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樸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小葉樸(Celtis bungeana Bl. )為榆科(Ulmaceae)樸屬(Celtis) 落葉喬木,也稱黑彈樹、棒棒子、水冬瓜。產遼寧南部和西部、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循化)、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沉陵)、江西(廬山)、湖北、四川、雲南東南部、西藏東部。多生於路旁、山坡、灌叢或林邊,海拔150 ~2 300 m,朝鮮也有分布。因其自然繁殖相對較難,盜挖野生資源引入園區栽培。致使該樹資源越來越少。小葉樸為珍貴的園林樹種之一,樹幹通直,樹皮青灰色,葉橢圓形,萌葉及花期在原產地(4 月中旬—5 月下旬),高可達 15 m。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與經濟價值,並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樹種之一。小葉樸不但是理想的園林綠化樹種,而且北方寺廟常將小葉樸稱之「菩提樹」,這讓它成為具有佛教意義的聖樹「菩提」,供信士朝拜。東北人對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無論是野生小葉樸還是人工栽植的都被當作聖傑之樹。還有外地寺廟到此地移引,尚有信士購買在家中貢奉。有關小葉樸繁育的配套技術報導很少,尤其是在種子處理技術上突破尚有難度,即使是隔年層積處理的種子出苗也只有63. 3%。為了更好的開發此樹種,滿足綠化市場對新樹種的需求,我們於 2010 年開始,進行小葉樸種子處理及育苗技術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生物學特性
小葉樸多喜歡生長於向陽山坡及深厚土層的緩坡和溝谷的兩側被風向陽的崇山峻岭之顛,自然生長以散生為多很少群生;喜光,稍耐陰,耐寒,喜深厚溼潤的中性粘質土壤。耐乾旱,深根性,生長較慢,壽命長。該樹葉大、質厚、色濃綠,樹形端正,樹冠整齊,遮蔭好,群眾喜植,尤其具有很強的抗有毒氣體,耐粉塵和煙塵能力,是名副其實的「城市清道夫"。種子繁殖,由於小葉樸種子的深休眠特性導致種子催芽難,出苗率低等問題,給林業生產帶來很大的不便。也造成了小葉樸在我國東北許多地區推廣難的問題。1. 小葉樸休眠屬於外源性休眠與內源性休眠相互作用而成的綜合性休眠; 2. 在野外生長種子需經兩冬一夏 560 ~580 天可萌芽;3. 經一冬處理有 2% ~3%的種粒可在 200 ~220 天時發芽;4. 小葉樸種子在恆溫環境下不易萌芽;5. 低溫層積處理有利於小葉樸種子的物質轉化,最佳的萌動溫度為25 ~30 ℃之間;6. 小葉樸種子在幹藏的條件下均不萌動,說明小葉樸種子安全含水量高,不適宜幹儲。野外不論是坡地石縫砂壤地只要早春雨雪溫滿足種子萌芽條件即可;7. 在常溫條件下溼藏亦不萌發,而在低溫條件下溼藏才能萌芽。小葉樸種子的最佳貯藏方法是低溫溼藏兩冬一夏;8. 對種子進行不同時間的光照處理試驗。在黑暗條件下處理的種子萌發率均高於受光照的種子。且種子的萌發率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而呈下降趨勢。24 h 光照下的種子發芽率比 0 h 光照下種子的發芽率低 21. 4%。說明光照對小葉樸種子的萌發有抑制作用,小葉樸種子為嫌光種子 。
2 試驗地自然概況
試驗地設在遼寧朝陽北票市大三家鄉小三家村境內。地理位置 120°5' ~121°18'E,41°23' ~42°17'N。土壤為淡慄鈣沙壤土,pH 值 7. 2 ~ 8. 3,有機質含量為 5. 5 ~7. 0 g·kg-1 。氣候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多風,雨季多集中 7—8 月份,年均降水量 450 mm 左右,蒸發量為 2 000 mm,平均無霜期150 d,相對溼度50%左右。本區屬華北植物區系與蒙古植物區系交錯地帶。
3 供試種子
3. 1 種子採集與儲藏
種子採自當地的小葉樸樹上,小葉樸果實 9 月下旬成熟,成熟後可掛樹30 ~40 d。10 月中旬,將樹冠下的枯枝雜葉清掃乾淨,用掃帚將果實掃落,採收後堆放後熟。清洗乾淨,除雜後裝入袋內,置入事先準備好的儲藏坑內。坑深1 m,長、寬視袋的體積,上培砂或土。冬儲層積兩冬一夏,第三年春季可分催芽育苗。
3. 2 催芽處理
小葉樸休眠屬於外源性休眠與內源性休眠相互作用而成的綜合性休眠,落地後需要溼潤層積處理,未經過層積處理的種子不發芽。2011 年秋季冬儲的有果肉的果實,2012 年 3 月下旬取出,人工揉搓掉果肉,種殼外有一層黑褐色黏膜,之後見到骨質種殼,洗淨粘液漂洗乾淨,清洗乾淨果肉。使種子象骨粒,隨之用 95%硫酸亞鐵 1 000 g 兌水200 kg,浸種消毒2 h 後撈出,混砂(砂種體積比 3 ︰ 1)再進行埋藏冬儲。2013 年春季播種前進行發芽檢驗,種子發芽率67%、千粒重 74. 0 g,淨度 98%。
