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士塔格峰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海拔7509米(登山界常說海拔7546米)。地處塔裡木盆地西部邊緣,東帕米爾高原東南部,經緯度坐標是北緯38°16′32″、東經75°06′57″。慕士塔格峰以北有公格爾峰和公格爾九別峰。
慕士塔格峰屬於崑崙山脈,是西崑侖山脈第三高峰。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三山聳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美麗的帕米爾高原上,成為帕米爾高原的標誌和代表。
慕士塔格峰西坡坡勢平緩,但多裂縫,北坡和東坡卻十分險峻。該峰山體渾圓,狀似饅頭,常年積雪,雪線海拔約5200米,冰山地貌發育十餘條冰川,其中最大的棲力冰川和克麻土勒冰川將山體橫切為兩半,冰川末端到達海拔4300米,山頂冰層厚100-200米,有「冰川之父」的美稱。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慕士塔格峰和K2是相連在一起的。慕士塔格峰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山神冰川公主,她愛上了住在對面K2上的英俊山神雪山王子。玉皇大帝知道後很不高興,就用神棍劈開了這兩座相連的山峰,拆散了冰山公主和雪山王子這一對真摯相愛的情人。冰山公主整天思念雪山王子,她的眼淚不停地湧出,最終流成了道道冰川。慕士塔格峰巍峨莊嚴,純潔高雅,美好的傳說又被塔吉克族的青年男女看作是純潔愛情的象徵。
慕士塔格峰攀登路線非常成熟,坡度相對平緩,也適合作為山友們攀登7000米級山峰的首選,也是為準備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的較佳適應性山峰。
攀登路線
BC(大本營):海拔4400米,地勢平整開闊、營地設施齊全、食物儲備充足,登山者可以在此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時也是惡劣天氣的安全避風港。
BC—C1:海拔5600米,主要為碎石坡路段,適合普通重裝徒步鞋,一般行進5-6小時。
C1—C2:海拔6200米,巨大的冰川,慕士塔格峰攀登中最美的一段也在這裡,需穿踏雪板,冰川那段結組前行,行進時間為4-6小時。
C2—C3:海拔6900米,為緩雪坡路段,視野非常開闊。需穿踏雪板,行進時間一般為5-6小時。
衝頂——下撤BC:海拔7546米,C3—頂峰為坡度很緩的雪坡,路線上看不到峰頂,一路上都插著旗子,一般為風雪天氣,溫度低、能見度低,易凍傷、易迷路,行進時間為6-8小時 。
攀登時間:共16天
D1:全國各地——喀什集合;
D2:喀什——塔縣 3500米高海拔逐步適應,住塔縣,3500米高海拔逐步適應;
D3:塔縣——204(慕峰山下,海拔3600米)——大本營(海拔4400米)從204徒步6個小時到達大本營;
D4:大本營修整,睡到自然醒,全天修整,喝茶聊天曬太陽;
D5:大本營——C1拉練,海拔5600米(往返),早餐後收拾些輕裝,帶上路餐和水,約6個小時到達C1,然後稍作休息,下撤回大本營,全程約10個小時,海拔上升1200米;
D6:大本營修整,學習使用踏雪板。晚餐後開會分組(分成A、B組),B組可以繼續修整一天;
D7:大本營——C1(第二次拉練)早餐後出發,帶上連體羽絨,登山靴,踏雪板,防潮墊,踏雪板,高山睡袋(可以請協作背),自己背個小包,帶上路餐,水,頭燈等。約6個小時到達C1營地,住C1;
D8:C1——C2海拔(6200米),早餐後換上連體羽絨,穿上登山靴,套上踏雪板,自己背上路餐和水,出發前往C2營地。約6個小時到達C2營地,住C2;
D9:C2——大本營(拉練下撤)早餐後出發下撤,約6——8個小時下撤到大本營;
D10:全天修整(塔縣或者是大本營),晚餐後開會,登山隊長交代衝頂注意事項。
D11:大本營——C1(衝頂),約6個小時到達C1,住C1;
D12:C1——C2,起床早餐,穿好連體羽絨,穿上登山靴,套上踏雪板,自己背上路餐和水,高營睡袋和防潮墊可以要協作背,約6個小時到達C2營地,住C2;
D13:C2——C3(海拔6900米)早餐後穿好連體羽絨,穿上登山靴,套上踏雪板,自己背上路餐和水出發,約6個小時到達C2營地,住C2;
D14:C3——頂峰(海拔7546米)——BC大本營,視天氣情況出發,6——8個小時衝頂;登頂後慢慢下撤,從頂峰下撤到大本營時間根據自己體能決定,約8——12個小時;
D15:大本營修整,等待B組隊友登頂下撤;
D16:大本營——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