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樸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2020-12-13 吉山花瑤

小葉樸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小葉樸(Celtis bungeana Bl. )為榆科(Ulmaceae)樸屬(Celtis) 落葉喬木,也稱黑彈樹、棒棒子、水冬瓜。產遼寧南部和西部、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循化)、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沉陵)、江西(廬山)、湖北、四川、雲南東南部、西藏東部。多生於路旁、山坡、灌叢或林邊,海拔150 ~2 300 m,朝鮮也有分布。因其自然繁殖相對較難,盜挖野生資源引入園區栽培。致使該樹資源越來越少。小葉樸為珍貴的園林樹種之一,樹幹通直,樹皮青灰色,葉橢圓形,萌葉及花期在原產地(4 月中旬—5 月下旬),高可達 15 m。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與經濟價值,並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樹種之一。小葉樸不但是理想的園林綠化樹種,而且北方寺廟常將小葉樸稱之「菩提樹」,這讓它成為具有佛教意義的聖樹「菩提」,供信士朝拜。東北人對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無論是野生小葉樸還是人工栽植的都被當作聖傑之樹。還有外地寺廟到此地移引,尚有信士購買在家中貢奉。有關小葉樸繁育的配套技術報導很少,尤其是在種子處理技術上突破尚有難度,即使是隔年層積處理的種子出苗也只有63. 3%。為了更好的開發此樹種,滿足綠化市場對新樹種的需求,我們於 2010 年開始,進行小葉樸種子處理及育苗技術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生物學特性

小葉樸多喜歡生長於向陽山坡及深厚土層的緩坡和溝谷的兩側被風向陽的崇山峻岭之顛,自然生長以散生為多很少群生;喜光,稍耐陰,耐寒,喜深厚溼潤的中性粘質土壤。耐乾旱,深根性,生長較慢,壽命長。該樹葉大、質厚、色濃綠,樹形端正,樹冠整齊,遮蔭好,群眾喜植,尤其具有很強的抗有毒氣體,耐粉塵和煙塵能力,是名副其實的「城市清道夫"。種子繁殖,由於小葉樸種子的深休眠特性導致種子催芽難,出苗率低等問題,給林業生產帶來很大的不便。也造成了小葉樸在我國東北許多地區推廣難的問題。1. 小葉樸休眠屬於外源性休眠與內源性休眠相互作用而成的綜合性休眠; 2. 在野外生長種子需經兩冬一夏 560 ~580 天可萌芽;3. 經一冬處理有 2% ~3%的種粒可在 200 ~220 天時發芽;4. 小葉樸種子在恆溫環境下不易萌芽;5. 低溫層積處理有利於小葉樸種子的物質轉化,最佳的萌動溫度為25 ~30 ℃之間;6. 小葉樸種子在幹藏的條件下均不萌動,說明小葉樸種子安全含水量高,不適宜幹儲。野外不論是坡地石縫砂壤地只要早春雨雪溫滿足種子萌芽條件即可;7. 在常溫條件下溼藏亦不萌發,而在低溫條件下溼藏才能萌芽。小葉樸種子的最佳貯藏方法是低溫溼藏兩冬一夏;8. 對種子進行不同時間的光照處理試驗。在黑暗條件下處理的種子萌發率均高於受光照的種子。且種子的萌發率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而呈下降趨勢。24 h 光照下的種子發芽率比 0 h 光照下種子的發芽率低 21. 4%。說明光照對小葉樸種子的萌發有抑制作用,小葉樸種子為嫌光種子 。

2 試驗地自然概況

試驗地設在遼寧朝陽北票市大三家鄉小三家村境內。地理位置 120°5' ~121°18'E,41°23' ~42°17'N。土壤為淡慄鈣沙壤土,pH 值 7. 2 ~ 8. 3,有機質含量為 5. 5 ~7. 0 g·kg-1 。氣候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多風,雨季多集中 7—8 月份,年均降水量 450 mm 左右,蒸發量為 2 000 mm,平均無霜期150 d,相對溼度50%左右。本區屬華北植物區系與蒙古植物區系交錯地帶。

