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便利店、生鮮店的轉型升級,想要盈利就得這麼做

2020-12-12 若有所思的面孔

便利店、生鮮店、超市等零售店有多少在盈利?夫妻店還有能力僱傭員工嗎?市場有限的情況下,不斷開業的門店如何保持營收?新零售近兩年到底給哪些零售從業者帶來優勢?這些問題估計很少有店老闆去思考,但是,全國千萬家夫妻、連鎖零售店必須意識到,再延續傳統路子經營門店是沒法生存下去的。

說一個很簡單的零和市場實例:宜優加社區有3000家住戶,社區底商原有便利店2家、生鮮店2家、糧油店1家、生活超市1家,每戶日均消費15元/戶,65%選擇在社區消費,則6家店分享15*3000*365*0.65=10676250元的市場,每家店均分則是1779375元。按平均17%毛利計算盈利302493元,再扣除租金10萬和1名員工薪資3萬/年結餘172493元。夫妻兩人1年辛苦經營下來賺17萬其實還比較滿意。但是,現在社區門口門店數量有8家,偶爾還會增長;還有線上訂單的不斷侵蝕,這個帳還能這樣算嗎?大部分夫妻店已經不敢僱員工了,靠自己一家辛苦經營。但市場就是這樣,尤其在新零售概念出現後,實體店的開店數再不斷增長,這個零和遊戲還怎麼玩?

我們先看看宜優加新零售對很多夫妻店考察完後的分析,1)大部分夫妻店是沒有品牌效應的,即使是部分加盟品牌;2)夫妻店不具備專業的零售技能,都靠自身理解經營;3)夫妻店對網際網路渠道了解太少;4)夫妻店從來不做數據分析和用戶分析,只是依靠部分熟人關係獲客。

接著分析宜優加新零售的解決方案,全國零售店均可以免費入駐宜優加生活服務APP、小程序商城和公眾號商城,主要有優選、體驗團、社區服務和紅包引流4大板塊,為什麼是這4大板塊?對零售店有什麼幫助?我們細看如下:

優選:基於位置服務,用戶打開宜優加APP或小程序就可以選擇距離自己最近的店直接下單,讓夫妻店不丟失網際網路消費用戶。

體驗團:夫妻店老闆均可以做團長拼團銷售,傳統的便利店只能根據店鋪面積上架商品,SKU數量有限,但現在有了團購,在宜優加商城就是一個無限大的店。比如1籃子時令水果展示只需要很小的地方,但線上團購卻可以預定上千、上萬份,直接從倉庫或田頭直發。夫妻店的競爭力和優勢大幅度增長。

