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慕名來到了這家擁有傳承遼河古老文化的餐廳——遼河渡口。
藏有百年歷史的「博物館餐廳」還沒進門,就被門口的這艘大船驚豔到,載著滿滿的食材,還以為這是間民俗博物館。
這裡的環境就像是古裝電影大片,玻璃櫥窗中擺放了從古到今的系類酒具、餐具等。
店裡還陳列著傳統的農用生產工具,不少是民國時期的老物件,顯露著濃鬱的東北風情。小編本就是東北人,來到這裡更是有濃濃的歸家之感。
榫卯結構的紅色磚牆古拙溫暖,陳列的民俗器具一一展現,孔明燈承載著魚蝦滿倉的美好願景,盤錦特色小點心與盤錦大米羅列整齊。
做月餅的月餅模具、筷子籠、茶壺……這些快被現代人遺忘的傳統手工用品,是從百年古鎮田莊臺手工作坊收集來的,最長的經過四代人手使用過。
呈現出了不同時代的記憶,演變至今,也標誌著歷代飲食文明的進步。
不地不食,不時不食,是遼河渡口的產品理念,也就是說,不是地域特色的美食不做,不是當下時令的食物不做。一年四季,各有特色。
| 平價海鮮超市 |
最近遼河渡口新推出了平價海鮮超市,在進門處就有一圈活海鮮池,海鮮控看到後整個人都是癲狂的!
想吃的海鮮在這裡都能找到,各種魚類、蟹類、蝦類、貝類,還有平時難得一見的波士頓龍蝦、帝王蟹,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
你可以帶走,也可以現吃,一步到「胃」,個個活蹦亂跳,這樣才能烹飪出最佳口感~!
在這裡,所有的食材,皆為上等優選,健康美味,完全可以放心。
最最最關鍵的是,這裡的海鮮,很!便!宜!加工費也是在牆上明碼標示,完全可以放心!
生蠔3元一隻,蛤蜊10元一斤,鮮嫩爽滑的海鮮本味,才能盡在唇齒間散發,仿佛是自己就親臨海邊,漁夫剛撈上來立馬就吃掉的感覺~
竹節蝦個大味美,清蒸保留了原汁原味,一口一個,滿嘴都是海味該有的鮮嫩,口感紮實,回味香甜。
小鮑魚1元一隻,這一盤小鮑魚加上加工費才30元,在這麼高檔的環境吃著這麼便宜又新鮮的海鮮,再愜意不過了。
除了平價海鮮,這裡還有地道的東北菜。
|鍋包肉|
說到東北菜,很多人腦子第一個就想到了鍋包肉,據說遼河渡口的鍋包肉是全國烹飪標準制定者。
夾起一塊酸甜酥脆的鍋包肉,可以直接看到拔絲的狀態,放到嘴裡更是被它的正宗味道折服如果沒人按住我,我想把這一盤都吃光。
|漁家黑豆腐|
漁家黑豆腐是這裡的人氣之王,說實話,小編真的沒看出來,它是豆腐。
黑豆和黑芝麻的結合,經過細緻的研磨和高溫煮製,才做成了這道口感細膩的養生黑豆腐,外表焦焦的,咬進裡面和吃雞蛋羹一樣,超美味。
|砂鍋酸菜|
除了鍋包肉,東北菜另一大特色就是酸菜了。
這個也叫殺豬菜,豬血腸,豬五花,東北空運過來的酸菜,想想都咽口水。
|五彩拉皮|
天氣漸漸熱起來了,氣溫升高往往會影響到胃口,這時候就需要一份既開胃又好看的涼菜來幫你打開味蕾~
純手工拉皮,沒有添加劑,非常的健康,吃起來非常爽滑又有點嚼勁。
|古鎮老式火勺|
在遼河渡口,主食除了有名的長粒香米飯,還有就是這份古鎮老式火勺。
出自百年古鎮——盤錦田莊臺,地地道道的古鎮小吃,鬆軟的外皮包裹著紅糖,一直甜到心裡,是很多人記憶中的味道。
|青杏汁|
選用新鮮採摘的青杏打碎熬製,再放入蜂蜜,味道濃鬱卻不過於甜膩。
開胃、爽口還解膩,香甜之中略帶絲絲苦味,濃鬱的味道充斥著整個口腔~
古老的記憶,經過改良,卻依舊保持著記憶中的味道,還把這種味道帶到了青島。
在這裡,青島人能夠感受到東北的原汁原味,而像小編這種漂泊在外的異鄉人,更能找到家的感覺,兒時的記憶。
遼河渡口,一個開在博物館裡的餐廳,上過《舌尖上的中國Ⅱ》,是「全國標準制定者」菜品。
它恐怕是遼菜中最有特色的代表,向人們傳遞著遼河流域遊牧、漁獵、農耕的民俗文化,記錄著那段古老的文明。
全開放的廚房,廚師做什麼都能清楚看在眼裡,乾淨衛生不用多說。
在這裡品嘗美食的同時還可以看海景,享受時光。
駐足於這樣的環境中,想起老一輩講述的故事,再聽一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北大鼓」的現場演繹。
三弦撥弄,唱腔清韻,仿佛穿越了三百年時光,感受到那沉澱在遼河的深厚文化。
本文舌尖上的青島原創,未經允許,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