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洋浦至儋州白馬井公交線路開通

2020-12-24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洋浦1月19日電 (記者林書喜 特約記者郝少波 通訊員蘇小妹)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洋浦和儋州、東方、臨高聯動發展,共同建設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引起儋州代表團代表們的熱議。1月17日上午,代表們現場溝通部署,決定首先從交通互聯互通上先行先試,方便兩地人員往來,當天下午就開通了洋浦至儋州白馬井的公交線路。

  「報告提出『推動洋浦和儋州、東方、臨高聯動發展,共同建設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讓我非常激動。」省人大代表、洋浦工委書記周軍平說,這對于洋浦和儋州都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大家將主動支持、積極配合,共同推動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建設,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完成儋州機場前期工作、推動洋浦和儋州聯動發展……報告中關於儋州的內容,進一步激發儋州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省人大代表,儋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紀少雄表示,要做好儋州與洋浦聯動發展、建設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的頂層設計,充分研究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布局及社會發展等方面的融合。

  圍繞如何加快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來自洋浦和儋州的代表們紛紛展開討論,當場商定先把交通的互聯互通做起來,方便兩地人員往來。

  洋浦交通海洋局迅速與儋州交通局緊急協調,僅用半天時間,就開通了洋浦至儋州白馬井公交線路。新公交路線全長16公裡,共設置19個站點,單程45分鐘。公交路線開通後,兩地居民高興不已,開通第二天就迎來了大量乘客。

