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閱盡巢湖魚龍的「今生前世」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周五精彩開展
你去過巢湖魚龍的發掘地嗎?你知道安徽著名的火山地貌是什麼樣麼?大名鼎鼎的巢湖魚龍化石你見過麼?11 月 9 日," 龍出巢湖——安徽巢湖龍動物群 " 專題展將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臨時展廳拉開帷幕。
-
走進安徽地質博物館,帶你去看中國2.5億年前的巢湖魚龍
在博物園中有兩座最能代表安徽悠久文化歷史和地理歷史的場館,一座是安徽博物院,另一座就是位於博物園西側的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在安徽文化博物園的介紹中有一句話寫的特別好:從這裡走進歷史,讓歷史告訴未來。2019年深秋時節,我在一年一次的休假遊中來到了安徽首府合肥,有幸遊覽了天鵝湖畔文化博物園中的安徽博物院和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今天就請各位朋友跟著我走進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去看一看中國最早的魚龍——巢湖魚龍。
-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是地質、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是文化工程之一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坐落於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天鵝湖畔安徽省文化博物園。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是地質、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是安徽省的文化工程之一,是一個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特色的地質古生物專業博物館,是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中心,是國土資源知識普及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
神奇的魚龍
圖1 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的魚龍化石圖2 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的魚龍化石骨架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35億年前出現單細胞生物。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終於在寒武紀上演「生命大爆發」,屬於脊椎動物的魚類即於這一時期出現(圖3)。
-
全國「暖心驛站」非遺展培中心落戶史家胡同博物館
嘉賓共同為「全國暖心驛站史家胡同博物館非遺文化展培中心」揭牌。 新京報訊 11月1日,全國「暖心驛站」非遺文化展培中心落戶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街道史家胡同博物館。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泰和公益基金嘉賓與朝陽門街道工委工作人員共同為「全國暖心驛站史家胡同博物館非遺文化展培中心」揭牌。來自朝陽門街道的近百位社區黨員和居民共同參觀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青神竹編藝術品主題展覽。在竹編老師的輔導下, 史家胡同的居民們親手體驗了竹編工藝的藝術魅力。
-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原館長受賄罪成立
央廣網合肥8月26日消息(記者梁明星)今天(26日)記者從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備受關注的「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原館長受賄一案」一審審結,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原館長蔣某受賄罪成立,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
國際博物館日,安徽地質博物館的「頭牌」展品等你來pick!
5月18是世界博物館日我們去了博物館應該看什麼小編帶你一起去安徽地質博物館探究一下究竟哪幾樣展品是博物館中的「頭牌」它們又厲害在哪裡呢柔腕短吻龍產地:安徽省巢湖市距今約2.48億年尺寸:40*38位置:臨時展廳館藏號:AGB6257
-
全國「暖心驛站」非遺展培中心落戶史家胡同博物館
嘉賓共同為「全國暖心驛站史家胡同博物館非遺文化展培中心」揭牌。 新京報訊 11月1日,全國「暖心驛站」非遺文化展培中心落戶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街道史家胡同博物館。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泰和公益基金嘉賓與朝陽門街道工委工作人員共同為「全國暖心驛站史家胡同博物館非遺文化展培中心」揭牌。來自朝陽門街道的近百位社區黨員和居民共同參觀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青神竹編藝術品主題展覽。在竹編老師的輔導下, 史家胡同的居民們親手體驗了竹編工藝的藝術魅力。
-
省地質博物館首款恐龍表情包上線 原型為安徽腫頭龍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昨日獲悉,這是由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開發設計的首款恐龍表情包,也是我省首個自然科學類網絡線上表情包。 龍表情,胖萌小恐龍熱傳網絡 這隻胖萌短手小恐龍濃眉大眼,有著胖胖的身體和可愛的尾巴,還有紅臉蛋兒。開心時會「哈哈哈」,感動時會「淚奔」,鬱悶時會「啃自己尾巴」,調皮時會「扮鬼臉」,生氣時會「噴火」。
-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通過國家一級博物館定級評估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安徽省地質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博物館評估定級是從博物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評分,將博物館從高到低劃分為三個等級,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最高等級。截至目前,國家一級博物館有204家。其中,省級地質類博物館僅2家,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名列其中。
-
直徑1.72米重8噸 世界最大夜明珠落戶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
浙江在線4月27日訊 日前,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開館三周年之際,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最大夜明珠將向市民開放展示,隨後落戶於此,這將成為東方地質博物館的又一大亮點。 收藏這顆夜明珠的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新區核心位置——國際中港城內,於2008年4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該博物館由浙江中成集團投資興建,全額民營投資2.5億元,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
-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新館今開放 市民可前往免費遊覽
作為全國最大的地質博物館、安徽最大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今日重新開館。昨日,記者作為重新開館前首批參觀者之一,對新館進行了提前探訪。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位於政務區,是安徽省最重要的文化工程之一,是一個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特色的地質古生物專業博物館,是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中心,是國土資源知識普及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它填補了我省大型和一流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空白。新館總面積26495平方米,陳列面積16902平方米。
-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通過國家一級博物館定級評估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安徽省地質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博物館評估定級是從博物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評分,將博物館從高到低劃分為三個等級,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最高等級。截至目前,國家一級博物館有204家。其中,省級地質類博物館僅2家,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名列其中。
-
五一假期,去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看恐龍!
