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痛未消又添新痛,日本在新冠疫情中迎來「3·11」大地震九周年

2020-12-10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日本迎來「3·11東日本大地震」九周年,日本政府取消原定於3月11日舉行的紀念儀式。受災嚴重的巖手、宮城和福島三縣也接連取消紀念活動或縮小規模。當地民眾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稱,新冠肺炎疫情關乎日常生活,其關注程度大於「3·11九周年」。對9年前的那場災難,他們表示,災後重建工作雖然取得一定進展,但距離振興災區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日本厚生勞動省信息顯示,截至目前福島縣和宮城縣各出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來自「鑽石公主」號郵輪。福島縣地域醫療科媒體負責人本田10日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政府第一時間明確了確診患者的感染路徑,並採取了有效措施,因此當地新冠肺炎疫情不算嚴重。福島縣向民眾發放了預防傳染病的宣傳手冊,開設諮詢熱線,協助疑似患者及時就診。本田介紹說,福島縣政府設有國際交流協會,提供中文版防疫手冊,配有中文翻譯人員,可充分為當地華僑華人提供支援。

「福島縣的華僑華人非常關注疫情走向。」福島華僑華人總會副會長兼事務局長王伶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稱,「除有1例確診案例外,此前『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部分確診患者還被安排在福島縣接受治療,考慮到輿論影響,日本政府未曾公布醫療設施的相關信息,這反而引起民眾不安」。

王伶說,日本採取的防控防疫措施不如中國國內嚴格,唯有加強自身防護。一般的胃病、腿疼,就吃國內帶來的胃藥,貼幾片膏藥,儘量不去醫院。平時開私家車出行,佩戴兩副口罩,注意休息,增強免疫力。現在往返中日要分別在兩國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十分麻煩,當地華僑華人幾乎沒人回國躲避疫情,都選擇留在日本。

福島居民清野女士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當地民眾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程度甚至超過「3·11」九周年,因為疫情之下出臺的系列新規切實關乎自身生活。清野在一家公司從事財務工作,每天照常上班,可女兒的學校卻停課了,只能把孩子送去託管班。託管班裡孩子多、空間小,從早到晚處於密閉環境中難免擔心,卻別無他法。此外,口罩、衛生紙等物資的「搶購狂潮」也讓她頭疼不已。清野說,「在『3·11東日本大地震』中失去親友的人肯定難以走出陰影,但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早已回歸了正常的生活軌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宮城、福島等地的華人立刻展開行動,為祖國捐資捐物。王伶身在福島依然時刻關注家鄉撫順的情況,她聯合當地華人四處奔走,籌措了9900隻口罩,幾經周折通過撫順市政府外事辦捐贈給家鄉人民。仙臺華僑協會會長李研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說,宮城縣的華人群體利用特殊渠道購置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手套等物資,捐贈給了武漢的醫療機構。李研說,疫情中當地華僑華人儘量待在家中,基本停止了人員流動。

據日媒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日訪問福島縣,視察部分解除避難指示的地區,試乘了JR常磐線從富岡站到雙葉站的區間線路,全長約15分鐘。JR常磐線是貫穿宮城縣、福島縣、茨城縣、千葉縣直達東京的鐵路大動脈,預計3月14日時隔9年全線通車。王伶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開通前期車次非常少,一天只有幾班,但這可以看作日本災後重建工作取得的一項重要進展。

日本復興廳統計數據顯示,震災迎來第九年,災區仍有約4.8萬人在繼續避難生活。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三年前去福島採訪時,看到很多受災民眾住在條件艱苦的臨時住宅區。王伶說,日本政府提供的臨時住宅有年頭限制,很多已經拆除,新建了其他住宅設施。民眾可以選擇搬進新設施,也可以租房、買房,日本政府提供部分資金支持。

災難發生一年後,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在宮城縣仙臺市看到很多龜裂的建築物,臨時被打上「補丁」繼續使用。李研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現在在仙臺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建築了,沿海地區也修建了防護高臺。

「9年過去了,硬體上的重建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在恢復經濟方面還是不行。」李研稱,地震和海嘯帶來的工廠損壞、電力供應不足、生產材料欠缺等因素直接導致當地產業鏈長期斷裂。外界關於核輻射的擔憂也讓「東北三縣」的產品陷入滯銷的尷尬境地。當地民眾的收入受到影響,由此形成了當地消費速度放緩的惡性循環。

李研介紹說,災區經濟復興的規模跟不上,直到現在仍舊缺乏商店街、購物中心等商業設施。他說,「3·11」之後,災區華人連年減少。要麼回國尋求發展,要麼去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工作,儘管「東北三縣」嚴重缺乏勞動力,非常好找工作,選擇留下的還是少數。