3 供試種子

3. 1 種子採集與儲藏

種子採自當地的小葉樸樹上,小葉樸果實 9 月下旬成熟,成熟後可掛樹30 ~40 d。10 月中旬,將樹冠下的枯枝雜葉清掃乾淨,用掃帚將果實掃落,採收後堆放後熟。清洗乾淨,除雜後裝入袋內,置入事先準備好的儲藏坑內。坑深1 m,長、寬視袋的體積,上培砂或土。冬儲層積兩冬一夏,第三年春季可分催芽育苗。

3. 2 催芽處理

小葉樸休眠屬於外源性休眠與內源性休眠相互作用而成的綜合性休眠,落地後需要溼潤層積處理,未經過層積處理的種子不發芽。2011 年秋季冬儲的有果肉的果實,2012 年 3 月下旬取出,人工揉搓掉果肉,種殼外有一層黑褐色黏膜,之後見到骨質種殼,洗淨粘液漂洗乾淨,清洗乾淨果肉。使種子象骨粒,隨之用 95%硫酸亞鐵 1 000 g 兌水200 kg,浸種消毒2 h 後撈出,混砂(砂種體積比 3 ︰ 1)再進行埋藏冬儲。2013 年春季播種前進行發芽檢驗,種子發芽率67%、千粒重 74. 0 g,淨度 98%。

4 育苗

4. 1 整地

3 月下旬土壤解凍後進行深翻,濾出雜草及石塊,每公頃施農家肥 2 萬 kg。

作壟:壟向南北,壟距 60 cm,每公頃1 100 m,起壟後進行壟面鎮壓;作床:南北向,床寬 1 m、長 10 m,每公頃 600 個苗床。

4. 2 播種

春播:4 月初取出越冬埋藏兩冬的種子進行催芽,穀雨節氣種子始裂縫,隨即播入圃地,壟播應順壟雙行,播種行距 10 cm,播種量 150 kg·hm-2 。小葉樸種胚較弱,覆土不能過厚,以 2 ~ 3 mm 為好,薄了芽幹厚了拱不出土。播種後保持苗床溼潤,播種後 10 ~15 日即 5 月上旬開始出苗。春季 4 月中旬播種,4 月末 5 月上旬日苗木漸陸續出土,立夏之前苗木基本出全,剛出土幼苗子葉兩片,子葉似牽牛

[Pharbitis nil(L. )Choisy]及棉花(Gossypium spp. )幼苗。待直立後始出真葉。

4. 3 幼苗生長節律及管理

4 月末及 5 月出幼苗兩片子葉出土,2 天后對生2 片真葉半月後生出 5 ~ 6 片真葉時,按壟播每延長米保留 20 株,進行間苗,少者可適當移補,其它同常規育苗管理。

4. 4 苗木調查

自苗木出全後每 10 天進行苗高地徑測量至生長停止;9 月下旬停止生長後對所有樣地的苗木數量進行統計,隨機抽樣,每隔 4 株實測 1 株,剔除非合格苗,用樣段內苗木數推算單位面積產苗量。以2015 年春季播苗的生長節律(圖 1)可以看出,4 月底出苗始至 7 月初苗高生長緩慢,到 7 月 13 日高生長加速,9 月 23 日以後停止生長,生長期 150 d。停止生後測量地徑平均值 3. 0 mm。

圖 1 小葉樸 1 年生苗生長節律

4. 5 鬆土除草

結合鬆土剷除雜草,應早除為好,本著除小除了的原則,5 月始至 7 月中旬視雜草生長狀況適時除草,進入 7 月苗木逐漸長高,雨季到來之前要剷除一次雜草,防止雨季雜草叢生,及時對缺苗部位進行移植補缺,方法是用小鏟在幼苗根部帶土挖出移到缺苗處,栽後即刻澆水。

