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為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墓棺內陪葬者最小的年僅13歲

2020-12-15 小小阿汪

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著許多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促進著我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許多古人留給我們的豐富遺產財富在眾多的博物館裡進行展覽,讓我們一睹遠古人的博大智慧,了解中國濃鬱的歷史,每個人都不妨一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曾侯乙墓棺,您對曾侯乙墓棺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聽小編娓娓道來。

被列為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墓棺內陪葬者最小的年僅13歲

曾侯乙墓棺是戰國時期的文物,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現在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內。據說當年曾侯乙墓被發現時,一共有47塊大型石板將古墓與外世隔絕,考古人員一塊塊移開,發現下面是250釐米厚的夯土。夯土下面又有一層10釐米到30釐米厚左右的青膏泥,青膏泥下面又鋪著層層的木炭,這些木炭總量達到六萬千克,可見古人對於墓地隱藏和保護的睿智心思。

據說當墓地被打開時,發現裡面全是水,幾副墓棺漂浮在水上,打開後發現裡邊都是一些女性的遺骨,經專家鑑定,這些女性的遺骨是墓主人的陪葬品,稱為人殉。但是這些人身份並不是很確定,但陪葬人數多達21具,是非常罕見的。從博物館的數據中可以了解到,出品的陪葬棺有22集,其中一句為狗官,其他的均為女性最小的,在西市發現最小的,僅有13歲,她們大多年幼,最大的也不過是26歲左右。有些專家認為,墓主人在世時,佔有欲十分強,比如他的陪葬品中均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的字樣。

當這個距今已經有了2400多年歷史的彩漆外棺重見天日時,受到人們的注目。主棺全由青銅框架構成,外棺重達3200多公斤,含內棺整個重達七噸半也有九噸的說法,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重的古代墓棺。這副木棺的獨特之處在於,外壁以黑漆為底,上面添加著朱彩,並以浮雕、圓雕等技術雕刻出各種的花紋,勾勒成12組圖案,每組都以陰刻的旋渦紋為中心,周邊飾以朱繪龍形捲曲勾連紋,這種青銅構件彩繪漆棺,不僅是首次發現,還是我國出土目前為止最大的一件漆器。

