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歷史:八王之亂—長沙王司馬乂(上篇)

2020-12-12 白公子的百科書

司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六子 ,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異母兄弟,母為審美人,西晉宗室,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

永寧元年(301年)

歷史:

趙王司馬倫篡位,齊王、河間王和成都王先後起兵,常山王司馬乂率軍響應。

換個角度:

三王起兵的消息傳至司馬乂封國

司馬倫竟敢篡位稱帝,囚陛下於金墉城,實在是大逆不道

如今齊王、河間王、成都王已起兵討逆,我雖不如他們,也該盡我之能,匡扶社稷

」傳令,眾將整頓本部兵馬,響應義軍,討伐叛逆!」

趙國,房子縣

「來者可是常山王?」

"既知本王到來,還不開城門,迎義軍。「

」爾等叛逆,也敢妄稱義軍?「

」房子縣令,莫要助紂為虐。」

「為忠義而死,無憾!」

「好!全軍攻城!」

房子縣已破,前方便是成都王與司馬倫交戰之處,全軍前進

大戰初期,司馬倫一方捷報頻傳,但由於兩線作戰,情報失誤,導致戰局逆轉,大敗而歸,諸王共會洛陽。

長沙王因軍功授任撫軍大將軍,領左軍將軍。同年七月,升任驃騎將軍、開府,復封長沙王。

太安元年(302年)

歷史:

河間王司馬顒準備討殺司馬冏,但擔心司馬乂 與司馬冏聯合,便傳布檄文假稱讓司馬乂作為內應。司馬乂擔心齊王加害,便搶先入宮,挾持晉惠帝,與司馬冏攻殺。

換個角度:

長沙王府

司馬顒該死,這紙檄文傳至洛陽,齊王怎會放過我,召眾人議事

「諸位,事情便是如此, 該如何做?」

「殿下,齊王日漸多疑,此刻恐怕已派兵而來,需先下手為強。「

「齊王勢大,如何抗衡?」

「事不宜遲,殿下即刻率軍入宮。」

「你是說..............聖上。」

皇宮

「長沙王率軍入宮,是為何意?」

「陛下,大司馬謀反,臣前來救駕。」

「....................大司馬謀反?」

「事不宜遲,請陛下移駕,臣生死相隨。「

齊王勢大,長沙王軍力不濟,漸顯敗相, 但由於晉惠帝險被齊王軍誤傷,朝臣紛紛救駕,戰局逐漸逆轉

長沙王大營

"報!齊王軍將齊王綁至營中。」

「什麼,竟有此事?快帶進來。「

」齊王,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是這般情景。「

「成王敗寇罷了,我想一見陛下。「

」寄望於陛下饒你一命嗎,你倒行逆施,與那司馬倫無異,就算是陛下也救不了你。推出去!「

齊王司馬冏被斬於閶闔門外,首級示眾六軍,其黨兩千多人皆被夷三族

歷史:

司馬乂總領朝政 ,舉薦成都王為輔政大臣

大小政事,皆派人趕赴鄴城請示成都王

換個角度:

洛陽,我終於回來了

雖然此刻天子在側,但比起成都王與河間王,我實力不及其一,不可擅居高位

我與成都王為宗親,不如舉薦成都王為輔政大臣,以他為後盾,抗衡河間王

自此,八王之亂進入了下一個篇章

齊王司馬冏的時代就此揭過,進入了長沙王司馬乂的時代

司馬乂為人謙恭,重情義

若司馬乂主政,風雨飄搖的西晉也許會迎來一段難得的平靜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野心家不會就此罷手