4. 6 水肥管理

苗木生長期內,依據天氣和土壤墒情注意保溼除澇。5 月初至 7 月上旬溫度相對較低,苗木吸收肥量少,可進行根外追施磷酸二氫銨 200 ~ 300 g 兌水100 kg,每天 10:00 前、16:00 後噴灑,以葉面密部微滴為好,注意高溫至液肥濃縮引起肥害,避開雨天。

到了 7 月中旬氣溫升高進入雨季,苗木生長迅速,苗木根系生長旺盛,吸肥量增大,需要適時追施氮肥。天氣晴朗、土壤乾燥最好採用溼施法,即把肥料兌水成液肥,均勻施於苗圃地上,追肥後即刻灌水;降雨後溼度適中時可採用幹施法,溝施深度應在根系的分布層上,以利苗木對肥料的吸收。7 月中旬每 667m 2 施複合肥 10 ~15 kg;8 月初施氮肥,每 667m 2 施尿素 20 ~25 kg。9 月下旬苗木葉片由淡紅色轉黃色高生長停止,應停止追肥澆水。

4. 7 翌春苗木進入兩齡需移植培育大苗

要求根長 20 cm,苗高 50 ~100 cm,就地移植成活率 100%。3 年後樹冠直徑 100 ~ 130 cm,此時可用於綠化。培育大苗要注意整形修剪,養成幹形通直、冠形勻美的幼樹。

4. 8 病蟲防治

小葉樸幼苗生長期發生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及蛀幹害蟲趙氏癭孔象(Coccotorus chaoi Chen) ;防治蚜蟲、紅蜘蛛,可用 10% 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可有效殺滅蚜蟲及紅蜘蛛。移植大樹須注意觀察蛀幹害蟲趙氏癭孔象的危害。該蟲在遼寧西部每年發生一代,以成蟲在蟲癭內越冬,翌春 4 月下旬、5 月上旬晴朗中午成蟲爬出蟲癭,取食嫩芽補充營養,此時使具有強烈的觸殺、胃毒和一定的燻蒸作用 1. 2% 菸鹼·苦參鹼乳油1 000 ~1 500 倍液噴霧,胃毒觸殺成蟲。

5 小葉樸經濟意義

(1) 醫用價值。小葉樸根、皮、嫩葉入藥有消腫止痛、解毒治熱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燙傷;葉片研碎過濾可防治紅蜘蛛。

(2) 工業用途。小葉樸莖皮為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木材堅硬,可供工業用材;莖皮纖維強韌,可作繩索和人造纖維。

(3) 小葉樸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的抗性強;尤其具有很強的抗有毒氣體能力,耐粉塵和煙塵,是名副其實的"城市清道夫」;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於城市及工礦區。並能吸收有害氣體。又是優良的行道樹首選,可做行道樹和學校、醫院、居民區及廠區綠化樹種,公園小區,景觀樹等。其壽命長,幹形好。

