中國大賣場業務部分股權的消息,甚至表示沃爾瑪已經和一些企業,開始洽談了。

根據數據顯示,光是在今年沃爾瑪已經關閉了6家門店,而在2016年至2019年4年期間,沃爾瑪關閉了74家門店。截止到2019年,沃爾瑪在我國共有440多家門店。

不難看出,近年來沃爾瑪在中國,過的並不「舒坦」。就算沃爾瑪要離開,很多人也表示「不意外」。但對於上述傳出的消息,沃爾瑪卻表示:不對外界流言做評價,也無任何出售中國業務的計劃。

從這個回應中,不難看出沃爾瑪還打算,繼續待在中國市場中。不過對於沃爾瑪來說,如何挽回自己在華業務下滑的局面,才是當務之急。不然未來,離開中國市場,或是「遲早」的事情。

相比於其它在華的零售巨頭,沃爾瑪的表現,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不少我們曾經熟知的零售巨頭,已經徹底離開我國市場了。

家樂福

對於很多人來說,家樂福就是以前的回憶。曾經家樂福遍布我國,但之後家樂福在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困難」,業務也不斷的縮小。在2017年時,就不斷傳出家樂福要「賣身」的傳聞。

而到了2019年後,蘇寧易購正式接手了家樂福,以4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家樂福在中國80%的股權。這也意味著,在中國市場多年的法國零售巨頭,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1995年家樂福進入中國市場,2019年徹底離開,24年的時間家樂福在中國經歷了很多,也曾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而同樣在中國待了20多年的沃爾瑪,雖然日子也「不好過」,但其依舊繼續待在中國市場。

麥德龍

麥德龍的銷售模式,相比於傳統的超市有著很多獨特之處。不過最後麥德龍還是「放棄」了中國市場,將中國業務的控制權轉讓了出去,之後其也關閉了,在中國的多家門店。

麥德龍屬於比較「佛系」的一類,曾經在其它零售巨頭業績下滑之際,麥德龍的營收卻在增長,但之後「急轉」之下,麥德龍的發展方向出現了問題,導致營收大幅下滑,無奈之下麥德龍也選擇了退出。

TESCO(樂購)

TESCO是英國最大的零售商,已經百年歷史了。TESCO進入到中國市場比較晚,來到我國時,我國市場份額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這導致TESCO在中國的多年時間中,經營情況並不可觀。如今又一「巨頭」TESCO,也敗走我國了。

在2019年初時,TESCO還公布了裁員計劃,預計裁員9000人並關閉90家門店。並且在2020年2月份時,TESCO將自己在中國的產業,以25億元左右的價格,出售給了華潤集團。英國的百年零售巨頭,就這樣「敗走」中國了。

大家覺得,這些國際零售巨頭,來到中國後卻「撐不下去」,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它們在其它國家,「活的」不是很好嗎?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沃爾瑪回應「出售中國大賣場」傳聞:不對流言做評論,無任何出售計劃》

