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鏡像語言、象徵意義、環境呈現解讀黑喜劇《楚門的世界》的魅力

2020-12-19 木蘭的兩隻短腿貓

高分影片《楚門的世界》誕生於 1998 年,它是在美國真人秀節目風起雲湧的背景下,由著名導演彼得·威爾執導,知名影星金·凱瑞主演的一部黑色幽默影片。在豆瓣上,有 514751 人對《楚門的世界》進行評價,總體評分高達 9.1 分,根據算法統計,它好於 98% 的劇情片,好於 99% 科幻片。

楚門·伯班克,一個「平淡無奇」的中年男人。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個叫桃源鎮的小城,是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紀人,有妻、有房、有車還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過著似乎與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一切都很正常。

直到 30 歲這年,死去的父親突然露面,讓他發現生活中處處透著詭異,漸漸發現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車反覆來往,跟蹤自稱是護士並且每天都去醫院工作的妻子竟然不是護士,讓楚門感覺著他的生活是那麼的不真實。

最後楚門駕船撞到海邊高牆的時候才發現,桃源鎮不過是一個巨大的片場,原來一切都是假的。過去 30 年的每一秒、每個角落都有數千部攝像機在對著他,除了他是真實的,身邊所有的人都是演員,而他的生活,是一場名為「楚門的世界」的真人秀。

在我看來,從被限制到反抗最終鼓起勇氣爭取做自己。從一個中規中矩到勇敢追求的獨立人,楚門的經歷其實是向所有人表達發現自己,重塑世界觀的意識覺醒。楚門逃離了被控制的舞臺,打開了通向未知的現實之門。與其說片尾留給觀眾的是一個光明的尾巴,不如說它仍然留給觀眾一些疑慮,真正的現實又是什麼?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像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環境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

鏡像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用多個主體視角,襯託出了導演鮮明的反烏託邦式思想傾向事物的象徵意義:片場、攝像機、周圍人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環境的呈現方式:獨具特色的小鎮設定,去除安定詳和的背後,更彰顯出獨立男性做出選擇的艱難

01、鏡像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用多個主體視角,表面是在襯託楚門的安定生活,其實也是在傳達導演鮮明的反烏託邦式思想傾向

作為一位觀影者,看完《楚門的世界》後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思想與靈魂的撞擊。雖然男主活一個虛幻的世界裡,但是他是一個真實的人。表面上,楚門的不滿來自廣告臉的妻子,一成不變的生活。但深層次是對權力構造下的不滿。

楚門為了自己年青時的夢想,為了自己的真愛。他在這些壓抑中控訴和掙扎。這種控訴的多主體鏡像語言與畫面,我們能從很多細節中看出來:

① 上帝視角下的人生: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絕對控制,渲染了壓抑的氣氛

導演克里斯多福在這個人造的小鎮上,架設了 5000 多個隱形攝像頭,以此記錄楚門從出生到死亡的一生。在這檔全球矚目的真人秀裡,主演的父親,母親,朋友,妻子,同事,甚至街上的路人全部都是演員,他們和全世界的觀眾一起觀看著楚門的個人秀表演。

在大如穹廬的攝影棚中,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反映的鏡像,代表著凝視、偷窺和控制。節目導演克里斯多福以「上帝視角」,以絕對權利調控著楚門及桃源鎮的一切。

另一方面,配合楚門出演的演員們則是名副其實的被控制者,他們的不幸來源其每天程序化的生活以及對於外界控制心甘情願的承受。表演是謀生的工具亦是生活的全部,在情感與利益的碰撞中如何選擇成為觀影者探討的人生命題。《楚門秀》的配角與自己生活的主角這一雙重身份使每個演員身上承擔著一種不可明說的複雜情感和身份障礙。

在我看來,就楚門而言,他是極為矛盾的典型個體,他被安排與限制的人生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然而他不甘受支配與操控的反抗亦扭轉了他的悲劇色彩。毫無疑問,楚門是現實中每一個人的縮影,他所面臨的控制與操縱、隱忍與反抗亦是每一個社會人所面臨的真實處境。

② 娛樂至死的觀眾:社交媒體直播視角下被裹挾的人生,映射出人類普遍的生存狀態

在其著名的《娛樂至死》一書中寫道:「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願,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電影以戲中戲的表現形式,講述著主角楚門的一生。劇中的觀眾每天都會觀看「楚門的世界」的 24 小時直播,甚至在吃飯,洗澡,工作,睡覺時都會看。