該樹葉大、質厚、色濃綠,樹形端正,樹冠整齊,樹蔭濃鬱,遮蔭好,群眾喜植;園林綠化移植的小葉樸大樹要帶土坨,栽植後要保持土壤溼度。

相關焦點

  •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紅絨球別名紅合歡、美洲歡、美蕊花、朱纓花,為含羞草科朱纓花屬常綠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南美洲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雲南、臺灣、廈門、廣西等地有栽培。紅絨球株高可達2~3m,枝條擴展,小枝圓柱形,褐色,粗糙。
  • 菩提樹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菩提樹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菩提樹( Ficus religiosa L. ),是常綠或半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5~25m。近年來,菩提樹在南方園林綠化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探討菩提樹的栽培繁殖技術及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對菩提樹的引種及推廣應用具重要意義。1 菩提樹栽培技術研究進展潮溼,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溫度高於25°C生長迅速,最低生長溫度約為10°C,不耐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生長在肥沃,鬆散,微酸性的沙壤土中好。
  • 鳳尾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鳳尾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劉 丹鳳尾蘭為百合科百合屬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北美東部及東南部,現在北京及以南地區廣泛栽植,是北方地區不可多得的常綠闊葉樹種。繁殖方法分株繁殖鳳尾蘭易產生萌櫱株,可在 3 中旬至 4 月上旬將根部櫱株露出地面(高 15cm 以上)時進行分栽。與母株分離時,可用經過消毒處理的利刀將萌櫱株剝離開,最好能帶一些根系。
  •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紅絨球別名紅合歡、美洲歡、美蕊花、朱纓花,為含羞草科朱纓花屬常綠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南美洲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雲南、臺灣、廈門、廣西等地有栽培。紅絨球株高可達2~3m,枝條擴展,小枝圓柱形,褐色,粗糙。
  • 桂花扦插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桂花扦插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黨 偉等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又名木樨花、巖桂、 「十裡香」,為木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居住環境日益重視,對桂花樹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對桂花苗木的栽培質量要求也更高。桂花樹雖然適應性強,但其對繁殖技術、花期控制技術、受凍復壯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有較高要求,在生產管理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難以培育出優質的桂花樹。
  • 三角梅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三角梅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三角梅的特徵特性三角梅苞片大而美麗,鮮豔似花,當奼紫嫣紅的苞片展現時,給人以奔放、熱烈的感受。2 栽培管理技術2.1 扦插繁殖三角梅繁殖主要採用扦插繁殖,對於扦插不易生根的品種,可採用嫁接法或高壓繁殖。扦插繁殖可採用基質扦插繁殖,也可用海綿根插。2.1.1 扦插苗的採取。
  • 西洋杜鵑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西洋杜鵑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引言杜鵑花本身是杜鵑花屬的統稱,內部花卉種類較多,北溫帶分布居多,多生長在山區,雨水較多的酸性土地區更適宜生長杜鵑花,由於其自身的價值和特性,所以,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 盆栽扶桑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栽扶桑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繁 殖扦插繁殖 3 ~ 10 月進行,以梅雨季成活率最高,冬季在溫室內進行。所以重瓣品種多採用嫁接繁殖,而且成活率高。嫁接繁殖 在春、秋季進行。多用於扦插困難或生根較慢的扶桑品種,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種。用枝接或芽接,砧木用單瓣扶桑。嫁接苗當年可抽枝開花。
  • 小葉欖仁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小葉欖仁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小葉欖仁耐風、耐熱、耐溼、耐鹼、耐瘠、抗汙染、易移植、壽命長,花圃種植和園林綠化後,容易管護,景觀用途廣,近幾年在福建和廣東得到廣大花農和業內人士的大力推廣。小葉欖仁樹姿清秀挺拔,綠蔭遮天,為高級行道樹、園景樹、林浴樹。
  •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千葉蘭為蓼科千葉蘭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又名千葉草、千葉吊蘭、鐵線蘭。繁 殖分株繁殖千葉蘭生長快,分株繁殖常用於盆栽生產。盆栽千葉蘭兩年就能覆蓋整個花盆。此時需要調整植株密度,否則植株過密,株叢紊亂且管理不便,造成養分供應不足。