相關焦點

  • 換個角度看歷史:八王之亂—長沙王司馬乂(下篇)
    司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六子 ,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異母兄弟,母為審美人 ,西晉宗室,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上篇說到,長沙王司馬乂擊敗齊王司馬冏,舉薦成都王司馬穎為輔政大臣大小政事皆派人前往鄴城,請示成都王太安元年(302年)
  • 換個角度看歷史:八王之亂—長沙王司馬乂(上篇)
    司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六子 ,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異母兄弟,母為審美人,西晉宗室,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換個角度:三王起兵的消息傳至司馬乂封國司馬倫竟敢篡位稱帝,囚陛下於金墉城,實在是大逆不道如今齊王、河間王、成都王已起兵討逆,我雖不如他們,
  • 換個角度看歷史:八王之亂—長沙王司馬乂(下篇)
    司馬乂(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六子 ,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異母兄弟,母為審美人 ,西晉宗室,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上篇說到,長沙王司馬乂擊敗齊王司馬冏,舉薦成都王司馬穎為輔政大臣大小政事皆派人前往鄴城,請示成都王太安元年(302年)
  • 換個角度看歷史:八王之亂—齊王司馬冏
    司馬冏(?―302年),字景治,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西晉宗室、大臣,晉文帝司馬昭之孫,齊獻王司馬攸次子 ,晉武帝司馬炎之侄,"八王之亂"參與者之一。「歷史:司馬倫被廢後,晉惠帝恢復帝位,拜司馬冏為大司馬、加贈九錫之命,準備器物、典章策命換個角度:大司馬 、 九錫之命,位列輔政大臣,當年宣帝、文帝也是如此
  • 換個角度看歷史:八王之亂—齊王司馬冏
    司馬冏(?―302年),字景治,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西晉宗室、大臣,晉文帝司馬昭之孫,齊獻王司馬攸次子 ,晉武帝司馬炎之侄,"八王之亂"參與者之一。
  • 看看司馬懿後代搞的八王之亂到底哪八王
    老麥侃歷史,平民角度講述歷史,喜歡的點擊關注。八王之亂,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一次皇族內亂,直接導致西晉滅亡及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 八王之亂導致了西晉的亡國,這八王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西晉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從公元266年立國,到公元316年亡國。如果以西晉滅掉東吳為開始,那其在中國歷史上僅存在37年,而直接導致西晉滅亡的導火索就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嚴重破壞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導致了中國將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
  • 西晉八王之亂:司馬炎第六子司馬乂改變了戰局
    司馬乂,司馬炎第六子,史書上說他:身高七尺五寸(又一個兩米大漢),開朗果斷,才力絕人,虛心下士,甚有名譽。早在賈南風當權時,他就跟著哥哥司馬瑋進京師,誅外戚楊氏,後賈南風黃雀在後使毒計誅滅司馬瑋,同母所生的司馬乂受到牽連,貶為常山王(封地河北)。話說歷代王朝都有常山王這個封號,得此封號之人有幾十個,但看上去是王,其實也就是個縣長編制,勢力待遇都非常一般。
  • 歷史上八王之亂是指什麼?到底有多亂?
    更是設計了當朝太子身亡,太子被害,引起了諸藩的動亂,統領禁軍的趙王司馬倫聯合齊王冏起兵,打著殺奸護國的口號殺掉了賈南風。史上「八王之亂」拉開了序幕。圖片來源於網絡見此情景的其他諸王都坐不住了,河間王司馬顒首當其衝起兵討司馬冏,趁兩王相爭動亂之際,早已做好準備工作的長沙王司馬乂起兵入宮殺死了齊王司馬冏,政權再次落入長沙王司馬乂的手中
  • 《全面戰爭:三國》八王之亂dlc司馬乂荊州弓弩騎數據分析
    《全面戰爭:三國》八王之亂中長沙王司馬乂有著自己專屬弓弩騎兵,是比較強力的兵種,本文也對這兵種帶來相關的探討和分析,
  • 八王之亂都是哪八王,帶你捋一捋西晉末年的各種馬