接受採訪時,清野女士正在家中指導女兒練琴,她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時間過去9年,在「3·11東日本大地震」中失去親友的人肯定難以走出陰影,但無論自然災害還是恐怖事件,每年都有各種悲劇上演。電視上依然在播出關於「3·11九周年」的內容,可普通民眾對此的記憶已經逐年淡化,因為無論如何,生活還得繼續。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中迎來「3·11」大地震九周年 日本仍有4.8萬災民沒家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日本迎來了「3·11東日本大地震」九周年。為防止加重疫情,日本政府取消了11日的追悼儀式。對此,日本民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關乎日常生活,其關注程度大於「3·11九周年」。日本復興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大地震已經過去九年,災區仍有約4.8萬人在繼續避難生活。
  • 新冠疫情下日本迎3·11大地震9周年 災區重建任重道遠
    中新網3月11日電(郭佩珊)當地時間11日,東日本大地震迎來9周年。從2012年3月11日起,日本政府每年都會在位於日本東京的國立劇場舉行「東日本大地震追悼儀式」,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這是日本首次取消這一活動,改為首相安倍晉三與內閣官員在首相官邸進行哀悼。
  • 疫情下日本民眾紛紛肅立街頭默哀,紀念「3·11」大地震9周年
    2020年3月11日,在日本福島縣巖城,一名男子在海邊獻花悼念。當日是日本遭受「3·11」大地震9周年。新華社/路透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本迎來「3·11東日本大地震」九周年,日本政府取消原定於3月11日在東京舉行的官方紀念儀式,這是該活動從2012年舉辦以來首次取消。受災嚴重的巖手、宮城和福島三縣也接連取消紀念活動或縮小規模。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 重災區重建工作任重道遠
    新華社東京3月11日電(記者郭丹 華義)3月11日是日本遭受「3·11」特大地震災害9周年紀念日。日本警察廳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大地震共造成15899人死亡、2529人失蹤。日本復興廳說,目前仍有4.7萬餘人在日本各地避難。福島、巖手、宮城縣等重災區的重建工作仍任重道遠。
  • 日本:疫情中無處安放的3·11大地震之殤
    九年前的地震、海嘯和核災難,把3月11日這個日子深深刻在了所有日本人的記憶裡。今年的3·11大地震九周年紀念日,日本人民正在面對依然不斷發酵的新冠肺炎疫情。受疫情影響,日本政府已取消預定在東京舉行的官方追悼儀式,這是該活動從2012年舉辦以來首次取消。而之前,每一年的活動都有上千人參加。
  • Bilibili九周年陷《FGO》運營危機,董事長陳睿道歉暗示發展之痛
    在B站迎來九周年慶典時
  • 「3·11」日本大地震九周年:它改變了日本什麼?
    在「3·11」地震九周年之際,我們專訪了作者帕裡。回望既往歷史,又站在如今抗擊新冠的關口,我們如何理解災難、如何從中修復自身?而付出慘痛代價後,我們還能從災難中認知到什麼?那一年的日本大事不斷,阪神大地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周年紀念、大和證券和住友公司爆出醜聞等,年輕記者帕裡對此感到非常興奮。自那以後,帕裡一直在新聞業工作,並從《獨立報》轉到《泰晤士報》。
  • 「3·11」日本地震九周年:它改變了什麼,又沒改變什麼
    在「3·11」地震九周年之際,我們專訪了作者帕裡。回望既往歷史,又站在如今抗擊新冠的關口,我們如何理解災難、如何從中修復自身?而付出慘痛代價後,我們還能從災難中認知到什麼?那一年的日本大事不斷,阪神大地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周年紀念、大和證券和住友公司爆出醜聞等,年輕記者帕裡對此感到非常興奮。自那以後,帕裡一直在新聞業工作,並從《獨立報》轉到《泰晤士報》。
  • 新冠疫情疊加地震!印尼局勢雪上加霜,至少已有35人地震中喪命
    ,統計發現這場地震至少造成了35人死亡,另外還有637人受傷,這其中有189人身受重傷,傷亡人員已經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對其他人員的救援行動還在進行中。"群體免疫",方法是任由疫情擴散不採取措施,讓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從而實現免疫,而如今是想要通過讓全部民眾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抗體,實現群體免疫,毫無疑問,擁有的疫苗越多,越容易達到這個目標。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 近4.8萬人仍過著避難生活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東京3月11日電 (記者 呂少威)11日為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紀念日。據統計,目前尚有近4.8萬人仍過著避難生活,災區住宅等建設計劃幾乎完成,但人口減少、福島核事故的後續處理問題仍是現實難題。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 近4.8萬人仍過著避難生活
