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禁止出國」的文物,老外想看,只能來中國

2020-12-11 歷史古談

【7大「禁止出國」的文物,老外想看,只能來中國】陶鷹鼎: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時期文物,1958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莊一座成年女性墓葬,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2003年,利簋隨34件組檔案文獻列入第二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2002年1月18日, 利簋被確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盂鼎,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又稱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952年藏於上海博物館,1959年轉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

虢季子白盤(Ji Zibai Plate of the Guo State),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商周時期盛水器,晚清時期出土於寶雞,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鎮館之寶

水晶杯,戰國時期器具,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收藏於浙江杭州博物館。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器腹外壁的一側就是著名的鸛魚石斧圖。圖高37釐米,寬44釐米,約佔缸體表面積的一半,畫面真實生動、色彩和諧、古樸優美,極富意境,是迄今中國發現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陶畫。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200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

相關焦點

  • 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巡展的7大國寶,最後一個真不是穿越的嗎?
    【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巡展的7大國寶,最後一個真不是穿越的嗎?】1.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一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一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 為何禁止文物出國展覽?專家:你看被禁的這222件文物,有多逆天
    前段時間,一檔名為《國家寶藏》的節目可謂火遍大江南北,透過這個節目,我們得以直觀看到中國珍藏千百年的國寶級文物,當「國寶守護人」緩緩道出屬於它們的前世今生,更是拉近了當代人與歷史文物之間的距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寶那些事兒。
  • 中國這十件國寶級文物,全部禁止出國展覽,你一定要看一看!
    華夏五千年,中華大地孕育出豐富的智慧結晶,先人們留下了無數的珍貴文物,當中又有哪些堪稱國寶級的呢?小編來給大家盤點十大國寶級文物。一、後司母戊鼎屬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一世紀),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
  • 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巡展的7件國寶,最後一個確定不是穿越的?
    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巡展的7件國寶,最後一個確定不是穿越的?1.鴨形玻璃注,北燕文物, 長20.5釐米、腹徑5.2釐米,重70克。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巡展的7件國寶:2.春秋蓮鶴方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 為什麼要規定有些文物禁止出國展覽,我國首批被禁文物有多逆天?
    這些文物不僅在中國受到重視,同樣也吸引著國外專家對此抱有極大興趣,想將其借到自己國家展覽,加強文化交流。 可並不是所有文物都被批准出國展覽,這些被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都有哪些?他們又有著怎樣的獨特魅力吸引著國內外專家學者呢?
  • 中國六十四件禁止出國文物之后母戊銅鼎和利簋
    中國六十四件禁止出國文物之后母戊銅鼎
  • 中國讓人頭皮發麻的文物:看多了,心裡有陰影,已被禁止出國展覽
    中國讓人頭皮發麻的文物:看多了,心裡有陰影,已被禁止出國展覽文/孟浪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著許多的鼎盛的大朝代,也有很多自己佔據地盤的政權。還有許許多多的可能沒有被歷史過多記載的地方小政權。他們都是組成我們歷史的重要部分。
  • 一件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上面繡著八個大字,預測了中國千年國運
    2001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能夠入選目錄的文物,無一不是國寶級別,它們代表著中國燦爛的文明以及悠久的文化。在首批禁止出國(境)文物中,有一件文物看起來絲毫不起眼,可上面的八個字,讓人一度認為是近代物品。 這件文物就是1995年出土於民豐縣尼雅遺址的織錦護膊(即護臂)。雖是織錦護膊,可它卻很小,長18.5釐米,寬12.5釐米,圓角、絹緣、綴帶,是五重平紋經錦,兩邊還有用於系胳膊的3條白色絹帶。
  • 10大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級文物:圖3轟動了日本,圖9曾被農婦作為...