按部就班的群眾演員以及片中痴迷直播的《楚門的世界》觀眾,他們每個人都是控制與被控制,主動與反抗的代表,他們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在完成故事講述的同時也映射著社會的多變和人性的複雜。

這恰恰映射了我們的如今的生活,就像我們真實世界中的真人秀節目及網絡視頻直播。在片子最後,觀眾為楚門的逃離成功歡呼雀躍之後,兩個保安用極其平淡與無所謂的態度更換了頻道。

在我看來,是導演藉此向觀眾表達一個普世的道理,即便多麼強烈的窺探欲和同理心,別人的生活終究與自己無關,人們最關注的往往還是自己。

這部影片也在完成對自我情感宣洩與表達的同時更多地引導著觀眾去思考自我人生與命運的種種可能。為別人而活,受別人控制看似是這群演員的真實寫照實則映射出人類普遍的生存狀態。

③ 新媒體操縱與監視的呈現,畫地為牢讓眾生無法擺脫的尷尬境地

現在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媒體成為社會的萬能工具,任何人在媒體的操縱與監視下別無選擇更無處可逃,影片中楚門的不幸在於其被操縱與監視的尷尬處境,亦在於時代下新媒體的全球化和人們與生俱來的原始窺視心理。

片中設置的桃源鎮是一個小型的真實世界,楚門就是每一個社會人的縮影。人人在自己所處的世界裡以一種不自覺的方式被動的接受著外界媒介所強加於自己的一切信息,促使個人的意識和命運在無形之中發生著不自知的變化。

影片中導演在桃源鎮為楚門專門設置的數千臺隱形攝像機一樣,媒體時代中的我們其實也正處於這樣一種被監視的狀態,人人身處其中卻不自知,人人別無選擇卻又無處可逃,這是眾生普遍的生存狀態,也是眾生無法擺脫的尷尬境地。

在我看來,我們每一個人就和《楚門秀》中的主角一樣,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可是卻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我們常常以一種被動的方式在現實的世界裡過著自己虛假的生活,看似為自己而活實際上是在無意識的過程中受到別人意識的影響——畫地為牢。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將人們的窺視心理無限放大,所有人都在對別人的生活品頭論足,卻對自己的人生卻無知所措。這種窺視來源於人們對內心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恐懼,從別人悲慘的生活中尋求些許安慰,也從別人的歡樂中影射自己的生活。

02、事物的象徵意義:片場、攝像機、周圍人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

本片最大的象徵含義,就是楚門那些看起來真實的生活軌跡,其實是全世界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所有人都知道楚門,除了楚門自己。

《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虛假世界帶給楚門的認知,讓楚門認為虛假世界就是真實世界,這種認知之所以難被識破,極具欺騙性,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 「片場"其實是製造真實感的道具

楚門生活的桃源鎮是一個充滿和諧友善、碧海藍天的的世外桃源,這裡充滿了美好與光明。片場模仿了一個真實小鎮環境,有醫院、學校、公司、客運部門等等,甚至每天的日出日落和四季變化,都被電腦程式精準地操控著。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接受採訪的節目導演克里斯多福,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至今楚門還不知道,自己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他回答說:「我們都接受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就是這麼簡單。」面前的「現實」之所以易於令人信服,在於它觸手可及地貼切人的感官,人們往往會將真實感,誤以為真實存在。

在我看來,從楚門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剝奪了與外界的聯繫,從某種層面上講,他就是「桃花鎮」中的原住民,所以他面對的世界原本來就是這樣的。楚門對於外界的一切信息,在認知層面都是無法證實和證偽的。

就像哲學家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所說的:我們認知的對象,是感覺後的對象,至於對象本身是什麼樣的,我們完全不知。

也就是說,只要視覺、觸覺等感官讓你覺得某件事情 100% 真實存在,那麼你就不會產生質疑。

② 攝像機讓事物常態化,讓人認知被動化

劇中攝像機無處不在,沒有劇本,沒有彩排,24 小時,365 天,隨時窺探楚門的生活,然後再通過衛星轉播實時地出現在全球的觀眾面前。

這種令人沉醉的消遣娛樂方式,用源源不斷的感官刺激拉攏著觀眾的注意力,佔用人們大量的生活時間,讓其在不知不覺間形成常態化的認知,且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

「桃源鎮」的片場,每天早上,楚門出門都重複說同一句話,連鄰居大叔的狗每天都是常規化的動作。楚門的公司,每一個人都在他出現後,才開始真正地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拿著鮮花和車來回反覆。這些熟悉的現象,讓楚門和其他圍著他轉的演員,都產生了認知惰性。

