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對我們中國歷史的外化認知,除了聞名世界的萬裡長城之外,可能就是驚豔四方的秦始皇兵馬俑了。這些承載著中國古老文化和智慧的陶俑,一經出土,立刻就在國際上引發了轟動,甚至吸引美國總統前來觀看,足以見得這些陶俑珍貴的價值了。
我國的文物專家,對於這些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古物更是極其看重。畢竟是自己國家的寶貝,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一旦損毀就是不可修復的,所以不論是檢修還是搬運,這些陶俑在「自己家裡」所受到的待遇,堪比國寶大熊貓了。
然而讓人氣憤的是,這些在我國被當成寶貝,精心呵護了數十年的珍貴古物,到了國外之後,卻遭到另外一番待遇,就好像是它們自身攜帶的一個「詛咒」,內容便是:別把我們(也就是兵馬俑)送出國。
為什麼這麼說?從下面的兩件事完全就能感覺出,那些老外對於我們國家的寶貝,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壞心思」的。
第一件事還要從1983年說起。當時日本為了舉行大阪城400年慶典,特地向我國提出了一項請求,希望能夠借我國的兵馬俑到日本展覽,滿足一下日本人民的好奇心。出於中日關係考慮,我國在經過良久思慮之後,便同意了日本人的這項請求,借出了幾尊珍貴兵俑赴日本展出。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時的日本方面,出於對盲人的照顧,特地設置了沒有玻璃窗阻隔的站臺,便於盲人用手觸碰。但也正是因為這個舉措,一尊高1.9米的軍吏陶俑,被一名尋釁滋事的日本人強行推到,直接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
此事發生之後,舉國譁然,一些文物專家更是悲痛無比,對於國寶的損壞感到心痛。日本當時的首相也曾特地派人前來道歉,但這並不能將那具損毀的陶俑修補完善。
這件事當時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反響,全世界的人都等著看我國的態度,最終出於多方面的考慮,我國在對日方進行追責之後,也沒再進行過多的追究,以免當時好不容易建立的中日外交遭到破壞。
而這第二件事,就是幾年前著名的「拇指事件」。當時我國外借給美國幾尊兵馬俑,於費城的富蘭克林博物館公示展覽。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由於當地展館的監管不力,導致一名24歲的美國青年,在閉館之後又偷偷地溜進了兵馬俑所在的展覽館廳,並且折斷了一個兵俑的拇指,悄悄地裝進自己口袋裡帶回了家。
等過了幾周之後,這件事才被展館人員發現。雖然「折指犯」已經被逮捕,但對兵馬俑造成的損壞,已經是無法彌補的了。
這兩次的兵馬俑損壞事件,充分的證明了一個真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心疼。其實這並非是我國文物外借時被破壞的個例,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在出國展出的時候,也曾經因為外國工作人員的不小心,遭到了致命的損壞,至今都無法完全修復。這不禁讓人感慨,我們國家的這些國寶,尤其是兵馬俑,還真是不能再隨便「出國」了。
文物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除了本身蘊含著珍貴歷史價值之外,它們的存在,也讓我們了解到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讓我們的文化有了可以依託的載體。因此,我們更因該去愛護和了解我們國家的這些文物,避免他們再次遭受到別有用心之人的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