  • 鳳尾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鳳尾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劉 丹鳳尾蘭為百合科百合屬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北美東部及東南部,現在北京及以南地區廣泛栽植,是北方地區不可多得的常綠闊葉樹種。繁殖方法分株繁殖鳳尾蘭易產生萌櫱株,可在 3 中旬至 4 月上旬將根部櫱株露出地面(高 15cm 以上)時進行分栽。與母株分離時,可用經過消毒處理的利刀將萌櫱株剝離開,最好能帶一些根系。
  • 枳殼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枳殼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枳殼為常用中藥,以近成熟的果實入藥。枳殼性味甘、微寒。有破氣、行痰、散積、消痞等作用。主治胸腹滿悶脹痛、食積不化、痞滿不舒、胃痛食少、胃下垂、痰飲、噎膈、乳房結塊、疝氣、脫肛、子宮脫垂、睪丸腫痛等症。枳殼生用可通便,炒用可止瀉。
  • 鴨兒芹(山野芹菜)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鴨兒芹(山野芹菜)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一、生物學特性1.基生葉及莖生葉三出,三角形,寬2~10釐米,中間小葉菱狀倒卵形,側生小葉斜卵形,邊緣均有不規則的銳尖重鋸齒,有時2~3淺裂;葉柄長,基部呈鞘狀抱莖;莖上部葉無柄,小葉披針形。7~8月抽生50~60 釐米長的花梗,傘形花序圓錐狀,小傘梗少數,不等長,花白色,花瓣披針形。果實為狹長的長橢圓形,雙懸果,9~10月份陸續成熟,由綠色變成黃褐色。種子黃褐色,長紡錘形,有縱溝,千粒重2.25~2.50克。
  •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鶴望蘭花形奇特,色彩豔麗,花期長久,盆栽觀賞效果極佳,又是秋冬季節的高級切花,在國際切花市場中很受歡迎,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發展很快。鶴望蘭植株高達 1m 左右。盛開的鶴望蘭繁 殖鶴望蘭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鶴望蘭一般不易結種,但人工授粉後可獲得種子。種子採收後需立刻播種,新鮮種子發芽率高。每年 3 月下旬為播種育苗的最佳季節。
  • 蜀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蜀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張榮梅等蜀葵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 2 ~ 3m,莖枝密被刺毛。繁 殖蜀葵通常採用播種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在春季進行,扦插繁殖僅用於繁殖某些優良品種。生產中多以播種繁殖為主,在華北地區以春播為主。播種繁殖因其發芽快,易成活,大部分採用露地直播,不再移栽。春播,當年不易開花。
  • 秋紫蠟的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秋紫蠟的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秋紫蠟的繁殖技術秋紫蠟種苗和大規格苗木的繁殖多採用嫁接的方法,以白蠟為砧木,優良秋紫蠟品種作接穗。病蟲害防治:待接穗萌發後,及時防治美國白蛾、青刺蛾等害蟲。可施用20%的滅幼脲800倍液每60d噴灑1次 ,還應注意巡查嫁接口處灰暗斑暝的危害。1.1.6  秋紫蠟種苗的成型培育   一年生嫁接苗移栽及管理方法:一年生嫁接苗移栽前先準備好苗床,按株行距 50cm×50cm 。
  •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千葉蘭為蓼科千葉蘭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又名千葉草、千葉吊蘭、鐵線蘭。繁 殖分株繁殖千葉蘭生長快,分株繁殖常用於盆栽生產。盆栽千葉蘭兩年就能覆蓋整個花盆。此時需要調整植株密度,否則植株過密,株叢紊亂且管理不便,造成養分供應不足。
  • 北方地區金銀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北方地區金銀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金銀花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不需要嚴格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首選土層較厚的沙質壤土。可栽培地點較多如山坡、堤壩、地堰等。常見的繁殖方法包括播種、分根和插條。一般花蕾孕育在當年生新枝上。
  • 欒樹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欒樹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欒樹生物學特性欒樹的分布比較廣泛,國內北起東北的南部,南到長江流域地區,西至甘肅均有分布,國外分布於朝鮮、韓國、日本。2、苗木的繁殖和培育欒樹的繁殖方法很多,生產中常用的有播種、插根等,生產中應用較多的繁殖方法是播種法。因播種法不但簡便易行,而且一次性可得到大量的生產用苗。2.1 種子的採集在種子採集時,首先要選樹幹通直,樹冠優美,抗逆性強,且無病蟲為害,可作為採集種子的母樹,採集的最佳時間,是在其果實成熟時。
  • 北方甘肅大葉女貞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北方甘肅大葉女貞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小隴山林業實驗局龍門林場地處甘肅省東南大葉女貞屬南方樹種,分布於江浙、湖南、四川等省,在西北的陝西關中有人工栽培。龍門林場在2013 年引進栽培取得成功,為林場的綠化苗木增添了新的品種,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1 種子的採集和貯藏大葉女貞4~5 月開花,11~12 月種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