    小夥伴對八王之亂的參與者感到頭暈,只知道是一堆馬參與了戰亂,但是對彼此的關係往往模糊不清。今天我就帶大家捋一捋八王之亂。之所以叫八王之亂,是因為主要的參與者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再加上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這八位主要參與者,在《晉書》同處同一傳記裡,故後世以「八王之亂」命名。其中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是賈后專權的犧牲品,並沒有參與後面的諸王戰亂,所以這倆算是背黑鍋的。
  • 八王之亂:西晉史無前例的皇室大內訌,揭示司馬家族的骯髒嘴臉
    一統三國的西晉王朝一直以來常常為世人所詬病,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後來出現的五胡亂華、神州陸沉、衣冠南渡等一系列影響整個華夏民族的災難性事件。而這一切實際的源頭卻都是從「八王之亂」開始的……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八王之亂」!
  • 西晉「八王之亂」不亂,一張圖看關係,5張表看過程
    中國古代歷史上,為了爭奪皇權而父子相殘、夫妻反目、手足相爭的事件數不勝數,而西晉的「八王之亂」因為實在太亂,讓很多人對其望而生畏,也包括我。我最近為了給大家捋清「八王之亂」,還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能有所收穫。
  • 西晉時期歷史,八王之亂
    文/張翠翠講天下晉惠帝時,在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太后與皇后、皇后與太子、中央與諸侯王、諸侯王與諸侯王之間的一連串的政治殘殺和戰爭。從公元291年起,先後有八個諸侯王為爭奪中央權力而互相攻殺,歷時十六年之久。歷史上稱這次戰亂為「八王之亂」。
  • 八王之亂持續時間長達七年,為什麼司馬越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八王之亂持續時間長達七年,直接把強盛的西晉王朝拖垮了,而東海王司馬越能成為最後的贏家,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有多強,而是其他王在長期的內鬥下或死或退,司馬越坐收漁翁之利,運氣使然也。引發八王之亂的這些王,無一不是兵多糧足的大國。八王之亂的直接導火索,是西晉有名的妒後賈南風和外戚楊駿專權。白痴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是西晉開國元勳賈充之女,賈南風大司馬衷,長的相貌醜陋,狠毒善妒,且極有政治野心。武帝時期,外戚賈氏和楊氏在西晉政壇隻手遮天翻雲覆雨,擁有重要的政治地位。
  • 歷史上的八王之亂,禍害了西晉,還造成五胡亂華的慘劇
    絕對是中國歷史上一統天下的封建王朝之一,本來這個皇朝來歷就不正,屬於謀朝篡位,司馬炎逼著魏國小皇帝禪讓,280年才滅掉孫吳政權成為大一統王朝。但是一群敗家子的出現,特別是其中八個跳得最歡實的王爺,造成了八王之亂,禍禍了晉朝,直接讓大一統的局面全面崩壞。
  • 解析八王之亂始末:西晉八王之亂如何產生,到底幹了什麼?
    八王之亂的禍端也由此拉開歷史大幕。第一波:楊駿和賈南風鬥兩人爭鬥的結果便是,楊駿出局,賈南風和地方司馬宗族楚王司馬瑋登上了權力舞臺。第三波:三王驚變,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入京。趙王司馬倫出局,三王入朝,齊王司馬冏主政。第四波:河間王司馬顒、長沙王司馬乂與齊王司馬冏鬥。齊王司馬冏出局,長沙王司馬乂主政。
  • 八王之亂的根源是什麼,八王是怎麼死的,他們跟晉惠帝的關係是?
    八王之亂指的西晉惠帝朝八位諸侯王跟朝廷故事。八王之亂的根源其實是晉武帝司馬炎,一方面,他大封宗室為諸侯王,而且這些諸侯的權力很大,幾乎擁有所有的權利,完全就是一個個小朝廷;另一方面他立了一個智商不高的太子司馬衷,司馬衷先天不足,史書說他呆痴如豬。
  • 《全面戰爭三國》八王之亂怎麼玩 八王之亂遊戲心得
    下面就是為大家帶來的玩家「Ada_Frank」分享的全面戰爭三國八王之亂遊戲心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八王之亂遊戲心得 外交... 你知道全面戰爭三國八王之亂怎麼玩嗎?玩這個新的DLC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嗎?
  • 八王之亂中,司馬越為什麼能夠活到最後,成為最後的贏家
    「八王之亂」是晉朝皇室內部相互之間的一場血腥殘殺。在這場殘殺中,司馬家族內部的人,幾乎都參與進去了。算起來,介入程度最深的,卻只有八個王。在這八個王中,司馬越是活到最後的人。那麼,是什麼原因,司馬越能夠活到最後,成為最終的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