紅包引流:夫妻店可以在附近3公裡發送門店優惠券做活動,線上引流、線下消費,小店也可以做品牌、做宣傳。

社區服務:是宜優加基於用戶黏性而做,給夫妻店帶來更多、更活躍的用戶。

這不是一個廣告植入,而是宜優加新零售基於行業、市場、門店現狀做的一份事業,助力新零售,賦能千萬家就是宜優加數字科技的奮鬥使命。

相關焦點

  • 社區生鮮便利|社區生鮮店的盈利模式是什麼樣的?
    在中國蔬菜協會發布的2018年社區生鮮報告中,預言社區生鮮便利店或將成為線下生鮮渠道「第三極」。的確,現在走出家門百米內也能碰上好幾家社區生鮮店。拿著手機看看新聞,總會看到某個生鮮企業獲得一些行業巨頭多少XX億的融資,成功布局社區生鮮便利店。
  • 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大潰敗,社區智能生鮮店實現盈利
    經過一年時間,曾經被熱捧的無人貨架和無人便利店風口逐漸消散。多家企業先後被爆出倒閉、裁員、融資受阻、撤點等負面消息,市面上現存的幾家無人貨架都在積極尋求轉型或者新業務,而資本也正遠離這個曾經炙手可熱的「風口」。同樣以智能售貨機切入社區生鮮新零售的公司彩虹星球,已實現盈利。
  • 濟南零售業態加速轉型升級 資本紛紛搶食「便利店」
    濟南拆違拆臨行動不斷持續深化,城市大變遷伴隨消費升級,本土大型社區商業零售品牌承壓而行,政府監管加速濟南零售業態轉型升級。各方勢力跑馬圈地中,對社區終端零售的爭奪越演越烈,誰會抓住這個機會快速崛起?
  • 便利店還是生鮮超市? 好鄰居「綠標」店轉型
    北京商報記者近期走訪發現,好鄰居車西店等不少「綠標」門店明顯擴大了生鮮經營面積,並增添了餃子、餡餅等更多貼近本地化的鮮食商品。伴隨便利店業態從商務區戰場不斷向社區場景滲透,生鮮品類也成為企業吸引流量、謀求差異化的突破口。不過面對高損耗等諸多經營難點,便利店在生鮮領域要摸索出成熟的模式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 廣州宏城將轉型為生鮮加強型超市 並進軍便利店
    廣州宏城將轉型為生鮮加強型超市 並進軍便利店  據廣州新快報消息 在廣州超市接連掀起的生鮮浪潮中,一貫以乾貨為利潤點、擁有廣州最多連鎖超市網點的宏城超市,8月2日在其樂嘉分店開業時宣布「變身」,向生鮮加強型超市轉型。   與此同時,宏城超市還透露出驚人消息——配合城建集團的配套設施策略,該超市將同時進軍便利店業態,4家分店已悄然登陸廣州。
  • 聯華在上海徐匯區推出新形態社區生鮮店
    1月8日消息,新零售財經了解到聯華超市在上海徐匯區推出新形態社區生鮮店。據悉,這是聯華推出的全新社區生鮮店形態。這家門店由南丹路上一家具有20多年歷史的聯華超市改造升級而來,有著較為穩固的社區消費群。聯華此次新推出的社區生鮮店著重強調社區服務,主要以服務周邊800米生活圈的社區居民為核心,來打造創新場景及運營模式。聯華社區生鮮店同時突出生鮮品類。據了解,聯華社區生鮮店中生鮮品類面積佔比高達45%,生鮮品類極其豐富。整個門店面積不大,500平米左右。其中將近一半用來售賣蔬菜水果、肉禽等生鮮商品。
  • 進軍社區生鮮零售 羅森便利店聯手首農食品要「賣菜」了
    本次合作,不僅是北京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的一次重要嘗試,也是探索發展打通首都生鮮產品供應鏈,做實服務百姓「最後一公裡」的一項重要舉措。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此次羅森中國與首農食品合作打造的便利店業態,不同於原來以標準化的日用品及食品為主的傳統便利店,如今要為居民提供的是社區生鮮超市裡包含的肉禽蛋奶果菜等鮮食。
  • 2020年教你盤活便利店,小超市經營指南
    就像小區樓下門口小超市啊,菜店,包子鋪也包括路邊攤這些加在一起一共有一億家之多,其中夫妻店有將近6千萬家。那現在很多小店老闆都能感受到一種壓力,拿那就是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一方面開這種小店的人越來越多了,另一方面是大品牌的便利店也開得越來越多了,他們在經營,管理,供應鏈都要比小店更有優勢。
  • 社區消費佣金,小區超市便利店的盈利模式
    社區裡的超市越來越多,一條短短的街道上可能有好幾家全家便利店,全時便利店和7—11便利店,超市便利店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也有這樣的新聞,xx超市資金鍊斷裂,無法鋪貨,xx超市倒閉,正在大甩賣。小區超市便利店的盈利模式是怎麼樣的,受哪些因素影響?一是社區規模,社區規模多大,對於超市的影響因素是比較巨大。
  • 萬科、保利、綠地、碧桂園跨界社區生鮮
    近年來萬科養豬、恆大造車、格力地產做醫療器械等地產商頻頻跨界接二連三地入局相關產業賽道。 在收割豬肉、新造車、醫療器械市場的同時,地產大佬們也開始瞄準社區生鮮超市、社區團購等不同業態,搶佔生鮮零售市場。
  • 便利店也要擁抱新零售實現轉型升級?看全家集便利店怎麼做
    隨著零售市場新零售形式的快速創新發展,傳統便利店的優勢在逐步被弱化。便利店要想在這一背景下,仍然保持消費者對其的熱愛程度,就得轉型升級。如7-11、全家集便利店等行業中的龍頭品牌,TA們根據自身優勢,將原本解決人們生活中「最後1公裡」問題,轉變成解決人們生活中「最後1釐米」問題。