相關焦點

  • 家樂福否認退出中國 目前所有門店均正常營業
    家樂福:在中國持續發展的決心不變近日,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在中國的發展引來眾多猜測。對此,家樂福中國區公關負責人回應新華社記者稱,家樂福在中國持續發展的決心和信念不會改變,目前所有270家門店均正常運營。
  • 「超市一哥」崛起:門店數量超3000家,連沃爾瑪、家樂福也不及它
    包括沃爾瑪背後的沃爾頓家族,財富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2月份沃爾瑪發布財報,其中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營收達到1388億美元,也是近十年來表現最佳的一次,全年營收達到5144億美元。其實沃爾瑪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經進入中國了,經過長達二十幾年的發展,在國內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400多家了。
  • 家樂福中國區:今年保持20家門店擴張速
    並不理想的2009年財報、關閉總部辦公大樓、全面退出日本市場,這是近期家樂福陸續遭遇的三件囧事。家樂福到底怎麼了?  但中國家樂福近年來每年20家門店的開店速度,確實截然不同的情形。家樂福中國區發言人陳波表示,2010年,家樂福仍然會保持20家門店的擴張速度。  家樂福的年報也反映了這一點。
  • 家樂福中國改姓「蘇」,蘇寧收購家樂福80%股權,湖北區域涉及10家門店
    據了解,湖北地區開有10家家樂福門店,此後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相對獨立的運作,蘇寧也將利用自身優勢,對家樂福門店進行全面數位化改造。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快消領域乃至整個零售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賽跑和洗牌。 記者梳理發現,從2017年開始,家樂福中國就頻繁傳出出售傳聞,騰訊、阿里、永輝、歐尚均是潛在買家。
  • 家樂福:我很好,我不會離開中國-虎嗅網
    在中國正在進行的新零售改造中,大賣場業態的佼佼者並不是改革的引領者,而是被改變的對象;從自身看,家樂福的管理和戰略也被廣泛詬病,門店腐敗與錯失中國電商的發展,都被認為是致命傷。從輿論看,普通讀者最容易看到的消息是,家樂福某地又關閉一家門店。
  • 沃爾瑪分權 家樂福集權
    家樂福和沃爾瑪這對「冤家」在中國區的改革策略簡直是背道而馳,但它們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管理層的陸續離職。日前,服務沃爾瑪13年、任職採購副總裁的林靜華已正式辭職。而在此之前,沃爾瑪營運長於劍弈、公司事務部副總裁李成傑已離職。值得注意的是,家樂福此前也爆出了多名店長及區域經理離職的消息。
  • 中國超市38年簡史:如何在沃爾瑪、家樂福的壓迫下成長?
    幾乎與家樂福同一時期進入中國的沃爾瑪同樣大肆跑馬圈地,在2004年以前沃爾瑪僅在 10個省份開設了27個門店,到2010年已在全國24個省份開設了219家門店。從2010年起家樂福中國的收入和門店數量開始進入下降通道,2010年開始陸續在中國關店, 2013年-2015年三年關店數量達30家。2018年家樂福中國再關店19家。再來看沃爾瑪,近日,沃爾瑪淄博柳泉路分店貼出停業公告稱,該店將於2019年6月25日起停止營業。淄博柳泉路店關閉後,沃爾瑪在山東將只剩下濟寧一家門店。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中國市場怎麼了?
    現如今,中國已然崛起成為了經濟體量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還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進出口市場。尤其在消費方面,中國一路披荊斬棘,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相信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我國國民的消費能力也將進一步提高。
  • 家樂福中西區分拆 沃爾瑪將投5億改造門店
    昨日,記者從家樂福方面了解到,家樂福(中國)決定進行結構調整,在原有的五大區基礎上新增中部大區,這也意味著之前家樂福(中國)的中西區將分拆為中區和西區,成都則依然是西區的總部。  與此同時,沃爾瑪宣布今年還將投入近5億元人民幣,升級改造全國50家門店。有分析認為,這預示國內零售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 家樂福、沃爾瑪檢出問題童車 北京門店已全部下架
    家樂福、沃爾瑪、迪卡儂等渠道因抽檢出不合格童車被點名。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在網站發布《關於2019年深圳市童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稱,抽查17家企業生產銷售35批次產品中發現7批次不合格樣品,家樂福、沃爾瑪、迪卡儂等渠道被點名。
  • 沃爾瑪要退出中國?在中國為何做得沒有在美國好?
