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加強政治建設 提升政治能力

2020-12-24 中國社會科學網

  從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課題,到新近《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彰顯了黨中央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並使之落地生根的重大戰略部署。《意見》明確了黨的政治建設的目的,概括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內涵,提出了強化組織實施黨的政治建設的具體要求。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從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性看,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而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了黨的建設的效果和方向。政治建設抓好了,黨的建設就有了根本和靈魂。沒有政治建設做保證,黨在新時代就沒有資格和能力做到統攬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特別是對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黨如果做不到政治過硬,就無法做到本領高強,就會遭遇政治風險和執政危險。一句話,黨的政治建設攸關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從黨的政治建設的問題導向看,有那麼一段時間,在黨的政治建設這個重大問題上確實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沒有得到徹底的澄清,似乎一講政治,一講革命精神,就是要搞極「左」那一套,就是要否定改革開放。這種現象還影響到黨內政治生活,少數人隨著政治意識的淡漠,逐步從政治上的模糊變成政治上的糊塗,在越來越多的物質利益誘惑面前開始把政治操守扔在腦後。也有個別黨組織和極少數黨員領導幹部的政治能力嚴重退化,面對各種否定黨的領導、歪曲黨的歷史和黨的領袖的錯誤言論,面對各種醜化「解構」國家英雄的行為,不僅不堅持原則敢於亮劍,反而跟風附和。久而久之,黨的整個政治生態就會被破壞,黨的肌體中各種病菌細菌就會越來越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嚴厲批評的「七個有之」問題就是集中的體現。因此,黨的十八大以後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具有極為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緊迫性。此前,之所以會出現那些讓全黨痛心疾首的怪象亂象,恰是多年來在黨的政治建設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認識不到位、行動不到位、能力不到位所積累的結果。而黨的十八大以來,之所以能養成風清氣正、正氣充盈的政治生態,能帶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能讓全國人民對黨和國家越來越充滿希望和自信,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大力加強黨組織建設的成果。

  加強政治建設,提升政治能力,旗幟鮮明講好政治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語重心長地告誡全黨,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如果不講政治,就會犯顛覆性的錯誤,就會失去靈魂和迷失方向,就會喪失政治免疫力和自我革命的勇氣,就會弊端叢生、人心渙散、一盤散沙、分崩離析,就會亡黨亡國。我們是一個大黨大國,我們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艘巨輪,我們黨作為執政黨一定要講政治,絕對不能犯顛覆性的錯誤。政黨是政治組織,政治屬性是政黨的基本屬性,這就決定了任何政黨都必須要講政治。一個政黨如果不講政治,不高度重視政治、研究政治,不按政治規律運作政治,才是極不正常的現象,其後果都相當嚴重。馬克思主義政黨如果不講政治,一定最終被人民拋棄。因此,所謂講政治,就是講政治科學,就是自覺遵循人心向背的政治規律,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科學規律去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善於在領導和執政實踐中算政治帳,要求任何改革、發展和治理的決策都要有政治的考量,都要把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同作為其根本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使「講政治」與黨內政治生活制度聯繫起來,成為我們黨強身健骨、始終保持戰鬥力的看家法寶。從古田會議毛澤東首次提出黨內生活政治化、科學化,到延安整風時期建立黨內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礎,到改革開放之初制定《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再到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頒布《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中,講政治、煉黨性、礪品格,凝聚成了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意見》的出臺,就是要切實保障新時代黨的這一政治優勢不斷得到發揚光大。

  加強政治建設,提升政治能力,提高政治領導本領是關鍵。政治領導本領是全黨和黨員領導幹部的立身之本、為政之要。毛澤東早在1940年就指出:「必須使佔三分之一的共產黨員在質量上具有優越的條件……不必有更多的人數。」「所謂領導權,不是要一天到晚當作口號去高喊,也不是盛氣凌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範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絕不能以為我們有軍隊和政權在手,一切都要無條件地照我們的決定去做,因而不注意去努力說服非黨人士同意我們的意見,並心悅誠服地執行。」儘管毛澤東講的是陝甘寧邊區和敵後抗日根據地時期黨的領導權問題,但對於新時代如何通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來提升全黨贏得民心的政治領導本領,依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這種意義和啟示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領導科學。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生命力和戰鬥力,根本體現在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體現在黨員質量的優越、制定政策的正確、全黨的模範工作和對人民群眾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工作,黨的領導是讓人民群眾心悅誠服的領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贏得民心的能力是我們黨和黨的幹部最大的政治能力、最重要的看家本領,也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獨特功夫和巨大優勢。

  加強政治建設,提升政治能力,必須善於從政治上把大局、看問題,善於從政治上謀劃、部署、推動工作。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政治理想,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堅持政治底線思維,從最壞處著眼,爭取最好的結果,謀求改革發展的主動;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堅守道德底線、嚴守紀律高壓線,遠離法律紅線。

  加強政治建設,提升政治能力,要執行好黨在新時代的組織路線。在選人用人中,要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要樹立鮮明的用人政治導向;重用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幹部;重用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幹部;重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幹部;重用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幹部;重用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的幹部;重用始終把民心視為最大政治、對人民群眾有真感情的好幹部。

