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2020-12-18 吉山花瑤

紅絨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絨球別名紅合歡、美洲歡、美蕊花、朱纓花,為含羞草科朱纓花屬常綠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南美洲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雲南、臺灣、廈門、廣西等地有栽培。

紅絨球株高可達2~3m,枝條擴展,小枝圓柱形,褐色,粗糙。羽狀複葉,小葉斜長橢圓形,葉色深綠,光亮。頭狀花序腋生,花萼鍾狀,紅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種子秋末冬初成熟。紅絨球為熱帶花卉,陽性植物,需強光。性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長江以南背風向陽處能露地越冬。

喜肥、不耐寒,不耐陰、耐熱、耐旱、耐修剪、怕積水、易移植。冬季休眠期會落葉或半落葉。土壤要求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盆栽土壤可用園土泥、木糠、腐熟雞糞按 6 ︰ 4 ︰ 1 混合使用。

紅絨球枝葉擴展,花序呈紅絨球狀,在綠葉叢中奪目宜人。常修剪成球形,初春萌發淡紅色嫩葉,美麗盎然,為優良的木本花卉植物。在園林綠化中可散植、叢植,又可作綠籬和道路分隔帶栽培。

成熟的種子

繁 殖

播種繁殖 在 10 月種子成熟後採種,將種子稍晾乾,放入容器幹藏至翌年春播種,播前要進行苗床消毒,播種前 10 天,在苗床上噴施 1% 的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苗床殺菌消毒。同時還要用90%敵百蟲進行土壤滅蟲。種子處理,播前用 40℃熱水浸種,每天換水 1 次,第二天取出保溼催芽 1 周再播,播後覆蓋一層細泥土,以不見種子為度,苗床用薄膜覆蓋,常噴水,保持土壤溼潤。

溫度 20℃~ 25℃左右,播後 5 ~ 7 天發芽出土。待真葉長出後揭開薄膜,白天若陽光太強,還應適當遮陽。幼苗長到 3 ~ 5m 時可結合間苗除雜草,並適當施肥,每隔 10 ~ 15 天施 1 次濃度為3% ~ 5% 的稀薄人糞尿和 1% ~ 2% 腐熟餅肥。以後用 0.5% ~ 0.8% 的複合肥澆苗根周圍,溶液儘量不要澆到葉片上,施肥後要往葉面灑水,以免灼傷葉片。

扦插繁殖 在 3 ~ 5 月進行,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未老化而組織充實的 1 ~ 2 年生枝條,插條長 8 ~ 10cm,剪去下部葉片,只留上部 2 ~ 3 片葉。剪插穗時還要將插條上切口切成平口、下切口切成斜口,以增加髮根面,利於吸收水分。上切口離芽大約 1cm,下切口離芽 0.5cm,切口要平滑,防止劈裂。扦插最好在下午 4 點以後進行,扦插深度為有一個節間入土為宜,用手將土壓實,澆透水,以利於插穗與土壤緊密結合。為防止插穗失水,應做到隨剪隨插。插後要覆蓋遮光網,可用 70% ~ 80%的遮陽網遮蓋,溫度在 20℃~ 25℃左右,插後 50 ~ 60 天左右可根。由於紅絨球插穗髮根困難,出根率只有 14% 左右。如用「根太陽」生根劑 350 倍液和黃泥混合成泥漿,將插穗剪口蘸點泥漿,處理後待泥漿幹後插入育苗池。基質可用粗沙或黃泥,插入育苗池時要先用棍棒插孔後再插苗,以防黃泥漿脫離插穗,影響生根效果。插後要用 70% ~ 80%的遮陽網遮蓋,然後噴透水,以後每天噴 1 ~ 2 次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溫度在 20℃~ 25℃的範圍內,插後30 ~ 35 天左右生根。出根率只有 50%左右。