    在這24年裡,沃爾瑪在中國瘋狂開店,很多店都有十幾年、二十幾年的歷史了。但是從2016年開始,沃爾瑪開始關閉了在中國的多家門店,據統計,從2016年到2019年,沃爾瑪在中國總共關閉了74家門店。要是算上這家店的話,今年截止到現在沃爾瑪已經關了6家店,算上之前的74家,沃爾瑪相當於在不到4年時間裡,整整關閉了80家門店。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其門店總數已達441家,截至2019年,沃爾瑪共有442家門店,門店總數六年幾乎沒有什麼增長。
  • 沃爾瑪在中國「混」得不好了?不到4年關店80家,入華已24年
    目前,沃爾瑪在中國的主要經營包括購物廣場、山姆會員商店、沃爾瑪惠選超市等。沃爾瑪中國已經在全國180多個城市開設了400多家商場 、約20家配送中心。實際上,沃爾瑪進入中國已經24年了。在沃爾瑪中國的官網介紹中,有這樣一句話「沃爾瑪對中國經濟和市場充滿信心,並致力於在中國的長期投資與發展」。
  • 家樂福在中國開的第一家縣級大賣場關閉
    家樂福在中國開的第一家縣級大賣場關閉來源:聯商網2017-01-04 14:16聯商網消息:2016年12月31日,安徽蒙城家樂福停止營業。這家店最顯著的標誌是家樂福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縣級大型賣場,是家樂福在安徽的第10家店,同時也是面積最大店。作為家樂福在安徽開的第一個縣屬超市,曾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被認為是外資超市戰從中國一線城市、二線、三線城市打到「縣城」的開始。
  • 家樂福中國姓「蘇」 樂天瑪特、百盛退出 外資零售凜冬已至?
    除了家樂福,另一外資零售巨頭沃爾瑪的日子也並不輕鬆。6月18日,沃爾瑪關閉了位於杭州和寧波的兩家分店,而在前一天,沃爾瑪關閉了其位於濟南的一家門店。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沃爾瑪在全國範圍內關閉了至少14家大賣場。據沃爾瑪中國官網介紹,目前沃爾瑪共在全國180多個城市開設了400多家商場。
  • 大賣場改頭換面,沃爾瑪、家樂福越開越小
    相比全國400多家沃爾瑪大賣場,這兩家店不僅在體量上更緊湊,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更加迎合現代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著不少細節變化。沃爾瑪、家樂福「小」門店的雙雙亮相,也標誌著大賣場正式開啟新一輪的轉型升級。這三家店什麼樣?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閉店,如今又一零售巨頭「敗走」中國
    文:木一曾經對於一些海外品牌而言,中國市場就如同一塊巨大的蛋糕,誰都想進來分一杯羹。尤其是在上世紀90年代,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零售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在我國並不成熟的零售市場上瘋狂吸金。營收大幅下滑,利潤大幅降低,也讓家樂福面臨著巨額虧損。無奈之下,2019年6月23日,家樂福宣布以48億元的價格將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出售給蘇寧易購,黯然退出中國市場。除了家樂福之外,沃爾瑪在中國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2016年,沃爾瑪閉店13家,2017年閉店24家,2018年閉店21家,2019年閉店16家,今年更是多次傳來閉店的消息。
  • 家樂福、沃爾瑪撤退,如今又一外資企業「敗走」中國?究竟怎麼了
    國內外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比如華潤萬家、家樂福、沃爾瑪等品牌。這些超市最近都面臨著「關門大吉」的局面。事實上,早在2014年,就有不少零售巨頭的業績開始走下坡路。在中國有著十年歷史的樂購,在2014年宣布將退出中國市場,並將其在中國的全部業務轉手給華潤萬家。樂購退出中國市場不過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隨後便有不少零售企業陸續開始傳出退出中國的消息。
  • 沃爾瑪的「離去」,被收購的家樂福,傳統零售還行不行了?
    在電商市場的發展之中,傳統門店的劣勢也逐步的浮出了水面;人口流量降低、成本運營等居高這些都制約著傳統門店的競爭能力。不僅是一些實體店鋪,連一些遠洋到中國的海外零售巨頭們,也都「迷失」在這之中。沃爾瑪的關閉就在「618」,電商們都在狂歡的時候,沃爾瑪卻迎來了自己今年上半年第十四次關閉。要知道,在新興零售和電商的間接衝擊之下,這些大賣場形式的零售品牌已經面臨著非常大的業務壓力了。
  • 沃爾瑪、家樂福越開越「小」 這難道是大賣場趨勢?
    相比全國400多家沃爾瑪大賣場,這兩家店不僅在體量上更緊湊,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更加迎合現代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著不少細節變化。沃爾瑪、家樂福「小」門店的雙雙亮相,也標誌著大賣場正式開啟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 深圳抽查家樂福沃爾瑪 仍有個別門店標價不規範
    新華網深圳1月28日電(記者彭勇)針對近期備受關注的價格欺詐問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8日對外宣布,該局組織人員對當地的家樂福、沃爾瑪超市進行抽查,結果顯示,雖然暫未發現重大的價格欺詐行為,但仍有個別門店有標價、促銷和計價不規範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