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國家溼地公園將於下半年組織驗收,記者昨日在現場了解到,目前該公園整體已經完成約80%,其中公園土建部分已經基本完成, 道路和綠化已經完成9成,目前公園主要進行裝飾裝修,預計下半年能夠全部完成。
3月19日,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正在加緊綠化和建築裝修裝飾,雛形顯現。
■白鷺起舞,將成觀鳥新勝地
昨日上午,翠亨國家溼地公園建設現場的科普宣教區,工人們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附近還有一座28米高的觀鳥塔,屆時遊客可以在觀鳥塔頂層觀賞候鳥棲息。在溼地公園北側,記者還看到成群的白鷺正在進行覓食,中山翠亨新區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中心副主任湯景林介紹,翠亨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翠亨新區南朗鎮珠江口橫門水道的鹹淡水交匯處,規劃面積625.6公頃,長5.4公裡。將建設成集溼地保護與修復、溼地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溼地休閒觀光為一體的國家級溼地公園。
湯景林表示,橫門水道位於廣州南沙溼地和淇澳島中間,與南沙溼地和淇澳島共同構成國際候鳥的遷徙通道,是保護候鳥的重要生態區位。將成為觀鳥勝地。
溼地公園內還建設有兒童遊樂區、自然溼地與人工溼地結合景觀、溼地科普展館與民俗互動展館。它的建成對內能促進中山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對外將成為中山旅遊一張新名片。
■保育溼地新增4.5公頃紅樹林
翠亨國家溼地公園以生態性、地域性和參與型為原則,共分五個區,分別為管理服務區、宣教展示區、恢復重建區、溼地保育區和合理利用區。其中管理服務區主要建設管理中心、碼頭、遊客中心;宣教展示區是公園開展實地科普宣教、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休閒遊憩的場所;恢復重建區是公園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的核心區域;溼地保育區是公園的重要生態基質與紅樹林集中區域;合理利用區是開展溼地休閒、遊憩體驗的區域。
據介紹,翠亨國家溼地公園原有紅樹林共50公頃,此次公園建設新增紅樹林面積約4.5公頃,並在原有紅樹林群落中種植如秋茄、桐花樹、老鼠簕等真紅樹品種。據介紹,紅樹林根系發達,用紅樹林消浪帶是構築海岸防護林體系的首選防線。另外,紅樹林還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徒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