上盆管理

當紅絨球根系長到 3 ~ 4cm 時可移栽上盆。盆栽常用盆口 27cm 的盆栽種。每盆種 1 株,由於紅絨球對環境要求不嚴,但喜陽光、炎熱乾燥氣候,在栽培管理上要根據其生長特性做好澆水、施肥、摘心修剪、光照、溫度等技術工作。

澆水 在生長與開花季節,要給予根部充足的水分,才能使其生長旺盛、開花良好。盆栽紅絨球春、秋季每天澆 1 次水,夏季每天早晚各澆 1 次水。冬季由於氣溫低,要嚴格控制澆水量,否則,植株抗寒能力減弱,容易發生凍害。冬季澆水要待盆土幹了再澆水。露地栽培的紅絨球則當土壤乾燥時再澆透即可。

施肥 紅絨球喜肥,苗期應每隔 15天施用 1 次混合性肥料,待花蕾出現後,改用含磷、鉀肥量較高的骨粉或化學肥料,特別是在開花孕蕾期需要大量施用磷鉀肥,如果單施氮肥不但不開花,而且枝條徒長,營養分散,花芽難以形成,所以施肥一定要均衡。10 月份以後應逐漸減少施肥,冬季要停止施肥。

摘心修剪 當新栽小苗長至高10 ~ 15cm 時要及時摘去頂芽,保留高6 ~ 8cm。新抽枝條長至高 6 ~ 8cm 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即摘去頂芽,如此反覆幾次,可形成豐滿的樹冠。紅絨球萌發力強,耐修剪,故應在早春氣溫回升時修剪植株 1 次,以增加枝條的數量,達到開花量大的目的,修剪以整型為主,去除衰弱枝、病蟲枝、纖細枝,短截粗壯枝、徒長枝,可達到豐滿的目的。夏季如生長過快可在 1 ~ 2 個月內修剪 1次。以達到觀賞效果。

溫 度 紅 絨 球 生 長 適 溫 為23℃~ 30℃,最低不宜低於 10℃。越冬時溫度保持在 15℃~ 18℃並避風,可使落葉減少。

光照 紅絨球喜全陽,不耐陰,光照充足生長健壯,病蟲害少且花大花多色豔。光照不足易落花落蕾,葉片枯黃脫落。即使是開花,花朵也小、葉色偏暗淡,且易感染病蟲害。

病蟲害防治

在廣東珠海地區常見病蟲害有潰瘍病、根腐病 、煤汙病、葉斑病、炭疽病等。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木蝨、蚜蟲等。

潰瘍病 主要發生在主幹上,形成近圓形、直徑為 1cm 左右的潰瘍斑。小枝受害後往往枯死。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 50% 退菌特 800 倍液噴灑。也可用 50%立枯淨可溼性粉劑 800 倍液淋澆根頸部。每周 1 次,連續 3 ~ 4 次。

根腐病 根上出現水漬狀褐斑、軟腐,後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會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幹整個皮層壞死,切斷養分及水分的輸導,使頂端嫩葉逐步乾枯,並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乾枯,以致全株死亡。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託布津 1000 倍液噴澆,每周 1次,連續 3 ~ 4 次。

煤汙病 主要侵害葉片和枝條。在葉片正面和枝條、葉柄上,布滿一層黑色的煤粉狀物,影響光合作用。煤粉狀物有時可以剝落或被暴雨衝刷掉。及時防治好蚜蟲、介殼蟲,是預防煤汙病的關鍵因素。發病初期可用 40%樂果1000 倍液噴殺,或用 40% 乳油速撲殺800 ~ 1000 倍液全株噴殺。

葉斑病 發生在葉片,初期為點狀淡黃色褪綠小點,後擴大成圓形病斑,嚴重時葉片脫落。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 50% 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 ~ 1000 倍液全株噴殺,或用 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500 ~ 600 倍液噴灑。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灑2~3次,

炭疽病多從葉尖或葉邊緣發病,初期在葉尖或葉邊緣產生黃色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大成黑褐色病斑嚴重時影響植株生長。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 25%炭克 800 ~ 1000 倍液噴灑,或用 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 500 ~ 700 倍液噴灑葉面,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