  儋州市交通運輸局運輸科負責人謝本盛表示,儋州交通部門決定把4輛班車延伸到洋浦,使得經停洋浦的班車由原來的2輛增加到6輛,以更加方便群眾出行。

  據了解,洋浦和儋州還計劃成立聯合工作小組,定期協商解決兩地聯動發展的具體事宜。

  「下一步,我們計劃從環新英灣道路建設著手,進一步完善洋浦和白馬井交通基礎設施,讓兩地互聯互通起來。同時在產業項目的布局上,考慮把洋浦的部分生活配套設施建在白馬井地區,加快環新英灣地區產城融合項目的開發建設。」周軍平說。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洋浦鹽焗宴 美味醉遊人
    近日,再次在洋浦千年古鹽田景區遊玩的安徽安慶遊客曾賢風與記者交談時說:「今天中午品嘗的鹽焗宴,是我這次『錯峰遊』的一大收穫!」  為了避開國慶黃金周期間人多擁堵的囧途,曾賢風與家人選擇在此之後到海南旅遊。前幾年去過三亞和瓊海,這次他們選定西部的洋浦和儋州。  當天上午,曾賢風偕家人在洋浦千年古鹽田遊玩了一陣。「不僅千年古鹽田讓您難忘,鹽焗宴也會讓您回味。」
  • 海南小戶型丨儋州白馬井 魚米之鄉裡的養老居所
    二、氣候條件在氣候方面,海南儋州白馬井屬熱帶季風氣候,春季溫暖,降雨較少,夏秋季高溫多雨,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左右,年平均氣溫23.8°C,一月份平均氣溫17.5°C,七月份平均氣溫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和海南西環高鐵貫穿境內,設有白馬井互通和白馬井站,瀕臨北部灣和新英灣,與洋浦港一水之隔。2014年4月4日,全長3.3公裡的洋浦跨海大橋建成通車,白馬井鎮和洋浦經濟開發區連為一體。2015年12月30日,海南環島高鐵白馬井站正式通車運營。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城鎮化拓出全域發展路徑
    往西,投資2.93億元、長達5.8公裡的中興大街西延線建成通車,將那大城區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儋州分校連為一體,使那大城區新增面積20%。西沿線的雅拉河兩岸,已有不少企業布局進駐,因為在建的「萬寧—洋浦—儋州」高速公路經過雅拉河附近。搶佔先機的「廣物雅拉湖畔」首期項目,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包括住宅樓、商業樓,兩年內計劃投入20億元。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載底蘊妙染海天底色
    ■ 本報記者 易宗平  今天上午,儋州白馬井站前廣場周圍和大道兩側,樹上掛滿紅色的燈籠
  • 白馬井鎮基本情況介紹
    海南環島高速G98線、西環高鐵貫穿鎮內,並設有白馬井高鐵站、白馬井互通,是儋州「一市雙城」的濱海新城,轄區總面積>三、基礎設施白馬井鎮處在海南西部中心,擁有中心漁港、洋浦港等深水貿易港口、西環高鐵站、白馬井互通及擬建儋州機場等海陸空交通區位優勢。
  • 儋州敬字塔:敬惜字紙供奉孔丘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況昌勳 於偉慧 特約記者 謝振安  海南古塔  瓊之有士
  • 白馬井鎮基本情況介紹
    海南環島高速G98線、西環高鐵貫穿鎮內,並設有白馬井高鐵站、白馬井互通,是儋州「一市雙城」的濱海新城,轄區總面積>三、基礎設施白馬井鎮處在海南西部中心,擁有中心漁港、洋浦港等深水貿易港口、西環高鐵站、白馬井互通及擬建儋州機場等海陸空交通區位優勢。
  • 【海南日報】儋州:做好四篇文章 服務全省大局
    12月2日,他對海南日報記者說,公司負責種苗、技術和保底價收購,水塘一年放養2批蝦,畝產量700斤左右,每斤蝦賣68元至80元,供不應求。今年以來,儋州大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生產瓜菜、水果等優質農產品。加大常年蔬菜基地建設,確保常年蔬菜自給率提升至70%以上,為海口、三亞、洋浦提供充足豐富的農副產品,豐富全省人民的「菜籃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全力推進城市提檔升級
    ■ 本報記者 易宗平  海南故事  歷史,賦予了儋州厚重的底蘊。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設置儋耳郡;公元622年,唐高祖設置儋州,領儋縣等地3956戶;1988年,海南建省,儋縣隸屬省管轄;1993年,國務院批准撤銷儋縣,設立縣級市儋州市;2008年,省委五屆三次全會上,明確儋州建設海南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定位;2015年,國務院批覆設立地級市儋州市;2017年,省第七次黨代會上,再次強調將儋州建成海南西部區域中心城市。
  • 好消息:那大至白馬井直達車開通啦!
    「為確保春運期間群眾安全順暢出行,1月11日,我們還結合通車不久的萬洋高速,開通了那大鎮直達白馬井鎮的新線路,此線路為臨時運營,為期3個月。屆時將根據臨時運營的結果進行相應調整,給群眾出行帶來更多便捷選擇。」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海南日報》整版報導儋州:做好四篇文章,服務全省大局!