生命最容易被埋葬在熟悉的環境中。當人過於依賴自己生活的小圈子時,一成不變的重複的行為,看似越來越熟練,其實已經變麻木了,思維開始僵硬、靈魂便會開始變得黯淡。在不能重來的人生中,勇於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去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才能體會精彩的人生。

③ 周圍事物是視野邊界狹隘局限的原因

人們是靠認知了解事物,改變事物。 我們人生格局裡藏著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世界可以無限大,格局的邊界視乎我們的視野之所及。

而影片中楚門從小長到大,眼中形形色色的人,接觸的事物,構建了他的全部關係網絡,在他視野邊界的制約下,無法意識到外圍「世界」的真實面目。

我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局外人能擺脫這個「局」對眼界的限制,在當局者的「視野邊界」下,將我們困於其中,我們就無法清醒地認識到利害關係。

在我看來,楚門的視角是發展和變化的。正如一個人的逐漸成長。從另一個層面上講,一個人目光短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外界對眼界的限制,「井底之蛙"裡的蛙之所以看不到大千世界的真實境況,是因為「井」對視野造成的認知局限。

03、環境的呈現方式:獨具特色的小鎮設定,去除安定詳和的背後,更彰顯出獨立男性做出選擇的艱難

影片的故事環境很簡單,導演創造了一座幽閉的小鎮,讓所有的一切都在這裡發生,不受處界社會的沾染。在這種簡單環境下,才更能彰顯出男性命運的不甘和抗爭。

主角楚門最終衝破束縛,拋棄安定人生,追求到了自由和幸福,其實就是本片最想要表達的主題。下面我就分以下幾點談談電影中是如何呈現楚門追求夢想和自由的:

① 將故事背景簡單化,更能突出簡單環境下人性的多面與功利

導演創造了一個世外桃園,將整個故事封閉在一座小鎮,讓所有的一切都在這裡發生,不受外界社會的沾染。所有人的心靈在這裡都是有目的地,都展現了了最功利的自我,人性的虛偽得到最自由的展現。

這小鎮裡所有的人物都要面對倫理,面對真實內心掙扎和困惑。比如說,當楚門與自己的父親在橋上相聚的時候,原本最為真實而感人的親情被導演毫不留情的操作與控制,父親的眼淚成為的營造虛假的道具。

最後,在這個只有一百分鐘的故事裡,我們用不同視角的人性窺視,凝視一個真人秀實驗者楚門三十年的人生。人類的心,就像一個世界,裡面充滿了有各種可能性,人生的平靜與衝突,現實與殘酷,喧囂與刺激,導演用影片中每個人多面人生還原生命本來的樣子。

② 將人物置於矛盾與尷尬之間,突出主角自我抉擇的艱難

就楚門而言,他是極為矛盾與尷尬的典型個體,他被導演安排與限制的人生註定了他本來的悲劇命運,然而他不甘受支配與操控的反抗亦扭轉了他的悲劇色彩。

毫無疑問,楚門是現實中每一個人的縮影,他所面臨的控制與操縱、隱忍與反抗亦是每一個社會人所面臨的真實處境。它是生活中少數的敢於反抗的代表,它用自己行動衝破了導演為他施加的一切障礙,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最後踏上帆船,面對狂風暴雨時,楚門對夢想及自由的選擇至此得到了最真與最勇敢地呈現。從小被灌輸家園概念的他,終於找回自己當冒險家的初心,踏出了去看看新世界的一步。

③ 最後設置反轉結局,拋棄恐懼,其實更顯楚門的篤定與堅持

通過前面的解讀,我們都知道:小鎮的一切就是 30 歲之前楚門的生活,放棄一切意味著原先的楚門已逝去。

這裡導演又設置了一個令觀眾都屏住呼吸的情節:當楚門同船一起下沉,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希望楚門能堅持下去,不要放手。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在觀影的過程當中,我們是多麼希望楚門能一直這樣的生活下去。

是什麼讓我們此時願意看到楚門的堅持呢?

