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評選結果及團體標準發布會在浙江杭州啟幕。中新社記者胡亦心 攝
中新網杭州9月23日電(記者 胡亦心)一份誠意滿滿的伴手禮,既傳承了地域特有的文化印記,又承載著對四方賓朋的熱情。9月23日,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評選結果及團體標準發布會在浙江杭州啟幕,60件代表浙江各地特色的產品入選,成為「禮」遇浙江的代表。
浙江省消保委執行副主任、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馬劍平表示,開展浙江特色伴手禮評選活動旨在把握「雙循環」,提升浙江製造的競爭力、影響力,樹立浙江特色消費品「金名片」。評選還將結合無理由退貨承諾、投訴處理雲平臺建設等各項工作,讓消費者放心消費、無憂消費、滿意消費。
《浙江特色伴手禮通用規範》團體標準正式出臺。中新社記者胡亦心 攝
60件地方特色產品入選
從今年「3.15」期間發起徵集號召到評選結果揭曉,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測評歷時5個多月,500多家企業的近600個產品經過浙江各地市消保委推薦、地市交叉互評、線上投票、現場評選的層層篩選,最終僅有60件產品入選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產品名單。
在此前組織的現場評測中,有關專家和消費者代表從地域感、品質感、安全感、文化感、獲得感、便攜性六個維度,對參評產品進行綜合評測。
浙江省消保委副主任兼秘書長崔礪金介紹,地域感維度要求產品具有悠久的傳承,能充分體現浙江元素;品質感維度考驗參評產品製造的精良;安全感維度要求企業具有完善的產品質量監管和售後服務體系;文化感維度要求產品能夠鞏固、刷新本地及外地消費者對浙江文化的理解;獲得感維度要求產品在同類產品中有較明顯的性價比;便捷性維度要求產品方便攜帶。
據介紹,地方特色食品是消費者最喜歡的伴手禮產品,大康醬鴨、方王腐乳、文成大米、金華酥餅、香飄飄奶茶……入圍浙江特色伴手禮的地方知名食品達到了26件,幾乎佔到了半壁江山;浙江作為茶葉大省,西湖龍井、安吉白茶、開化龍頂、四明春露、天台黃茶5款各具地方特色的茶葉進入到了首屆特色伴手禮產品名單。
崔礪金表示,評選過程中也有遺憾,也許是因為品牌知名度略顯差異,也許是產品或包裝略顯陳舊,也許是推廣的力度還需加大,也是對評選的投入稍有不足,很多優秀的產品沒能入圍。「對於這些產品和企業,希望能在今後迎頭趕上,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也希望企業積極申報,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到浙江優質的特色伴手禮產品。」
浙江特色伴手禮團體標準發布
優質伴手禮需要高質量、高要求的標準進行規範。會上,《浙江特色伴手禮通用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團體標準正式出臺。
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秘書長、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院長陳自力表示,出臺這一團體標準是將「浙江特色伴手禮」評測和管理工作模式通過標準的形式固化下來,對今後進一步規範開展該項工作,持續深化「放心消費在浙江」建設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浙江省消保委和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就聯動開展「長三角特色伴手禮」和「品字標」品牌建設達成了合作意向,決定聯合研製「浙江特色伴手禮」團體標準,並開展「浙江特色伴手禮」和「品字標」雙品牌建設和雙標識使用等常態化合作。
據了解,此次《規範》明確了「浙江特色伴手禮」的定義,即「在地域、品質、文化、放心消費、性價比、便攜性等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獲得消費者高度認可、由浙江出品、帶有浙江印記的優質消費品。」
在標準內容方面,《規範》主要從評測組織管理、申報評選條件、評測工作流程、標識的使用以及後續管理工作等幾方面進行規範。通過明確工作要求、規範工作流程、統一標識使用、保障後續管理等,將現行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已取得的工作經驗進行提煉總結,形成標準。
陳自力表示,以標準為指引,進一步提高「浙江特色伴手禮」評測工作的科學性、規範性和有效性,挖掘出具有行業特點、區域特色的優質浙江產品,打造消費領域的文化自信,讓消費更放心也更溫暖,提升消費者幸福感和滿意度,是高質量推動「浙江製造」品牌建設的初衷。
崔礪金表示,評選結果的發布不是活動的終點,而是對浙江優秀、特色消費品生產企業持續賦能的新的起點。接下來,浙江省品聯會將對此次入圍的企業建立「品字標」申請綠色通道,浙江省消保委還將通過長三角消保委聯盟的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平臺共享的一體化合作機制對地方特色伴手禮進行深入的品牌化賦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