  • 如何重構社區商業?生鮮傳奇家興合力等是這樣做的
    從這個視角來說社區商業發展前景很好,但我們現在看到的便利店是社區商業的主流,那我們做生鮮的就說生鮮是主流的,我們社區商業談商品談得多了,談服務談得少了,那服務又是什麼?實際操作上怎麼做,所有的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首先我要問王衛總,現在做到兩個億,估值是十個億,達到了5倍。在這麼幾年當中,我聽您介紹了很多關於做得好的方面,您能否給我們說一下做得不好的?
  • 2020年社區團購前景如何?社區團購盈利的「3大法則」!
    2.從社區團購產品來看從社區團購的產品結構來看,90%的用戶在團購平臺中購買的產品都是以各類生鮮為主,而生鮮產品也成為了社區團購中非常重要的引流產品。如果我們的社區團購平臺想長遠發展,就必須要對生鮮產品進行細化運營。
  • 生鮮收銀軟體|新手如何開好一家社區生鮮店?
    當下的零售市場,似乎大家茶餘飯後都在談論生鮮行業,從同業到資本。生鮮零售巨大的潛在市場成為了眾多人眼中的「獵物」,各類全新經營思維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目前社區生鮮是當下比較「火熱」的「明星」生鮮零售業態模式,不少人躍躍欲試,那麼對於出入生鮮行業的新手來說如何開好一家社區生鮮店呢?
  • 在「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盈利了
    不過,就在這個「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它的門店已經盈利了。今天有消息稱便利蜂完成新一輪融資,便利蜂方面在回復媒體消息時提到,便利蜂北京門店去年已經實現盈利。放下融資消息,我們可以先看看盈利這件事。在中國的快遞市場也是如此,直營的順豐,網點覆蓋能力其實不如三通一達,但是產品溢價可以做得高一點。7-11被認為是便利店代名詞,其厲害之處在於,它在日本既做到了網點廣泛覆蓋(加盟),同時又靠製造型零售獲得了商品的高溢價。而便利蜂的真正難度,在於一個由零到一的品牌,如何同時兼顧高速發展與品質感的平衡。
  • 2020年做生鮮配送、小程序直播、社區團購小程序平臺怎麼樣?
    團隊裡一定要一個女性,這個女性能夠hold住代理,做得好零售。畢竟買東西的還是寶媽為主。我這樣一個大老爺們能夠賣一些貨,純粹是因為我這麼多年的執著,真沒啥過多的套路。或許,真誠就是最大的套路。對於個體戶或小企業來說,大多數只能建一個群或幾個群,或者只能當一個團長的角色的人來說,相比於社區團購,稱之為社區社群可能更貼切一些。
  • 與菜市場搶顧客,社區生鮮店如何用有贊引流
    這不僅僅是因為電商正在侵蝕線下市場,還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社區生鮮店」正粉墨登場,引領全新的生活方式。  2018年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第三隻眼看零售」聯合發布《2018社區生鮮調研報告》,通過行業調研和深度訪談,對「社區生鮮」這一新興角色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和解讀。  這份報告還詳細介紹了國內社區生鮮店的線上業務發展情況。
  • 在「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盈利了-虎嗅網
    不過,就在這個「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它的門店已經盈利了。今天有消息稱便利蜂完成新一輪融資,便利蜂方面在回復媒體消息時提到,便利蜂北京門店去年已經實現盈利。 放下融資消息,我們可以先看看盈利這件事。
  • 子鼠2020年,超市、社區小店經營指南!
    一方面是開這種小店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另一方面是大品牌的便利店也開得越來越多了,他們在經營,管理,供應鏈方面都比這些小店要有優勢。那咱們小店的老闆該怎麼辦呢?是抵抗到底?還是任人宰割呢?是轉型升級?還是關門歇業呢?今天我們就給大伙兒出出主意啊。首先,關店是不可能關店的啊,咱們還要養家餬口呢,對不對?
  • 甘家口大廈升級改造後重張,轉型為社區生活中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陪伴周邊居民60多年的甘家口百貨於今年10月8日閉店,歷經66天的升級改造,12月18日重新開張。此次改造升級,將曾經的甘家口地區的居民娛樂中心,轉型為社區生活中心。記者走訪觀察到,此次轉型升級對品牌、專櫃形象進行了升級調整,擴大了兒童娛樂中心,對服務功能進行全面升級,還引入主題影院和產後修復中心填補周邊服務空白。甘家口大廈在閉店兩個月升級改造之後,12月18日重新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