這正是這部電影的最大魅力所在。從安於現狀到勇敢放棄。這個過程就是因為我們在渾然不知中已經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了楚門的真實想法——他也想要有夢想有自由的生活。

從楚門逃離節目的過程,就是楚門發現自己,重塑世界觀的過程。即便這個過程會很痛苦,哪怕身邊的人都反對,哪怕所有的條件都不支持,都不放棄。在去與留面前楚門選擇去,在舒適的生活和夢想面前他選擇夢想。這種抉擇兼具理性與堅定的力量。

總結一下:

《楚門的世界》不僅僅是一部男性展示獨立意識的電影,其中也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思。如果我們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該片,實在過於局限。因此,本文就從三個角度,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地展示了該片的獨特魅力。

電影結尾編劇給觀眾留了個開放性的結局。作為觀看這部電影的現實世界的觀眾的我們,也應在凝視完畢後,獲得對自我與人性更深層的思考與體驗。

相關焦點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鋼琴課》的魅力
    在船上,艾達在強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決定拋棄這象徵了她沉重的痛苦記憶的鋼琴,選擇了與貝因組成了幸福的家庭。在我看來,從誓死要留住鋼琴到最終拋棄鋼琴,從一個唯唯諾諾的女性到勇敢自由的女性,艾達的經歷其實是在表達獨立女性意識的覺醒。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來解讀家庭情感電影《消防員》
    如果只解讀這部影片的故事內容,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好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我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帶領大家對影片進行深度解讀: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溫暖熱烈且細膩,表面是在襯託凱勒的職業責任,其實也是在通過導演對無條件之愛的推崇,強調凱勒的家庭責任事物的象徵意義:十字架、戒指、樹林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
  • 從心理學、象徵意義、現實意義解讀《肖申克的救贖》的魅力
    《活出生命的意義》你第一眼看到這個書名是什麼感覺?雞湯小說,這是我的第一印象,但讀完小說之後發現我錯了,這是一部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小說。如果僅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此片,也許會過於局限,也很難詮釋出這部作品的真正魅力。因此,本文將從「心理學的三個階段、煙與酒、宗教與文化的象徵意義、和兩部作品共同的現實意義」這四個方面來為大家解讀。
  • 《楚門的世界》或許真相其實很殘忍
    別離是不知不覺中開始的,直到他們中的大多數用鄉愁矯情自己,在城市鋼筋水泥的寫字樓裡偶爾遙望故鄉,我才知曉彼此調侃祝福那句話的現實意義,其實源自金·凱瑞的《楚門的世界》。「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 電影:一個被監控的人《楚門的世界》
    觀看這部影片《楚門的世界》,我們會發現影片所涉及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影片也從多個角度來呈現了影片的表達,有上班下班,有睡覺,有開車,有海邊,有工廠,有大街小巷還有幕後工作者以及監控者等等,影片中涉及了多個場面,多個角度,多個人物的參與,給觀眾帶來一種場面浩大的感覺。
  • 《楚門的世界》人人皆楚門,我們都是自己的囚徒
    《楚門的世界》人人皆楚門,我們都是自己的囚徒我們的時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技術的發展,物質的充裕,究竟是解放了人還是束縛了人?究竟是把人推向了更加自主的方向,還是把他更加置於自己的對立面,更加失去了自我,更加遠離了真實的世界和鮮活的人生?
  • 如果楚門當初沒有逃出桃源島,《楚門的世界》就變成了《布景》
    而《楚門的世界》,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楚門的世界》講述的是男主角楚門在嬰兒時期就被一家電視製作公司收養,公司還為他量身打造了一部紀實性真人秀《楚門秀》,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實時到全世界。可這件事所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停止,楚門心裡已經種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三十年來,他第一次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在之後的劇情中,楚門逐漸發現這個世界的種種違和之處,當初懷疑的種子已然長成參天大樹,結出了叛逆的果實。
  • 為何《海上鋼琴師》1900留下了,而《楚門的世界》裡楚門逃離了
    而《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竟也與這種腦洞巧合重疊。楚門,truman,直譯就是真人。這一場規模浩大的真人秀,在最開始的時候,除了唯一的主角楚門不清楚,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大型表演。別的不提,單就《楚門的世界》製作方對真人秀節目會火爆的預測,便足以證明這個劇組不凡。電影中的楚門一開始並不知道真相,但他逐漸感受到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把控他的生活。想要出去冒險?那不行,得讓他放棄離開這個巨大的片場。
  • 從歐·亨利手法、鏡頭語言和主題呈現解讀德國短片《禮物》的魅力
