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熟悉諾亞方舟。 聖經中記載的那條船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建造的。 在古代洪水中,它不僅拯救了諾亞的家人,而且還為地球留下了各種各樣的物種。 在中國西南地區,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健為縣有一個古鎮名為羅城古鎮,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梁亭街是古鎮的主要街道,俗稱「船街」。 船形的街道就像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又如同一個很大的梭子形狀,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將其稱為「中國的諾亞方舟」,成為中國最特殊的古鎮之一。
在現代文明的衝擊和破壞下,許多古鎮都被嚴重商業化,但羅城古鎮仍保持著原生態格局,尚未開發。 這座古鎮位於樂山市60公裡的地方,居住著七個民族:漢族,回族,彝族,,藏族,黎族和苗族。 它始建於明朝元年(1628年),於清朝成型。 它建在一個圓形山頂上,主要街道猶如船的形狀。 舊街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四川的一些文化特色。
國外兩位遊客在參觀了老城區後,在澳大利亞建造了一座和它一樣的一座中國旅遊城。 從此羅城古鎮的知名度就享譽中外了。 1992年,羅城鎮被選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2007年6月,「涼亭街」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1月,它被評為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街」; 2018年1月,羅城古鎮被評為國家AAAA景區。
由於它曾經是軍事要地。 明清兩代都是駐軍徵服野蠻人(西南少數民族)的軍事駐地,因此被稱為「羅城鋪」。 鎮西西部的營盤山便是當時駐軍的地方。
沿著鎮上的新街,船街,上街等街道,踏著青石板路一路遊覽,古鎮就像一艘躺在山頂上的船。 古街是船的底部, 兩側的建築物如同船舷 中間的戲樓是船艙。 東端的靈關廟就像船的尾篷。 西端天燈的石柱就像船的杆子。 它被許多人描述為「四川古老文化的傑作」。
至於古鎮,為什麼要建造成船型呢? 據說在明朝末年,一個叫張秀才的外地人來到這裡。 看到坐在茶館裡的所有人都灰心喪氣,就問當地老人,這才知道該鎮缺水。 張秀才提出了一個建議:「羅城幹船塢,客商難久,若要不缺水,羅城修成舟」。人們一致推薦張秀才為建設船形街的負責人。 張秀才率領數百人,花了三年時間重建主要街道終於建成了船形模樣, 周圍的人都趕來參觀,一時間,人們來來往往,羅城鎮便熱鬧興旺,繁榮昌盛了。
在古鎮中,任何方向的道路都可以通向古鎮船街。 羅城這樣的熱鬧古鎮很少。 這裡的村民們仍然保持著他們原來的生活節奏,充滿了市井的氛圍。 數百年來,羅城人一直在「涼廳子」裡打牌,聽歌,抽葉子煙並過著悠閒的生活。 羅城古鎮的時間似乎凝固在那寬屋簷下,融入在那停滯的時光裡,而羅城就是這麼一個適合懷舊和尋找溫情的地方, 您想來這裡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