看完小編以上的介紹,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討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最重的曾侯乙墓棺:陪葬者21位女性,最年輕13歲
    從博物館牆上的一些數據顯示可獲知,出土的陪葬棺材有22具,其中包括一具為狗棺 。其他棺材裡出現的遺骨均為女性,當時發現的東室內的陪葬女性最大的只有16歲,而西室最小的才13歲。然而不論是16歲還是13歲,這都是非常年輕甚至尚幼的年齡。而所有陪葬女性中年齡最大也只是26歲左右。
  • 為什麼要規定有些文物禁止出國展覽,我國首批被禁文物有多逆天?
    我們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浩蕩歷史,歷史不僅為我們留下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更為我們留下了眾多極富藝術鑑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的文物。 這些文物不僅在中國受到重視,同樣也吸引著國外專家對此抱有極大興趣,想將其借到自己國家展覽,加強文化交流。 可並不是所有文物都被批准出國展覽,這些被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都有哪些?
  • 一件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上面繡著八個大字,預測了中國千年國運
    2001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能夠入選目錄的文物,無一不是國寶級別,它們代表著中國燦爛的文明以及悠久的文化。在首批禁止出國(境)文物中,有一件文物看起來絲毫不起眼,可上面的八個字,讓人一度認為是近代物品。 這件文物就是1995年出土於民豐縣尼雅遺址的織錦護膊(即護臂)。雖是織錦護膊,可它卻很小,長18.5釐米,寬12.5釐米,圓角、絹緣、綴帶,是五重平紋經錦,兩邊還有用於系胳膊的3條白色絹帶。
  • 江西景德鎮一少女墓,出土「逆天」瓷器,成首批禁止出境文物
    在如此歷史悠久的土地上,一位古代民間少女墓出土「逆天」瓷器似乎也並非那麼偶然。之後這件「逆天」瓷器更是成為首批禁止出境的文物,這究竟是怎樣的瓷器呢?青花釉裡紅瓷倉是一件元代瓷器,1974年在江西景德鎮凌氏墓出土,如今收藏於江西省博物館。2002年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進了這個名單的文物,都已經可以稱之為國寶。然而這一件並非出自帝王家的瓷器何德何能能夠躍居其上呢?
  • 為何禁止文物出國展覽?專家:你看被禁的這222件文物,有多逆天
    在眾多珍貴的國寶中,有222件,被國家列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其中包括后母戊鼎、水晶杯、銅奔馬、金縷玉衣、搖錢樹等等,而它們之所以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行列,首先是因為是孤品
  • 7大「禁止出國」的文物,老外想看,只能來中國
    【7大「禁止出國」的文物,老外想看,只能來中國】陶鷹鼎:為新石器時代後期仰韶文化時期文物,1958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莊一座成年女性墓葬,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 中國這十件國寶級文物,全部禁止出國展覽,你一定要看一看!
    華夏五千年,中華大地孕育出豐富的智慧結晶,先人們留下了無數的珍貴文物,當中又有哪些堪稱國寶級的呢?小編來給大家盤點十大國寶級文物。一、後司母戊鼎屬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一世紀),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
  •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一定要看一看!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
  • 十大永遠禁止出國展覽文物:都是頂級國寶,圖9令張伯駒幾乎破產
    (註:從2002年開始,國家文物局發布三批禁止出國或出境展覽的文物,入選的文物無一不是國寶級文物,本組照片選擇其中代表性的10件文物。)【辛追夫人不腐女屍(西漢)】有人會質疑,女屍也是文物?沒錯,女屍也是國寶級文物。
  • 湖南發現1700年前大墓,出土國寶級文物,如今禁止出境展覽
    今天小編介紹的湖南安鄉發現的西晉大墓,出土國寶級文物,如今禁止出境展覽!湖南省安鄉縣黃山頭鎮南禪灣,當地一位老農在自己地裡幹活,竟然發現憑空多出一個大坑,還在坑中發現幾塊看著年代久遠的青磚,自秦始皇陵被發現後,國人漸漸有了保護文物的概念,於是老農立即將此消息上報,文物部門迅速派考古隊前往現場進行勘察,初步判定該墓距今已有1700年歷史,佔地大約1500平方米。
  • 戰國古墓中挖出7噸大棺材,有21具女性屍骨,最小的只有13歲
    曾侯乙編鐘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它出土於曾侯乙墓中,除了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墓中還出土了15000多件文物,比如重達7000公斤的曾侯乙青銅架楠木彩繪主棺、用先進的失蠟法鑄造的曾侯乙尊盤等等。
  • 禁止出國的極品織物文物:素紗襌衣被17歲少年偷盜毀壞,只剩一件
    目前禁止出國展覽文物已發布了三批,共計195件(套)文物,這個數字看起來讓人沒什麼概念。但你知道嗎,經過全國普查,中國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看看這數字對比,從一億多文物中挑出這一百多件,這得優秀成什麼樣啊。在這近兩百件文物中,一共就出現了兩件完整的衣服,這裡說的是實際上可以穿的衣服,不包括絲綢錦緞和金縷玉衣此類。
  • 廣州挖掘一帝王墓,出土「龍首」金印,如今禁止外出展覽
    與這些名號相比,歷代盜墓賊或者說「摸金校尉」更感興趣的是這些南越王墓到底在哪。之所以那麼說是因為史書中記載了南越王下墓時帶了非常多的稀世珍寶進去,三國時期的孫權曾為了籌集軍費也跑到廣州尋找南越王墓趙拓的墓穴,最終無功而返;也正是這一事件後,世人更加堅信南越王墓裡面會有數不清的稀世寶物。
  • 文物:圖三是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群,圖四劉勝金縷玉衣
    這件文物面帶微笑,仿佛自帶一種說不出的喜感,它就是「東漢擊鼓說唱陶俑」,據說,是根據漢代街頭說唱歌手的樣子而做出的陶俑,渾身充滿文化氣息和古人高超的陶塑水平。茂陵石雕,西漢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群,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劉勝金縷玉衣,該衣通長188釐米。玉片有綠色、灰白色、淡黃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塊,金絲重1.1千克。
  • 我國永久禁止出境的64件國寶級文物!(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文物出國(境)展覽呈現出日益繁榮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對文物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對此,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對此於2002年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64件(組)一級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下面筆者就來講講都有哪些文物被限制出境。
  • 廣州南越王漢墓,為何能被列為「20世紀中國著名考古發現」之一?
    考古最注重的就是文物,尤其是那些頭一次出現的文物,而只要一個墓葬中能夠出現幾件這樣舉世罕見的文物,那對於該墓葬的發現就註定會被稱為最為偉大的考古發現。而在南越文王墓中就出土了至少六件被譽為國之重寶的文物,即角形玉杯、銅屏風構件5件、「文帝行璽」金印、絲縷玉衣、大玉璧、玉盒:角形玉杯。
  • 世界上最逆天的5大文物,一件非地球之物,2件來自我國
    導讀:世界上有個大大小小各種文明,但對地區影響最大的還是四大文明,這四大文明除了對歷史做出卓越貢獻外還留下了非常多的文物,但在這些文物中還可以挑選出一些極具代表性的逆天文物。那在世界上最逆天的5件文物是哪些呢?我國有無文物上榜呢?
  • 帶你認識國家文物局規定的195件禁止出境文物
    |第一批| 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規定64件(組)珍貴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禁出文物】(195-28) 曾侯乙墓外棺棺體框架以青銅打造,棺身以梓木製作,外壁漆繪各式紋飾,堪稱銅器、木器、漆器的合體精品,是我國迄今所見器形最大、體量最重,並與金工結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 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這些佛教文物榜上有名
    國家文物局在2002年、2012年和2013年共計發布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共計195件(組)。其中十四件(組)為佛教文物。
  •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考古的時候發現一個「完整」的屍骨是很難的,因為在漫漫長的歲月的作用下,屍骨早就被腐蝕風化了,現在發現的木乃伊類的屍體也是下葬的時候被福馬林侵泡後的結果,福馬林有劇毒大家是知道的,況且在福馬林侵泡後屍體會呈現出黑色,也許是古代的人們不知道福馬林可以讓屍體不被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