    【良渚玉琮王】大家都知道,很多國寶級文物由於太珍貴,不適宜出國展覽。因此,2002年、2012年和2013年三次出臺了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目錄,文物的數量如下:首批64件(組)、二批37件(組)、三批94件(組)。本組照片列舉了10大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級文物,件件舉世無雙,價值不可估量。
  • 禁止出國的極品織物文物:素紗襌衣被17歲少年偷盜毀壞,只剩一件
    目前禁止出國展覽文物已發布了三批,共計195件(套)文物,這個數字看起來讓人沒什麼概念。但你知道嗎,經過全國普查,中國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看看這數字對比,從一億多文物中挑出這一百多件,這得優秀成什麼樣啊。在這近兩百件文物中,一共就出現了兩件完整的衣服,這裡說的是實際上可以穿的衣服,不包括絲綢錦緞和金縷玉衣此類。
  • 中國姑娘在國外吐槽:我們嫌棄的電視劇,被老外看了二十億次
    現在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出國旅遊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很多人更是不需要結伴出遊,自己一個人就能出國走遍世界。一位中國女孩就在國外旅遊,體驗了很多個國家,但是最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卻不是外國的美食風景,而是外國人對中國電視劇的熱愛。
  • 文物走私「出國」,如何追回來?掌握證據很關鍵
    ——文物走私「出國」,如何追回來?解說:從3月被舉報,到8月被追回,8件春秋早期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從日本歸來。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教授 霍政欣:一旦在外國出現了流失的中國文物,我們就應該在第一時間去搜集相關的事實證據,同時在法律上做好預案。解說:《新聞1+1》今日關注:文物走私「出國」,如何追回來?
  • 中國這五件國寶,被永久禁止出國展出,看到第二件以為穿越了時空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有著諸多享譽世界的文物瑰寶,這些文物都是中國的國寶。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們既是技術的代表,也是藝術的代表!下面說說中國這五件國寶,被永久禁止出國展出,看到第二件以為穿越了時空。
  • 中國各省博物館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永久禁止出國展出!
    中國各省博物館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永久禁止出國展出!1.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鑲金獸首瑪瑙杯。鑲金獸首瑪瑙杯是我國歷史文物,是中國首批永久禁止出國展出的國寶之一!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古今未見類同者!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
  • 帶文物古董出國,不了解多一點,小心被罰款又要坐牢
    博廷觸犯西班牙的藝術品出國條例而損失慘重,而這種類似條例並不是西班牙獨有。基本上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禁止出境的文物名錄,如《蒙娜麗莎》就在法國禁止出國展覽的名單上。 在我國,也有類似的條例和名錄。
  • 三星堆登陸央視《國家寶藏3》 4大國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
    「中國文物在海外的展覽,最受歡迎的有兩個,一個是秦始皇兵馬俑,一個就是三星堆文物。」這是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王巍感嘆三星堆文物吸引力時,常說的一句話。青銅神樹造型瑰麗,青銅大立人神秘肅穆,金杖光彩奪目,太陽輪形器更是宛如外星文明產物……寶藏般的三星堆,神秘獨特的氣質國內罕見。34年前,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的發現,完全是一場意外。
  • 國內禁止老外的城市,相當於三個新疆,自然資源超豐富
    ,都值得去遊覽一番,但是有的地方也不是說什麼人都可以進入的,今天小編想給大家說的是在我國有一個地方禁止外國遊客來到這裡到底是哪裡呢?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可能一些網友們會問小編哪裡會禁止外國人來?要知道如今外國人來到中國定居的有很多很多了,尤其是廣州,浙江一些城市,有一些黑人甚至是一些啊,法國人美國人都在定居中國。當然這樣也能促進中國和外國的友好往來,但是在中國一個城市,他不允許外國人來,這個城市就是三沙市。
  • 被列為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墓棺內陪葬者最小的年僅13歲
    許多古人留給我們的豐富遺產財富在眾多的博物館裡進行展覽,讓我們一睹遠古人的博大智慧,了解中國濃鬱的歷史,每個人都不妨一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曾侯乙墓棺,您對曾侯乙墓棺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聽小編娓娓道來。
  • 兵馬俑自帶「詛咒」不可隨便出國?看看這兩次出國,老外幹了什麼
    西方人對我們中國歷史的外化認知,除了聞名世界的萬裡長城之外,可能就是驚豔四方的秦始皇兵馬俑了。這些承載著中國古老文化和智慧的陶俑,一經出土,立刻就在國際上引發了轟動,甚至吸引美國總統前來觀看,足以見得這些陶俑珍貴的價值了。
  • 31%中國遊客帶「泡麵」出國遊!老外:中國人飯都吃不起了
    31%中國遊客帶「泡麵」出國遊!老外:中國人飯都吃不起了當下,出國遊成為了中國遊客們的熱潮,出國增長增長見識,體驗異域風情,購物等等。而對於不少驢友來說,出國遊必不可少的便是品嘗當地的美食。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說起出國遊,總有人會提及起「蹲在GUCCI櫥窗前吃泡麵」的大媽。據相關數據統計:有31%的中國遊客會帶著泡麵出國,58%的熱巴會在旅遊目的地購買泡麵。而在這些人群之中,並不缺乏土豪。對此,有老外稱道:中國人這是連飯都吃不起了嗎?而造成他們在旅遊途中吃泡麵的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有兩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