介殼蟲 主要危害葉片,取食汁液,致使受害植株長勢衰弱,葉片枯萎。防治方法:若蟲期可用 40% 氧化樂果乳

1000 倍液 +0.5% 洗衣粉,或 45% 功夫乳油 2000 ~ 2500 倍液噴灑。 成蟲期可用 40% 氧化樂果乳油 800 倍液噴灑 ,每周 1 次 , 連續噴 3 ~ 4 次,效果顯著。平時也要定期用 800 倍液氧化樂果噴灑防治。

紅蜘蛛 主要吸取植株汁液,由於其體形微小又是隱藏在葉背,危害初期不易被發現,中後期葉片的汁液被吸完老葉呈枯黃色,嚴重時新葉變硬、變小,葉色呈暗綠色。防治方法:可用三氯殺蟎醇 800 ~ 1000 倍液,或三氯殺蜻礬 800 ~ 1000 倍液,或 40% 樂果乳劑800 ~ 1000 倍液噴灑,每周 1 次,連續3 ~ 4 次。

木蝨 主要以若蟲群集在嫩梢、葉片背面刺吸危害,葉片發黃脫落,嫩梢易折。防治方法:冬末春初噴施樂斯本藥劑 1000 倍液,或 10% 殺滅菊酯乳油1000 倍液,噴施在紅絨球枝幹和周圍雜草上,消滅越冬成蟲。危害期可用樂斯本藥劑 1200 倍液噴霧,或吡蟲啉 1 ︰2000 倍液或煙參鹼 1 ︰ 1000 倍液進行噴霧。每周 1 次 , 連續噴 3 ~ 4 次,效果顯著。

蚜蟲 通常集中在嫩芽、嫩葉、嫩枝上刺吸汁液,造成植株受害部位萎縮變形,蚜蟲還分泌蜜露汙染植株,並誘發煤汙病等病害。防治方法:可噴 50%抗蚜威可溼粉劑 1000 ~ 1200 倍液,或40%樂果乳油 800 ~ 1000 倍液,每隔7 ~ 10 天 1 次,連續 2 ~ 3 次,效果顯著。

