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高考是改變人生的捷徑,尤其是對於貧困的農村學生來說,通過高考可以讓清貧的生活得到改善,如若不然,農村學生可能永遠接觸不到高品質生活。
很多農村學生堅信,高考能改變命運,所以拼了命地抓住這次機會,每天都挑戰體力極限在學習,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卻不明白這個道理,抓不住這個機會,在其他人學習的時候盡情地玩,最終「玩回了家」,與大學擦肩而過。
近幾年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言論喧囂塵上,這主要是因為,高校新生中越來越難看到農村學生了。985、211高校學生60%父母也是大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不錯的城市孩子,農村學生少之又少。
清北「農村學生」越來越少
清北是我國兩所最高學府,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殿堂,但近幾年來越來越難在清北看到「農村學生」了。
以19年和20年清華和上海交大農村學生佔比來看,基本在10%左右,其他北大、浙大、復旦也都差不多,其實在90年代初期農村學生進入清北浙復交的農村學生,新生比例還在30%左右,近年來也是越來越少了。
清華大學2019年總共有3400名新生,其中農村學生有656人,而這656人中有379人是通過強基計劃進來的,也就說只有277個農村學生是通過高考考進來的。
這些數據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為什麼各大高校越來越少看到農村學生?」
農村中學老師:一個班64個學生59個帶手機來班級
「手機」是學生學習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智慧型手機普及以後,形形色色的消息都能網上看到,裡面不乏一些擾亂未成年心智的東西,就拿遊戲來說,玩上就上癮,不僅浪費學習時間,還影響注意力,上課下課都想著手機裡的遊戲。
所以各個高中也都是明令禁止學生把手機帶上課堂,住宿生可以將手機放在宿舍,但絕對禁止帶進課堂,重點高校的學生都很有學習自覺性,幾乎沒有帶手機進班級的。
但農村中學的學生,卻把「玩手機」當作一件稀疏平常的事,一位農村中學老師在網上發文,抨擊學生玩手機的現象。
從這位老師發的微信群截圖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初二班級,班裡一共有64名學生,帶手機去班級的就有59人,只有5人沒有手機。老師表示,經常沒收學生手機,沒收後學生哭著鬧著求老師還給他,老師教給家長,沒幾天手機又回到學生手裡。
分析:
可以從話裡話外看到,這位農村中學老師對於學生玩手機一事感到很無奈,自己想把學生教好,滿身本事卻無處可用的感覺。
農村教學資源本就有限,跟城市中學無法相比,學生本身自制力又差,不把學習當回事,肯定是考不出好成績,這也是211、985校園裡越來越少看到農村大學生的主要原因吧。
「農村學生」怎樣學習才能考上好大學?
1、努力考上重點高中
農村學生想要考上985大學,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考上市裡重點高中,像上述農村中學,班級裡90%的學生都玩手機,是很難考上重點高中的,中考的時候無外乎是去鄉鎮高中,或者去職高,與重點高校絕緣了。
而進入重點高中,就相當於一隻腳邁進了一本大學,離進入985大學更近了一步。
2、時刻告訴自己,比城市孩子要更努力一點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就住在羅馬,城市孩子從小接觸的教育,就是比農村孩子高一個等次,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需要比城市孩子付出得多,而學習是改變這種境況的唯一捷徑,所以農村只有努力學習才可改變。
3、摒棄手機
智慧型手機普及開來,對人們的生活大多是便利,但是對學生這個身份壞處遠遠大於好處,成年人都把持不住手機的魔力,玩手機玩到半夜,養成熬夜的習慣,導致脫髮,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成年人自控力更差,完全阻擋不住手機的魅力。
所以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用手機,考上大學後有的是時間讓你玩手機,而初中高中6年不接觸手機,帶給你一生的益處。
對於初中生玩手機這事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