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焱 通訊員 任倩影
一份誠意滿滿的伴手禮,既表達了地域特有的文化印記,又承載著對四方賓朋的熱情。9月23日,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聯合在杭州舉辦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評選結果及團體標準發布活動。
據介紹,今年「3.15」期間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聯合發出「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參評產品徵集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全省各級消保委共收到500多家企業的近600個產品申報參評。歷時5個多月,經過線上投票、現場評選的層層篩選,最終優選出60件產品入選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產品名單。
優質伴手禮需要高質量、高要求的標準進行規範。活動中,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秘書長、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院長陳自力介紹了《浙江特色伴手禮團體標準》的有關情況,這一標準將為接下來持續推進浙江特色伴手禮評選工作提供更為嚴格的評選依據。
據了解,《浙江特色伴手禮通用規範》團體標準首先明確了「浙江特色伴手禮」的定義,即「在地域、品質、文化、放心消費、性價比、便攜性等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獲得消費者高度認可、由浙江出品、帶有浙江印記的優質消費品。」這既體現了「浙江特色伴手禮」的基本特性,也與現場評測依據的六個維度(地域感、品質感、安全感、文化感、獲得感及便攜性)相契合。
其次,標準內容主要從評測組織管理、申報評選條件、評測工作流程、標識的使用以及後續管理工作等幾方面進行規範。通過明確工作要求、規範工作流程、統一標識使用、保障後續管理等,將現行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已取得的工作經驗進行提煉總結,形成標準,為「浙江特色伴手禮」評測活動的開展以及品牌建設管理提供指導,推動今後工作的進一步落實完善。
浙江省消保委秘書長崔礪金表示,評選結果的發布不是活動的終點,而是對浙江優秀、特色消費品生產企業持續賦能的新的起點。在活動現場,浙江省消保委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在天貓新國貨設立浙江特色伴手禮專區,聯合中國消費者報社打造微信、短視頻、微博等多個新媒體平臺,為入圍產品和企業數位化賦能;省消保委、省品聯會聯合發布的《浙江特色伴手禮通用規範團體標準》,高標準、高質量的標準化賦能「浙江特色伴手禮」這一金字招牌;接下來,省品聯會將對此次入圍的企業建立「品字標」申請綠色通道,省消保委還將通過長三角消保委聯盟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平臺共享的一體化合作機制對地方特色伴手禮進行深入的品牌化賦能。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