相關焦點

  • 鳳尾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鳳尾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劉 丹鳳尾蘭為百合科百合屬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北美東部及東南部,現在北京及以南地區廣泛栽植,是北方地區不可多得的常綠闊葉樹種。繁殖方法分株繁殖鳳尾蘭易產生萌櫱株,可在 3 中旬至 4 月上旬將根部櫱株露出地面(高 15cm 以上)時進行分栽。與母株分離時,可用經過消毒處理的利刀將萌櫱株剝離開,最好能帶一些根系。
  • 蜀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蜀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張榮梅等蜀葵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 2 ~ 3m,莖枝密被刺毛。繁 殖蜀葵通常採用播種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在春季進行,扦插繁殖僅用於繁殖某些優良品種。生產中多以播種繁殖為主,在華北地區以春播為主。播種繁殖因其發芽快,易成活,大部分採用露地直播,不再移栽。春播,當年不易開花。
  •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千葉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千葉蘭為蓼科千葉蘭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又名千葉草、千葉吊蘭、鐵線蘭。繁 殖分株繁殖千葉蘭生長快,分株繁殖常用於盆栽生產。盆栽千葉蘭兩年就能覆蓋整個花盆。此時需要調整植株密度,否則植株過密,株叢紊亂且管理不便,造成養分供應不足。
  • 黃花菜繁殖及無公害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
    黃花菜繁殖及無公害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羅琰晶黃花菜,別名萱草、金針菜,為百合科萱草屬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食用制幹的花蕾為主。黃花菜在山西大同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是大同縣「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及當地傳統特色產業之一,常年種植面積3 333 hm 2 左右,經濟效益較高。現將黃花菜無公害栽培技術介紹如下。1 繁殖黃花菜以分櫱苗繁殖。
  •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楊勝毅櫻花因其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嬌羞的形態」而深受大眾的喜愛。每年3月,櫻花盛開,花團錦簇,枝條細嫩,色彩豔麗,非常適合觀賞。然而,櫻花對水分、土壤、日照等要求極高,如何更好地繁殖栽培櫻花成為很多種植園管理者面臨的問題。本文主要講述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方式、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希望能提高櫻花的成活率。
  • 落羽杉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落羽杉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性 狀1.1 形態特徵落羽杉樹高可達50 m,胸徑2 m,樹幹尖削度大,幹基膨大落羽杉原產於美國東南部,現世界各地均有廣泛引種,我國東南地區也進行了栽培,目前在江浙閩粵等省的河灘地、沼澤地均有廣泛種植。2 用 途落羽杉樹形整齊美觀,近羽毛狀的葉叢極為秀麗,入秋葉色變為古銅色,為良好的秋色葉樹種,常用此樹作城市綠化。實踐證明,落羽杉最適宜在水畔栽植(如低洼地、淺沼澤中),具有防風護岸等功效。
  • 欒樹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欒樹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欒樹生物學特性欒樹的分布比較廣泛,國內北起東北的南部,南到長江流域地區,西至甘肅均有分布,國外分布於朝鮮、韓國、日本。在園林綠化栽培中,尤其是華北地區較為常見的綠化樹種,但在北方城市像北京、石家莊、邯鄲等黃河以北地區,一般用北方欒樹較多,北方欒樹又稱北欒,其特點是耐寒性強,其缺點是生長速度慢,樹杆不直。而在黃河以南則可以栽植黃山欒樹,但黃山欒樹並不屬於南欒的範疇,而很多人將黃山欒稱之為南欒是不科學的,黃山欒原產於江蘇北部、安徽、河南、山東南部等地,具有相當的耐寒性,同時具有生長速度快,樹杆挺拔筆直。
  • 山杜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山杜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葉 彤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也稱為羊屎樹。鑑於山杜英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需對其形態特徵及栽培技術進行探究,進而實現我國林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1 山杜英的形態特徵山杜英的生長地帶多見於亞熱帶,生長速度較快,且在生長過程中一般出現在溼熱的低山溪谷地帶。
  • 非洲菊切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非洲菊切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1 引言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又名燈盞花、扶郎花,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栽培時作寬壟,高度30cm,寬度約20cm,株距30cm左右。常雙行交錯種植。床面平整、疏鬆。3.2 選用組織培養苗選用組織培養種苗生產非洲菊技術是當前較為先進的生產方式。非洲菊苗組織培養是用花託直接誘導出芽,在增殖30代以內,非洲菊試管苗的總變異率均未超過2%。移栽到大田後表現良好,沒有明顯的退化現象。