    12月2日,他對海南日報記者說,公司負責種苗、技術和保底價收購,水塘一年放養2批蝦,畝產量700斤左右,每斤蝦賣68元至80元,供不應求。第四篇文章:當好洋浦「助攻手」大力推動濱海新區與洋浦港產城融合完善設施優服務深儋合作結碩果11月20日晚,在儋州市濱海新區白馬井中心大道海岸漫谷小區旁的一個廣場,濱海新區首個大型夜市正式營業,50家商鋪齊亮相,熱鬧非凡,市民遊客及在洋浦經濟開發區工作的人員在現場欣賞歌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德藝皆美名 天涯永傳唱
    1993年,鄭南前往儋州採風,創作了《儋州的風》,歌詞中的「不到儋州不知海水藍,不遊儋州不知香蕉紅」等對儋州特色風物的鮮活描寫,令人印象深刻。  「鄭老採風時像孩子一樣對周邊環境保持著好奇,很有激情。」黃遠舫回憶道,「2013年我們見面時,鄭老還在回味儋州的紅香蕉,他說1993年來到儋州是他第一次見到紅色的香蕉,很是難忘。
  • 瓊海、萬寧、瓊中、屯昌、儋州 走起,萬洋高速預計本月底全線通車!
    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 攝 屆時從海南島東南端的萬寧 到西北端的儋州 只需要90分鐘左右 海南「田字型」高速公路網 萬洋高速公路起點位於萬寧後安鎮,途經瓊海、瓊中、屯昌、儋州,終點在洋浦經濟開發區,項目全長163.42公裡,項目建成後萬寧至儋州車程將由原來的4個多小時縮短至約一個半小時。萬洋高速公路是全國綠色公路建設首批典型示範工程項目,涵蓋了觀景平臺、房車營地、運動場地等多種元素。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雪茄香醇風情濃
    廣物·光村雪茄風情小鎮是依託雪茄產業打造的一個旅遊文化產品,是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儋州雪茄產業的有機延伸和發展。項目以雪茄文化和雪茄風情為主題,形成雪茄種植、婚慶、商務、娛樂4大主題特區,打造一個集養生、休閒、旅遊、文化、購物、參觀多元化於一體的中國首個「雪茄風情旅遊小鎮」。如今,雪茄風情小鎮第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完工。與廣東白雲賓館合作運營的「白雲哈瓦那酒店」將於明年5月開業。
  • 海花島景區,總佔地為12000畝,為何選中海南儋州白馬井
    海口CBD海南島四面環海,廣大遊客登陸海南的方式無非就這兩種:一是採用航空運輸的方式,乘坐飛機到達;二是通過水麵交通工具,乘坐輪船輪渡穿越瓊州海峽到達。有朋友或許會反駁說:「我自駕來海南」、「我坐火車來海南」。
  • 海南儋州十五大名景點,必玩十五大景點集錦
    石花水洞地質公園、松濤天湖、熱帶植物園、藍洋溫泉公園和洋浦千年古鹽田等生態特色奇觀令人大開眼界;充滿濃濃歷史人文氣息的東坡書院、儋耳城遺址、白馬湧泉和優波古廟,是儋州珍藏的,古老而輝煌的人文足跡。其中,中和鎮東郊的東坡書院,是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被貶瓊州儋耳時居住和講學的地方。追隨「蘇仙」的足跡,來這裡走走看看,尋訪儋州的一段歷史記憶。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紅魚,讓漁民致富夢成真
    勤勞勇敢  海的子孫闖出致富新天地  談到儋州紅魚產業發展帶頭人,不得不提的就是一個叫「三姐」的奇女子——吳錦菊。  儋州創華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吳錦菊,出生在儋州白馬井鎮的一個漁村,祖祖輩輩都是漁民。「出海是一項很危險的事情。」吳錦菊回憶,15歲那年,她的父親因遭遇風暴在北部灣海域遇難。她的丈夫葉志健以前出海打魚時,她也總是擔驚受怕,夜不能寐。
  • 海南西環高鐵月運客量超29萬人次 多市縣各項指標飆升
    而據東方市旅遊部門初步統計,1月1日至1月30日,該市外來遊客數量預計達7萬人次,同比增長40%以上。從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作為新興旅遊城市的東方市,西環高鐵的帶動效應更加明顯。  為搶抓高鐵開通等契機,2015年12月5日,海南西部旅遊聯盟在儋州籤約成立。本著「資源優勢互補、相互支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西部市縣將形成旅遊一盤棋的整體格局。
  • 濟南兩條社區公交線路明日開通 三位數公交線路開頭數字有講究
    19日,新開通的兩條社區公交線路,504路和505路將於6:30準時分別從姚家莊和黃崗發車。兩條社區公交線路票價1元,可使用月票。至此,濟南公交線路已達到214條,本月底前還將有7條新線路開通,其中包括公交503路姚家車場——— 盛福花園,以及506路領秀城西門環線兩條社區公交線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建設貨豐物美的西部消費中心
    羅鳴俊的話,既是對商場的讚譽,更是對儋州西部中心城市地位的肯定。  海南日報記者從儋州市商務部門得知,儋州以便利人民生產生活為目的,著力推動以區域商貿中心為主的現代生活服務業發展,引進、培育一批能提升消費水平的商業項目,吸引西部各市縣消費者來儋州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