    中新社東京3月11日電 (記者 呂少威)11日為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紀念日。據統計,目前尚有近4.8萬人仍過著避難生活,災區住宅等建設計劃幾乎完成,但人口減少、福島核事故的後續處理問題仍是現實難題。
  • 日本手機那些事:手機中的動漫"痛"文化
    貼合日本國情的防災速報(圖片引自SoftBank)    另外或許是由於日本的自然災害確實有些頻繁,無論是之前的地震還是最近的雪災,都讓日本人對防災速報有了足夠的認識,因此SoftBank品牌:夏普 手機2新機:傳統翻蓋手機添"智能"功能    前面說的可能有點沉重了,接下來還是輕鬆一下來看看日本手機市場的特色產品吧。
  • 阪神大地震20周年 日本高校緬懷3遇難中國留學生
    摘要:在阪神大地震迎來20周年之際,近日,日本神戶大學等多所院校為遇難的學生和教師員工舉行了緬懷追悼儀式。據報導,在阪神大地震迎來20周年之前,1月16日,日本神戶大學和神戶學院大學等院校為遇難的學生和教師職工舉行了緬懷追悼儀式。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1995年1月17日,日本關西地區發生了7.3級的阪神大地震。很多學生和教師在大地震中不幸遇難,其中也有中國留學生。
  • 日本發現不同於英國、南非新變種新冠病毒 東京奧運前景再添陰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日本發現新變種新冠病毒 多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東京奧運會前景再添陰影此次緊急狀態覆蓋範圍若進一步擴大,將令日本經濟面臨「二次衰退」的風險。日本疫情再次告急。日本厚生勞動省1月10日表示,從巴西入境日本的4名旅客被確診感染了變異新冠病毒,並且這種變異病毒與在英國、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不完全相同。
  • 巴黎地鐵在疫情中迎來運營120周年
    當地時間7月19日,巴黎地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迎來運營120周年。記者當天乘坐多條巴黎地鐵列車,線路運轉都保持正常。由於疫情原因,當天官方未舉行地鐵運營120周年的紀念活動。按官方防控疫情的要求,乘客必須戴口罩,多數乘客能夠遵守,但仍有部分人未按規定戴口罩。經過數月的管制措施後,記者注意到地鐵疫情防控與之前相比有些鬆懈,當天在地鐵站臺上沒有看到監督民眾戴口罩的乘警和管理人員。實際上,按官方規定,未戴口罩者應該面臨處罰。
  • 扛過了經濟危機,也躲過了神戶大地震,卻最終沒能走過新冠疫情
    這家老店扛過了198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也躲過了1995年神戸大地震,卻最終沒能走過今年的新冠疫情。這家老店位於熱鬧的神戶元町商業街,始創於1964年,到今年已經有56年歷史了。裝修頗具異域風情,於千篇一律的店面之間十分顯眼,常有觀光客駐足門前拍照。它有一個跟服裝店完全不沾邊的名字——神戶畫廊。
  • 新冠確診數字再猛增1000萬,三組數字揭示全球疫情現狀
    美國:5天猛增100萬新冠病例 當前,美國仍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確診超1500萬例 ,死亡超29萬例。感恩節期間人們的大量出行、聚會,令疫情雪上加霜。12月的第一周,美國有4天的日增病例數超過20萬例;12月3日至8日的5天時間內,新增病例超百萬,增速創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
  • 新冠疫情下的日本百年老鋪企業
    日本的資料庫顯示,在日本超過100年歷史的老鋪企業有3萬多家。如果把沒有登記在冊的企業也算進去的話,這個數目估計會超過5萬家。 日本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會經歷很多的天災。在災難和危機眾多的情況下,日本的老鋪如何可以延續百年以上呢?事實上,我在研究老鋪企業的時候,發現日本老鋪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應對危機能力特別強。那麼面對此次新冠疫情,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官員稱東京奧運會將如期舉辦:為了紀念
    2020年3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的「九周年」。在9年前的3月11日,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了9.0級地震,引發了高度達十米的海嘯以及福島核洩漏,此次地震成為二戰以來日本遭遇的最大災難。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災區餘震不斷 民眾最期待這個事
    【海外網3月11日編譯報導】 綜合日本時事通訊社、TBS電視臺11日報導,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致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3月11日是此次地震發生9周年的日子,目前災區依然餘震不斷,重建之路任重道遠。據報導,日本氣象廳10日稱,在3⋅11大地震的餘震區域,近一年內觀測到1級震度(地震烈度)以上的地震就有368次,這與大地震發生後1年內觀測到的8112次相比大幅縮減,但與地震發生前的平均1年地震306次相比,依然十分可觀。對此,日本氣象廳表示:「鑑於餘震多發狀態仍在持續,民眾仍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