    很多人在分析這部短片時,都會從主角男孩的內心變化去闡述,今天,我將從歐·亨利手法、鏡頭語言和主題呈現,深度解讀短片《禮物》的魅力。其實,在我們中學時,便感受過歐亨利手法創作下的小說魅力。還記得《麥琪的禮物》,男女主人公深愛對方,卻苦於貧困無法贈與對方聖誕禮物。無奈之下,他們各自偷偷賣掉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以便換取一些錢財給對方買禮物。
  • 《回憶積木小屋》:解讀這部奧斯卡動畫電影的魅力與情感表達方式
    單純地從短片內容入手,無法將這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的魅力解讀出來。所以,我今天會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兩個方面進一步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和價值所在。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方式,分享這部電影中用到的三個情感表達的方式。
  • 心理沙盤|自然景觀類沙具的象徵意義解讀
    部分心理沙盤沙具的圖片上一期我們為小夥伴分享了心理沙盤沙具交通工具的象徵意義,那麼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心理沙盤中自然景觀的象徵意義解讀。自然景觀沙具的象徵意義解讀自然景觀沙具的象徵意義解讀1.太陽:陽性的智慧,生命力的來源,博大的愛,力量和能源,男性氣質等。2.月亮:陰性的智慧,神秘的直覺,變幻莫測柔情萬種,女性氣質。
  • 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及現實意義
    作為一部史詩級動畫電影,網上關於《天空之城》的賞析和讚美無數,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影片的美學風格和藝術內涵這些方面的角度來解析這部影片的魅力。今天這篇文章將結合影片《天空之城》,從三個角度深度剖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現實意義。
  • 心理沙盤|建築類沙具的象徵意義解讀
    心理沙盤沙具每一種類的沙具都有不用的象徵意義,那麼今天我們為大家講解心理沙盤中建築類的象徵意義解讀。希望可以幫助初學的心理沙盤治療師。心理沙盤沙具的象徵意義建築類沙具的象徵意義建築物是人類主要學習、生活、工作的場所,不同功能的建築物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如弗洛伊德曾將建築物等容器看作是女性子宮和生殖器的象徵
  • 鏡像·韓家英設計展將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
    中國設計師也在對國外優秀經驗及國內傳統文化的選擇、解讀和表現上,經歷了從學習、自省到自覺的過程。「鏡像·韓家英設計展」作為中國第一個專業平面設計師的個人作品展,自2012年12月8日在深圳華·美術館開展以來,在國平面設計界和深圳時尚圈贏得了廣泛認可,一時成為深圳創意12月的熱點話題。
  • 喜劇電影《楚門的世界》影評鑑賞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部讓人深省的喜劇《楚門的世界》,影片主要講述主人公楚門是一個標準的中產階級,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美麗如桃源勝地的小島上,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份不錯的收入,一個溫柔美麗的老婆,一個和諧的生活圈子,他的一切看來似乎很完美,是很多人做夢都想要的生活,但很可惜,到頭來楚門什麼也沒有得到
  • |《楚門的世界》
    影片中的楚門,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但從小他的親情友情都是被精心安排的,甚至,愛情也不能自己去選擇。一切都看似那麼和諧,又那麼突兀。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溺死的父親,楚門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產生了疑問,每天妻子對著空氣念著廣告詞,突然消失的初戀女友,上班路上一次又一次的被攔截在廣告牌邊進行每日一次的尬聊,出自楚門本意的,也許就是買時裝雜誌,但買來雜誌用它做什麼都要被監視,只要自己想離開桃花島,就會聽到一系列關於桃花島的優勢。
  • 這部電影,堪稱恐怖版《楚門的世界》
    ——《楚門的世界》。《楚門的世界》片中的主人公楚門,生來便成為了「直播界的大佬」。《楚門的世界》而今天小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電影,堪稱恐怖版《楚門的世界》。——《移魂都市》。《移魂都市》這部《移魂都市》,與《楚門的世界》上映於同一年——1998年。
  • 《千與千尋》:宮崎駿神話世界折射出的深刻的現實意義
    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千尋的爸爸媽媽因為貪吃而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在這期間,她遇見了一個既聰明又冷酷的少年——白龍。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千尋終於救出了爸爸媽媽,也拯救了白龍。影片用一個童話的世界,表達了深刻的現實意義。
  • 楚門的世界:逃離虛假的「桃源島」,下定決心世界會為你讓路
    彼得·威爾執導的《楚門的世界》,是一部劇情類科幻電影,在1998年上映,至今已經過去了20多年。好的影片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無論是哪個年代的人觀看,總是會帶給人久久難以釋懷的震撼感,《楚門的世界》正是這樣一部經典之作。
  • 楚門的世界:,既然你的人生早已畫地為牢,那就不要再去自怨自艾
    還記得當時看完《楚門的世界》,心中的那種壓抑和憋屈久久不能散去。每次想起這部電影總會不禁的聯想起自己的人生:我每天的辛苦,到底是為了什麼?我熱愛的是詩歌、大自然,但為何如今卻離它們越來越遠?我如此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我的本意?到底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