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亂入歧途」第 39 篇原創文章,
未予授權不得轉載
不自由的撰稿人,
說明文寫作者。
做過二十多本Lonley Planet旅行指南,
匪夷所思地於2017年
還在紙印的報紙上寫專欄。
插畫 | 傻明
你要問泰國的忠誠粉絲們泰國哪裡好?大概大部分人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常常想來想去,只得兩個字——舒服。
常去泰國的人通常都只是想在泰國過個短期生活,這個並沒有特別驚人的美景和重量級文化古蹟的國度,吸引力全在街角的橙汁,郊區花園裡的香草以及莫名其妙的,開車在遙遠山路縣道上,在綠油油的荒郊野嶺突然出現的完美設計的餐廳和咖啡廳,那種設計級別的餐廳,在中國只能出現在有殖民地歷史大城市的老街區。在泰國,它卻是每個縣鄉的生活必需品。
這也是我為什麼總是鼓勵人們在泰國自駕(汽車或摩託車都行)的原因。城裡的購物中心再怎麼設計也是全球化的,小道上那些悅目的餐廳,合著熱帶的微風,才是無可取代的。遠離那些著名城市,甚至只是翻過清邁那座高山,你都能發現一些野趣十足的,可以像皇后一樣睡個午覺的浪漫森林餐廳。
就算是遊客最少去的東北地區(伊桑,指靠近湄公河與寮國相連的谷地)亦是如此,更別有一番荒郊味。我去伊桑探朋友的時候是12月,冬天大概是來了,對我這樣汗腺發達的動物來說,北緯15度的地方,大中午不開空調也不覺得要出汗,已算難得了。陽光蔫蔫的,竟然還有點風,有點似是而非的桂花屬科目類芳香。我們決定去河邊吃飯。
出烏汶小城,公路兩旁的郊地,只看得見蘆葦,蔬菜已經被淹,但比起中部泰國,這只能算小意思。沙包有一搭沒一搭,在湄南蒙(月亮河)右岸的水泥地上,河水湧上的汙漬還沒有被清理。
河邊向來很多散漫的水上小餐廳,可水幾乎快漫到廚房,主人們自然就更懶散了。本來想進到最深處的一家吃,結果水漫過路,很難判斷會不會淹沒摩託車車輪,就此停下,跳上最近一間水上餐廳,因了路斷,他家生意格外地好。
點了四個菜,全是道地的伊桑菜。宋丹(青木瓜沙拉)昨晚才吃,今天就換花樣。酥炸河魚、跳舞蝦、鴨胸肉碎、伊桑香腸,青菜照例是不用點的,這跟冰塊一樣,自然會附送到吃不完。主食自然是吃伊桑和寮國都喜愛的糯米飯,喝點LEO啤酒。吃一會,躺一會,聽聽河流,肚子好像就吹起來了。
跳舞蝦聽著絢,其實就是沒有酒的泰式淹(醉)蝦,用香茅辣椒這些拌淹,小河蝦哪能不跳?味型與杭州紹興相差甚遠,倒是跟大理的洱海醉蝦調料有點像,只多出些香茅和九層塔之味。著名的伊桑香腸也很好味,淹酸肉和糯米混在一起,開胃又飽腹。
泰國那些雨林邊渾沌的江河邊都是這樣的小草屋和餐廳,每天都躺著無數人,合著風,堆著泰國土產威士忌以及叮叮噹噹攪拌的薄荷和冰塊。家庭聚會,同儕或朋友,就這麼席地坐著躺著,日子隨河流。Leen跟我說起這裡和雲南家鄉,覺得不像是異域,畢竟泰國東北逆瀾滄江而上千裡就是故土。反而他曾經上學的中國東北倒像是外國,在泰國東北的河流上聊起那個有滿映和李香蘭,八零年代後的諸多奇葩名人的寒冷中國東北城市,一向在我眼裡黯淡的這個城市竟然突然有了光彩,和伊桑這種閒醉生活比,算是另一種嚴酷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