  • 紫背竹芋盆景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紫背竹芋盆景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紫背竹芋別名紫貝竹芋、紅背臥花竹芋、紅背竹芋等,為竹芋科花竹芋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巴西,我國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均有分布和栽培。在北方地區,可在觀賞溫室內栽培用於園林造景觀賞。繁 殖紫背竹芋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 竹芋一般分株繁殖,春季氣溫 20℃左右時繁殖最理想,但只要氣溫、溼度適宜,也可全年進行。
  • 景觀樹木心葉椴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景觀樹木心葉椴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元宏等心葉椴(T.cordata)又名歐洲小葉椴,椴樹科(Tiliaceae)、椴樹屬(Tilia)。心葉椴幼樹生長較慢,成年樹生長快速,枝葉茂密、樹勢優美,冠大蔭濃,適作行道樹或庭園樹,有多個栽培變種。
  • 石豆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石豆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石豆蘭全屬約有 1000 種以上,所屬品種廣泛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以東南亞最為集中。特別是巴布亞紐幾內亞,被認為是石豆蘭的世界分布中心。在進行組培之前,先要在保護設施條件下培養出純度高、無病蟲害的健壯母株,以莖段為外植體進行離體快速繁殖,經無菌脫毒培養、繼代快繁、增殖和生根等程序,獲得健壯試管苗。移栽時先將組培瓶苗閉蓋移至自然光下,用 50% 遮陽網使其逐漸適應外界環境。
  • 盆栽紅果仔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栽紅果仔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果仔,屬桃金孃科番櫻桃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 米,全株無毛、新梢紫紅或紅褐色;葉對生,近似於無柄,葉革質, 大若指甲,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5 ~ 5cm,寬
  • 茶條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茶條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範成茶條槭為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小喬木,產於東北、內蒙古、華北及長江中下遊各地。病蟲害防治常見蟲害有京楓多態毛蚜、黃娜刺蛾、六星銅吉丁蟲、光肩星天牛、星天牛。如有京楓多態毛蚜危害,可在危害初期向枝葉噴灑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1.2%苦·煙乳油1000倍液或1%印楝素水劑7000倍液。
  •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爪唇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爪唇蘭又稱貢戈蘭、飛雁蘭、飛鳳蘭,花的形狀像一隻遊弋的天鵝或飛翔的昆蟲,又以其唇瓣尤似鷹爪而得名。分株繁殖爪唇蘭屬叢生性蘭類,在我國熱帶和亞熱帶部分地區,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分株繁殖。但地處溫帶地區,冬季最低溫度及乾燥,最好避開冬季分株繁殖。分株的植株必須生長健壯、無病,生長已達2~3年,具有一定的株數,以 3 個假鱗莖連體 1 叢為宜。分株前,先讓母株處於較強光照中,以保證分株繁殖後植株正常的生長。
  •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蝸牛蘭是蘭科文心蘭亞族蝸牛蘭屬植物,為熱帶樹上附生的中小型蘭花植物之一。全屬僅 8 個原生種和 3個變種,與文心蘭屬、齒舌蘭和堇花蘭屬 ( 密爾頓蘭屬 ) 有近緣關係。
  • 盆栽銀邊彩葉桂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栽銀邊彩葉桂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繁 殖銀邊彩葉桂可採用扦插、嫁接、壓條等方法繁殖。但在生產中壓條成活率相對較低,而扦插和嫁接成活率高、易操作,適合大規模栽培,在實際生產中應用普遍。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分為有土扦插繁殖和無土扦插繁殖,兩者扦插基質不同,而技術和操作方法基本相同。①扦插時間。多於每年6 ~ 7 月進行,土壤溫度在20℃~ 25℃時利於生根,促進成活。有些地方也可在秋季進行。具體時間可根據當地生產習慣來定。②扦插基質。
  • 鴨兒芹(山野芹菜)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鴨兒芹(山野芹菜)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一、生物學特性1.東北野生鴨兒芹營養豐富且口味鮮美,具有芫荽和芹菜的香氣,在日本關東地區作為栽培品種,是日本料理的常用菜。2. 生態習性及分布生於淺山丘陵的山溝或林下陰溼處。喜在冷涼潮溼的半陰地生長,高溫乾燥環境下生長不良,易老化。
  • 紅葉小檗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葉小檗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紅葉小檗又名紫葉小檗,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耐乾旱,不耐水澇,稍耐陰,萌發力強,耐修剪,土壤以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紅葉小檗葉片紫紅至深紅,春季開黃花,秋季結紅果,經久不掉,是觀葉、觀花、觀果良好的觀賞花木。
  • 紅葉碧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紅葉碧桃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繁 殖紅葉碧桃可採用播種、嫁接方式繁殖,因播種苗變異性大,不能保證母本的優良特性,往往長成原砧木的實生苗。主要採用嫁接繁殖。多採用毛桃作砧木,使用毛桃嫁接的紅葉碧桃容易成活,生長速度快,抗病蟲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