  加強政治建設,提升政治能力,要弘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到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保持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從提出我們黨要繼承發揚自我革命的精神,到強調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黨的自我革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從嚴管黨治黨規律、黨的執政規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高度把握,這是保證新時代我們黨通過加強政治建設不斷提升政治本領的內在動力。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主任、教授〕

  

相關焦點

  • 從五個方面提升政治能力
    組織部門肩負著管黨治黨的重要政治責任,必須從政治的高度認識和把握自身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職責,採取更加有效的舉措加強領導幹部政治能力建設,推動幹部隊伍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
  • 持續加強政治建設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為建設「重要窗口」新崛起之...
    持續加強政治建設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為建設「重要窗口」新崛起之城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祁海龍在全市機關黨的建設暨市管領導班子政治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 發布日期:2020-11-27 09:35 信息來源:平湖市瀏覽次數:
  •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向前進,現提出如下意見。
  • 加強紀律建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原標題:加強紀律建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全黨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聯繫。
  • 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
    原標題: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 政治建設是指執政黨為加強自身建設而在政治方面所進行的工作。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是黨的十九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管黨治黨的無畏勇氣、堅強決心和責任擔當,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首要任務。
  • 關於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新時代政治文化建設的研究和實踐
    (三)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政治文化建設是抵制有害文化影響的有力武器  先進政治文化和有害政治文化兩者是此消彼長的,在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背景下,只有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弘揚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鍛造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品格、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才能戰勝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的誘惑,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脫離群眾的危險,驅散潛規則
  • 【訪談】中央黨校黨建部主任張志明:
    隨後,張志明教授接受長城新媒體記者採訪,圍繞十九大報告談了幾點體會。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全文三萬餘字,內容博大精深,您認為哪些是最核心的內容,需要領導幹部學精悟透?  張志明:黨的十九大舉世矚目,目前全國各地正在組織集中學習十九大報告,怎麼把握它的核心要義呢?
  • 釋義|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如何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
    第六十二條 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突出政治功能,強化政治引領。審查調查組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應當設立臨時黨支部,加強對審查調查組成員的教育、管理、監督,開展政策理論學習,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批評糾正,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 ...的創新與意義——訪中央黨校黨建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張志明教授
    主線:強調了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 記者: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建設要「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深刻昭示出長期執政條件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領導水平、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遠在路上。請就這個方面,闡釋一下您的觀點。
  • 張志明:深刻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張志明:深刻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018年08月21日 10:37 來源:遼寧日報 作者:張志明 字號 關鍵詞: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
  • 堅持思想引領 全面提升政治領導力
    堅持思想引領 全面提升政治領導力 2020-09-21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黨校張志明教授為北大學子解讀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
    新時期新形勢下,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做出了科學的布局,並明確把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作為核心任務,這有利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他看來,科學發展有賴於科學執政,科學執政有賴於科學地建設黨。
  • 馳而不息深化黨的政治建設
    原標題:馳而不息深化黨的政治建設 黨的政治建設是一個永恆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突出抓好黨的政治建設,把準政治方向,把穩政治立場,把牢政治大局,夯實政治根基,涵養政治生態,防範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推進機關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
    近兩年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省直機關工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9」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緊貼「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核心任務,加強領導、統籌謀劃、高位推進,採取務實創新舉措,認真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持續推進省直機關黨的建設,引導省直各單位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踐行「三個表率」、建設模範機關,全面提高機關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
  • 張志明:新時代黨的建設思想有哪些重大意義?
    張志明:新時代黨的建設思想有哪些重大意義? 2018年09月21日 08:23 來源:兵團日報 作者:張志明 字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新時代黨的建設;黨的領導;馬克思主義;創新;理論體系;執政黨建設;保證
  • 加格達奇區召開政治生態建設提升工程推進會議
    12月6日,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召開政治生態建設提升工程推進會議,傳達貫徹地委政治生態建設提升工程調度會議精神,對政治生態建設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加格達奇區委書記孟祥志主持會議並講話。區委政治生態建設提升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四個工作專班牽頭單位相關負責人及各專班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書面傳達了《婁成峰同志在全區政治生態建設提升工程調度會議上的講話》,地委政治生態建設提升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11月27日全區政治生態建設提升工程調度會議發現問題的通報》。
  • 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事關統攬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以及制度建設、反腐敗鬥爭始終,以政治上的加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引領帶動黨的建設質量全面提高。
  • ...舉行2020年全旗科級幹部政治能力提升班、青年幹部培訓班、嘎查...
    鄂託克旗舉行2020年全旗科級幹部政治能力提升班、青年幹部培訓班、嘎查村「兩委」正職培訓班開班儀式… 2020-10-19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朱亮高:深刻把握黨的政治建設的恢宏視野
    旗幟鮮明講政治,注重政治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鮮明特徵。黨的政治建設解決的是黨的政治信仰、政治領導、政治能力、政治生態等黨的建設的根本性問題。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理論上生動演進發展、奮力走向成熟,呈現了講政治的理論品格、實踐特質,彰顯了講政治的優良傳統、氣度風範。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明確宣示黨的根本政治目的就是進行社會革命。黨的二大鮮明提出黨的奮鬥綱領。
  •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打造人民滿意政府機關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既是新時代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綱領性要求,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