4 育苗
4. 1 整地
3 月下旬土壤解凍後進行深翻,濾出雜草及石塊,每公頃施農家肥 2 萬 kg。
作壟:壟向南北,壟距 60 cm,每公頃1 100 m,起壟後進行壟面鎮壓;作床:南北向,床寬 1 m、長 10 m,每公頃 600 個苗床。
4. 2 播種
春播:4 月初取出越冬埋藏兩冬的種子進行催芽,穀雨節氣種子始裂縫,隨即播入圃地,壟播應順壟雙行,播種行距 10 cm,播種量 150 kg·hm-2 。小葉樸種胚較弱,覆土不能過厚,以 2 ~ 3 mm 為好,薄了芽幹厚了拱不出土。播種後保持苗床溼潤,播種後 10 ~15 日即 5 月上旬開始出苗。春季 4 月中旬播種,4 月末 5 月上旬日苗木漸陸續出土,立夏之前苗木基本出全,剛出土幼苗子葉兩片,子葉似牽牛
[Pharbitis nil(L. )Choisy]及棉花(Gossypium spp. )幼苗。待直立後始出真葉。
4. 3 幼苗生長節律及管理
4 月末及 5 月出幼苗兩片子葉出土,2 天后對生2 片真葉半月後生出 5 ~ 6 片真葉時,按壟播每延長米保留 20 株,進行間苗,少者可適當移補,其它同常規育苗管理。
4. 4 苗木調查
自苗木出全後每 10 天進行苗高地徑測量至生長停止;9 月下旬停止生長後對所有樣地的苗木數量進行統計,隨機抽樣,每隔 4 株實測 1 株,剔除非合格苗,用樣段內苗木數推算單位面積產苗量。以2015 年春季播苗的生長節律(圖 1)可以看出,4 月底出苗始至 7 月初苗高生長緩慢,到 7 月 13 日高生長加速,9 月 23 日以後停止生長,生長期 150 d。停止生後測量地徑平均值 3. 0 mm。
圖 1 小葉樸 1 年生苗生長節律
4. 5 鬆土除草
結合鬆土剷除雜草,應早除為好,本著除小除了的原則,5 月始至 7 月中旬視雜草生長狀況適時除草,進入 7 月苗木逐漸長高,雨季到來之前要剷除一次雜草,防止雨季雜草叢生,及時對缺苗部位進行移植補缺,方法是用小鏟在幼苗根部帶土挖出移到缺苗處,栽後即刻澆水。
4. 6 水肥管理
苗木生長期內,依據天氣和土壤墒情注意保溼除澇。5 月初至 7 月上旬溫度相對較低,苗木吸收肥量少,可進行根外追施磷酸二氫銨 200 ~ 300 g 兌水100 kg,每天 10:00 前、16:00 後噴灑,以葉面密部微滴為好,注意高溫至液肥濃縮引起肥害,避開雨天。
到了 7 月中旬氣溫升高進入雨季,苗木生長迅速,苗木根系生長旺盛,吸肥量增大,需要適時追施氮肥。天氣晴朗、土壤乾燥最好採用溼施法,即把肥料兌水成液肥,均勻施於苗圃地上,追肥後即刻灌水;降雨後溼度適中時可採用幹施法,溝施深度應在根系的分布層上,以利苗木對肥料的吸收。7 月中旬每 667m 2 施複合肥 10 ~15 kg;8 月初施氮肥,每 667m 2 施尿素 20 ~25 kg。9 月下旬苗木葉片由淡紅色轉黃色高生長停止,應停止追肥澆水。
4. 7 翌春苗木進入兩齡需移植培育大苗
要求根長 20 cm,苗高 50 ~100 cm,就地移植成活率 100%。3 年後樹冠直徑 100 ~ 130 cm,此時可用於綠化。培育大苗要注意整形修剪,養成幹形通直、冠形勻美的幼樹。
4. 8 病蟲防治
小葉樸幼苗生長期發生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及蛀幹害蟲趙氏癭孔象(Coccotorus chaoi Chen) ;防治蚜蟲、紅蜘蛛,可用 10% 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可有效殺滅蚜蟲及紅蜘蛛。移植大樹須注意觀察蛀幹害蟲趙氏癭孔象的危害。該蟲在遼寧西部每年發生一代,以成蟲在蟲癭內越冬,翌春 4 月下旬、5 月上旬晴朗中午成蟲爬出蟲癭,取食嫩芽補充營養,此時使具有強烈的觸殺、胃毒和一定的燻蒸作用 1. 2% 菸鹼·苦參鹼乳油1 000 ~1 500 倍液噴霧,胃毒觸殺成蟲。
5 小葉樸經濟意義
(1) 醫用價值。小葉樸根、皮、嫩葉入藥有消腫止痛、解毒治熱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燙傷;葉片研碎過濾可防治紅蜘蛛。
(2) 工業用途。小葉樸莖皮為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木材堅硬,可供工業用材;莖皮纖維強韌,可作繩索和人造纖維。
(3) 小葉樸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的抗性強;尤其具有很強的抗有毒氣體能力,耐粉塵和煙塵,是名副其實的"城市清道夫」;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於城市及工礦區。並能吸收有害氣體。又是優良的行道樹首選,可做行道樹和學校、醫院、居民區及廠區綠化樹種,公園小區,景觀樹等。其壽命長,幹形好。
該樹葉大、質厚、色濃綠,樹形端正,樹冠整齊,樹蔭濃鬱,遮蔭好,群眾喜植;園林綠化移植的小葉樸大樹要帶土坨,栽植後要保持土壤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