預約:關注微信公眾號「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進入主頁面在右下角點擊「我要預約」開始預約流程,預約完成後會自動生成預約二維碼。 暫只接受散客(個人)預約,每個預約訂單只能預約1名成人(可攜帶2名未成年人),每張身份證件每天限約1次。每日可預約參觀人數為1000人次,上午時段(9:00-12:00)下午時段(12:00-16:00)各500人次。
-
合肥市的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實拍,內有不少價值不菲的展品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位於合肥市的省文化博物園內。進入園的正大門,眼前是寬闊的廣場,和一條刻有圖案的石裙路。廣場的右側就是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館身由多種色彩深淺不一的灰色大石塊壘砌而成,整個建築古樸而又時尚。博物館大門前的這兩條恐龍活靈活現,讓人想到電影侏羅紀公園呵。
-
北京延慶:園藝驛站正式落戶世園公園
11月25日,繼夏都公園園藝驛站和香水園街道溫馨家園園藝驛站,延慶區第三家園藝驛站——北京世園公園百蔬園園藝驛站在北京世園公園百蔬園正式揭牌成立。未來,驛站將通過開展系列豐富多彩的園藝活動,在普及園藝知識、培養園藝氛圍、宣傳生態園林文化的同時,倡導綠色生活新方式,打通生態惠民「最後一公裡」。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劉強出席揭牌儀式。 此次揭牌的園藝驛站坐落在北京世園公園西區百蔬園內,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是北京市第84家園藝驛站。
-
「魚龍」啥樣逛逛博物館
「魚龍」啥樣逛逛博物館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01 星期五 《地球生命演化特展——宇宙的奇蹟地球與生命》是青島市博物館在2021年開年之際,精心奉上的一場大型科普探索類展覽,已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開展。展覽由青島市博物館與北京北大寶石鑑定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提供全部展品和學術支持。
-
12米長魚龍化石,1.8噸猛獁象骨架,秋哥帶你逛石林地質博物館
在進石林景區之前,偶遇石林博物館,雖然沒什麼人進去參觀,但對於我這種逢博物館必進的人來說,怎麼可能放過呢?必須進去看看的啊!對了,石林博物館大名叫「石林喀斯特地質科研博物館」,那麼,來吧,follow me!來看看這個,這叫蓬萊靈芝,叫靈芝我理解,但這塊石頭明明是產自雲南,為啥非要是山東蓬萊的呢?
-
江幹區首個「杭州書法社區」落戶凱旋街道景新社區
江幹區首個「杭州書法社區」落戶凱旋街道景新社區 2月26日上午,江幹區首家「杭州書法社區」授牌儀式在凱旋街道景新社區舉行。「杭州書法社區」是杭州書法家協會授予的,為什麼景新社區能獲得這項殊榮? 在景新社區,有一個成立於1997年的景新書畫院,目前有會員80餘名,這是一個為社區居民書畫愛好者打造的學習交流平臺。
-
拙政園社區組織居民參觀西山地質博物館
11月19日,拙政園社區聯合向上公益為老服務社組織轄區32名居民前往西山地質博物館秋遊,本次活動是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拙政映像 文化銘心」的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